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的智慧(全集)
16779900000116

第116章 成功是勤恳加警惕——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原典】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易经·乾》

【释义】

《乾》卦九三爻说:君子终日奋发进取,到了晚上还要认真反思这一天的所作所为。这样,即使有危险也可以避开灾祸。卦辞中的“乾乾”是奋发进取之意;“惕”表示警惕、戒惧、反思;“厉”是指危险:“无咎”就是没有过错,无灾无祸。

《象辞》说:终日健强振作,反思自己行走过的路就不会有偏差。

九三爻是多重阳刚叠成的,居住不正中,上不达于高天,下不立于地面,只有不断完善自我,随时保持警惕,这样在面临危险状况时也可以免遭咎害。《乾》卦的深刻之处在于揭示了自身始终保持“朝乾夕惕”的心态,其精神实质在于勉励人们仿法天的刚健,充分施展自身的气质,奋发向上,勇往直前,事业有成。这是一种指导人生大方向的智慧。

人的一生都应当勤勉、奋发于外,而又敬畏、忧患于内。刚健勤勉使人进取,进取使人成功,心存戒惧就不会沉迷于成功的鲜花,这样才利于每个人的发展。

【事典】

故事一:颜回从无二过

鲁国公问颜回:“我听你的老师孔子说,相似的错误你绝不犯第二回。是真的吗?”

颜回说:“我一生都在努力这样做。”

鲁国公又问:“这是很难的事啊,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颜回说:“要想做到并不难,经常反省自己就可以。我就经常反省,看看自己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对的做法要坚持下去,错的做法则要引以为戒。如果你能这样长久坚持下去,也一定能够做到无二过。”

鲁国公听后赞叹:“经常反思,从无二过,真乃圣人也。”

我们知道,世界上从来没有不犯错的人,也很少有从不犯过去曾犯过的错误的人。颜回这种经常反思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一个人如果时时反省、检讨、惕厉自己,就会“虽有危而无咎矣”。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隐藏了一些不易察觉的欲望,这种种欲望堆叠起来,常驱使一个人做出危及自己的行为。

比如,生活漫无目的,终日无所事事,喜欢嫉妒别人的成就,哀叹自己的命运,甚至嗜酒如命、贪财成性、沉湎药物、饮食不节、纵欲过度、消费成癖等,这些都是自身的欲望。如果我们对自身的缺点浑然不觉或不愿意收敛自己的欲望,就会把自己一步步推向灾祸的境地。“忧勤惕厉”是进取与反思的统一,是君子的立业之道、护身之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牢。

故事二:冯道警示明宗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王朝更替极为频繁。就在这****的年代里却出了一个官场不倒翁,他就是冯道。

很多人一提起冯道就极为不齿,觉得他看风驶舵,毫无人格尊严可言。其实,从客观的角度看,冯道倒为人民、为社会做了不少好事:他长期作为一个中央的高级官员,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一些政策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在****的年代显得更为可贵。我们从一些小事便可以看出冯道的一些优良品质。

有一天,后唐明宗问众位大臣眼下年景怎么样,大臣们出于奉承心理,纷纷说了一些********的话,但冯道这时却给明宗讲了一个故事。

冯道讲:“我当年在晋王府时,奉命到河北中山一带办公事,途中要经过井陉。那是个很难走的地方,人马到了那里,常被绊倒、摔伤,可我在行进中却没遇到任何阻碍,十分平安地走过了井陉。没想到过了井陉,到了平地时,我却从马上摔了下来,这一摔差点没命。我这才明白做事要处处小心,时时提防。这件事虽小,却可以用来说明大事,希望陛下不要认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要放纵享乐,而要兢兢业业,这才是为臣愿意看到的呀!”冯道的话给了明宗以警示,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很多人闯过了大风大浪,往往却在阴沟里翻了船,若是他们明白冯道的想法,这样的低级失误就就完全可以避免了。

故事三:善于反省自我的总统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是个喜欢自我反省的人,每晚都自我检讨日常的过失。他说自己犯过十三项严重的错误,其中有三项便是:浪费时间、关心琐事及与人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便无法成就大业。所以,他每隔一周便会列出一个要改进的缺点,并每天记录。他就这样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着,整整持续了两年。终于成为一位受人尊敬、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在一个著名企业家的档案柜中,有一个私人档案夹,标示着“我所做过的蠢事”,夹中插着一些他做过的傻事。有的是他秘书听他口述做的记录,但有的是他自己亲笔写下来的,这些事往往都非常羞人,愚蠢之极,以至于他没有脸面请他的秘书做记录。

这位企业家每次拿出那个“愚事录”的档案,重温他对自己的批评,可以帮助他处理最难处理的问题——管理自己。

这也是他避免犯错误的秘诀,他说:“几年来,我一直有个记事本,登记每天中的约会。家人从不指望我周末晚上在家,因为他们知道,我常利用周末晚上自我反省,评估我在这一周中的工作表现。晚餐后,我会独自打开记事本,回顾一周来所有的面谈、讨论及会议过程。我会自问:‘我当时做错了什么’?‘哪些事我做对了?怎样才能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我能从这次经验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这种每周检讨有时会弄得我很不开心,有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莽撞。渐渐地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这都要归功于我这种自我分析的习惯,对我的帮助真的非常大。”

如果一个人不会反省自我,他就看不见问题的本身,更谈不上自救,还会习惯性地把责任推给别人,犯下自以为是的错误。

反省能让我们察觉到自己所设下的限制,思考生活中的某些盲点,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安静的心灵状态下,我们可以看清事情,包括我们自己对问题应负的责任、做事情的新方法,以及避开阻挡我们前进的泥潭。我们生活在嘈杂、虚浮的世界里,往往会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所以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静下心来反省和总结,从而不断地进步。若能不断努力改变和完善自我,那么,最后收获的果实将更加甜美。

【易经心解】

清代易学家王心敬在自己所撰写的易学著作《丰川易说》中,曾总结过《易经》的宗旨:“《易》之为道,总是忧勤惕厉之道;《易》之为学,总是忧勤惕厉之学。其人之为圣、为贤,亦不必一格,总之在忧勤惕厉之中而已。”所谓“忧勤惕厉”,就是是要人们常怀忧患意识而心存戒惧。

《易经》是圣人在一种忧患的心境的促动下写出的,展示了圣人对社会人生最为理性、长远的关注,表明了一些人生真谛:刚健勤勉、心存戒惧使人成功并且谦虚,这样才有助于接下来的工作及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在刚健勤勉的同时,怀着一种如同身临险境或即将面临困难的大敬畏意识。这种大敬畏、大忧患的意识,可以使人在成功时清醒地看到后面的路程,克服一重重的困难事;它也使人在失败时不轻易跌倒,一蹶不振,而能通过积极的反思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