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独特
查理·巴登霍普
你是否花时间为“自己的进步”而忙碌、忧虑?如果是这样,可要注意,不要为大量制造“完美”而扼杀了自己的个性。
最近的一天下午,我走进东京郊外的一家陶器店,碰巧遇见一个制陶工停下手里的活,在检查产品质量。
我在店里转了转,然后请出店主,和她攀谈起来。店主告诉我的第一件事情是,制陶工根本无法预料窑里的陶器烧出来是什么。她说,每次开窑的感觉有点像圣诞节的早晨:有时候能收获很多精美的礼物;有时候天气条件的剧烈变化导致窑内多数陶器暴裂,因此只能收获一窑炉灰。烧制陶器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无法预料结果,又有意外的惊喜。店主说:“制陶店会让人保持谦恭,学会顺从并接受未知事物。”
接下来,她给我讲了陶器的设计和功能。对很多制陶工来说,主题很重要。她说:“好看不好用的陶器没有意义,好用不好看的陶器也没有意义。”
我决定要买,于是挑选出6件陶器,摆上柜台,请店主逐一点评。
她说:“陶器上总会留有无法避免的瑕疵。我通过你感兴趣的几件陶器,谈谈自己的看法。”
请看第一件,釉料厚度内外不均匀。我尝试用各种办法进行抛光,可惜釉料太硬了,效果不理想。
然而,正是釉料的不均匀,使得这件陶器极富情趣,色彩层次富于变化。
接下来,这只碗形状并不圆润。我身材瘦小,在旋盘上做这么大的陶胚可不是件容易事。其实这是我目前能做的最大陶器。我喜欢做一些这样规格的陶器,这些碗可以测出我到底能做多大的陶器。制作过程中碗变得不圆润会让我紧张,这正是这件陶器吸引我的地方。
最后,你会发现第三件陶器要比前两件便宜得多。这件陶器做工精美,可是我觉得有点“太完美了”,看上去像是机器做出来的,因此价格便宜很多。这把壶造型圆润,无可挑剔,釉料遍布整个壶身,却因此失去了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我太熟悉这种壶的做法了,所以已经不再制作这种形状和规格的陶器。这些壶完美无缺地摆在面前,会让人觉得壶的灵魂已经丢在了窑里。
心灵感悟
为什么我们觉得小孩子非常可爱?因为他们敢于说出真话。为什么不完美的才是最好的呢?因为它保存了自己的个性和灵魂。我们在这个世俗的社会上行走,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社会的影响,使我们变得世故圆滑起来,这样也就掩盖了我们的个性,泯灭了我们的灵魂。就像是河边的鹅卵石一样,感觉都是一个形状的了。
反省有些人之所以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就是因为他们在主观上大量制造了“完美”假象,在潜移默化中无情地扼杀了自己的个性,最终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好好地保有自己的个性吧,这个性正是之所以是你而不是别人的独特之处!
命与天命
杨绛
回顾自己一生,许多事情是不由自主的,但有些事是否由命定,或由性格决定,值得追究。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某高官曾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钟书一口拒绝。我认为在联合国任职很理想,为什么一口拒绝呢?钟书对我解释:
“那是胡萝卜。”他不受“胡萝卜”的引诱,也不受“大棒”的驱使。我认为他受到某高官的赏识是命,但他“不吃胡萝卜”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自由意志。
又如我28岁做中学校长,可说是命。我自知不是干校长的料,我只答应母校校长王季玉先生帮她把上海分校办成。当初说定半年,后来延长至一年。季玉先生硬是不让我辞,但是我硬是辞了。当时我需要工作,需要工资,好好的中学校长不做,做了个代课的小学教员。我是想从事创作。这话我不敢说也不敢想,只知我绝不愿做校长。我坚决辞职是我的选择,是我坚持自己的意志。绝不是命。但我业余创作的剧本立即上演,而且上演成功,该说是命。
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烈士杀身成仁,忠臣为国捐躯,能说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命中注定的吗?他们是倾听灵性良心的呼唤,宁死不屈。如果贪生怕死,就不由自主了。宁死不屈,是坚决的选择,绝非不由自主。做主的是人,不是命。
心灵感悟
青城山道观梁楣上有这样两句话: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人生一世,所经历的事情,亦可谓多不胜数。面对如此复杂的经历,有的人常抱怨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细思量,这样的人只是生活不够如意,命运有些坎坷,所以为自己找这么一个玄虚的借口而已。其实,更多有成就的人恰恰就是不想认命,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而生活就成就了他们。诚如杨绛先生所说:“做主的是人,不是命。”你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生活就回报你什么样的结果,你的态度是什么呢?
