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是嘉兴海宁一年一度的观潮节。每年的这一天,盐官镇的江坝上人山人海,人们翘首企盼着亲眼目睹海宁潮的壮观。从地图上看,海宁市刚好位于钱塘江的出口,海与江的交接处,而盐官古镇紧邻钱塘江岸边,是观看海宁潮的最佳地点。宋代的诗人苏轼曾在诗中称盐官为“古邑”,可见盐官古城的悠久历史。早在汉代末年,盐官就被设为海昌县,三国时期,因为司盐的官在这里,因此将海昌县改为盐官县。小小的古镇因为这海宁潮而闻名于世。
天下绝景钱塘湖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节。这期间,秋阳朗照,金风宜人,钱塘江口的海塘上,游客群集,兴致盎然,争睹奇景。俯瞰钱江潮,有三种不同的形状:一线潮、交叉潮、回头潮,而这三种潮形的观赏又在三个不同的地点为最佳。
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是最佳观潮点。这里的潮势最盛,以齐列一线著称,自古就有“海宁宝塔一线潮”的美誉。潮起之前的钱塘江,江水茫茫,碧波粼粼,十分平静。潮头初临时,天边闪现出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缓缓向西推进,潮水发出隆隆的声响,就像天边飞来的闷雷。潮头由远而近,宛若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飞来。潮头推拥,顷刻间,白练似的潮峰奔到眼前,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倾涛泻浪,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潮涌至海塘,最高可以掀起高达九米的潮峰,一派“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气势。这一簇簇声吞万籁的放射形水花,十分壮观。当潮涌激起巨大回响之后,潮水又飞逝而去,不愧有“潮来溅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之誉。
在盐官镇的八堡可以观赏到潮头相撞的奇景,这是第二个观潮胜地。因为在萧山的二十工段附近有一个沙洲,这个沙洲把潮波分成了两股潮,海潮涨入江口之后,因为两岸地势的原因,潮流速度南快北慢,潮头渐渐分为两段。奇怪的是波浪滚滚,涌进神速的南段称为南潮;迟迟不前的北段潮头,却被称为东潮。当南潮扑向南岸被荡回来,调头向北涌去,恰与姗姗来迟的东潮相撞。霎时间,一声巨响,“山崩地裂”,满江耸起千座“雪峰”,美不胜收!
盐官镇西的老盐仓可以欣赏到“回头潮”,是第三个观潮胜地。这里,建有一道高9米、长650米的“丁字坝”。潮水涌到这里,气势已经稍减,但冲到丁字坝头,波浪还是像万头雄狮惊吼跃起,激浪千重。随即潮头掉转,返窜向塘岸,直向塘顶观潮的人们扑来,异常壮美,给人无限惊喜。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只有英国的塞文河和美洲的亚马逊河等少数河流有涌潮现象,但都不及钱塘江涌潮壮观。那么为何唯独钱塘江会形成如此壮观的涌潮现象呢?
大潮背后的传说
数千年来,钱塘潮形成的原因也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先辈古人。《山海经》认为,由于“海鳅之初入”而掀起大浪;《浮屠书》则认为是海龙的变化引起了钱塘江的潮水;《求异记》中则说:“子胥怨恨,驱水为患,以溺杀人。”而最后一种说法在海宁民间流传得最为广泛。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人伍子胥的父亲和兄弟都被楚平王杀害,于是他逃到吴国。智勇双全的伍子胥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在他的帮助下吴王灭掉了楚国和越国。伍子胥也报了杀父杀兄之仇。后来,太子夫差登上王位,但他根本不念伍子胥的赫赫功勋,反而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伍子胥临死之前含恨对儿子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挂在城门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国大军杀来;再用鲶鱼皮裹住我的尸体投入钱塘江中,我会在朝暮时分随潮而来,看吴国如何灭亡。因此,人们说每当潮水来时,就是发怒的伍子胥驾着白色的战车,手舞银剑,驱赶江潮浪涛而来。而八月十八是潮神伍子胥的生日,因此这天的潮水最为汹涌。
汹涌的潮水伴着屈死的冤魂咆哮而来,人们的想象总是带着这样的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色彩。但现实中,这潮水却是实实在在地依从自然规律。到了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中驳斥了之前这些迷信的说法,认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也就是说潮汐是由月亮引起的。
的确,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在这24小时之内,地球上的点要向月一次,背月一次。向月时,引力增强,会形成一次涨潮。背月时,月亮的引力虽然小了,但地球本身的离心力却发挥了作用,使海水再次升高,就形成了另一次涨潮。而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和农历十五这两天,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中心恰好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太阳的引力和月亮的引力一致,共同吸引海水,从而形成了两次大潮。八月中秋,太阳和月亮离地球最近,引潮力最大,所以潮水特别大。八月十八潮最大,这是由于海水和海底有摩擦力的关系,使引潮力不能立即起作用,需要延后两三天才能形成最高潮。
然而潮汐作用对每一条河的河口都会有影响,为何唯独钱塘江会形成如此大的涌潮呢?
