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16810600000044

第44章 假设性事件(3)

失去锋芒的剑

沈岳明

在西班牙的一次古剑拍卖会上,同时展出了两柄罗马武士剑。两柄剑的款式、用料、做工完全一样,可以说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一种剑,现在流传下来的仅仅这两柄了。所以,据专家估计,这两柄都是价值不菲的剑。同样为剑,可是,它们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因为它们的主人一位是西班牙王室贵族的后裔,一位却是乡下养牛砍柴的农夫。

对于专家给出的同样价格,贵族后裔首先产生了怀疑。一个农夫,能够拥有这么好的一柄剑?就算是一柄真剑,凭他们的生活条件,也保存不到今天,即使有幸保存下来,也只能是废铁一块了。贵族后裔举例说明:他的宝剑用丝绸经过层层包裹,放进一个檀木箱里,然后放进一个樟木柜里,柜旁派专人把守……贵族后裔说完,示意农夫也说说自己是如何保存宝剑的。农夫有点紧张,但还是硬着头皮按实话说了:因为我不知道它是一柄如此名贵的剑,以为是祖上留下来的一把砍刀,所以,我每天都要用这柄剑上山砍柴,然后将它丢在院子里,任日晒雨淋,可它依然锋利无比,毫不变色。说完,农夫举起一根木头,拔剑出鞘,只见寒光一闪,木头顿时被砍成了两截。台下立即响起了一片掌声。

贵族后裔不甘示弱,也拔出剑来挥向木头,结果只在木头上留下了一道砍痕,并未将木头砍断。最后,有人出高价将农夫的剑买走了,而贵族后裔的剑却无人问津。贵族后裔大惊,问专家:莫非我的是假剑?

专家说:不,你的剑和农夫的剑都是真正的宝剑,只因你的剑束之高阁太久,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锋芒;而农夫的剑每天都在砍柴,所以其锋芒不减。因为少了锋芒,谁还会相信它是宝剑呢?

心灵感悟

宝剑常用常新。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就这样说过,锋芒尽现必成经典。许多有本领的人就像一把锋利的剑,但是由于疏于锻炼而“锈蚀”了。因此,不要总是将自己的“剑”“珍藏”起来,这样反而会失去它原有的“锋芒”。现在社会上日益膨胀的陪读队伍是不是该深思呢?真正的人才培养应该让他们经受“日晒雨淋”,如果只是“束之高阁”,那势必会让原本优秀的品质失去光芒。方仲永的悲剧不能再重演了啊!记住吧,锋利是劈出来的!

强硬容易妥协难

古古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华盛顿派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到伦敦去和英国谈判。

1794年,杰伊带回双方签署的条约,条约接受了英国海军和商业的霸主地位,承认英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继续征收关税的权力,还隐含地接受了英国对美国水手的强行征募……总之,几乎是一边倒地有利于英国。条约内容泄露以后,每天晚上,整个东海岸都被抗议者点起的大火照得通明,他们呼喊着愤怒的口号,烧毁杰伊的画像。华盛顿也受到广泛攻击。连多年的老朋友、《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斐逊也跟他翻了脸。就华盛顿的性格而言,他最不缺乏的就是勇敢、强硬,但是,他为什么同意那个“丧权辱国”的《杰伊条约》,以至于让自己背上骂名呢?

后来,历史学家发现,这是一次精明的交易,有利于新生的美国,它实际上是赌英国而不是法国将成为未来欧洲的霸主,它认识到美国经济对英国贸易的严重依赖性,所以,将美国的安全和经济发展与大英帝国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它将美国崛起的时间,推迟到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具备了相应实力之后。这是一次为了美国长远利益而作的妥协。

在最艰难的境遇中,玉碎容易,瓦全却难,所谓忍辱负重,需要有更强的理性和毅力。

心灵感悟

很多时候,很多人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愿屈辱地活着。宁可什么都不要,也不要不好不完美的东西。他们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曾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沈国放谈及外交谈判时表示,强硬并不一定意味着爱国。他说必须懂得哪些应该坚持原则,哪些应该灵活,哪些应该妥协。龙永图也曾经说,在谈判中姿态强硬最容易,而妥协意味着要准备很多方案,就很困难了。而对于我们个人,忍一时的气节,用理性与判断来避免人生的危机,不失为一种上策!

也许很慢,但很美

龙应台

好友从贵州考察回来,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这一幕:他看见数十农人耕种,另外有数十农人蹲在田埂上看这数十人耕种,从日出,到日落,日复一日。学者受不了了难道一批人工作,需要另一批人监督?他跑到田边去问那蹲着的人:“你们为什么看他们耕作?”

