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16811700000080

第80章 人文历史篇(20)

红军“长征”一词的由来

“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据中央档案馆梁慧荣的考证,“长征”一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935年5月****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这是首次提出和使用“红军万里长征”一词。1935年9月12日,在俄界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二万余里的长征”。

“无冕之王”一词的由来

最早提法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当时,《泰晤士报》被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称这些报纸的主笔是“无冕之王”,认为记者应该享有凌驾于社会众人之上的特殊地位。

“茶艺”一词的由来

“茶艺”一词最早出现在台湾。20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人民一方面受到全世界掀起“中国热”的影响,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通过反省而认识到自己的传统历史文化有其优越性的存在。于是,一群知识分子从中找寻,迫切地希望回归到中国文化的源头,因此,传统的民俗,从童玩到高层次的戏曲,如:剪纸艺术、打陀螺、放风筝、布袋戏、国乐、国书、国剧、中国功夫等民俗活动,一时间热门起来,并俨然成为一种时尚,而最具民族文化亲切感的“茶艺”,也就应运而生。

1977年,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主的一批茶的爱好者,倡议弘扬中华茶文化。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但是,有人指出“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已被日本使用,如果现在引用“茶道”,恐怕会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茶道”这个名词过于严肃,中国人向来对于“道”字是特别敬重的,感觉高不可攀,要很快且普遍被大家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又有人提出“茶艺”这个名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之后才定案,“茶艺”就这么产生且确定下来了。

什么叫“茶艺”呢?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界定。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制作的原理、原则,如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等,以达到人类在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用一杯茶的艺术。

方丈的由来

三国时期吴国支谦所译的《维摩诘经》中的《诸法言品》(也作《文殊师利问疾品》)和《不思议品》记载:维摩诘大士方便“示疾”,佛遣文殊菩萨前往“问疾”。众菩萨、声闻、天王等为了听闻“大道”,随文殊人毗耶离城。维摩诘空乏其室,唯余一床。时舍利弗思忖,“当于何坐?”维摩诘知其意,谓“求法者无占想之求也”。

维摩诘复现“神通”,大众“来人维摩诘舍,见其室极广大,包容三万二千狮子座,所立处不迫迮,于维耶离城无所里碍,于佛所止及四天处无所里碍,悉见如故,若前不减。”舍利弗惊叹:“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维摩诘随即宣说“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谓人此“法门”者,能“以须弥之高广入芥子中”,“以四大海水人一毛孔”,而山、海等高、广依然,“无所增减”。

这就是“方丈”一词的由来,所谓“方丈”,即一丈见方的斗室,亦称“丈室”。

后世用“方丈”称寺院中的正寝,即住持所居之室。如唐·元稹《观心处》诗云:“满座喧喧笑语频,独怜方丈净无尘。”也因地指人,称呼住持(又名寺主、堂头和尚)。

老师的由来

“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伯安人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我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故尊称家庭教师为“西席”和“西宾”。

何谓“师”?我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意思就是说:“师”这个字,就是人们对那些“教人们懂得道理的人”的称呼。教师,一般指直接从事教育工作或其他传授知识技术的人,也用来泛指在其他方面值得学习的人。从书中看,先秦时期就有师傅、师长、先生等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到后来,人们就习惯地把“老”和“师”并称,逐渐地就不再管年龄的大小了,一概称教师为老师了。“老”字在这里带有了尊敬的味道。明清两代时曾称主考官为老师;清朝末期办学堂,称教师为“教习”;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因为教师同其他官员一样依照法令任免,所以又把教师称为“教员”,即从事教学工作的官员的意思。

“书香”一词的由来

“书香”古时指典籍,也指读书人的书卷气息。“书香”最早的由来,则是因为一种名叫芸草的植物,又叫芸香,因其气味能杀书虫,人们遂把芸香草夹在书中,书中清香之气,日久不散,打开书后,香气袭人,故对其散发之香称之为“书香”。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辨证一》中描述芸草:“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

晋人成公绥写有一篇《芸香赋》,说芸香草“美芸香之修洁,禀阴阳之淑精”。芸香辟蠹,成为古人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一种颇含诗意之举,因此它每每出现在诗人笔下。唐人常兖在《晚秋集贤院即事》中说:“墨润水文茧,香销蠹字鱼。”姚合《偶题》说:“迟日逍遥芸草长,圣朝清净谏臣闲。”宋人梅尧臣《和刁太傅新墅十题·西斋》诗有:“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

“书香”二字因芸草而来,又与书籍结了缘,所以后来被人们广泛地引申,把与图书典籍有关的事物都冠以芸草之名,如“芸帙”、“芸编”都喻指书卷;读书仕进者谓之“芸人”;“芸签”原为书签,后也借指图书;“芸香吏”则指校书郎;因书室常备有芸草,又是藏书的地方,故称书斋为“芸窗”、“芸扁”、“芸署”、“芸阁”、“芸省”、“兰台”等。兰台相当于现在的档案馆,早在汉代便有“芸台”的别称。这些在古代诗文尺牍中是常见常用的名词,都有书香的含义。