拖大鱼的网
佚名
海边,渔船旁挂着两张网,一张密,一张疏。密的那张网眼小,渔民告诉我:它是用来在浅海边拖小鱼小虾的。依我的看法,只要网绳结实,细密的网应该是最佳的捕鱼工具,因为小鱼小虾都不能漏网,何况那些膘肥体壮的大鱼。
然而,渔民指着细网对我说:它是捞不上大鱼的。由于捕捉大鱼前,网内早被小鱼小虾占满,大鱼在此已无“容身之地”。
拖大鱼的网,网眼很宽,不仅会漏掉虾蟹,那些不够分量的鱼也将被逐一放弃。
心灵感悟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生活就是一片海洋,其中充满生物,任人捕捞,但是,想要从这片海洋中捕捉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大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人都是充满欲望的,总想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据为己有,却忽视了自己的口袋已经盛满,正如那故事中的网,如果将网眼做得过细,那么它就会被小鱼小虾占满,大鱼就会从你的网中溜走。所以要想装得下更有意义的事物,就必须懂得舍弃。舍弃是一种智慧,懂得放弃的人,往往能全心全意去对待自己关注的事物,就越容易得到它。
你的眼里有什么
哲生
有两个研究生,一位叫吉斯特,一位叫提尔曼。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他们跟随导师去一家大公司参观。参观完毕,导师问吉斯特: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吉斯特说:我看到了豪华的办公楼。导师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导师又问提尔曼: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提尔曼说:我看到了这里的产品,确实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但它的市场却不大,还需要加大力度去开拓。导师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
数年后,吉斯特成了大公司里的一名正式员工,享受着不错的待遇。而提尔曼却当上了该公司的总裁。当他们再次见到导师,并向导师报告自己的工作情况时,导师说:几年前,我就猜到了你们的今天。俩人不解,忙问何故。导师说:那是因为,眼里只有虫子的是山雀,而眼里拥有天空的才是雄鹰啊。豪华的办公楼,舒适的宿舍,宽敞明亮的饭厅,这些都是人类的享受之物,也就是山雀眼中的虫子。而公司里的产品和产品的销售市场,才是值得追求的东西,也才能够提升人的价值,它才是雄鹰眼中的天空。
心灵感悟
电视上经常出现这样两句广告词,颇引人深思,启人心智。一句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另一句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两句话异曲同工,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思想决定境界。
如果你的眼里只有树枝,也许你会成为一个樵夫;如果你的眼里有片森林,也许你就会成为一个诗人。如果你只看到了眼前,你会得到温饱;如果你想到了未来,你则会收获别样精彩的人生。
生命中的三种人
蔡成
我曾向一位从事哲学研究的中山大学老教授提了个很俗气的问题:“何为幸福之道?”老人没回答我,却递给我这句话:“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将遇到3种人。”
一种是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关心你、爱护你、帮助你的人,一种是伤害你、欺骗你、利用你的人,一种是既不曾伤害你、欺骗你,但也不曾予你以关怀与无私帮助的人。
老人问我:“你闭上眼睛回忆,谁是你心目中的第一种人,第二、第三种人?”
父母兄姐妻儿当即蹿入我脑海,接下来要好的师友……他们显然是第一种人;而多年前一个打着爱情幌子却骗钱数万的女孩,以及一个在生意场上反复敲诈过我的官员当之无愧成了我记忆里的第二种人的排头兵;第三种人,有同学、有同事、有邻居、有偶尔相遇而结识的路人,数不胜数。
老人又问我:“在你心目中,哪种人数量最多?哪种人数量最少?”
我老实交代:“第三种人数量最多,无法统计;第一种人有40人左右;第二种人有大约15名。”
老人摇摇头,轻语:“第一种人是给你博大的爱也让你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爱的人,第二种是促使你成长,却经常让你感受到痛苦和怨恨的人;第三种是你的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陌生又熟识的人,他们可能在你的生命途中转化为第一种人,也有可能成为第二种人,这取决于你自身的努力……”
“孩子,你要记住,只有当第一种人的数量在你心中呈几何倍数增长,达到一个辉煌的数值,而第二种人的数目却逐渐接近于零时,你才会离幸福生活越来越近!反过来,当你出现在他人心目中的第一种人行列里的次数越多,成为他人心目中的第二种人的次数愈少,你离成功的人生才会越来越近!”