蹲着的人仍旧蹲着,抽着烟,眼睛仍旧蒙蒙地看着田里,用浓重的乡音说:“就是看呀。”

“为什么看呢?”“没事干啊!”

学者明白了。一亩地,那几个人也就够了,其他的人真的没活可干,就到那田埂上,蹲着,可能潜意识里也是一种“同舟共济”的表达吧。

蹲着的人们这回转过头来,奇怪地看着他,然后问他为何发此问。

香港来的学者倒愣住了。他要怎么回答呢?说,因为蹲在田埂上什么也不做,是一种浪费。说,“没事干”是件不可想象的事,因为在香港或台湾或新加坡或美国,每个人一辈子都在努力干事,“没事干”是件……是件可怕的事?

他要怎么说呢?于是我想起另一个故事,地点是非洲。一个为红十字工作的欧洲人到了非洲某国,每天起床还是维持他的运动习惯:慢跑。

他一面跑,一面发现,一个当地人跑过来,跟着他跑,十分关切地问他:“出了什么事?”

欧洲人边喘息边说:“没出事。”非洲人万分惊讶地说:“没出事?没出事为什么要跑?”

这个欧洲人愣住了。他要怎么解释?因为他总是坐在开着冷气或暖气的办公室里头一个开着的计算机前面,他的皮肤很少被阳光照到,他的手很嫩、肩膀很僵硬、腰很酸,因为没有身体的劳动,因此他必须依靠“跑步”来强制他的肌肉运动。他是不是要进一步解释,欧洲人和非洲人,因为都市化的程度不同,所以生活形态不同,所以“跑步”这个东西,呃……不是因为“出了事”。

好友在说贵州人蹲一整天没事干,就是抽着烟望向漠漠的田地时,我发现自己的灵魂悠然走神,竟然叹息起来,说:“就是蹲在田埂上看田,唉,真好。”

我知道,我在向往一个境界。慢的境界。

和华飞走东南亚15天,出发前就作好了心理调适:

慢。

当你到了码头,没有一个办公室贴着时刻表,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用权威的声音告诉你几点可以到达终点,你就上船,然后就找一条看起来最舒服的板凳坐下来,带着从此在此一生一世的心情。你发现你根本不去想何时抵达,连念头都没有。你看那流动的河,静默却显然又隐藏着巨大的爆发力,你看那沙滩上晒太阳的灰色的水牛,你看孩子们从山坡上奔下来,你看阳光在芦苇白头上刷出一丝一丝的金线,你看一个漩涡的条纹,一条一条地数……从琅勃拉邦到吴哥窟的飞机,突然说延误3个小时,人们连动都不动一下。因为预期就是这样,于是你闲适地把机场商店从头到尾看一遍,把每一个金属大象,每一盒香料,每一串项链,每一条丝巾,都拿到手上,看它、触它、嗅它、感觉它。反正就是这样,时间怎么流都可以。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安身立命的好时刻、好地方。

我想有一个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种植丝瓜,丝瓜沿竿而爬,迎光开出朵朵黄花,花谢结果,垒累棚上。我就坐在那土地上,看丝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

心灵感悟

红尘俗世,常见路人行色匆匆,或为逐名,或为趋利,或因人在世中,身不由己,鲜少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去欣赏自然界的花落花开、云卷云飞,去体味生活中的世态人情。

其实,慢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人生一世,短短数十载,不要总借口忙而忽视了朝阳、晚霞和美丽的月光。唯有慢下脚步,才能摆脱名缰利锁的羁绊;唯有慢下脚步,才能超越世俗的欲望,以随意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才能在不尽如人意的境遇面前做到从容不迫。

人生如果是十分

庄学培

人生如果是十分,我渴望这样度过:三分是遥不可及的理想,三分是别人口中不争的现实,三分是自己无所畏惧的追求,剩下一分就留给偶尔的忐忑不安、颓废消极或怠慢逃避。

金钱如果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支出:三分祝福那些深刻影响过我的人,三分感谢那些视我如宝的人,三分奖励给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品格和爱好,剩下一分留给不经意处的铺张浪费、糊涂斗气或遗忘失窃。

事业如果是十分,我渴望这样理解:三分是少年时认识的烙印,三分是青年时经验的投影,三分是中年时积蓄的馈赠,剩下一分留给晚年时对生命个体的观照和了悟。

爱情如果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收藏:三分是望穿秋水的等待,三分是痛不欲生的误会,三分是心心相印的珍惜,剩下一分是偶尔的心猿意马和思想背叛。

