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就医中,淳于意把病人的姓名、地址、病症、药方、诊疗日期等一一详细记录下来,同时,把治愈的和死亡的病例也详细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淳于意感到,这样做对于诊断和治疗都有益处。淳于意把这种记录称为“诊籍”。后来,不少医生争相仿效,由于是专门记录病人病史的,所以医生称之为“病历”。
医院的由来
我国的医院形式最早见于《汉书》。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黄河流域一带瘟疫流行,皇帝刘衍下令,腾出一些房屋,设置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居民隔离医院。此后,唐朝开元二十二年(734),没有“患坊”,收容贫病的残废人和乞丐;还有“疠人坊”,专门隔离及医治麻风病人。
到了宋代,医院组织渐趋周密,医疗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当时政府办的医院叫做“安剂坊”,内有专职管理人员,有病房、有医生,并有病历表。政府根据医生的医疗成绩给予规定的奖励。这种医院除在北宋的京城汴京设立以外,在别的一些大城市里也可见到。如杭州太守苏东坡举办的“病坊”,苏州城内的“济民药局”,以及一些私人办的“养济院”等。
欧洲创立医院晚于我国五六个世纪。最早是在法国的里昂和巴黎,两地分别于6世纪和8世纪建立医院;英国伦敦是在7世纪建立医院的。13世纪以后,办医院的风气大盛,许多皇帝贵族把办医院作为赢得声誉的手段,因此欧洲的许多城市都先后建立了医院。
我国建立现代形式的分科医院,是太平天国时代的事。太平天国末年,干王洪仁玕曾在天京(今南京)办了一个医院,由他亲自领导。清同治二年(1863),李鸿章雇佣“常胜军”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曾聘用外国医生在松江、昆山开设军医院。国人创办的最早的现代化医院为北京中央医院,系1918年所建。
医生穿白大褂的由来
1868年,英国著名外科医生列斯特把“巴斯德消毒法”应用于医学。在他主持下的格拉斯哥医院里,医生、护士由原来的戴灰礼帽穿大礼服,改为戴白布瓜皮帽,穿白大褂。白大褂就是这样来的。
药店的由来
中医史上第一家官办的药店诞生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批准创建的。当时,王安石基于变法派内部分裂,他的一个儿子英年早逝,尤其是自己久病缠身,决定辞职而归隐山林。临别政坛,他命人在首都开封创设一家“太医局熟药所”,也叫“买药所”,可以说,它就是中药店的前身。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曾多次发生自然灾害。他虽然表示“天变不足畏”,但看到那么多病人痛苦的样子,常常深感不安。尤其是当他得知病者缺医少药,有些人又乘机制造和贩卖假药时,更是百感交集。这时,有人提出建议:应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一方面研制一定规格的各种剂型成药,如丸、散、膏、丹,由国家专利出售,不许个人或其他部门私自制作;一方面在水早疫疠之灾时,给百姓发放药剂。王安石听罢大喜,当即采纳了意见,并组织专门人员落实。
“太医局熟药所”成立后,大大方便了病人,也为政府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受到了朝野的一致赞许。所以,王安石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熟药所”的“生意”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到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药所已增开到7所。几年后,5所“熟药所”更名为“医药惠民局”,两所“修合药所”更名为“医药和剂局”。与此同时,类似的药局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出现在全国各地。
再后来,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制药和卖药渐渐分离,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药店,专以卖药为业。
公司的由来
公司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形成和发展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那时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商业的繁荣促使在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出现了具有公司萌芽性质的商事组织康孟达,最初表现为合伙经营制度。
