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如鼠疫、炭疽、狂犬病等。经常存在于某地区,是由于该地区具有该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这种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这些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病原体能在自然界动物中生存繁殖,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
动物源性疾病的病原体原本寄生于动物,人类对这些动物源性病源微生物缺乏免疫力,所以人感染这些动物病后,其传染过程、传播方式、流行过程、临床表现等与动物感染后并不完全相同。如鼠患鼠疫后不发生肺鼠疫,也不发生空气飞沫的传播,而人感染后则发生败血症以及肺鼠疫,并可通过空气飞沫以传播引起肺鼠疫流行。牛、马患炭疽常发生败血症,人患炭疽则主要是皮肤型炭疽。
这类疾病通常通过以下4种途径传播:
(1)通过唾液传播。如患狂犬病的猫、狗,它们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当猫狗咬伤人时,病毒就随唾液进入体内,引发狂犬病。
(2)通过粪便传播。粪便中含有各种病菌这是众所周知的。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的病原体,都可借粪便污染人的食品、饮水和用物而传播。大多数的寄生虫虫卵就存在粪内。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是经由尿液传播的。
(3)有病的畜禽在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时,常会带出病毒或病菌,并在空气中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散播疾病。
(4)畜禽的全身被毛和皮肤垢屑里,往往含有各种病毒、病菌、疥螨、虱子等,它们有的就是某种疾病的病原体,有的则是疾病的传播媒介。某些宠物爱好者如果不注意个人防范,任意与动物拥抱、亲吻、食同桌、寝同床,是有可能从它们身上染上共患病的。
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类有着极大的危害。
其原因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本来存在于动物中,人类一般对这些疾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通常感染后难以控制,容易蔓延。而由于这些病原体的抗原对于人类都是新的,人体感染后一旦启动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就可能带给机体严重的病理损伤。
此外,由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常存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动物与病原体之间已有一长久的接触过程,动物与病原体之间已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因此这个特定的环境表面上很平静,这就让人类放松了警惕,一旦感染得病可能会束手无策。
近30年出现的新传染病多数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类过去没有很多的认识,无论在治疗和预防都相对较空白。加上容易蔓延、临床表现凶险,这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恐慌。如禽流感病、疯牛病、SARS 等。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制定关键在了解引起疾病的病原体。很多新发现的传染病的病原体了解不多,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在调查与防治这些动物病时,应该全面调查某地区的动物传染源,以便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新发现的传染病往往未能及时研制出疫苗,预防工作更显得困难。
因此,要加强人间和畜间疫情监测,及时与畜牧兽医部门互通信息,以便有效处置首发疫情,严防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等疾病的发生或流行。环境方面应加强以下工作。
(1)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和杀虫、灭蚊为主的环境整治活动,降低蚊、虫、鼠等传播媒介的密度。
(2)要管好家禽家畜,猪、狗、鸡应圈养,不让其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猪、鸡粪发酵后再施用,死禽死畜要消毒后深埋。
(3)管好粪便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病人的粪尿要经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后集中处理。
(4)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床铺应距离地面0.67米以上,不要睡地铺,减少人与鼠、蚊等媒介的接触机会。做好鼠疫疫苗、出血热疫苗和有关药物的储备,以便应急使用。
(一)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一些家畜也携带EHFV,包括家猫、家兔、狗、猪等。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
(1)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
(2)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黏膜及胃肠黏膜感染。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
(4)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各年龄均可发生,但成人特别是青壮年感染率最高,隐性感染率较低。全年散发,以冬春季和秋季为主,其季节性表现为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与人的活动接触有关。
本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自然情况下,本病毒仅对人引起疾病。在宿主动物中表现为隐性持续感染,无症状及明显病变。
流行性出血热的分布具有世界性,特别是在沿海城市大鼠中扩散传播,因此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流行史,全国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疫情发生。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本病年发病数已逾10万,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
五期经过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很高。因此,对病人应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1)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以弛张及肌瘤为多,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
(2)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1000毫升者为少尿倾向,少于500毫升者为少尿,少于50毫升者为无尿,有些病例少尿不明显,但存在氮质血症,称之为“无少尿型肾功衰竭”。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低血压和少尿期重叠常为重型病例。
