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文化博览(第一册)
16698400000028

第28章 传媒通讯(2)

1973年4月3日,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揭开面纱,它的发明者是马丁·库珀。这部移动电话的模型设计仅用了3天,实物制造也只花了四十几天。但它只有通话功能,且仅能通话35分钟,没有显示屏。这部电话因形似鞋子而被称为“鞋子电话”。经过20多年的研发和推广,移动电话已经成为全球最普及的便携式通信设备。马丁·库珀也成为业内公认的“移动电话之父”。

智能手机的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消费者不光要求手机能够进行简单的通讯,还要求其具备更高的科技含量。随着第三代数字通信时代(3G)的到来,智能手机应运而生。智能手机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展,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蓝牙”技术

“蓝牙”是一种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用于在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设备以及移动设备之间的网络互连,可以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实现灵活、安全、低成本、小功耗的话音和数据通信,还能够有效减少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

1995年,爱立信公司最先提出“蓝牙”概念。目前,“蓝牙”技术广泛应用于支持“蓝牙”的手机通话设备中,如手机蓝牙耳机。

录音机——让声音为永恒的机器

录音机是能将声音记录下来并反复播放的机器。录音机的发明实现了人们长久以来想要留住声音的梦想,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为其发明者爱迪生赢得了“科学界的拿破仑”的美誉,它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一个个让我们兴奋不已的脚印。

录音机的问世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使声音可以储存和再现。当时的巴黎世界博览会立即把它作为时新展品展出。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海斯也在留声机旁转了2个多小时。1898年,丹麦科学家研制出了第一台磁性录音机,它能把声音录在钢丝上,提高了音质。1936年,德国的福劳耶玛研制出了磁带录音机,声音清晰,使用方便,价格也便宜。

1937年,美国发明家马文·卡姆拉斯制成了一台新型钢丝录音机。它采用完整的磁圈作为磁头,利用钢丝周围的空气间隔进行录音,避免了磁信号的破坏,使声音逼真、优美。

录音带的诞生

磁带是一种用于记录声音、图像、数字或其他信号的载有磁层的带状材料,是产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一种磁记录材料。录音带就是只能记录声音的磁带。1935年,德国科学家福劳耶玛发明了代替钢丝进行录音的磁带。这种磁带以纸带和塑料带作为带基,带基上涂了四氧化三铁粉末。随后,福劳耶玛又将铁粉代替四氧化三铁粉末涂在纸带上,使录音效果更好。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美国发明家卡姆拉斯发现了一种磁性颗粒——氧化铁粉。他把这种粉末混入亮漆或清漆中,再涂在纸带和纸盘上,趁涂料未干时将它放入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所有的颗粒就会按一定的方向排列起来,从而具备和磁带相同的录音功能。1978年,美国3M 和日本住友公司把以纯铁粉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涂敷于聚酯类带基上,研制出金属磁带。

高保真的MP3播放器

MP3播放器,就是可以播放MP3格式音频文件的播放工具。MP3播放器的压缩率可以达到1∶12,但在人耳听起来,声音并没有什么失真,因为它将超出人耳听力范围的声音从数字音频中去掉,而不改变最主要声音的质量。

照相机——将瞬间定格为永恒

照相机是用感光胶片反景物拍摄的光学器械。照相机发明之前,人们只能透过文字看历史,照相机出现以后,人们看到的历史都是鲜活而真实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推进,发明家们不断地将光学、机械学、电学和计算机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用在照相机上。可以说,一部照相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完美的历史。

照相机的诞生及发展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世界上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由此诞生。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从而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1883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1888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

1925至1938年间,德国的莱兹、罗菜、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的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彩色感光片开始推广,从而使照相机队伍迅速扩大并走向专业化。

数码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在胶卷上靠溴化银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图像的原理不同,数码照相机的传感器是一种光感应式的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在传输到电脑以前,先储存在数码存储设备中。

1975年,美国纽约柯达公司的技术人员塞尚发明了世界上的首台数码照相机,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

1994年,柯达公司推出了第一台面向市场的轻便数码照相机,像素仅30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轻便数码相机除了外观设计更趋成熟外,层出不穷的功能让人目不暇接:间隔定时拍摄功能、浮动水印设定功能、数码照相机间影像复制功能、存储卡间影像复制功能和全景功能与全景拼接功能等。

光盘——存储介质的革命

光盘是激光视盘和激光唱片的总称。它将所需要的声音、数据、图像等存储在光盘轨道中极小的凹槽内,然后再通过光驱的激光束来进行读取工作。同纸和磁带等存储介质相比较,光盘具有存储量大、存储信息多样、存储期长、安全系数高等显著优势。同时,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普及,光盘逐渐取代传统存储介质而成为长期保存信息的主要介质。

不变质的唱片

为了解决塑料唱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的问题,美国科研人员拉塞尔决心发明一种新的存储方式。他的设想是:利用计算机使用的“0”和“1”编码模式,采用光读写的方式,彻底改变声音录放方法。因为这样在声音录放过程中,各个元器件不会产生物理接触,也就不会造成物理损坏而影响音质。

1970年,拉塞尔完成了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实验,并开发出第一套数字录制与恢复系统,第一张数字光盘(CD)也同时问世。从此,光盘渐渐成为信息存储介质的主流选择。

