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料的定义可知,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材料,即材料≠物质,正如人才≠知识分子。那么什么物质才能叫做材料?因此,需要材料判据,据以判断哪些物质才是材料。根据材料的现代定义,材料可由资源判据、能源判据、环保判据、质量判据、经济判据五个判据来判定。
1.资源判据
材料的资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再生的两种。从全世界来看,金属的资源日趋枯竭。据调查,即使全世界已探明的资源储量增加10倍,而且50%可再生,可维持的年代也不是很长,更何况能达到50%再生的材料也不多。
尽管海水中有可观的金属(如Mg、Sr、Li、Zn、Fe、Al、Mo、Sn、Cu、V、Ni、Ti、Sb、Ag、W、Cr、Th、Pb、Au)储量,但开发成本高,难以满足目前的经济判据。
各国依据自己资源情况,颁布政策,引导材料的生产和科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朝鲜战争时期,美国颁布了合金元素的使用政策,促进了硼钢及钨钼系高速钢的科研与生产。战争结束后,取消了这些政策,硼钢产量大降,而钨钼系高速钢由于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越性,代替了绝大部分的钨系高速钢。
2.能源判据
20多年来,由于能源的供应较为紧张,为了降低材料成本和满足政府法令的要求,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都需要考虑能耗问题。一方面,生产厂家为了提高竞争能力,通过改进生产流程,降低能耗,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政府颁布政策,迫使生产厂家进行节能的研究。
如美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汽车耗油量的上限,否则不准出厂。这就迫使汽车厂从事降低车重和提高发动机效率以及有关材料方面的研究。
3.环保判据
从发展历程来看,许多国家在发展初期,材料生产不考虑环保问题。但是近年来,由于人民的要求,各国已逐渐重视材料生产和科研的环保判据。例如美国的钢都——匹兹堡,在1960年是空气严重污染的城市,随着近郊区钢厂的关闭,附近的空气污染已有好转,而远郊的美国钢铁公司于1980年投资4亿美元,进一步解决了污染问题等。因此,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需重视“三废”的处理、噪声的降低、生态平衡等环境问题,否则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便是材料的环保判据。
4.质量判据
物质能否用于制造有用器件,是物质是否是材料的一个重要技术判据,材料的质量是是否能制造有用器件的先决条件,因此质量是材料的一个重要技术判据。材料的质量包括内在的和表面的两种。内在质量反映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宏观缺陷等是否满足或超过技术标准的要求;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缺陷、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等。
5.经济判据
材料的生产和科研,必须进行成本分析和经济核算,从而计算经济效果,这便是材料的经济判据。对材料的生产进行成本分析,从中可找出降低成本的环节,然后寻求措施。“价值工程”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技术科学,它所研究的成本,是整个生产过程以及随后的产品贮存、流通、销售、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费用。
这种分析和研究,不仅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