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16779500000098

第98章 建筑篇(3)

另一种说法认为,华表上古名“谤木”,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竖立木柱,让人在上面书写谏言,鼓励人们提意见。晋代崔豹在《古今注·问答释义》中说:“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华也,形似桔槔……”桔槔是古代井上汲水的工具,形状是一根长杆,头上绑一个水桶,所以华表最初的形态类似一根顶端有横木或其他装饰的立柱。这种形象在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也有描绘,我们看到虹桥两头各有一根木柱,这大约就是立柱的早期形象。当然,这个形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华表相去甚远,不过由于其间历代的遗存太少,我们无法细细探究其发展变化的历程。

不过,总结明清的遗存,我们不难发现,华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柱头、柱身和基座。以天安门的华表为例,华表柱头上的部分叫“呈露盘”。相传汉武帝曾命人在神明台上立一铜铸的仙人,双手举过头顶,托着一个铜盘,呈接天上的甘露,以为喝了甘露便可长生不老,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这种形式流传下来,但取消了仙人,简化为柱子上面放一只圆盘。华表的顶端有瑞兽,名“犼”,一种形似犬的瑞兽,根据所在方位的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上的石猊面朝北方,望着紫禁城,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应该经常出宫体察民情,所以称“望君出”。而天安门前面的一对石狃面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归,故而称“望君归”。华表的柱身呈八角形,一条巨龙盘旋而上,龙身外布满云纹,汉白玉的石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真有巨龙凌空飞腾的气势。柱身上方横插一块云板,上面雕满祥云。华表的基座为须弥座,而且在基座外添加了一圈石栏杆,栏杆的四角石柱上各有一只小石狮,头的朝向与上面的石犼相同。栏杆不但对华表起到保护作用,还将华表烘托得更加高耸和庄严。

牌楼的形制和功能有哪些?

说到小品建筑,牌楼可能是最先引起大家注意的元素,因为它被设立在一组建筑入口的最前端,或者是交通繁忙的街巷上。如果我们去参观颐和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入口广场前的琉璃牌楼,色彩华丽,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此外,在北京的几处著名的商业街,东单、西单、东四、西四,它们名称的由来就是因为街上有过一座或四座牌楼而得名,这些牌楼是街道上的重要标志物,起到划分并标识空间的作用,不过这些牌坊在20世纪50年代被认为有碍交通而被拆除了。不论位于何处的牌楼,从其形态可以看出,它具有建筑大门的性质,所以它的起源也和门不可分割。古代建筑一般以组群的形式出现,由大大小小的单栋建筑组合成具有围合感的院落,周边设以围墙,若想进入其中,只有通过院落的大门,由此,“门”这个元素对于古代建筑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了。早期的院门称作“衡门”,形式还比较简单,就是两根竖立的木柱,再在上面加一条横木。这种古代朴素的房屋称为“衡门茅屋”。陶渊明有诗云:“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后来为了遮挡雨雪,这种简单的衡门就被加上木板屋顶,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还能看到这种门出现在汴梁城的商户家中。

在宋代颁行的《营造法式》中还出现了一种名叫“乌头门”的大门形式。具体构造方式为:两根直立的冲天柱,柱头上以水生植物乌头装饰,一条横木插入柱内,横木以下安格扇门。其形制已与今天的牌楼非常相似了。

在古代城市中,其基本的居住单位为里坊,早期的里坊设有坊门专供人们进出,这些坊门称为“闾”。有时,闾门之上会写出里坊的名称,还可将功臣的事迹和姓名雕刻其上,予以表彰,是为表闾制度。由此,这些间门慢慢发展演变成今日的牌楼,所以,牌楼也具有记载地名,表彰功德的功能。

“台榭”是一种怎样的建筑物?

李白著名的《江上吟》中有一句道:“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前句是说,屈原的词赋长久不衰,而楚王的“台榭”却早已不见。于是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台榭”?它的形制又是什么样子的?