家庭如果是十分,我渴望这样珍惜:三分是父母的宽容,三分是爱人的贤淑,三分是孩子的热闹,剩下一分是自己内心秘而不宣的甜蜜。

心灵感悟

人的一生要有合理的规划。人的一生,正如四季。春天,我们用犁触醒沉睡的大地,播下理想的种子。夏日,我们用精心锄去杂草,用汗水浇灌干涸,用忍耐慢慢孕育,用意志苦苦守望。秋天来了,天空描成了湛蓝,大地绘成了金黄,我们采摘了成熟的果实,收获了奋斗的喜悦。冬日里,围着火炉,享受甜美与幸福时光;喝着热茶,酝酿来年期望。人生其实就是这样,刚刚结束,又重新开始。所以在这往复的过程中要做好规划,以便使我们的人生四季正常更替。

礼物

关月

当约翰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他的父母意外地得到了一台邦迪克斯洗涤器。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家的一个朋友准备应征入伍,朋友的妻子也准备跟他一起去。在他们离家期间,约翰一家为他们存储家具。令约翰一家感到惊喜的是,那个朋友提议让他们使用自己的邦迪克斯洗涤器。

终于,战争结束了,他们的朋友回家来了。当朋友来取走洗涤器的时候,小约翰感到非常烦恼。他的母亲让他坐下来,说:“等一下,儿子。你一定要记得,那台机器原先就不是我们的。我们过去使用它,完全是一个礼物。所以,你不应该生气,应该为拥有它而心存感激。”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教诲是非常有价值的。数十年之后,约翰亲眼看着他的8岁小女儿缓慢而痛苦地死于白血病。他怎么也无法从那个巨大的悲痛中恢复过来,直到他想起了那台旧洗涤器。

他的女儿是一件礼物。他开始把女儿看做是他有幸与之共度一段美好时光的奇迹般的礼物。这样一想,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找到了力量,伤痛的心灵开始慢慢地恢复。

当你把你所珍爱的东西看做是一件礼物的时候,你所拥有的就变成了一个奇迹,而最终,当你回忆过去的时候,你的感激会多于悲痛。你将会从中发现令你从悲痛中恢复的力量。

心灵感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分离悲伤之时,直冲云霄的哭声,断线珠子般的泪水,以头抢地的行为,似乎难以改变已定的局面。与其如此的痛苦,不如直面现实的人生,就像文中所说的,把你所爱的东西看做是一件礼物,因为是礼物,才没有忍痛割爱的不舍,才没有失去之后的失落,才会有得到后的倍加珍视,才会为拥有过它而心存感激。

小处的优美与大处的壮阔

姜少杰

前几天看了几幅图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幅画是一片鲜艳的红,上沿呈现锯齿状,不知何物。

第二幅画上立着一只双目圆睁的大公鸡,金黄色的喙,绿色的翅膀扑闪着,那片红原来是它的冠。

第三幅画上原来这只公鸡站在一堆木头上,2个小男孩趴在窗台上紧紧盯着它,做跃跃欲试状。

第四幅画显示这是一个农家的院子,院子里有5只羊、3只鸭、1只小白狗在追着鸭子满院子跑,院子的小主人即那两个小男孩,一心一意要逮住那只鸡。

第五幅画:镜头拉远,原来上述这些都是玩具做的,一个扎着马尾巴的小女孩在认真地摆弄着它们。第六幅画:一个老人,花白的头发,在看电视。仔细看,上面所有的画面竟然是电视里的一个镜头。第七幅画:画面显示这里是一座繁华的城市,一辆电车缓缓驶过,老人与电视居然是电车上贴的广告画。原来如此。

别急,事情不会就这么结束。

第八幅画:沙漠边上的小镇,邮差正在把一封信交给一位女士。那座繁华的城市,原来是信封右上角邮票上的图案。

请发挥你的想象,下一幅图画会是什么?看完全程,忽然间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原来你以为自己所看到的已是整个世界,没想到它只是冰山的一角。当你一旦超载了某种境界再来看某些事情,心里可能会觉得豁然开朗,原来世界是这样,颇为自得。而实际上,也许与事物的本质依然有很大差距。

我想人可能一辈子都在追求一种境界,一种超越自我的更高境界,一种大处的壮阔与雄伟,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这境界却永远没有尽头,一山更比一山高。最高境界应该是佛吧,而我们毕竟是人。是人便有七情六欲,便有了诸多的烦恼与不满。有雄心壮志的人可能会觉得我的理念不比张朝阳差,为啥我没有发财?比尔·盖茨大学还没毕业呢,我都读到博士后了,还买不起别墅;我特瞧不起我们部门领导,就那样领导谁都会……都市有多繁华,人们的牢骚就会有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