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药品
识别药物批号和有效期
一般药物,在包装上都印有批号和有效期。购置和使用药物之前,应仔细识别一下这些药物的批号和有效期。
批号一般采用六位数,前两位数表示年,中间两位数表示月,末尾两位数表示日,如“010925—1”即表示此药是2001年9月25日第一批生产出来的。
药物的有效期,是从生产出来之日算起,一般以整年来计算。如批号为“010925”、有效期为两年,即表示从2001年9月25日起,到2003年9月25日这段时间内有效。
有的药品标有失效期,如“失效期:2003年9月”,即2003年9月1日失效。药品超过有效期,应停止使用。
了解非处方药的特点
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开处方,病人可自购自用,它有其相应的特点。
1.应用安全
安全性大,性能平和,按常规剂量使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要不就是可察觉的,暂时可忍受的反应,待停药后自行消失。一般无成瘾性,也无潜在毒性。
2.疗效确切
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强,适应症明确,可自行掌握,不需要经常调整剂量,无需特殊监测,也不会产生耐受性。
3.质量稳定
药品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在一般贮存条件下,较长时间内不易变质。
4.使用方便
以口服、外用、吸入等便于自行应用的剂型为主。
伪劣药品巧鉴别
购买药品时,应注意识别所购药物是否为伪劣药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鉴别。
第一,看标签。
先看标签印刷是否正规,尤其是商标和批准文号最为重要。如果没有或印刷得不规范,即可视为假药。
第二,看药品。
无论针、片、丸、粉和水、酊剂以及药材,凡见有发霉、潮解、结块或有异臭味,色泽不一致,即可视为劣药。凡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也可视为劣药。
另外,游医和地摊药贩以及“卖艺者”,大多是骗人的,卖的是假药。求神弄鬼“讨来”的药,不需鉴别,都是假药。
药品变质的判断
药物是否变质,可通过色、嗅、味等形态来加以识别。
家庭购药常识
首先,应明确是什么病症,该选用哪种药,再去药店购买,否则应去医生处开方。比如同是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用药就不一样。不同原因的胃痛,用药也不一样。
不能单靠商品名买药,因为同一成分的药物,商品名繁多。而应看药品主要成分,主治什么病,然后再考虑对症购药。
如三九胃泰、胃复康、胃必治等,它们对某种病的确有一定疗效,但并非能治如药名所指的全部“胃”病。
另外,买药时要看药盒上的药名及所写的适应症,必须详细阅读所购药品的说明书。看所购药物是否适合自己的病症,可能产生哪些不良反应,自己是否有相应的用药禁忌。
当然,家庭购药应选择质优价廉、能够自行使用的常用制剂,必须附有药物说明书,并记载着有效期,要看药品批准文号,没有批准文号的药品是伪劣药品。应选离失效期较长的药物。
购买备用药,要选易于贮存,并包装完整无损的药品。对零散药片、丸、胶囊制剂,要用瓶分别装置,并当即标记上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及失效期,绝不可用纸袋装药。
储药常识
自备一个家庭药箱
家里预备一个简单的小药箱,对一些小外伤、常见病等小问题,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药箱里应放置如下医药用品。
1.常用物品
镊子、医用酒精、碘酒、消毒纱布、胶布、体温计、脱脂棉球、消毒棉签、医用绷带等。
2.外用药物
创可贴、烧烫膏、眼药水、口腔溃疡散、云南白药气雾剂等。
3.内服药
感冒药、止咳平喘药、心脏病用药、降压降糖药、消化不良用药、抗菌消炎药、止泻药、抗过敏药、止痛药等。
有婴幼儿的家庭,要配备小儿常用药品。如胖得生、小儿清肺散、病毒灵等。
还要根据季节增添常备药。夏秋两季要配备防暑降温和蚊虫叮咬的药,如藿香正气丸、风油精、清凉油。春冬季节要备有冻疮膏等。
另外,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还可以制作一个家庭急救包,放在家庭药箱一隅,急救包中药品的配备根据不同需要而确定。
家庭药箱须经常清理
因药物都有有效期,所以平常应经常清理家庭自备药箱。
纸袋包装的药品是重点清理对象,里面的药物容易受潮变质。如果药片有变色、发粉的情况,就不能再用了。
如果将药物储存到别的空瓶时,应在瓶子上贴好标签,注明瓶中药品的名称、用途和有效期等。
清理家庭药箱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标注的有效期,过期和霉烂变质的药品一定要清掉。另外,储存药品最好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箱子或抽屉,不要与其他物品混放。
