书城文化中华茶道(第四册)
16694200000007

第7章 茶的基本常识(3)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针直立。假银针为青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汤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色,味苦,叶底不成朵。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颜色为棕红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假茶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都匀毛尖:产于贵州都匀县。茶叶嫩绿匀齐,细小短薄。一芽一叶初展,形似雀舌,长2~2.5厘米,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毫毛显露,叶底嫩绿匀齐。假茶叶底不匀,味苦。

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沙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状沙粒,俗称蛤蟆背,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达6~8次以上。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

2.好茶与次茶的鉴别

鉴别茶叶的优劣,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判别。

外形:主要从茶叶的条索、嫩度、色泽、净度几方面鉴别。

条索:条形茶的外形叫条索。以紧细、圆直、匀齐、重实为好;以粗松、弯曲、短碎、松散为差。

嫩度: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比例。一般红茶以芽头多、有峰苗、叶质细嫩为好;绿茶的炒青以峰苗多、叶质细嫩、重实为好;烘青则以芽毫多、叶质细嫩为好。

色泽:看茶叶的颜色和光泽。红茶的色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有嫩绿或翠绿、洋绿、青绿、青黄,以及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为好。

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含梗、末或者其他非茶类的杂质,以无梗、末和杂质的为好。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有无烟、焦、霉、馊、酸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

内质:包括评定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取一小撮茶叶(3~5克),放入150毫升左右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最后看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

香气: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高低、强弱和持久度,以及是否有烟、焦、霉味或其他异味,花茶还要看花香是否鲜浓持久。

滋味: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鲜爽、醇和或苦涩等。另将少许干茶叶置于口中慢慢嚼,细品其滋味。

汤色: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叫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的为好;汤色灰暗、混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优,绿茶以嫩绿色为上品。

叶底:观察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还可以用手指按压,去判断它的软硬、厚薄和老嫩程度。

优质茶叶的叶片鲜嫩,加工充分,水中浸出物多。因此茶汤色泽艳丽,澄清透明,无混杂,并且具有本品种茶叶的正常香气,香气清爽、醇厚、浓郁、持久、新鲜纯正,没有其他异味。红茶汤以红艳明亮、醇厚甘甜、喉间回味长、叶底鲜明为优;绿茶汤应碧绿清澈;乌龙茶汤应为鲜亮橙黄色,先感觉稍涩,而后转甘,鲜爽醇厚,并具有翠绿而明亮的细嫩鲜叶,在叶底背面有白色毫毛;花茶汤应为明亮蜜黄色,滋味清爽甘甜,鲜花香气明显,叶底绿色均匀,稍带黄色且明亮。

劣质茶叶的茶汤亮度差,色淡,略有混浊。陈茶或霉变茶的茶汤无光泽,色暗淡,混浊,香气淡薄,持续时间短,无新茶的新鲜气味,有的具有烟焦、发馒、霉变等异常气味。劣质红茶味淡、苦涩,无回味或回味短;叶底粗老,色泽发暗。劣质绿茶味淡、苦涩或略有焦味;叶底粗老、灰黄、破碎,若绿茶调青不及时或不彻底,还会出现红叶或红梗。劣质花茶味淡,回味短,叶底色泽暗褐,杂而不匀。

3.新茶与陈茶的鉴别

新茶与陈茶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习惯上,将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经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茶叶收购部门的“抢新”,茶叶销售部门的“新茶上市”,茶叶消费者的“尝新”,指的都是每年最早采制加工而成的几批茶叶。但也有将当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而将上年甚至更长时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即使保管严妥,茶性良好,也统称为陈茶。

对于多数茶叶品种来说,新茶与陈茶相比,理所当然以新茶为好。“饮茶要新,喝酒要陈”,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饮茶生活的总结。宋代唐庚的《斗茶记》中曾提到:“吾闻茶不问团挎,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新茶的色香味形,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称之为“崭鲜喷香”。隔年陈茶,无论是色泽还是滋味,总有“香沉味晦”之感。这是因为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在光、热、水、气的作用下,其中的一些酸类、酯类、醇类,以及维生素类物质发生缓慢的氧化或缩合,形成了与茶叶品质无关的其他化合物,而为人们所需要的茶叶有效品质成分含量却相对减少,最终使茶叶的色香味形向着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方向发展,茶叶产生陈气、陈味和陈色。

但是,并非所有的茶叶都是新茶比陈茶好,有的茶叶品种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后反而更好。例如,一些新采制的名茶,如“西湖龙井”“旗枪”“洞庭碧螺春”“莫干黄芽”“顾渚紫笋”等等,如果能在生石灰缸中贮放1~2个月,其汤色依然清澈晶莹,滋味同样鲜醇可口,叶底青翠润绿不改,而未经贮放的闻起来略带青草气,经短期贮放的却有清香纯洁之感。又如盛产于福建的“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汉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这是因为这些茶叶在贮存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两股气味:一股是茶叶缓慢陈化时形成的陈气,二是因少量霉菌产生而形成的霉味,两气相混,和谐相调,结果产生了一种受人们欢迎的新香气。