最后,老人问我:“孩子,你明白了吗?”我点头,说我懂了,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有三种人出现,这不仅与“幸福之道”息息相关,也与“成功之道”紧密相连。
心灵感悟
人世万象,可能每个人对人的认识、划分都不一样。但我们无法只选择我们喜欢的人交往,我们无法逃避生活带来的不快甚至伤害。我们无法决定别人的情感倾向,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善待生活,你善待别人,别人一样会善待你!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凌驾于别人的痛苦之上,不要用别人的痛苦和悲伤来换取自己的心理平衡或一时快感,用牺牲别人的利益或生命来获得你所要猎取的一切,要平淡地看待得失,要有宠辱不惊的心态,要有宽阔的胸怀,要有颗赤诚善良而又博大的爱心,这样你就会潜移默化地转化别人对你的感觉,人与人就能和谐相处,幸福相连。
那年夏天
张小失
那年夏天,也就是我高考过后的那个暑假,一名同学来我家玩耍,问起毕业照的事:“相片上怎么没有找到你?”当时,我撒谎说因事迟到,没能赶上合影。其实,老师和同学们在楼下集体照相的时候,我一个人藏在教室内,透过窗户玻璃偷偷看他们……那时,我已经是个深深自卑的人,因为上学,因为考试,因为我是一个彻底失败的学生。那个时候,考大学就是一个高中生的一切。每当我听见父母谈论谁谁家的孩子分数达线、即将被某某大学录取的时候,我那濒临崩溃的自尊心就要滴血。
这种压抑的心境使我厌倦自己,并进而厌倦一切。
我不愿见人。那天,我漫无目的地走到城外的一座大桥下。桥肚很阴凉,人迹罕至,是我存身的理想场所。桥上不时驶过一辆汽车,轰轰隆隆的,我的心却渐渐趋于安静。我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缓缓流过的河水。
独处的时候,我常常没有思绪,就那么看着河水发呆,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那种氛围真好,它让我短暂地脱离现实,置身一个空空的境界,没有忧愁,没有苦闷,甚至没有自卑。
我的清醒是在1小时后。河对面的桥肚下爬起一个人。河面大约10米宽,所以,我能清楚地看见他一个流浪者,一个乞丐。他蓬头垢面地从一堆脏铺盖上爬起来,慢慢走到河边,洗脸、喝水。我愣愣地盯着他,看他完成一系列动作,然后回到铺盖边,将它们收拾好,捆起来,再背起来,不慌不忙慢慢消失在远方的街口……多年后,我在回忆夏洛蒂·勃朗苔和父亲的话时,还想起阿德勒,一个奥地利心理学家,他在《自卑与超越》中指出,成功者离不开自卑,他们必须在自卑的动力驱使下,走出自卑的阴影,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找到生命的补偿。
所以,我走到了今天,并且一直在努力,因为我期待着明天的成功。
心灵感悟
自卑其实是一种力量,可以毁灭一个人的斗志,也可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动力,使一个人在绝望中奋起,爆发出灿烂眩目的光芒。自卑的人就像被压抑的弹簧,压抑力越大,蕴藏的能量越强大,一旦找到突破口,弹簧就会惊人地反弹,自然比常人更容易成功。无尽的事实也证明了有远大志向的平凡者往往从小事开始做起,逐渐建立自信,超越自卑,将常人鄙弃的沙砾铸就成坚硬的钻石,从而走向显赫。平凡中深藏奇迹,自卑中孕育显赫,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平凡是奇迹之父,自卑是显赫之母。
河流里没有一滴多余的水
鲍尔吉·原野
从质地上说,花瓣是什么?它比绸子还柔软,像水一样娇嫩。雨后的山坡上,如果看到一朵花,像见到一个刚睡醒的婴儿,像门口站着一个被雨淋湿的小姑娘。花瓣的质地,用语言形容不出来。而它的鲜艳,我们只好说它像花朵一样鲜艳。无论是小黄花、小白花都纯洁鲜艳。花能从一株卑微的草里生长出来,人却不能,连描述一下的能力都缺乏。
从性格说,马比人勇敢,而性情比人温和。马赴战场厮杀,爆炸轰鸣不会让它停下来,见了血也不躲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