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针灸与按摩
16777700000037

第37章 常用针灸方法(8)

一、刮痧疗法的特点

刮痧疗法就其渊源和理论、实践基础而言,既与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简便易行刮痧疗法从使用工具到操作方法都比较简单,取穴(刮痧部位)也比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简便得多。临床实践中,只要略加讲解和指导,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入门十分容易。

2.适应症广刮痧疗法最早仅用于治疗中暑(即“痧证”),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对刮痧疗法的不断开发和研究,刮痧疗法的适应症也不断扩大。既能治疗急性病,又能治疗慢性病。病种涉及内、儿、妇、外、五官各科。除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外,也可治疗一些疑难病症。

3.疗效快捷刮痧疗法对许多病症有着较好的疗效,常常可1次或2、3次而愈。对一些久治不愈的病症,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若能结合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指导治疗则疗效更佳。

4.经济价廉刮痧可以说是一种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治好病的方法,可以大大减轻经济负担,在缺医少药的地区尤为适用。

5.安全可靠由于刮痧疗法治在体表,故不会有伤及内脏之虑。在家庭自疗或互疗,可以放心大胆实施,绝对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产生。

由于刮痧疗法具有上述简、便、廉、广、验、安全等优点,又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适用于在广大城乡家庭及缺医少药的边远地区普及推广。

二、刮痧疗法的原理

刮痧疗法的原理与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相同,也是建立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之上。

1.疏通经络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刮痧疗法能使局部皮肤充血,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舒展,从而解除痉挛疼痛。这是经络疏通的结果,即“通则不痛”。

2.活血化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的压力得到调整,以促进刮拭部位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3.调和气血人体气血瘀滞或经络空虚时,刮痧刺激可畅达气血,引导营卫之气运行输布,促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加强,气血调和,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新陈代谢。

4.平衡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刮痧,可使亢进的肠蠕动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减弱者,刮痧又可使肠蠕动加强。这说明刮痧可以调整和改善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以平衡。

三、刮痧疗法的适应症

刮痧疗法集防治疾病、康复保健于一体,刮后会感到全身轻松、舒畅。对头痛、肢体疼痛、麻木、劳损、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高热、中暑、恶心呕吐、胃肠痉挛、多种皮肤病等有明显疗效;对心绞痛、高血压、哮喘也有较好效果。同时,还可用于防病保健、美容、减肥等。对于妇女腹部、腰部和臀部的妊娠纹,坚持刮2、3个月,也能消除。

病有轻重,症有虚实。在上述适应症中,有的可单独使用刮痧疗法;有的可以刮痧为主,配合其他疗法;有的则仅起辅助作用。千万不可视刮痧为万能之法。在刮痧无效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改用其他疗法,以免贻误病情。

四、刮痧用具及介质

刮痧用具可以就地取材,采用各种边缘厚实、光滑且无破损的硬质器具,例如硬币、大钮扣、瓷汤勺、瓷酒杯、小贝壳、梳子背部以及用牛角、玉石、硬木或竹片制成的刮板,甚至棉花线、麻线、丝瓜络、头发团等,均可用来作为刮具。相对而言,金属易损伤皮肤,陶瓷容易破碎,玉石价格昂贵,塑料制品可能会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较少采用。牛角为天然材料,对皮肤无毒性刺激,最为上乘。

为了增加润滑感,减少刮痧时的阻力,防止皮肤刮伤,常用冷开水(发热病人用温开水)、各种植物油、面霜、凡士林作刮痧用介质。根据病情,也可选用一些中草药制成的刮痧油,以增强治疗效果。

五、刮痧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1.术前准备刮痧前应对刮具进行认真地检查,查看其边缘是否光滑,是否有裂口,是否清洁。刮具应事先用肥皂水或消毒液(1%新洁尔灭溶液)清洗干净,然后用毛巾擦干。也可用高压、煮沸或酒精浸泡消毒。原则上每个人用自己的刮具,以避免交叉感染。刮痧局部皮肤也应清洗消毒,先用热毛巾擦洗干净,再进行常规消毒。