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多数茶叶品种新茶比陈茶好,也有陈茶不亚于新茶,甚至反比新茶好的,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鉴别新茶与陈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识别:

色泽: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茶在贮藏过程中,由于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物质,会在光、气、热的作用下,发生缓慢分解或氧化,如绿茶中的叶绿素分解、氧化,会使绿茶色泽变得枯灰无光,而茶褐素的增加,则会使绿茶汤色变得黄褐不清,失去了原有的新鲜色泽;红茶贮存时间长,茶叶中的茶多酚产生氧化缩合,会使色泽变得灰暗,而茶褐素的增多,也会使汤色变得混浊不清,同样会失去新红茶的鲜活感。

香气:可从香气上分辨新茶与陈茶。科学分析表明,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等物质。它们在茶叶贮藏过程中,既能不断挥发,又会缓慢氧化。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高变低,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变得低闷混浊。

滋味:可从茶叶的滋味去分辨新茶与陈茶。因为在贮藏过程中,茶叶中的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构成滋味的物质,有的分解挥发,有的缩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使可溶于茶汤中的有效滋味物质减少。因此,不管何种茶类,大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上述区别,是对较多的茶叶品种而言的。而且,贮存条件良好,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至于有的茶叶贮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4.春茶、夏茶和秋茶的鉴别

茶树由于在年生长发育周期内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及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使得加工而成的各季茶叶自然品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这是人们对季节茶自然品质的概括。

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以供选购茶叶时作参考。

干看:主要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

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茶叶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乃是夏茶的品质特征。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质特征。

湿看:就是进行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

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者,为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

茶叶制作和质量

一、中国古代的制茶法

中国古代对于茶的制作方法很少在文献中记载。在陆羽名著《茶经》中曾经引用了北魏张揖所著《广雅》中的一句,“荆巴之间,采茶叶为饼状……”一些专家就认为制成饼状的茶应该是团茶无疑。现代人研究历史上的茶事,将《茶经》列为首选,从制茶过程及使用器具的方面,可以在《茶经》中的二、三两章见到一些记载。陆羽将团茶的制作过程分为采、蒸、捣、拍、焙、穿、藏等几个步骤。具体落实到采茶方面,则将茶叶的采摘时节定在每年的二三月之间,当然,在雨天或者阴天是不去采的。在天高气爽的晴天才可采摘各种茶叶。一般来说,最好要选择茶树顶上的嫩叶嫩芽。所以,许多茶农往往喜欢到悬崖绝壁上采摘最好的茶叶,因为那些地方茶叶生长的环境独特,造就一流的茶品。所以就有了神仙点化茶农获得茶叶奇品的传说。

既然茶叶采到手,那么就开始制作。一般使用蒸茶的方法,把茶叶放在木制或瓦制的甑中,这种甑也就是蒸茶的蒸笼了,把它放在锅上,锅放在灶上,将一张竹子做成的箅子放在蒸笼里,然后将茶叶平摊其上,蒸好取出就可。这时,茶叶已经蒸得烂熟,趁热将茶叶放在臼子里捣烂,捣得愈细愈好。然后,将捣烂了的茶泥倒到模子里,这些模子大部分是铁做的,茶叶从模子里拍出来的时候,就成了方的、圆的或者花的形状了,在拍茶的时候,先将檐布也就是褶纹很细、非常光滑的绸布放在一种叫做石承的台上。这种台子可以将一半埋入泥土里,将茶模固定好,不至于让它们滑动,能够吃住力。先将茶泥倒入茶模,要用力的拍击,使茶泥变得紧密。等其完全凝固后,将檐布拉起,就将茶团取出再换上新的茶泥,然后将凝固的茶泥,放在竹篓干燥。再将阴晾的团茶进行烘焙,焙炉掘地二尺深,宽二尺半,长一丈,上有低墙。焙茶的木架高一尺,分上、下二棚,半干的团茶放在下棚,全干燥后则移到上棚。先将晾干的团茶,以锥刀挖洞,再用竹扑将茶穴打通,然后用细竹棒将挖空的团茶块穿起来,放在烘炉上面的木架上烘干。然后就是将成品按斤两穿好,用以运输、贩卖和储藏。

团茶制作在唐代有八个等级,到了宋代,团茶的品级不断地细化出来,团茶制法变得更加复杂起来,采、拣芽、榨、研、造、过黄,各步骤循序渐进。团茶在宋代成为贡茶,就训练了专门的采茶工,规定在天亮之前,就到茶园里开工采茶,太阳上山后,就停下来,不再采摘。没有受到日照的时候,茶芽就显得更加肥厚滋润。否则因为日光的照射,茶芽膏腴的部分损失了,会影响到茶汤的色泽,使其有失鲜明汤色。对于所采摘的茶叶,进行严格的检查,挑选不合格的茶叶,予以剔除出去。规定在采茶的时候要用指尖折断,不能用手掌搓揉,不让茶芽受伤,保持形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