到了17世纪,欧洲海上强国兴起,为了贸易、掠夺和殖民地的需要,十字军东征,“经商致富不再是恶习,而成为上帝保佑的标志”。基于“为上帝服务和寻求黄金”,“伴随着西欧的扩张”,欧洲沿海出现了公司的萌芽。在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创建之初即将6.8万英镑的资本总额平均分为数额相等的若干股份,每股金额一律相等;1602年荷兰也成立了联合东印度公司,公司中设立了管理委员会及由17人组成的董事会。
在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初期,由于公司大多是无限公司,当时的公司也不存在法人问题,可把它叫做“没有法人地位的合股公司”。例如,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初就不具备诉讼当事人资格和法人资格。另据史料记载,在英国,于1554年至1680年期间,就先后建立了49家这样的公司。与此同时,在荷兰、法国,也先后建立了一些这类公司。只有到了17世纪上半叶,英国詹姆一世统治时,才通过法律程序,对上述一些在英国产生的特许公司,确认为法人地位,名为法人公司,并付诸实施。只有到了这个年代,公司法人才算问世了。
股东的有限责任则在较晚的时候才得以确立,该项制度****于荷兰东印度公司,而且,当初偏好有限责任的原因,并非在于使股东个人得免予负担公司的债务,而是使公司得免受股东个人所负责任之拖累。
19世纪初,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兴办企业所需资本大量增加,特别是铁路、冶金、化工等大工业的相继出现,更使单个资本无力单独承受,从而为股份公司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经济条件。到19世纪末,德国为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吸取无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各自的优点,首创了有限责任公司制度,并很快为世界各国所效仿。
监狱的由来
唐朝解释法律的重要著作《唐律疏议》载:监狱是由皋陶创造的。皋陶是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人物,舜帝时期,曾被任命为刑法官。他是掌握刑罚,发明建造监狱的首创者。我国古代监狱中都挂有皋陶的画像,不仅狱吏狱卒,甚至连犯人也更像拜神一样拜他。
“监狱”一开始并不叫监狱。夏朝时叫“宫”,商朝叫“圉”,周朝叫“圜土”,秦朝叫“囹圄”,直到汉朝才开始叫“狱”。秦时,不仅京城有狱,地方也开始设狱。汉时,监狱更是名目繁多。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又开始掘地为狱,发明了“地牢”。唐朝时,州县都有了监狱。宋朝各州都设置了类似周朝的圜土的狱,犯人白天劳役,晚上监禁。明朝京、州、府、县都有监狱,清朝沿袭下来。
监狱的职能,据《唐律疏议》记载,“狱者确也,以实囚情”,“以圜土聚教罢民”,即对犯罪的事实要进行核实,对犯人要教与改。但实质上,封建时代的监狱只能是劳动人民的地狱。
保险的由来
现代意义上的保险,最初产生于海上运输的需要。远在公元前2000年,航行在地中海的商人在遇海难时,为避免船只和货物同归于尽,便往往抛弃一部分货物,损失由各方分摊,形成“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共同海损分摊原则,成为海上保险的萌芽。
最早的保险单,是******商人勒克维伦于1347年10月23日开立的承担“圣克维拉”号船从******至马乔卡的航程保险单。
1676年成立的汉堡火灾保险社是最早的专营保险的组织。18世纪后,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种类增加。到了19世纪,保险进入现代时期,保险对象和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而且扩展到生存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财产保险等业务。
最早在中国出现的保险机构,是英国商人于1805年在广州开设的广州保险公司。最早的中国民族资本的保险公司是1885年由招商局设立的仁和、济和两家保险公司。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是曾经当过大总统的黎洪元开办的华安合群保寿有限公司。
“档案”的由来
我国明代以前,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是分不开的,凡文书名称,也是档案名称。据古代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文书和档案,名曰“书契”。在商代,称“册”或“典”;周代叫“中”;秦汉时期称为“典籍”、“文书”;魏晋以后又称“文卷”、“文案”、“案卷”、“案牍”、“文牍”、“薄书”,等等。
“档案”一词,开始使用于明末清初之际的东北地区。杨宾《柳边纪略》记载:“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日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储年久者日档案,日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这是迄今所见关于“档案”一词来源的最早记载。杨宾所称“边外文字”,是指东北地区满族兴起后所使用的文字,即满文。