清理后,要做好分门别类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用时寻找。除有特殊说明的药品外,一般药品在常温避光条件下保存即可,放在冰箱里反而容易受潮。
如何贮存常备药物
家庭贮备的常用药,应妥善地贮藏、保管,防止药品霉变、分解、过期失效,还应对其做好分类,以便用时寻找。
各种药品,必须有明确的标志,应特别注明药品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失效期等。
内服、外用药,一定要分开贮存,避免误用,导致造成不良后果。成人用药与小儿用药,应分开放置。另外,不可把药放在小孩能拿取处,以免小孩误服。
药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包装要严密。不可用纸袋或纸盒装,否则会变质。夏季尤须注意,南方潮热地带一年四季皆应注意。有些药物还应低温保存,如胰岛素、金霉素眼药水等,应放于冰箱内。
另外,奎尼丁、硫酸奎宁、碳酸钠、硫酸镁等容易风化变质,要密闭保存。奎尼丁和奎宁还要避光,应装在棕色瓶中。
鱼肝油、维生素C、氨茶碱、苯妥英钠暴露在空气中过久,易变色变质;樟脑、碘酒、酒精、十滴水以及各种酒精制剂,易挥发而失效。因此,用后应尽快封装好,不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中药不宜用冰箱保存
有人把天麻、人参、鹿茸等中药材放进电冰箱中贮存,以为这样可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其实,将中药材长时间放入冰箱内,很容易受潮变质,大大降低了药用价值。
因此,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名贵中药材,最好先用铁锅把糯米或黏米炒黄,待冷却后,与中药材一起放进玻璃瓶中密封贮藏。
开启的糖浆巧保存
糖浆液打开后失去了密闭的无菌环境,容易被污染。如果需要保存较长的时间,就应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服用糖浆时,切忌把糖浆瓶口直接与嘴接触,避免瓶口污染而使糖浆液变质。如使用剂量滴管,则放入糖浆液之前,必须清洗干净、甩干。
服用后,应及时将瓶盖拧紧,放置在阴凉、避光、干燥的环境中。也可放在冰箱中以4℃~15℃储藏。
无论怎样,冬天放置时间不超过3个月,夏天不超过1个月。再次服用时,应观察是否变质,变质后不能服用。
用药须知
服药时间有讲究
服药的时间很有讲究,因为时间不当,可影响血中的药物浓度,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每日服用一次者,时间要固定,都应在同一时间服用;服用2次,即早8时与晚8时;服3次者,即指早、中、晚各1次;日服4次,即早8时、午1时、下午4时和晚8时;每4小时服1次,即每间隔4小时服一次。
此外,饭前服用,一般指饭前半小时服用,健胃药、助消化药大都在饭前,不注明饭前的皆在饭后服用。
睡前指睡前半小时服药;空腹服用,指清晨空腹服用,大约早餐前1小时;必要时服用,指症状出现时,如退烧药在发烧时服用,镇痛药在疼痛时服用。
一些药品的最佳服用时间
滋补类药物:如人参蜂王浆、蜂乳等,适宜在晨起空腹时或夜晚临睡前服用。
助消化药物:宜在饭前10分钟服,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充分与食物结合。
催眠、避孕药:一般在夜晚临睡前半小时服用。
维生素类药物:宜在两餐饭之间服用(维生素K止血时应及时服用)。
降血压药: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节律服用降血压药。如1日3次,分别安排在早上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临睡前不可服用降压药。
治皮肤过敏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宜在临睡前半小时服用。
对胃有刺激的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应在饭后半小时服用。
驱虫药:一般空腹口服,但有时易刺激胃肠道引起的恶心等症,也可于两餐之间或稍食早点后半空腹服用。
铁剂:如果晚上7时服用,疗效最好。
钙剂: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故补钙药临睡前服用效果较好。
强心药:凌晨时人体对强心药最为敏感,此时服药,疗效倍增。
抗哮喘药:氨茶碱宜在早上7时左右服用,效果最佳。
激素类药: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在上午7时左右,故在每天上午7时一次性给药,疗效最佳。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早上7时左右(餐后)服用疗效高而持久,下午6时和晚上10时服用,效果较差。
降脂药:晚上血脂产生增加,因此,宜在晚饭时服用降血脂药物。
抑酸药:胃酸的分泌有昼少夜多的规律,因此,抑酸药晚上服用效果较好。
煎中药不要用水洗
有些人认为中药材脏,于是在煎熬之前用水清洗一下,这样做很不对。
因为不少中药中含有的糖和甙类等物质能溶于水,如果用水洗,会失去一部分有效成分。再者,有不少中药是经过加工炮制的,常添加蜜、酒、醋等辅助材料,用水洗后会影响中药炮制目的。