2.选择体位刮痧一般采用以下几种体位:

(1)普通坐位和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面、颈项、肩背、上肢、下肢等部位。

(2)仰靠坐位:适用于前颈部、胸腹部、上肢、下肢等。

(3)仰卧位:适用于头面、颈部、胸腹部、上肢、下肢等。

(4)俯卧位:适用于头项部、腰背部、下肢后面等。

3.选择部位根据治疗方案,确定刮痧部位,选定穴位。因刮痧涉及面积较宽,所以,取穴没有针灸疗法那么严格。但也不能偏差太大。颈项部刮正中凹陷处及两侧;腰背部刮脊柱及其两侧,上中背还可沿肋间隙向外斜刮(如果病人太瘦,脊椎骨突起,则只刮两侧);胸部由胸骨向外在第2~4肋骨刮(乳房不刮);四肢主要刮肘弯、膝弯和关节。

4.涂抹介质在选好的部位上,涂抹润滑油或中草药制剂等介质。

5.刮痧的顺序体表病宜先刮颈项部,再刮患病部位。一般顺序是:头项部→脊柱及其两侧→胸部→腹部→四肢和关节。内脏病应先刮夹脊和腰背部足太阳经背俞穴,然后再刮相关经脉及患病部位。刮完一处(约3~5分钟,30~50下),再刮另一处,不可盲目无序的东刮一下,西刮一下。

6.刮拭方向刮痧必须顺着一个方向刮,从上而下,由内向外,从左到右刮拭。头部、肩胛区、腰背部和腹部均从上到下直刮,或由内向外横刮;面部、胸胁部由内向外斜刮;四肢部由上而下直刮(下肢浮肿和静脉曲张者,以轻手法从下往上刮)。反复按同一方向刮拭,不要来回刮动。

7.实际操作一般用右手掌握刮具,刮具的边缘与皮肤的角度以45。左右,灵活利用腕臂之力,有节奏的(不可时快时慢)、力量均匀的(由轻到重,不可时轻时重)进行刮拭。刮拭面应尽量拉长。肌肉丰满处用刮痧板的横面刮;肌肉浅薄、凹凸较多处(如头面、关节等)可用刮痧板的棱角刮。边刮边醮沾介质(头额部和保健刮不用介质),直至皮下出现轻微紫红色痧痕或紫黑色痧点、斑块为止。但初次刮痧者,不可一味强求刮出痧痕。

保健刮和刮额头、小儿可用柔软之物(如棉花团、丝瓜络)轻刮,也可施行间接刮法:在要刮的部位隔着衣服或放一块按摩巾,然后再用刮具在布上以每秒钟2次的速度,朝一个方向快速刮拭。每处可刮30下左右,掀开布查看一下,皮肤微微出现痧痕即可(不出现痧痕也可),换一处再刮。腹部柔软处还可用手指沾食盐擦之。

对病情重、病灶深、但体质强壮者和神经兴奋所出现的症状、疼痛、痉挛以及炎症初起者,用重刮手法刺激(泻法);反之,对病情轻、病灶浅、体质较差者以及少年儿童、年老体弱和久病之人,要用轻刮或保健刮法(补法)。一般病症用平补平泻刮法。补刮宜每个部位5~10分钟;泻刮宜每个部位3~5分钟以内;保健刮则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以自我感觉满意、轻松、舒适为原则。

刮治结束后,用干净毛巾或卫生纸将水渍(或刮痧油渍)擦干,也可略加按摩,饮少量温开水、淡盐水、姜糖水,即会感到异常舒适和轻松。休息15~20分钟后即可离去。

两次刮痧之间的时向间隔,若在同一个部位连续刮痧,则应以皮肤上的痧痕完全消失、周部皮肤无痛感时为止(一般为3~6天)。如果刮拭不同部位则不受限制。

连刮5~8次为1个疗程。如果连刮两个疗程仍旧无效者,应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修订治疗方案,或改用其他疗法。