晋朝的葛洪认识到了杭州湾喇叭口的地形与涌潮的关系。他认为这里的地形是涌潮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喇叭形的河口同样很多,这也只是涌潮形成的原因之一。
据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总工程师宣伟丽女士介绍,钱塘潮的形成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因素有两个。第一,钱塘江河口是一个喇叭形的河口,喇叭的宽口——湾口约长一百多公里,喇叭的窄口——内河大概三公里左右。东海潮波形成以后往内河传输,到了杭州湾口,也就是钱塘江口,整个过程是一个能量积聚的过程。第二,钱塘江河床有一个中坡,存在一个沙坎,当海水到达河床沙坎时水深变浅,潮波变形比较剧烈。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了钱塘江的涌潮。
大自然的伟力造就了这荡气回肠的海宁潮,使观者怦然心动,千百年来,人们赞美它,歌颂它,也同样畏惧它,并且永不停息地试图征服它。
钱塘湖:威力无穷
这壮观的潮水究竟有多大的威力?数十年来,设置在钱塘江江边的盐官水文站的一些具体数据给出了答案。
水文站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的水位变化非常大,水流也特别快。最快的时候每秒钟可达到9米。这样的流速,一吨左右重的东西瞬间就被冲走了。这好比一堵移动的墙,转眼间就能冲到人眼前。
据测算,这样的流速下,水的平均压力达到了80千帕~100千帕,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来看看大潮来袭之前放置在堤坝上的中巴车的命运就能明白:一个潮头袭来,中巴车在瞬间就被潮水吞没,卷入了江中。专家们说,这并不算什么,这潮水还有着更为巨大的能量:它能够把一个重达一吨半的镇海铁牛直接打翻,并且推到十几米以外。
面对这样的自然界奇观,人们往往陶醉其中,而忽视了它巨大的能量可能带来的危害。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大潮中,一些观潮者忽视了安全警告,越过警戒线,结果有人被大潮吞没,有人被冲回堤坝,场面十分惨烈。当然,随着安全措施的加强,这样的事情现在已经不会再发生了,但发生在上个世纪的那场事故足以提醒世人,观潮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千百年来,汹涌的潮水在带给人们惊叹的同时,每天两次对钱江两岸的冲击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历史上,钱塘江堤防屡屡被冲垮,良田被淹,人们的生命财产时刻面临着威胁。那么,人们是如何应对这潮水的威胁的?
镇海历程
海宁潮的威力惊人,危害同样巨大。自古以来,海宁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一带海塘地位的举足轻重。海宁处于钱塘江与东海的交汇处,沿岸的海塘保卫着杭州、嘉兴、湖州和江苏的苏州、松江、常州地区,一旦海塘被冲垮,这一带将变成一片汪洋。保护海塘、抵御潮涌就是保住浙江的“粮仓”和“钱库”。也因此,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海塘的修建与维护十分重视。
明朝的万历年间,盐官的江边竖起了一座占鳌塔。人们认为海潮冲毁堤坝是海中凶狠的鳌鱼在作怪,希望占鳌塔能镇住凶神恶煞的鳌鱼,不再兴风作浪。占鳌塔自然镇不住海潮,到了今天反倒成为观看盐官一线潮的最佳地点。
清朝时,沿江百姓铸造铁牛镇锁江潮。一头头铁铸卧牛昂首凝视江面,似乎要喝退海潮,然而每只重达1.5吨的铁牛却屡屡被冲上江塘的巨浪掀翻。面对人们寄予的厚望,铁牛也只能望潮兴叹。
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间,为了镇住海潮,又一项更为浩大的工程在盐官镇上开工了。雍正七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下旨:“特发内帑十万两,于海宁县地方建海神之庙。”
