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自救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16726300000021

第21章 遇难者尸体处理

自然灾害遇难者的尸体一般不会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但应认真做好人与动物尸体的卫生处理。大量尸体的处理不应采用焚烧方法,以防污染大气和防止周围人群的吸入中毒;对少数患甲、乙类传染病人的尸体,可以在彻底消毒后用尸袋密封后,运至开阔地焚烧。必须注意,工作人员应在焚烧点的上风侧,避免吸入中毒。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建议,可用石蜡浸泡尸体后,就地焚化,以免疫情扩散。

1.尸体处理的一般要求

对逝者处理时必须给予充分尊重的原则,及时就地清理和尽快掩埋处理的原则,必须需要辨明身份而不能马上处理者,存放时间应尽量缩短。

2.尸体暂时存放地的要求

存放时间在平均气温低于20℃的情况下,自然存放不宜超过4天;放入存尸袋的可适当延长存放时间,但应在尸体上下洒盖漂白粉,降低尸体腐败的速度,减少异味;尸体出现高度腐烂时应及时进行火化或掩埋处理。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集中存放,便于管理。存放地点应远离水源、避开人员活动区,避开低洼地。

3.尸体包裹要求

首选统一制作的裹尸袋,可因地制宜选用逝者生前使用的被褥等进行包裹,尸体的包裹要尽量严紧结实;在尸体高度腐烂时在裹尸袋内要加棉织物吸收液体,并适当喷洒漂白粉或其他消毒除臭剂;对轻度腐烂的一般性尸体,无须进行消毒除臭处理,为减轻周围环境的臭度,在尸体周围环境可适当喷洒消毒除臭剂。

4.尸体的运输要求

要求有专门的尸体运输车辆;尸体装车前要在车厢里衬垫液体吸收物,液体吸收物清除前需对液体吸收物与车厢用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处理;进行尸体运输尽量选择人群较少的路线。

5.尸体的掩埋要求

火化处理场可运行,有条件进行火化处理的应为首选方法;对甲乙类传染病死亡者,应做彻底消毒后,以最快速度运出火化或者2米以下深埋;对高度腐烂的尸体应进行消毒除臭处理;尸体埋葬的场所应由当地政府指定,不得随意乱埋;选用土葬,应尽可能选择2米以下深埋的方式,埋葬人数集中量大时或有特殊原因不能选择深埋方法时,如为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等,经现场卫生专家集体决定可选用浅埋(1米)的方法。在城镇、村外选择好埋尸地点,在便于运输又不影响城貌、村容的地点选择尸体掩埋地,应选择土壤结构结实、地下水位低的场所;掩埋场所还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点,埋葬地点必须远离水源地,尽量选择人口密集区的下风向。

6.尸体清理工作人员防护要求

一般尸体的清理,运输人员需要一定的防护意识和卫生防护设备。

尸体腐化分解后产生气体物质(如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碳等)和液体物质(如硫醇、尸胺、腐胺、粪臭素及水等),其中的多胺类化合物总称为尸碱(包括尸胺、腐胺、神经碱等),可致人体中毒。在清理大量尸体时,可能接触多量的硫醇、尸胺之类的物质,所以应除恶臭,可戴用活性炭过滤的防毒口罩。接触尸体要戴医用防护口罩、穿着工作服、戴手套、穿胶鞋,尽量避免意外擦伤,以免沾有细菌毒素引起中毒;出现外伤时需要及时进行医疗处理;应注意个人卫生,进行清理尸体操作后及饭前必须认真洗手;进行尸体清理工作的人员,为防厌氧创伤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必要时可进行接种免疫血清。另外,可以用石灰水、黑色草木灰吸附尸体的含臭物质,也可用1%的二氧化锰与木屑混合吸附硫化氢的臭气,还可喷洒3%~5%的来苏尔。实践表明,效果最好的是次氯酸钙、氢氧化钙和漂白粉混合喷洒,能很快除臭与消毒。

7.病人尸体

对鼠疫、霍乱和炭疽病人的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口、鼻、耳、****、****要用浸过0.5%过氧乙酸的棉球堵塞后尽快火化。土葬时,应远离水源50米以上,棺木应在距地面2米以下深埋,棺内尸体两侧及底部铺垫厚达3~5厘米漂白粉,棺外底部铺垫厚3~5厘米漂白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