现代意义上的“台榭”一般是指一些修建在水畔湖边的平台,或者体态轻盈开敞的建筑。而在屈原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台榭”却不是这个通常的含义。如果参照现存的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台榭遗址,以及青铜器上面保留下的图像,不难发现“台”是指夯土筑成的巨大台阶状的多层土台。而“榭”指在各层台上挖出的房间,挖掘时还可以根据使用需要留出分间用的隔墙作为承重墙。并且每间房间均在“台”边缘立檐柱,上架屋檐或楼板结构,屋顶形式以单坡屋顶和平顶为主,屋面则以架椽和铺芦苇的方式构成。“榭”的最上层在台顶上筑承重外墙,中间立中心柱,也叫“都柱”,从而构成独立的主体建筑。

最初的台榭可能是供上层阶级眺望、宴饮、行射之用。在具体功能的安排上,底层建筑是辅助性建筑,因其多绕台一周,故称“周庑”,主要居住卫士和服务人员。出于安全考虑,底层一般不与台顶直接相通,而是由单独的上下梯道连接。台顶是台榭的主体建筑,一般供王或诸侯居住,有自地面至台顶的台阶,其中下段登上台顶的台阶称为“陛”。

在辉县出土的一块战国铜鉴上就刻画了一座台榭,其形制为下部为夯土墩台,台中心立中心柱,柱高一层。

台顶部分也为一层,四周有外廊环绕,上为双坡屋顶。据推测,主体建筑大多为土木混合结构。

一种说法认为,台榭的出现主要由于上层阶级需要某种便于“居高临下”以壮声威的雄伟宫室,而以当时的技术尚不能平地建造多层楼阁,所以不得已利用多层土台作为基础。另一种说法认为,台榭这样体量巨大的多层建筑可以囤粮、屯兵,具有防卫的功能,在特殊情况下便于据守。

“龙生九子”都叫什么?它们中有哪些在建筑中“司职”?

相传龙有九子,名称形态各不相同,这些怪兽都在不同程度上糅合了龙的某一种特征,不过龙之九子究竟谁排老大、谁排老二,民间并没有明确的解释。

据说明孝宗朱祐樘曾经心血来潮,问以博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后七拼八凑,拉出了一张清单。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叭蝮、嘲风、睚眦、赑屃、椒图、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过在民间传说中的龙子却远远不止这几个,狴犴、貔貅、饕餮、负履等也都是龙的儿子。其实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那么,这些龙子中又有哪些在古建筑中司职呢?它们的具体工作又是什么?叭蝮,又名蚣蝮,样子似鱼非鱼,善水性,体态优美,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嘲风,样子像狗,平生好险,殿角走兽是其形象。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

椒图,其形如螺蚌,好闭口,因而其像常被雕在大门铺首上。

螭吻,又称鸱尾,形似剪尾的四脚蛇,据说它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喜欢吞火,它们一般被布置在殿脊、殿角的端头。

蒲牢,形似龙而身形较小,喜欢鸣叫。寺庙、祠堂内钟上的兽钮就是它。还传说它害怕鲸鱼,所以撞钟的长木端头都是鲸鱼的形状。

赑屃,又称霸下,形状似龟,喜好负重。驮载石碑的大龟就是其形象。

狻猊,形似虎,威力十足,而好诉讼,所以狱门上刻的虎头就是其形象。

负质,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或两侧。

“斗拱”在我国传统建筑中起什么作用?

斗拱,也写作“枓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结构构件,后流传到东亚、东南亚各国,对亚洲木结构建筑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已知的最早之斗拱形象见于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如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燕乐铜桮(bēi)上刻画的建筑形象。何为“斗”?在梁思成先生所著的《清式营造则例》中写道,斗,“承托拱与翘或昂相交之斗形木块”。何为“拱”?曰,“大式建筑斗拱上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置于翘或昂之正心或端上略似弓形之木”。听着描述似乎有些复杂,还是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斗拱”的位置。斗拱即为古代建筑中立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也是将屋顶之荷载传递到基础的重要构件。仔细观察斗拱不难发现,它是自下而上层层叠加,层层放大,而每层都是由位于下方的一块碗状方木承托,其上置“L”形曲木,这下层的方木即为“斗”,上层的曲木即为“拱”。林徽因先生在为《清式营造则例》写的《绪论》中提道:“椽出为檐,檐承于檐桁上,为求檐伸出深远,故用重叠的曲木——翘——向外支出,以承挑檐桁。为求减少桁与翘相交处的剪力,故在翘头加横的曲木——拱。在拱之两端或拱与翘相交处,用斗形木块——斗一一垫托于上下两层拱或翘之间。这多数曲木与斗形木块结合在一起,用以支撑伸出的檐者,谓之斗拱。”这里不仅谈到斗拱的构成,也谈到其作用。