建成后的海神庙“制度恢宏,规模壮丽”。海神庙广场东西两侧,各有用汉白玉制成的跨街石牌坊,高7.6米,宽8.4米,雕刻得十分精细。门前一对栩栩如生、神态可爱的石狮子竟也是汉白玉雕刻而成。当地人说这样的石狮子全国只有两对半,一个石匠花费了毕生精力也未能雕成三对。海神庙大殿的廊柱及四周的栏杆,也全部采用汉白玉精心雕琢。难怪花费如此巨大。无论是占鳌塔、镇海铁牛还是这海神庙,都只是寄托了人们永葆安澜的美好愿望,其实人们早就知道,抵御海潮的唯一办法就是修筑海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先后投资数亿元,两岸的钱江人又经过了数代的努力,使得汹涌的钱江潮不再是肆虐的洪水猛兽,重新成为整个世界范围内一道不可多得的自然奇观。
钱塘江海塘,是世界上修筑最早、工程最大的海塘之一。它早在唐朝时就开始修建,与长城、运河并肩,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建筑工程。现在我们看到的鱼鳞石塘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构造十分巧妙:先用木桩在淤泥中打下地基,再用条石层层累砌,呈金字塔形的稳固结构,因外观如同鱼鳞,所以叫鱼鳞石塘。鱼鳞石塘在世界的海塘建筑史上都被认为是一项杰出的创造。钱江大潮能量惊人,但是在这稳如磐石的水上长城面前也不得不败下阵来。
而在这大潮之侧,清朝皇帝的轶事也在众人口中被传得绘声绘色。金庸的一部小说引出了乾隆的身世之谜:
乾隆四次到海宁,是为视察海塘还是为探望生身父母?这海潮与乾隆的身世之谜究竟有何关系?
钱塘出乾隆
清朝的乾隆皇帝对于海塘的建设格外重视。众所周知,乾隆曾六下江南,其中有四次来到海宁。由此,有人开始质疑乾隆四次到海宁的目的,如此一来,便演绎出了清宫四大疑案之一的乾隆身世之谜。
这个故事还要从海宁的一位著名人物金庸说起。出身于海宁名门世家的金庸,自幼就在钱塘江边观潮,这壮观的钱江潮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老先生曾对自己小时候观潮有过这样的说辞,钱塘江的海潮看起来好像一道透明的墙,就像一道水的墙移动过来。人站在海潮边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很恐怖,很可怕,但同时也非常壮观——天地之间,自然界有这样大威力的水,平时是很少见的。
自小就看着海潮、听着海宁众多的民间传说,这些童年印象在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这部小说中,金庸不仅写了乾隆看海潮时的情景,还讲述了一个乾隆皇帝是海宁陈阁老之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金庸凭空杜撰,而是在海宁流传已久的一个民间传说。
在今天海宁民间的皮影戏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这个故事的原型:海宁的陈阁老在朝中做官时,生下了一个儿子,巧合的是,当时还是雍亲王的雍正皇帝也在同一天生了个女儿。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等孩子再抱出来的时候竟变成了个小丫头。陈阁老自知此事性命攸关,也就没敢声张。而那换入皇宫的陈阁老的儿子就是日后做了皇帝的乾隆。
海宁陈家是清朝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的美誉。分别在顺治、康熙、雍正年间出过三个宰相。传说中乾隆的生父就是雍正年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陈元龙。
民间为何会把乾隆与陈元龙联系在一起,说乾隆到海宁的目的不是视察海塘建设,而是探望自己的生身父母呢?也许主要是因为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海宁,而四次都住在了陈家的私家花园安澜园中。
安澜园约占地五十亩,园中最大的人工湖泊是一座池塘,景色秀丽。乾隆下江南时就住在这池塘的北面。遗憾的是,一代江南名园在义和团时期毁于一旦,只留下几座池塘和一座九曲桥能让人依稀辨认出昔日的奢华。当年,乾隆一定曾从桥上经过,却怎么也不会想到,脚下的这片土地日后会跟自己的身世之谜紧密相连。
故事归故事,事实上,乾隆来海宁的目的是有史可查的——修塘造福百姓。据史料记载,到乾隆晚期,从金山到海宁再到杭州,浙江共建成鱼鳞石塘248华里,从保山到金山也修建了242华里的块石篓塘。正是这些坚固的海塘百年来保护了这一方富庶水土。
潮起钱江,如今大潮带给人们的是对这一片蔚蓝的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