(4)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24小时尿量达3000毫升为多尿,多尿达4000~10000毫升以上。
若尿量多而未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亦可发生电解平衡失调(低钾、低钠等)及第二次休克。本期易发生各种继发感染,大多持续1~2周,少数长达数月。
(5)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毫升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一般需经1~3月恢复正常。
注意:出血热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不少患者由于出现发热、头痛、尿少、水肿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少数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或白细胞数增高,与败血症非常相似。
出血热多伴有以下并发症状:
(1)腔道大出血及颅内出血。大量胃肠道出血可导致休克,预后严重;大咯血可导致窒息;颅内出血可产生突然抽搐、昏迷。
(2)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多见于休克及少尿期,多在短期内突然发作,病情严重,有明显高血容量征象。
(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见于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由于休克被纠正后肺循环高压有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或由于补液过量,肺间质水肿所致。
患者胸闷、呼吸极度窘迫,两肺有干湿性啰音,血气分析可有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预后严重,病死率高。
(4)继发感染。少尿期至多尿期易并发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及真菌感染等。
【治疗要点】
1.发热期治疗
(1)一般治疗:早期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以防休克,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
(2)液体疗法:发热期由于特有的血管系统损伤,血浆大量渗出;高热,进食量减少,或伴有呕吐或腹泻,使大量体液丧失,血容量急剧减少及内环境严重紊乱,是发生低血压休克及肾损的主要原因。应在发热期做严密监测及预防性治疗。
(3)皮质激素疗法:中毒症状重可选用氢化可的松(氢化考地松)每日100~20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加入液体稀释后静脉滴注。
(4)止血抗凝疗法:根据出血情况,酌情选用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洛(安络血)及云南白药,但早期应避免用抗纤溶药物。
(5)抗病毒疗法:①利巴韦林(病毒唑)。应尽早应用,每次800毫克,2次/天或3次/天,静脉滴注,疗程一般3~5天。②特异性免疫球蛋白。③个别情况可考虑早期免疫血清治疗。
2.低血压休克期治疗
应针对休克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补充血容量,纠正胶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防止DIC 形成和微循环淤滞,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等。本期治疗以抗休克为主,强调“早期、快速、适量”补充平衡盐液及胶体液。
(1)早期:收缩压低于13.3千帕(100毫米汞柱),或低于基础血压2.6千帕(20毫米汞柱),脉压小于3.5千帕(26毫米汞柱),即应扩容补液。
(2)快速:低血压,静脉快速滴注,100滴/分左右。
发生休克时,首次300ml 液体在30分内静滴,随即静脉快速滴注1000毫升,以后根据血压回升情况及血液浓缩改善程度,调整补液量及速度。快速补液应注意液体温度及心肺情况,对老年人心功能不良者,应适当减慢。
(3)适量:补液量是否适量,要观察是否达到下列5项指标。①收缩压达12.0~13.3千帕(90~100毫米汞柱);②脉压大于3.5千帕(26毫米汞柱);③心率100分左右;④微循环障碍缓解;⑤红细胞、血色素及血细胞比容接近正常。
(4)晶胶比例:平衡盐液与右旋糖酐-40比例一般为3:1,外渗明显,休克较重者,右旋糖酐-40量可适当加大,但24小时内最多一般不超过1000~1500毫升。
在治疗休克过程中,应测定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低者,应先输注胶体液,包括右旋糖酐-40、全血(新鲜血)、血浆等,补充血容量和纠正胶体渗透压,可使血压稳定恢复,及早逆转休克。
3.少尿期治疗
包括移行阶段及多尿早期,治疗原则应是保持内环境平衡,促进利尿,防治尿毒症、酸中毒、高血容量、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以及继发感染。
4.多尿期治疗
治疗原则是及时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防止失水、低钾与低钠,防止继发感染。补充原则为量出为入,以口服为主,注意钠、钾的补充。
5.恢复期治疗
补充营养并逐渐恢复工作。
6.并发症治疗
防治消化道出血,防治心力衰竭、肺水肿、脑出血,脑水肿等。
【疫源阻断】
出血热尚无特异性病原疗法,发病后只能对症治疗,因此,预防尤为重要。
1.疫源消毒
出血热病毒对一般消毒剂十分敏感,加热56℃30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杀灭,因此饮用水应煮沸,剩菜剩饭应加热;病人使用的器具及污染场所,用苯扎溴铵(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或1%漂白粉澄清液喷洒、擦拭或浸泡。病人的排泄物则应加入次氯酸钠、二氯异氰酸尿酸钠和漂白粉等含氯制剂进行混匀消毒后深埋处理。
2.传播阻断
预防出血热的根本措施是灭鼠。据调查,鼠密度在5%以下,可控制出血热流行;鼠密度在1%左右,就能控制出血热发病。因此,应在疫区反复深入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将鼠的密度控制在1%~2%以下。灭鼠应在鼠类繁殖季节(3~5月)与本病流行季节前进行,采用毒鼠、捕鼠、堵鼠洞等综合措施,组织几次大面积的灭鼠;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清除垃圾,消灭老鼠的栖息场所;保存好粮食及食物,以免鼠类窝藏,严防鼠类污染食物;做好个人防护,切忌玩鼠,被打死的老鼠要烧掉或埋掉。
灭螨、防螨。在秋季灭鼠可同时用杀虫剂进行灭螨,主要杀灭部队经常活动地区的游离螨与鼠洞内螨。防螨应注意:不坐卧于稻草堆上;保持室内清洁,曝晒与拍打铺草;清除室内外草堆、柴堆、经常铲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螨类孳生所和叮咬机会。
对于可疑病人要立即送医院诊治。
3.监测
是卫生部门防治疾病的科目,本病流行病学监测包括:
(1)人间疫情监测 包括及时掌握疫情,分析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疫情登记要详细,必要时应进行个案调查和采血检查抗体,以核实疫情。
(2)鼠间疫情监测 逐渐查清疫区和非疫区宿主动物的种类、分布、密度和带毒率。并进行宿主动物带毒率的动态调查,监测地区:重要城市、港口和交通要道等。
监测时间:在本病高峰前进行。监测对象和数量:家鼠、野鼠各100只以上,实验用大白鼠等也要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