六、不同痧象的意义

刮痧后皮肤表面会出现或红、或紫、或黑的斑块、条痕现象,称之为“痧象”。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数天后即可自行消失。出痧后1~2天,被刮处的皮肤会有轻度疼痛、发痒、蚁行感,或感到体表冒冷气或热气,皮肤表面出现风疹样变化,也均是正常现象。无须作任何处理。

痧色鲜红,不容易刮出,呈点状,多为表证,提示病程短,病情轻,预后好,不必多刮;痧色暗红,斑块呈片状,多为里正,病程长,病情重,预后差,应该重刮。随着刮痧的治疗,痧象颜色由暗变红,由斑块变成散点,表示病情的逐渐好转。

七、刮痧的注意事项

1.刮痧前,病人应先休息5~10分钟,使情绪放松,消除紧张和疲劳。不可在病人疲劳、紧张的状态下刮拭。

2.刮痧用具和刮痧部位应严格消毒,施术者的双手也要保持清洁、干净。刮具每用一次之后,要经过消毒之后方可再用,切不可带菌操作(自用保健和间接刮治者例外),防止交叉感染。

3.刮痧时,应让病人体位自然、舒适,又要有利于操作。刮痧过程中可适当变换体位,以避免疲劳。

4.刮痧时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恒温,冬天应避风寒,刮的时间可长一些;夏天不能直接吹电扇,刮的时间应短一些。

5.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有浅表淋巴结,刮治时手法要轻柔、松散,切不可强力猛刮。

6.刮痧中,如果小腿出现筋膜挛急疼痛时,除加刮双膝弯之外,还可以用药棉沾高粮酒或度数较高的米酒,擦疼痛部位。或用温热水泡一下脚,可减轻病人疼痛。

7.刮痧结束后,病人应休息片刻,饮少许温开水、姜糖水或淡盐水;一小时之内不得洗冷水澡。当天最好不要做重体力劳动,禁食生冷、酸辣和油腻食品。

8.上一次刮痧部位的痧痕尚未完全消退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拭,两次之间一般应间隔3~6天,以皮肤痧痕完全消退为度。

八、刮痧的禁忌

1.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者,慎用刮痧之法;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过于紧张及醉酒之人,忌用刮痧之法。2.五官、前后二阴、乳房、肚脐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囟门未闭合的小儿头顶部,忌用刮痧之法。

3.小便不通患者的小腹部不可重力刮痧,以轻力按揉为佳。

4.传染性皮肤病、疮疡痈疖、外伤骨折处、未愈合的伤口、溃疡、瘢痕以及不明原因的皮肤包块等,均不宜直接在病灶部位刮拭。

5.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忌用刮痧疗法。万一使用,也只能用轻手法刮拭,且不要求出痧。

6.有皮肤过敏史的病人,忌用能引起过敏的刮具。

7.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心肺肝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水肿、恶性肿瘤中晚期、破伤风、狂犬病、精神病及其发作期,均忌用刮痧疗法。

九、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1.在刮痧过程中,如果不慎刮伤皮肤,应停止刮治,及时消毒,予以包扎,防止感染。

2.在刮痧过程中,如果病人出现心慌、头晕、眼花、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甚至神昏仆倒等现象,称之为“晕刮”。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让病人平卧,取头低足高位,给饮少许温糖开水,一般就会很快好转。若不能好转者,可用刮痧板刮其人中、百会、内关、涌泉、足三里急救。人中用棱角轻刮,其他穴重刮。

晕刮异常情况重在预防。在刮痧过程中,手法要柔和、适中,切忌过猛、过重,以免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对于初次接受刮痧治疗、精神紧张、身体虚弱者,在治疗前应向他们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对刮痧的顾虑。对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过于紧张及醉酒之人,不急于用刮痧之法。在为年老体弱、少年儿童和怕痛紧张的病人刮痧时,手法要轻,并经常询问他们的感觉,随时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和全身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