光盘大家庭

目前市场上的光盘主要有CD、LD、VCD 和DVD 等。

CD 和LD 通常被统称为光盘。从作用上看,CD 以记录和重放声音为主,而LD 则以记录和重放图像为主。VCD 是视频压缩盘片,也就是“视频光盘”。它上面储存的是影视节目,所以俗称“影碟”。VCD 光盘既可以在VCD 机上直接播放,也可以在配置了光驱的电脑中播放。

DVD 是数字视频光盘或数字影盘,它利用MPEG2的压缩技术来储存影像。它是多用途的数字光盘,集计算机技术、光学记录技术和影视技术等于一体,可满足人们对存储介质大容量、高性能的需求。

惹人注目的蓝光光盘

蓝光光盘是DVD 光盘的下一代光盘格式。由于它采用的激光波长为405纳米(nm),刚好是光谱之中蓝光的波长,因而得名。一个单层的蓝光光盘容量为25GB 或27GB,足够容纳长达4小时的高清电影。蓝光光盘的存储采用传统的沟槽进行记录,与CD 或DVD 相比,它能带来更好的反射率与存储密度,这是实现容量突破的关键。

电影——打开视听世界钥匙

电影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对人类的感观世界产生了一次重大冲击。它使物质现实的空间形式得以重现,从而使人类又一次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知世界的经验和影像思维的方式,标志着视觉文化艺术的诞生。如今,随着人们对电影要求的提高,电影正朝着多元化、大画面、高清晰度、立体声效等方向阔步迈进。

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在墨子和庄子的著作中,均对光影生成物像的原理有所阐述。中国古代的皮影戏就是现代电影的雏形之一。

17世纪中叶出现了幻灯机。

19世纪,人们将画着连续动作的图片装在一个圆盘上,依次在幻灯机上放映出来,形成了“活动幻灯”。1851年,杜波斯克制成了由照片代替图画的“实体幻象镜”,使照片“活”了起来。为了解决连续放映的问题,法国人雷诺受到自行车链条的启发,在软片带上打孔,于1888年创造了光学影戏机。为了使电影胶片严格定位,爱迪生在胶片的边缘剪出锯齿,用齿轮来拉动,后来又在胶片的两侧打孔,每个画面打四对齿孔,创造了与现代胶片相似的电影胶片。

1895年,法国经营照相馆的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发明的基础上,制造出“活动电影机”。电影机由一个暗箱组成,内有使35毫米片孔胶片间歇运动的牵引机构和遮光器的转动机构。它备有一个摄影镜头,以每秒12幅的速度摄影。画面静止时,遮光器开启,胶片曝光,遮光器关闭时,胶片向前运动,这样便得到了负片。

然后取下镜头,将负片装到机器上,与另一条未曝光胶片贴在一起,曝光后得到正片。这种电影机还配有放映镜头,装上拍好的胶片后,可以作为放映机。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在潮湿和昏暗中,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放映了几部影像短片:《工厂的大门》、《拆墙》、《婴儿喝汤》、《火车进站》。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卢米埃尔兄弟也成为纪录电影的开山鼻祖。

从无声到有声

早期的电影没有声音,观众只能看到活动的画面和人物讲话时嘴部的一张一闭,却听不到说话声。这个阶段称为电影的“默片时代”,大约经历了30年。在默片时代,影片制作者曾用过加字幕、乐队伴奏、幕后配音和唱片配音等方法来解决声音问题。1927年10月6日,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首映了世界第一部配有4段歌唱、部分台词和音响的影片《爵士歌王》。一年之后,该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不到两年,各制片公司都开始改拍有声片了。

从黑白到彩色

电影诞生初期的几十年,拍出来的都是黑白影片。名导演爱森斯坦在执导《战舰波将金号》时,为了让片中“黑旗”变成红旗,曾以手工涂色的方式给胶片逐格涂上红色。1865年,奥地利人科伦和朗松纳特男爵利用三种不同底片拍摄彩色照片,被认为是彩色电影的前身。直到1935年,美国导演罗本·马莫里安才拍摄出了第一部金狮奖杯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浮华世家》。不久,德国生产出35毫米多层乳剂的彩色胶片,它能在一条胶片上印制出供放映用的彩色胶片,而且能复制光学声带,从而解决了一系列彩色影片中的技术难题。此后,彩色影片便推广开来,一个异彩纷呈的多彩世界终于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了。

第一个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8月6日,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因此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它的基本宗旨是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

自1934年举办完第二居后,威尼斯电影节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年至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

威尼斯电影节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

电视机的发明

电视机是利用无线电波或导线把实物的活动影像和声音变成电信号传送出去,在接收端把收到的信号变成影像和声音再现出来的装置。电视机的出现,引发了新闻、文艺、科技和教育传播方式的大革命,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电视机的发明

1884年,德国科学家尼普科夫发明了扫描式旋转盘,从而奠定了电视机发明的基础。

1906年,英国人贝尔德将一只盥洗盆与从旧货摊觅来的茶叶箱相连,作为实验的基础设备。他在箱子上安放了一台旧马达,用它来转动“扫描圆盘”,在扫描圆盘四周戳一个个小孔,利用小孔把场景分成许多明暗程度不同的小光点发射出去——这就是电视机的前身。1924年,贝尔德首次用收集到的旧收音机、霓虹灯管、扫描盘、电热棒、可以间断发电的磁波灯和光电管等,将一朵“十字花”发射到3米远的屏幕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套原始的电视发射机和接收器。

1925年10月2日,贝尔德将一个人的图像发射到了屏幕上,而且十分逼真,眼睛、嘴巴,甚至眉毛和头发都清晰可见——一台有实用意义的电视机宣告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