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时文选粹
16810100000079

第79章 悠悠亲情(5)

感悟

母爱如流水,甘洌清甜,给予我们涓涓不息的滋养,心灵也在长久的浸润中通透洁净,性情亦随之大度平和。

作为儿子眼中的“老师”,没有读过书的母亲对儿子在识文断字上无以为助,但却对他进行了“思品”教育。无论是与邻家交往的生活琐事,还是以身为示的勤于劳作;无论是与朋友间的交往原则,还是工作中的处世之道。母亲用直白的乡村俗语,用久传的民间俚语,昭示了做人的道理,修正了人生之舟的航线,当之无愧的是儿子的品德老师。

品读此文,我们也应如母亲所言,不做“冰糖嘴”,不做“毛桃子”,不做“鬼鸡蛋”。要做,就要做个踏踏实实的“秤砣人”。

但愿海水能保持这种湛蓝,直到永远

毕淑敏

总想发现大西洋的海水和太平洋的海水有什么不同,哪一边更蓝?更清?更深?

结果是看得眼睛都花了,好像也没看出什么区别。内行告诉我说,海水的颜色是和天气、深度、所含矿物质的成分、海洋生物等诸多因素有关,和人为划定的某个界限,并无太多的关系。

从原则上,我自然是承认这些话的无懈可击。凝望大海,从此并不是为了发现什么,只是成了习惯。一日不做,心中惴惴,好像辜负了什么,荒废了什么。

海洋是所有生命的发祥地,虽然海洋是无知无觉的,但作为孳生于此的生灵,我们却不可能无动于衷。每当站在海中央的时候,就无法克制地升腾起敬畏和膜拜,一种无以言表的感动如盐分般攫取身心。

为什么呀?我有时很奇怪,心想好像并没有谁教导我们要这样顶礼膜拜,但不由自主地就匍匐了下去。

于是想起在西藏雪山上的感受,类似的感受还有面对星空的时候。人对于广袤自然的伟力,是一定要恭敬的,是一定要有尊崇之心的,那是人最基本的定位之一。一个不知恭敬为何物,没有尊崇感的人,肯定是狂妄和没有根基的。可叹,现代人看到这几种景物的时间和空间,是越来越少了。在城市里,你看不到朗澈的星空,只有几颗最英勇的星,才能让它们的光芒在霓虹灯和汽车灯的绞杀下,依然顽强地散射着微光。住在海岸的别墅,坐在藤椅中喝着柠檬汁和浩渺无际的海洋中心颠簸流浪,所感受到的情愫,也有质的不同。前者很多时候彰显的是舒适懒散和超人一等的闲暇高贵,而真正的敬畏之心是和渺小感联系在一起的,是人的一种朴素本能。在今天,能看到雪山和旷野,那几乎是一种奢望。雪线不断地退缩,冰川融化,世界变暖变脏变得破碎和苍老……有人在海中看到了海龟,据说有很大的龟背在海面上沉浮。这只龟大约很老了吧?它出生时的世界和现在的世界,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但愿海水能保持这种湛蓝,直到永远。

感悟

在海神的传说中,海孕育着生命,海承载着梦想。读此文,体会作家文中蕴涵的情愫,不禁感动,感动于那种对自然的膜拜,感动于那种在生命和自然面前深深的敬畏;又不禁感伤,感伤于城市上空暗淡的星光,感伤于世界变暖变脏变得破碎和苍老……感伤于人们苦苦追寻的深蓝到头来却难免褪了色;继而再想:淡下去的岂止是那份海蓝?