中药煎液不宜过夜
有些人常把煎过的汤药留在第二天服用,这样做也不对。
在放置过程中,中药汤剂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之间可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如鞣质与蛋白质、生物碱、甙类相遇,生物碱与甙类、有机酸相遇,都会发生沉淀反应。生成新的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从溶液中析出。沉淀物越多,相应的有效成分就减少得越多。
另外,还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
家庭用药不宜求贵
有些人认为,药品的价格越高,药效就越好。其实未必,像价廉的阿司匹林,由于疗效确切,临床上使用率经久不衰。
其实,有些药物的价格与疗效无直接关系,如有的是由于原料成本高,有的则是新药或国外进口药,或产量不多而难以得到,因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偏高。
如螺旋霉素的售价,约等于红霉素的几倍,而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仅是红霉素的1/32。
当然,贵药的疗效显著,贵点也值得,但如果只片面强调贵药便是好药,这就不对了。
家庭用药不宜求多
有些人治病心切,恨不能一吃药就好。往往多种药物一起上,少则两三种,多则四五种,甚至更多。如果配伍不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成倍增加。联合用药品种越杂,不良反应率越高。
因此,家庭用药一定要慎重,必须根据病情的需要,由医生确定,不要自作主张盲目行事。
家庭用药不宜求新
一种新药的问世,尽管经过临床证实有较好的疗效,但对这些药物实践检验的时间性和全面性还不够,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实际性能。在推广的过程中,有些新药由于疗效不佳或毒副作用大而被淘汰。切记一条千古不变的用药原则:对症下药,疗效显著就是好药。
用药不可骤减骤停
有些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但由于患者缺乏耐心,不经医生允许便骤然减药停药,导致出现诸多不良后果。
比如,治疗癫痫需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突然停药可引起癫痫发作;糖尿病患者如果突然停用降糖药,可诱发酮症酸中毒、昏迷。
这些现象并非药物本身的作用所引起,而是因为用药后,机体已经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变化,突然减、停药物,生理上出现严重失衡,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某些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不可贸然减药停药。
巧用药引送服中药
葱白汤:鲜葱白3根切碎,煎水即成。此方能散风祛寒,适用于送服风寒感冒药。
大枣汤:能补中益气、补脾胃与缓和药性。可用大枣10枚煎汤,送服归脾丸。
蜂蜜水:可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可用少许蜂蜜,加入温开水,送服蛤蚧定喘丸、百合固金丸及麻仁丸、润肠丸等。
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可用小米汤送服香连丸,大米汤送服八珍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
藕汁:能清热止血。如用其送服十灰散等,效果颇佳。
黄酒:能舒筋活络、发散风寒,多与跌打损伤的中成药同用,如活络丸、七厘散等。
姜汤:可散风寒、暖肠胃、止呕逆。取姜10克,水煎取汁,送服治疗风寒外感、胃寒呕吐、腹痛腹泻及健脾和胃等症的中成药。
盐汤:食盐2克,加温开水半杯搅拌溶化即可。盐能引药入肾,有软坚散结、清热凉血之效,故送服补肾药较好,如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七宝美髯丹等。
首剂综合征巧预防
有些药物在刚开始使用时,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反应,即首剂综合征。用药者往往误认为是过敏反应或副作用。其实,这往往是由于首次用药剂量稍大、次数较多所导致的。
由于初次用较大量药物之后,机体还没有适应,从而表现出一种保护性的用药反应。以提醒、告诫人们减量使用。
为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使用药物时,应先从小剂量、常用量开始,然后视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如果症状较轻,可不必停药,重者应立即停药,积极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