斗拱这个构件虽然很早就已经出现,但这个称呼却是清代的叫法,在宋代,斗拱叫做“铺作”。在清代,斗拱的重要作用还在于斗拱的尺寸决定着整个建筑的尺寸。此外,虽然这些斗和拱的组合叫做斗拱,但每个斗和拱都依各自的位置不同,有着自己的名称。最下层的斗叫“大斗”、“坐斗”;最下层的拱则分别叫“正心瓜棋”

(平行于面阔)、“翘”(垂直于面阔);正心瓜拱之上的斗叫“槽升子”,而翘上之斗叫“十八斗”,瓜拱上层的拱叫“万拱”;在各种外拽拱、里拽拱的两端,承托上层拱或枋的斗称“三才升”。

什么是“石阙”?有哪些种类?

石阙是自秦汉开始出现的一种构筑物,一般用于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以壮声威。石阙一般由阙墓、阙身、阙顶三部分组成,阙墓为基座,阙身即主体部分,较为细长,阙顶仿古代建筑之屋顶形态。

石阙的种类以出现数量之不同,可分为单阙、双阙(成对),以及子母阙(一大一小相连)。古代王侯的陵墓自战国时期开始在墓上建封土冢丘、享堂,并且在外围筑围墙,形成陵园。到了汉代,王陵一般在陵垣四面开门,门外建三重阙,将寝殿、便殿设在陵垣之外。而王以下诸侯的陵墓只能一面开门,使用二重阙。一般的达官贵人多用土穴墓,地上部分有冢丘、墓垣,开一门,门外按照等级用二重阙或单阙。当然,普通人的坟墓是不能使用阙的。可见,石阙的使用也是表示墓主人等级高低的标志。

目前已知的最古之石阙是发现于四川雅安的汉代高颐阙,是为了表彰高颐(曾任益州太守等职)卓著的功劳而建。高颐阙建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209),形制为子母阙,主阙13层,高约6米,宽1.6米,厚0.9米;子阙7层,高3.39米,宽1.1米,厚0.5米。子阙与母阙形体上相似,阙身以红砂石英岩石叠砌,其上雕刻精美,阙顶则仿汉代木结构建筑。由于现存的汉代建筑遗物少之又少,石阙上保留下的大量历史信息对于了解汉代建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榫卯是什么?何时开始应用于建筑中?

谈到古代木结构建筑时,我们常常会提到“榫(sǔn)卯”这个词。什么是“榫卯”?它是我国古代建筑或者木结构建筑独有的特征吗?

宽泛地讲,榫卯是一种结构连接中常用到的连接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将需要相互连接的两构件进行凹凸处理,使其连接正好吻合,以达到连接牢固、稳定的作用。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打个比方,如果想让一根柱子和一根梁进行垂直连接,我们可以在柱子上挖出一个洞,同时在梁上做出柱洞大小的凸出物插入,这就完成了一个榫卯连接。由于榫卯连接利用构件相互咬合关系,其连接强度比一般利用胶水直接连接要强上许多。当然,这种连接方式非常普遍,不仅在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即使在现代建筑中有时也会使用,但一般都用在木结构建筑中,这又是由于木材本身的力学特点了。

早在宁波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考古人员就发现了榫卯的使用。在这些木构干栏建筑的残存构件上,可以看到许多种利用石工具和骨工具加工的榫卯痕迹,这在当时的工艺条件下真可算是“精致”的杰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