“文化”一词由来

《易经·贲卦》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人文”而“化成天下”,用当今用语诠释,则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以教化天下苍生。此处文与化虽未连结成词,但已有当今“文化”所指之意。

在西汉时刘向《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文治为法,以礼乐典章制度为依据而教化臣民。已与当今“文化”的意思十分接近,这也是当今学界所掌握的“文化”一词最早出处。

《旧唐书·音乐志》中说:“经纬两仪文化洽,削平万域武功成。”“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鏚武威扬。”《旧唐书·李纾传》:“帝德广运,乃武乃文,文化武功,皇王之二柄,祀礼教敬,国章孔明。自今宜上将军以下充献官,余依纾所奏。”此处其与武功、武威相对,皆是“以文化之”的意思。

今天我们使用的“文化”一词,来源于19世纪末。当时学界先贤在翻译英文Culture 时,运用了“文化”一词。“Culture”字的意义为:广泛传承的行为规范、信仰、制度和所有其他人类劳动及思想产品的总和。广义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人类精神产品的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其反映着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水准。

“愿景”一词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词语大量进入祖国大陆。

2003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兴办之初,校董事会从新加坡聘请了一位早年毕业于厦大的学者回来担任院长,他写了一篇文章《学院的战略目标和愿景》放在学院主页。同学们不理解,说“愿景”这个词没见过,是生造词。院长不得不专门解释,说这个词没用错,海外用得多,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意思。

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愿景”一词使用的频率非常高,甚至写进了胡****与连战会谈的两党“新闻公报”:“共同谋求********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互信互助,再造和平双赢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新闻公报”是非常正式的文体,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新闻公报所用的语言,是很正式的社会用语。看起来,汉语原有词汇“愿望”、“期望”、“前景”、“远景”、“未来”等,都能或多或少地表达“愿景”的意思,可后者是一个词化单位,它将两层意思结合得更紧,更牢固,显得更简洁凝练。“愿景”出现在新闻公报,初稿当是出自国民党代表团之手,它的顺利进入、保留,并公布,其实也正是大陆政治家宽厚以待,着眼和解、追求统一的政治胸怀的反映。

接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将“愿景”一词收入,解释为“所向往的前景”。

“红尘”一词的由来

古代时的“红尘”一词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中:“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大意是说,“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

后来,“红尘”演变成了“繁闹尘市”,作“人世间”解释,并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经中多处出现指凡俗尘世的“红尘”一词。《红楼梦》开篇阐述石头的来源时说:“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这充满神秘色彩的描写,正是来自佛家的神话故事。

丝绸之路的由来

公元前后的几个世纪,在亚洲、北非、欧洲曾先后存在过汉代中国、安息、贵霜、萨珊朝波斯、笈多朝印度和罗马等强大国家。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它对这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道西运,所以这条交通大道在19世纪被欧洲学者称为“丝绸之路”。后来,这一名称被普遍接受。丝绸之路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垠的大漠荒碛和盐碱沼泽。在生产力和交通工具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古代各国劳动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侣等冒流沙、风暴冰雪袭击的危险,披荆斩棘开通商路,对于加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

亚当夏娃的由来

《圣经》中说,亚当与夏娃是人类的始祖。先有亚当,后有夏娃。上帝始造天地耗时七日,在第六日里用泥土按自己的形状捏成个泥人,然后吹了一口仙气于其中,亚当便有了生命。

自从上帝造了亚当之后,对他关爱有加,让他当世间万物的主宰,还给他建了个园子来住,取名为伊甸园(Eden),其意为“乐事,愉快”,有时我们不说伊甸而称之以乐园(Paradise)。亚当在园子里快活了没多久就开始烦躁,因为自己实在是太孤单了。于是央求天父再造个女子出来,好出入成双。上帝过于溺爱亚当,便施催眠之术麻醉了亚当,取其肋骨一根塑成女状,再吹之以仙气,遂成夏娃。

既然女人本始于男人之身,自然两者将来势必要合二为一,结为连理。而男女之间也就总免不了符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定律。亚当、夏娃在园子里当然过的是天堂里的生活。然而所有游戏都要有规则来约束,因此上帝给他们发了一个禁令:无论如何不可摘取园中那两棵树上的苹果来吃,否则必遭天谴。

园中藏一毒蛇,据说是撒旦的化身,他心肠歹毒。他告诉夏娃,说那两棵树一棵唤作智慧之树,吃其果可以聪明如上帝;另一棵唤作生命之树,吃其果可以长生如上帝。据说那蛇说的是阿拉伯语,再加上苹果之色泽确实鲜艳诱人,那夏娃也就没有多想,便从智慧树上摘了个苹果来吃。只因夫妻感情不错,于是又将余下的部分拿去给亚当吃。

两人在吃下苹果之后,便有了上帝的智慧,同样也便有了羞耻之心。见彼此都赤身裸体不成体统,于是摘了无花果的叶子来遮羞,打那时起人类才有得衣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