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1684600000050

第50章 成长中不朽的人生

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诞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兰籍,移居德国后,曾任当地宫廷乐长。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御厨的女儿。贝多芬生长的年代,正是约瑟夫二世实行"开明专制"的时期,波恩的统治者也实行了一些改良的措施。波恩成了当时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地之一。贝多芬的幼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但是,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嗜酒成癖的父亲败坏了家业,他企图把4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树,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经常强迫孩子练琴。不满8岁的贝多芬被强迫在寇恩的听众面前表演、卖艺,11岁的贝多芬就开始在剧院的乐队里工作。这种严酷的童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靠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也养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

1787年以后,贝多芬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但贝多芬并未被艰难困苦的遭遇所屈服,他设法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他醉心于诵读和研究古代神话、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文学,他对莎士比亚、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非常喜爱。他虽然没有莫扎特的早熟天赋,也没有莫扎特优越的学习条件,但他那孜孜不倦的自学所取得的成就,是他所有的前辈都不及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莱茵河流域进步的反封建运动,对贝多芬的思想成长起了巨大的作用,他逐渐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1790年他创作的大合唱《约瑟夫二世之死》,把约瑟夫二世当作人民的救世主来赞颂,这一方面表现出他对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贝多芬早年对改良主义的不合实际的幻想。

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维也纳定居。他起先是以一位天才的青年钢琴家的身份出入维也纳的贵族门庭,并受到贵族们的热情接待和保护,他也曾一度产生过对上流社会的幻想。但是,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毕竟与海顿、莫扎特的时代不同,时代赋予贝多芬更成熟的资产阶级自觉性和个人的自信和自尊。因而他一开始就不甘愿做贵族们的奴仆,而是要与贵族们有平等的地位。后来,贝多芬渐渐发现自己的资产阶级理想和当时的封建社会有着很大的矛盾,再加上他1796年开始面临耳聋的威胁,使贝多芬很快增长起一种对现实不满,对个人命运反抗的思想感情。

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家说来,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恶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界的交往,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他不得不放弃演出,而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村。

从1800年起,贝多芬在创作上很自然地逐渐脱开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力求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追求新的理想。他于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了他在创作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熟时期。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力极为旺盛,表现出巨人般的工作能力,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品。贝多芬成熟时期作品的基本思想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在这一时期中逐步得到确立,英雄性、群众性的交响乐新风格形成了,革命的内容、戏剧性的交响乐发展手法、形式上的各种重大革新等,在这一时期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30年的耳聋状态中创作的。

1815~1819年是贝多芬经历的4年危机时期。当时,欧洲陷入了反动的封建复辟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杀,黑暗笼罩着欧洲大陆。这个时期贝多芬的思想较为复杂,他的自信和坚定被失望和动摇所袭扰创作上的英雄风格向抒情性风格转变;作品很少,大部分时间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编欧洲各国的民歌上。这充分说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共和主义者是有其历史局限的。然而,贝多芬最后终于从沉默中挣扎出来,度过了他的危机时期。

从1819年起,贝多芬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来。此时他创作的5首钢琴奏鸣曲、5首弦乐四重奏,乃至他创作中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但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于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据说在他临终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伸向天空作最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