戏与梦

林清玄

一位在电影上都演出完美爱情的女明星,现实生活的感情却一再遭到挫败。

当她接受记者的访问时,感慨地说:“演了这么多年的戏,没想到演自己是最辛苦和失败的,因为演别人时可以根据剧本的情节来演出,但是演自己时,却没有写好的剧本,没有彩排,也没有NG,一旦演坏了,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因此,她说:“演别人容易,做自己难。”

读了这个报道,我的感触很深,大凡世事皆是如此,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站在岸边时容易客观,身陷洪流时就会迷乱了,在现实社会,我们可能看到心理学家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心理情结;专门为人解答婚姻爱情的人,自己的爱情婚姻可能一塌糊涂。

由于真实人生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来,所以要紧的是活在眼前,让每一个眼前都活在最好的状况,承担此刻的责任,那么结局即使不能完美,过程也没有遗憾了。

世事离戏只有一步之远。人生离梦也只有一步之遥。生命最有趣的部分,胜过演戏与做梦的部分,正是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来。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们要做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

感悟

文章述及一件常见的事情:电影演员可以演出完美的爱情,自己的爱情人生却是失败的。其原因是“演别人容易,做自己难”,“演别人时可以根据剧本的情节来演出,但是演自己时,却没有写好的剧本,没有彩排”。行文之初,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切入。行文之中,作者又以局中人的姿态感触,视角的变化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是的,生命无法沉浸在梦里,生命也无法如戏般反复修正美化。一旦演坏了,需要承担所有的责任。所以,生命中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们要做自己,让每一个眼前都活在最好的状况。

草根也能优雅

程乃珊

在一次电视辩论中,******自然放松地坐在类似吧椅的高凳上,一脚曲扣于高凳横杠,一脚垂直踏地。坐高凳吧椅是最美国式的平民行为,但******却可以显得那样从容优雅,每当被逼问时,他只是莞尔一笑,经常会后退一步,由当事人转成旁观者。这样的举止赢得了众多媒体的美誉。

这里我们且不谈论******的政途,笔者只是觉得,作为出身草根,来自单亲家庭的黑人******,在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前,进的都是公立学校而非贵族学校。他婚后至今一直住在芝加哥大学附近种族杂居的社区,即上海人惯说的“下只角”,热心穷人社区工作……可见,优雅与草根并非相克。

******身后有三个女人:母亲、外祖母和太太。是她们合力将******打造成自信、自律、优雅的男士。

******的母亲在1960年嫁给来自肯尼亚的老******。这远在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之前,是现实版的《猜猜谁来吃晚餐》。虽然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三年,但她不像一些单亲母亲那样对子女充满怨怼或听之任之。她常会在晚间唤醒小******,与她一起欣赏皓月当空、风吹树梢的静夜。母子俩会一起闭目静听大自然的脉息。后来,她带着6岁的******前往印尼,为怕陌生的语言环境会影响儿子的母语,她每天早上四时起床给他上英语课,并谆谆教导他:“如果你想长大成人,你需拥有这些品格:诚实、公正、独立思考和讲真话……”在印尼度过的童年令******亲身经历并目睹了第三世界的贫困苦难。******的母亲在再度离婚后,仍留在印尼从事研究。直至1992年,她还通过了博士论文,并继续在发展中地区从事微型贷款的工作,服务弱势群体。

******在少年时代回到夏威夷的外祖父母身边,外祖母的去世令******在竞选活动中当众洒下男儿泪,他不是作秀。外祖母可以讲是******身后又一个女人,她来自宗教气氛森严之家,严禁家人酗酒和赌博。她同样以此严格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的外祖母不主张张扬个性,她早在中学时代就秘密结婚,直至中学毕业才通知父母,与******的母亲一样执著和反叛。至于******身后最重要的女人,自然是被他称为“磐石”和力量源泉的妻子。******哈佛毕业后不乏高薪厚职的选择,但他选择了当弱势社群的律师,此时全靠太太米歇尔做全家的经济支柱。因篇幅所限,这里不一一赘述。但有这样一个细节足见她对******的影响有多大:

吸烟是缠绕******多年的坏习惯,当他决定参选并希望太太支持时,太太答应了,但说了一句:“我们不能有一个吸烟的总统。”他就这样成功地戒了烟……在高等教育相对普及的今天,“优雅”再不是遥不可及;但是,家庭的教育,犹不可忽略。

感悟

优雅,并不是贵族的专利。只要有美好的心灵,文明的举止,真诚和友善,乐观和自信。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展现自我的优雅。******出身草根阶层,但是家庭之中他背后的三个女人——祖母、母亲和妻子,却给了使他获得了上述优雅的要素。

文章带给我们一点启示:优雅无关出身,但家庭的教育却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孩子的优雅,为人父母者,请先行优雅。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冯骥才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面对物欲横行与享乐盛行,我们却手无寸铁,无能为力——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做到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要重建,根底在教育。或者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

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一个人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这个素质的核心是精神,即人文精神。具体到个人,它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化为灾难。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当今中国的大学正在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如开设人文讲堂、建立各种艺术组织与文化中心、开展校内外济困扶危的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等,旨在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关切社会难点、加强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同时深化校园里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已经渐渐看到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这都是十分积极的现象。

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继续照耀我们前进。

感悟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意为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足,礼仪道德水平会逐步提高。但正如作者所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活得越来越现实,评价一个人成就大小的标准往往是收入的多少和职务的高低,而非人品的高洁与道德的高尚。但在此时,教育者的导向和受教者的目标要有所坚守,要明白一个道理,教育与现实接轨是必要的,但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只有加强人文教育,方能使整个社会举着繁荣、文明、高尚之旗前行!

仰望灵感

林清玄

好久没有写点什么了,关心我的朋友们见了我都会提上一句半句的。杂志社的约稿连想都不愿想,欠了人家的,春节都不好意思给人家拜年。心里面空空的,每天的生活像钟表的分针,机械,紧凑。坐在办公桌前不是“现将所拟计划呈报如下”,就是“妥否,请指示”。心中那点对生活的敏感力,观察力,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几乎快耗尽了。所以我回答他们:没灵感了。

文学能不能成大器,灵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作家与大作家、小诗人与大诗人,区别点很多,有无灵感,绝对要紧。那是对生命的感悟,是别人得不到的那点点亮光,稍纵即逝。

一部封建家族画卷,兰陵笑笑生写出了《金瓶梅》,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都是时代画卷的大手笔,两者的差别,格调有高下,文笔有雅俗。想来,最要紧的还不是写出了什么,而是悟出了什么。

读文章、诗歌要讲悟性,写它们也要讲灵性。一点悟性没有的人不会爱和读它们的,因为读的快乐多在从句子后面悟到的东西,悟性不好的人也是写不出好东西的,写的方法讲起来也不难,不过同样的东西,写出来千差万别,灵气的高下也在其中了。不讲灵感不成,讲过了头好像也不成。比如朦胧诗之争,两方各持一极端,你说我看不懂,怎么会是好诗。

(哦,你呢?看得懂吗?)他说我的诗是写给懂诗的人看的,你看不懂是因为你不懂诗。(诗歌当然是为知音而写,但如果太难领悟,是否也不合艺术的本意呢?)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宝塔尖的位置。凡是在精神领域,宝塔尖的东西都离不了灵感与悟性。

这些天没事儿翻了翻宗教的资料,明白了悟性这个词就是从宗教来的。佛教天天念经,念的就是那几句,有人修成了正果,有的就只配撞钟啦!

感悟

因为专注,才有灵感;因为观察,才有灵感;因为关怀,才有灵感;因为谦卑,才有灵感。更是因为心中永远饱含热情,灵感之泉才能永不枯竭。不论顺境逆境,只要我们的心灵不麻木,灵感自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灵感关乎心境,灵感也关乎积累,关乎勤奋。

只看所有的,不看没有的

章剑和

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自小就患上脑性麻痹症。此病状十分惊人,因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这样的人在常人看来,已失去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与正常生活的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