据杨宾所言,“档案”一词的得名,最初是由于木牌文书存储年久、穿皮条挂壁若档的缘故,而后遂为官署中归档保存的文书案卷的统称。“档”字,《康熙字典》引宋人王洙等所撰《类编》释为“横木框档”,也就是有框格的木架,是用来存储文书案卷的工具,一格为一档。“案”字,明张成烈《正字通》说:“凡官府兴除成例,及狱讼论定者,皆曰案。”故保存起来留为案据的有关文书,称为“文案”和“案卷”。可见,把“档”字和“案”字连用,组成“档案”一词,用来专指办理完毕、存储档架的文书案卷。不仅形象贴切,含义明确,而且反映着“档案”与“文书”的本质区别。
招标的由来
19世纪上半叶属于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应用从生产方式上为买方经济创造了供给条件,同时,社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达程度。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成熟而独立的招标方式正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招标影响力不断扩大,先是西方发达国家,接着世界银行在货物采购、工程承包中大量推行招标方式,近二三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也日益重视和采用设备采购、工程建设招标。招标作为一种成熟而高级的交易方式,其重要性和优越性在国内、国际经济活动中日益成为各国和各种国际经济组织所广泛认可,进而在相当多的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中得到立法推行。
我国最早采用招商比价(招标投标)方式承包工程的是1902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制革厂,五家营造商参加开价比价,结果张同升以1270.1两白银的开价中标,并签订了以质量保证、施工工期、付款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承包合同。嗣后,1918年汉阳铁厂的两项扩建工程曾在汉口《新闻报》刊登广告,公开招标。到1929年,当时的武汉市采办委员会曾公布招标规则,规定公有建筑或一次采购物料大于3000元以上者,均须通过招标决定承办厂商。
选举制度的由来
我国古代就已经实行“选贤与能”的民主制度,且已有“与民共治”的民本思想与精神。例如:舜帝时任命大禹治水,后来大禹治水有成,就选举大禹为新统治者,这种不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传给有贤德的大禹,可见在远古时代,就有选举制度了。
进入周代,将选举与教育合为一体,有“诸侯贡士”、“学校养士”、“乡议推举”三种途径,而这些被推举的人都必须是接受过教育的人,如此才有能力来为人民服务;当时,孔子也提倡要选举贤才的理论,使得当时的选贤制度非常盛行。
而汉有“察举”和“征辟”两种任用人才的制度。“察举”,是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的制度,“征辟”是中央向地方聘用人才的制度,“察举”和“征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进入魏晋南北朝后,选举制度又产生另外一种新的遴选方法——“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办法是将担任官吏的人评为九级来区分官位高下,但是后来因为品评的中正官缺乏客观公正的态度,使得此种制度出现了许多弊端。
隋代开国后就推翻了“九品官人法”的方式,改以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使得读书人都以参与科举为目标,作为参与政治的手段。此种科举制度一直延用到清代,我国都以考试来选举人才为官,成为“吏治”制度的组成部分。
选举制度到今日演变成民主选举,由选票来选出人才为民服务,而且人人都有被选举与选举的权利。
玻璃的由来
1965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釉印纹尊,尊口有深绿厚而透明的五块玻璃釉。1975年,在宝鸡茹家庄西周早、中期墓葬里出土了上千件琉璃管、珠,经中外科学家对古代实物的鉴定,是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不同,中国的玻璃是自成系统发展而来。
考古发现,中国的玻璃要比埃及晚,它萌芽于商代,最迟在西周已开始烧制。《穆天子传》载,周穆王登采石之山,命民采石铸以为器,就是烧制玻璃。
我国早期的玻璃,古人称它为璎琳、琉璃、瑶璃、璧流离、药玉、水精、罐子玉等,南北朝以后,有时又称玻瓈、料器,清代才称玻璃。
玻璃的发明,应同烧制陶瓷与冶炼青铜有关。古埃及的玻璃就是陶器工匠,在从窑内取出陶器时,发现了窑内有一种亮晶晶的东西。经过细心研究,多次实验,才烧制出玻璃。我国在商代,烧制陶瓷或冶炼青铜时,窑内温度可达1100~1200℃,有时就会无意中产生铅钡与硅酸化合物的烧制品。这些无名的工匠,是中国玻璃的发明者与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