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16811700000050

第50章 社会万象篇(17)

地下铁道于1860年开始修建,可是立即遭到许多市民的反对。他们不仅不相信地下铁道能修建成功,而且还感到惊恐不安,担心在马路中心揭开路面,开挖宽沟,会危及路旁房屋的安全。

他们的担心当然是多余的。几百名工人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在1863年将地下铁道修造成功。路旁的房屋没有倒塌,刨开的路面修复如初,车辆照常来来往往,只在路面之下多出了车轮的滚动声和尖厉的汽笛声。

地下铁道成了当时的一大奇物,也成了伦敦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都以能乘坐地铁为快。建成后的第一年,乘坐的旅客就达950万人次。

然而,当时乘坐地下火车并不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19世纪中期,电还没有发明出来,地下铁道内使用蒸汽机车,隧道里经常是烟雾弥漫,乘客们不得不忍受“烟熏火燎”。后来,采取了改造措施,在隧道内的空气不再那么污浊了。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孔道中冒出的滚滚浓烟,往往又把行驶在马路上的马匹惊吓得狂奔乱跳,引起车祸。

直到1890年世界上出现了电动机车之后,地下铁道这才步入它的黄金时代。

“海底隧道”的由来

英法之间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世界闻名,它极大地方便了英国和欧洲大陆的交通。那么海底隧道是如何出现的呢?

海上交通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大,一旦有大风或大雾,轮渡就要被迫中止。海峡是海陆交通的要冲,为解决这种横跨海峡、海湾的交通运输问题,同时又不妨碍海峡、海湾中船只的正常航行,各国开始建造海底隧道。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设海底隧道的国家。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全长53.85公里,位于海底的部分有23.3公里,主隧道直径11米,铺设两条铁路。从开工到1987年通车,历时23年,耗资37亿美元。英吉利海峡隧道是当代海底隧道的典范。它连结英法两国,全长53公里,海底部分有38公里,投资170亿美元,是世界上造价最高的海底隧道工程。

“轿子”的由来

“轿”是一种用人抬的交通工具,起源于“步辇”。步辇在汉代就已经有了。那时的步辇实际上是一张加两根抬杠的四足床。南北朝时,王公贵族使用步辇更为普遍,甚至连指挥作战、打猎都坐在它上面。据《邺中记》载,五代时期后赵残暴统治者石虎,打猎时就坐一种20个人抬的“猎辇”,辇上有蔽阳的曲盏,床下还设有“转关”,坐在上面可以随时转换方向,以射猎鸟兽。步辇就是轿子的前身。

真正意义上的轿是在五代时期出现的。这种轿子是两人抬的。在旧社会,在轿子的形制上,也还有种种规定,显示着封建社会里森严的等级制度。例如在清初,除了皇帝后妃乘坐的豪华辇舆以外,亲王坐的轿子是银顶黄盏红帏的;三品以上大官虽可用银顶,但盖帏只能用皂色,在京城内由4人抬,出京用8人抬;四品以下只准乘锡顶的、两人抬的小轿。至于一般的地主豪绅,用黑油漆头、平顶皂幔。当官的坐的轿子叫官轿,娶媳妇用的轿子一般叫花轿。

中国古代路名的由来

鲁迅曾说过:“天下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是说路的自然形成。而真正筑路修道,历史就很久远了。

相传,黄帝“命竖亥通道路”。因为史前先民作战与生活的需要,“道路”出现了,名称也由此而定。帝尧时,路名“康衢”。西周时,路按等级分别命名,“路”容乘车三轨,“道”容二轨,“涂”容一轨,“畛”走牛车,“径”为仅走马的田间小路。“秦治驰道”为中国交通史上空前大的工程。“驰道”又名“真道”,为天子驰车马之道。又广筑非官道。秦汉以后历朝,路名“驰道”或“驿道”,元称“大道”。清称“官路”和“大路”。

1913年后各省建现代公路,叫做“汽车路”,以后就统一称“公路”了。

“立交桥”的由来

立交桥,是伴随高速公路应运而生的。城市立交桥不仅大大方便了交通,而且成为城市建设的美丽风景。为了车流畅通,并安全地通过交叉路口,1928年,美国首先在新泽西州的两条道路交叉处修建了第一条苜蓿叶形公路交叉。1930年,芝加哥建起了一座立体交叉桥。1931年至1935年,瑞典陆续在一些城市修建起立体交叉桥。从此,城市交通开始从平地走向立体。

