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16724100000014

第14章 秋季之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中“秋字句”说的是“秋处露秋寒霜降”,分别指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六个节气。从立秋起,气温由热转凉终至霜降;秋季的农事活动较多,正是作物收获期。

1.立秋、处暑和白露

立秋

公历8月7日-9日期间,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交节。立秋为八节之一,是秋季第一个节气,也是气候由热转凉的一个明显转折期。立秋节气的三候为:“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至此,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虽然立秋后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秋老虎”燥热烤人,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渐有“凉风至”,寒蝉亦感阴而鸣。

在前期暑热高温的持续影响下,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玉米、棉花和中稻等作物需水量很大,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需要及时做好田间管理,保证作物在低温来临前有充足的生长条件。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人们要举行一系列仪式度过这一季节转换。早在周代,逢立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秋”于西郊,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宋代朝廷于立秋日要举行“报秋”仪式。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从外边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一叶而知秋,以寓报秋之意。

人们的衣食起居等也因秋凉有了改变。人们的身体感受是“立了秋,凉飕飕”,在“夏九九”的对应歌谣中有“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七九六十三,夹被替被单”的描述。明《帝京景物略》卷二载:“立秋日,相戒不饮生水,曰’呷秋头水‘,生暑痱子。”显然,这里的“生水”“秋头水”均为凉的象征符号,立秋后,人们要避凉取温,适时改变夏日习惯以使身体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就算有“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的午间热烤,但早晚有凉意交侵,已明显不同于暑期的终日闷热,需“相戒”顺时而动,以秋季生活习惯面对。东北一些地区,循守立秋后不再下河游泳的习俗,否则,易抽筋发生危险;此后,小女孩也不能再用指甲花染指甲。

饮食方面,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习俗。辽宁南部地区,立秋日除了要吃肉类之外,还要摊面饼吃,并尽量跟比自己胖的人一起进餐,以便为自己“贴膘”。与立春时的“咬春”习俗对应,很多地区有立秋日“咬秋”习俗。清《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立秋日吃瓜习俗在南方一些地区也有流行。但立秋后成熟的西瓜不再受欢迎,因秋后温度降低、日照不足等原因,瓜的甜度不够。“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都不中吃。打春的萝卜不中吃是因为立春后气温上升,萝卜失去水分,不脆生了。除此,还与人们春“发”时节少食辛辣,秋“收”时节少吃凉味等养生经验有直接关联。

与立夏称人习俗相对应,立秋时节要再称一次体重,根据前后重量变化,以检验是否“苦夏”。

处暑

太阳黄经到达150°时,约值公历8月22日-24日之间,此为处暑交节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谓夏季的余热即将过去,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增大,秋意渐浓。时间上与夏九九的最后两九对应,人们寝居时已需“盖上薄棉被”。

处暑节气的三候为:“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即指老鹰开始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陆续凋零,有肃杀迹象;黍稻等农作物开始成熟。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渐少。黄淮及以南地区主要农事活动是收割早中稻,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处暑十日忙割谷”之说。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广大地区则必须做好秋种前的蓄水、保墒准备,以防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白露

太阳黄经到达165°时,约值公历9月7日-9日期间,进入白露节气。经过前一个月的秋意酝酿,到白露前后,气候、物候等都有了明显的秋季特征。“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前后,冷空气进一步南下,南方广大地区也陆续进入天高气爽的秋季,人们在衣着起居上强调“白露勿露身”的保暖意识,以防着凉。

白露期间的物候为:“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以鸟类的南迁避寒、备食过冬等活动描述出中秋景象。其实,“白露”本身也为秋季气候变化的物候反映。此时节昼夜温差进一步增大,可多达10余度,夜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就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露珠,即白露。以白露这一物候现象作为该阶段的节气名称可谓名副其实。

白露前后,也是秋收和秋种时期,东北开始收获谷子、大豆和高粱,冬小麦播种也随即开始。大江南北的棉花正在吐絮,也全面进入分批采收时期,如谚语所说“中秋前后是白露,棉花开始大批收”。华南和西南地区常有连绵秋雨,多雨和日照不足都不利于稻棉的后期生长和收割、翻晒,人们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经验总结。

2.秋分、寒露和霜降

秋分

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太阳黄经为180°,在公历9月22日-24日之间交节,这是秋季90天的中分点,故称“秋分”。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此后,北半球进入昼短夜长时期。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冷气团开始活跃。各地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该时节的物候为:“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培户;三候水始涸。”秋分时的雷收声、虫蛰伏和水枯涸等内敛、阴气重的物候表征,与春分时的雷发声、始电等张扬、阳气升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秋分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时期。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谚语“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的说法形象地描绘这一时期农事活动的紧张忙碌。

秋分为八节中的“二分”之一。古人重视春祈秋报。

《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春朝日”指春分日早晨,天子率众官于东郊祭日神等;“秋夕月”指秋分日晚上,天子率众官于西郊祭月神等。《三国志·魏志》载:“秋八月,夕月于西郊。”至隋唐都是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清代仍行此礼。前文“春分”部分引用过清《帝京岁时纪胜》的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从唐代开始,民间盛行于农历八月十五夜,行祭月、赏月之仪。祭月习俗被纳入中秋节俗中。

寒露

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交节,此时约为公历10月8日或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与白露时相比,此时节气温更低,地面的露水遇冷快要凝结成霜。寒露前后,已为深秋天寒时期,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为秋季,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东北和西北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即将进入冬季。北雁都已南飞,正值秋菊的花季。

寒露是秋收、秋耕和秋种“三秋”农忙的继续深入时期。对秋熟作物,须抓紧在早霜降临前及时收割,西北广大地区要“寒露割秋稻”,华北有“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的告诫,华东地区则有“寒露收割中禾稻,霜降无老少”之说。还要做好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备耕工作。

霜降

霜降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处于秋冬季节转换的交接点。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210°时为霜降。霜是由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时凝结而成,是天气变冷的直观物候表征。民间有“霜降变了天”的谚语,所说的变即指秋冬之变,降温明显,预示冬天即将来临。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作“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春季终霜到秋季初霜的间隔期为无霜期,也是作物的生长期。因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地势地形等因素的不同,各地无霜期的长短也有所不同。大致说来,南方无霜期比北方长,平原的比高地长。不同地域农事活动的多寡也因之有别。

霜降交节时,寒气继续向南推进,黄河流域已见初霜。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期基本结束,秋收进入扫尾阶段,谷子高粱、萝卜秋菜等都需及时收获、储藏,以免遭霜冻之害,有“霜降一过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的紧迫。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正是秋收大忙季节,人们要忙着割稻、栽油菜、摘棉花、耕翻整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