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16724100000023

第23章 马街书会习俗

河南省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位于宝丰县城南七公里处。每年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都要在这里举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群体性曲艺盛会,即马街书会。因正月十三为书会正日,俗又谓“十三马街书会”。每逢书会,河南各地及河北、山东、山西和陕西等十几个省、市的上千名艺人云集马街,亮书献艺;十里八乡的百姓也投亲靠友地络绎前来,与马街人一起挤挤挨挨地听书赶会,说南唱北,感古论今,享受农闲年节里的丰厚文化大餐。

马街书会习俗历史久远,很难断定其确切的起始年代。据马街村火神庙及广严寺的碑刻记载推断,它最早可能出现在元代延祐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据说,当时马街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桃李满天下,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马老先生寿诞的这一天,他的弟子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师父献艺祝寿。也有的传说讲这一天是马老先生的仙逝日,弟子们聚会是为缅怀追奠恩师。不管怎样,正月十三集会献艺这一习俗年复一年地传承下来,形成了传统的马街书会。这是关于马街书会由来的传说之一。马街书会盛行于明清,至今流传仍广。

书会期间,马街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河边沟坎等处都会成为临时会场,家家户户也会住满外地来的亲朋或远道而来的艺人。这些民间艺人多是忙时种地,闲时说书唱曲,很少常年专职此业者。他们在会场或就地撂摊,或搭台或建棚,彼此戏台相连,书摊挨近。摆开了架势后,就各显神通。这厢刚慢条斯理地拉上三弦;那边正忙着打竹板,紧着说山东快书“闲言碎语不用讲,说一说好汉武二郎”;稍有走神,又会有评书段子“两军阵前,杨六郎被穆桂英走马生擒,正在此时……”随风入耳。河南坠子、山东琴书和快板、湖北渔鼓、凤阳花鼓、大鼓书和评书等各曲种、曲目书目轮番登场。“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可读万卷书”,这是马街书会上观众的幸运与收获。观众们各寻所好,自动围成小会场,驻足静观,亦杂有附耳交流声、鼓掌叫好声。艺人们则一桩桩一件件紧慢有序地“亮书”,琴声悠扬,鼓声铿然。他们都要尽最大努力留住眼前观众,并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捧场。观众随时都可能迎面走来或掉头走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整个会场人头攒动,却又乱中有序,或即或弃都为听得过瘾,品得够味。而观众群的大小,则直接反映艺人们受欢迎的程度,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他们技艺水平的评定。

十三马街书会习俗历经几百年传承至今,风雨阴晴不停歇,自然离不开民众对各种民间曲艺的热衷,甚或痴迷。单有这三天当然不够,逢年过节或家有红白喜事等场合,人们都要依当地习俗请艺人前来说书唱曲,凝聚人气,营造气氛。农闲无事时,也会请个把艺人前来说唱几个短段,缓解忙时的紧张等。到时候请谁来、表演什么、“身价”多少等具体问题,都可以参照此前书会期间艺人们的表现情况而定。可以说,这三天书会为艺人们集中展示才艺并为定身价、赢名气等提供了最佳时机。个个都是有备而来,在书会上极尽所能地展示吹拉弹唱本领,打出最能体现自家特色的“招牌”广而告之,再借民众口耳相传赢得口碑。艺人在书会上的这种说唱表演被俗称为“亮书”,请艺人回家说书的风俗,则被称之为“写书”。“写家”们在书会上到处游转听唱,遇到自己看中的“亮书”艺人,就趁表演空档去与对方商量写书事,谈妥表演曲目和价钱等问题后,就把艺人当场接走或者另约定时间。水平高低、兴趣所好等考量“指数”,几个回合下来,演家、写家和看家等基本上都心中有数。被写书越多的艺人其受欢迎程度可能就越高,名声远播的机会越大。近二三十年以来,每年都要把马街书会上说得最好、书价最高、最受群众欢迎的演员评为当年的“书状元”。产生于马街书会的书状元,不仅是马街人的骄傲,也是艺人们从此业的资本与骄傲。书会为艺人们切磋技艺、以艺会友提供了展示平台;观众在鼓书琴韵中感怀世事人情,评说是非高下。双方互动着,延续马街书会的历史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