近30年来,随着城市人口流量的激增,立交设施越来越为各国城市建设者重视。1956年,我国首次在北京京密引水渠滨河路修建了三处部分互通立交桥。目前的北京,由于市容不断扩大,立交桥已达100多座,且规模越来越大,桥形越来越现代和复杂。立交桥已成为城市交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用沥青铺路面的由来

沥青路面问世已有2500多年。沥青路面平整、坚实、尘土少、行车舒适、易于修缮,目前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世界上第一条沥青路面道路于公元前600年在巴比伦修建成功。但是直到1852年,人们才在法国的巴黎至柏庇兰之间,修建成第二条沥青路面的道路。1920年以来,沥青路面开始在欧美一些国家迅速发展。

我国的第一条沥青路是上海静安寺路。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中大部分都是沥青路面。

船舶用“吨”表示级别的由来

现在的船舶大多用“吨级”来衡量大小,如“万吨级”。那么这个“吨”如何得来的呢?船舶的“吨级”与重量的“吨”不同,实际上,并不是指一艘船舶的重量。

英国航海业在15世纪时已经非常发达,造船业也因此昌兴。当时的英国是根据船的大小来决定纳税金的多寡,衡量的标准就是看一艘船上能装载多少个酒樽。譬如,一艘船能载500只酒樽的话,就称这艘船为500吨级。这种酒樽,容积为252加仑,装满酒时重22,40磅(1016.064千克)。敲击空酒樽时,它会发出“吨、吨”的声响,所以就将樽叫做“吨”了。2240磅就是1英吨。

后来人们计算船舶容积开始用这个单位,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邮政绿色标志的由来

我国汉代,曾规定当时的驿卒戴红色头巾,穿红袖衣服,背红白两色相间的信袋,这是为了叫沿路车马行人远远就看见驿卒飞马奔驰赶快让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葛显礼把持我国邮政。

1897年2月21日,葛显礼规定:信差穿海军蓝哔叽马褂,胸前写“大清邮政”四字。夏冬,马褂改用蓝灰色土布或洋布料子。

到了1905年1月,邮政改由法国人帛黎办理。帛黎规定:黄、绿两种颜色为邮政信筒、车辆、舟船等邮政事物的专用颜色,并以绿色为主要色调,黄色做点缀。

因为绿色已为群众所熟悉、习惯,而且绿色一般象征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所以我国继续沿用绿色为邮政专用颜色。

全国解放后,在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我国政府正式决定采用绿色作为我国邮政专用色彩。绿色邮政由此而开始。

邮筒的由来

供寄信人投寄信件的邮筒又称“信箱”,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不感稀奇了。国内邮筒大多用铸铁、铁板等材料制成,国外的邮筒还有木制的、塑料的及有色金属的,尽管它们种类颇多,样式各异,但履行的职责却都相同。可是你能想到最早的邮筒竟是一只靴子吗?

相传在1488年,由葡萄牙一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在海上遇险,除航海家本人乘坐的那只船得以幸免外,其余船全部覆没,一些船员下落不明。航海家返航前命令部下给可能生还的同胞写了一封信,放在一只靴子里,挂在海边一枯树枝上。一年以后,葡萄牙的另一位航海家途经此地“收”到了“邮筒”里的那封信。于是,便在当地修建了一座小教堂,纪念遇难的同胞。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教堂附近兴起了一个村镇,靴子“邮筒”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此后,利用邮筒投寄信件这一形式也被传了下来。

邮戳的由来

人们收到信时,信封上总有邮局盖的邮戳。邮戳和邮票一样是寄信的两样必备条件,那么邮戳是因何而来的呢?这还得从英国说起。

邮戳诞生的日子,比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英国黑便士邮票还早179年。世界上第一个有日期的邮戳,是英国亨利·比绍普1661年创造的。他设计的邮戳是一个小圆戳,分为上下二格:上格写月,下格写日,整个邮戳表示具体邮寄时间。这个邮戳,开始时候用于收寄伦敦的信件;17世纪末,爱丁堡和都柏林也开始使用;18世纪,扩大到英国殖民地,并开始普遍使用。

我国1872年开始使用的邮戳,称为“海关小圆戳”。

中国人民邮政第一枚纪念邮戳,是1946年10月在旅大地区首次使用的。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邮戳的外圈呈钉齿形状。1957年元旦起,邮电部才颁发了现在使用的日戳,在全国统一使用。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邮戳样子。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信件分检电子化,电邮戳开始逐步取代木把邮戳。

邮政编码的由来

现在邮寄信件时,一般要写上邮政编码,以便分邮的方便、快捷和准确。邮政编码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从5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并于1959年首先在诺威治地区试行,后来逐步推广到全国。由于使用邮政编码方便、快捷,从而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前联邦德国于1961年正式公布四位数的邮政编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的国家。我国是从1980年才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行的。

军邮的由来

军队是一个高度机密的组织,那么军队之间的信件更应该保守好秘密。出于这种需要,就诞生了军邮。我国军邮早在周朝即具雏形。汉唐时,军讯传递由邮驿担任。宋代,驿传分三等:步递、马递、急足递。急足递日行四百公里,专门传递军事消息。元代各州县广设急递铺,遇军情紧急,日夜兼程铺铺相接。明清时,这种军邮制度日趋完善。

新中国人民邮政的军邮组织是在红军诞生以后出现的。当时,在井冈山有“传山哨”、“递步哨”的通讯人员,其主要任务是掌握敌情,传递军事消息。1928年湘赣边区正式设立赤色邮政,明文规定红军指战员与家属通信,由部队机关盖章可免贴邮票。

建国后,军委通讯部曾与邮政总局联合印制军人专用邮票。分陆、海、空军三种,面值均为800元。以后,又改为加盖“军邮免费”的三角形印章。从1984年10月起,这种三角形印章又开始在义务兵的通信中使用了。

书信的由来

没有文字时就有“书信”,用的是采取结绳、刻符等方式。据考古发现,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上已有刻划符号。我国的苗人,也用过刻符。方亨咸《苗俗纪闻》说:“俗无文契,凡称贷交易,刻木为信,未尝有渝者。木即常木,或一刻,或数刻,以多寡远近不同,刻而为二,各执一,如约时合之,若符节也。”

到先秦及秦汉,出现了手书、家书、尺牍(书信在一尺长的木牍上书写,故曰“尺牍”)、手札、信函。但是这种手书、家书一开始多半是用生绢书写,故称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即为古人读信的写照。

今天的信,在古代称为书。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写到了长城卒与家里妻子的通信,其中有“作书与内舍”、“报书往边地”的字句。“作书”,即写信;“报书”,即回信。直到明清时代,“书”才改叫“信”了。清代蒋士铨《岁暮到家》中写道:“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信封的由来

由于信是人们传达感情和信息的工具,其隐密性是要人人遵守的,信封就起着保守秘密的作用。信封是怎么产生的呢?

公元前10世纪,亚述人开始用粘土烧制陶器当信封,信纸也是粘土,将文字刻在粘土板上,封在陶器里,收信人只需打开陶罐,就能读到信了。

公元11世纪时,诺夫哥罗德人把公文刻在白桦树皮上,把收信者及地址写在系于公文的树皮条上,把桦树皮书信卷成筒状后,由邮递员传送。但是,这种不加信封的书信只对目不识丁的人才能保密,因此很快也被淘汰。

这时,中国的火漆技术经印度传入了欧洲,它很快成为欧洲各国保守通信秘密的法宝:人们把书信折成两层,再用火漆加封。欧洲各国因此长期采用这一方法。法国还形成一种习俗,用不同的漆色表明信的不同内容:红漆是官方文件,白色为婚嫁喜庆,棕色是赴宴请帖,而黑色则是丧事死讯。

世界上最早的纸信封是英国发明的。1820年,英国商人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发现很多女士喜欢写信,但又怕信中内容被他人偷看。他灵机一动,便趁机设计了一些纸袋,用来将信件装起来,而不被人看到。而且这之后,信封竟然为英国当局所承认,这批信封就成了世界上第一批纸质信封。1844年,伦敦出现了制造信封的机器,从此纸质信封作为一种新的邮政产品为全球采纳。

我国最早的信封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春秋秦汉时,常见的书信称做“木牍”。木牍一般长一尺,所以也叫“尺牍”。这时所谓的信封是用木板制成的,呈鲤鱼状,有一底一盖,裹在“尺牍”的外面。木板上刻有三道线槽,用绳子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线槽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粘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木制的封面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