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16870400000001

第1章 实践成果(1)

努力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拓话剧艺术新天地

——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文化建设先进材料

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宁夏话剧团,成立于1958年,在20世纪60~70年代,这个团在全国省级话剧艺术表演团体中平均年龄最轻,平均学历最高,在我国西北五省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演出过许多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好戏,有过座无虚席的黄金时代。进入80年代以后,宁夏话剧团像全国各地的话剧艺术表演团体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话剧危机,观众锐减,到了1983年,全年才演出8场戏。1984年,为了摆脱困境,话剧团认真地大投入地按照所谓艺术家的追求打造了一出像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那样的戏,结果在彩排那场戏时,1080个座位的剧场只来了两名观众,而且一名是文化厅文艺处长,一名是宣传部文艺处长……当时是演一场赔一场,演得越多赔得越多。怎么办?严酷的现实促使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话剧的出路在哪里?特别是像宁夏这样的小省(区)话剧团的出路在哪里?思考后我们从宁夏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三贴近”的创作原则毅然把演出的重点,从有戏没人看的城市转到有人没戏看的广大农村基层。为了方便农民看戏,我们制作了号称中国第一流动舞台车——宁夏话剧团大篷车。1984年我们实行了“剧组经营承包制”的改革,1997年又实行了全员招聘制的改革,2009年我们又率先进行了转企改制的改革,通过三次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演职员参加演出的积极性。20余年来,宁夏话剧团的大篷车队运行了70多万公里,演出5400余场。观众达千万人次,15次演遍自治区境内100%的乡(镇)、大学、中专、中学和80%以上的小学校,同时,还把戏送到了全国除新疆、西藏、黑龙江、吉林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的广大农村。因为创作演出的作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受到了行内专家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由于改革成效显著,20余年来,先后40余次受到国务院、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宣部、文化部、人事部、国家民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等部门的表彰奖励,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自治区“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文化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被中宣部、文化部誉为全国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艺术上也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等许多国家级的艺术奖项,演职人员个人也多人多次获得从国家到地方的多种艺术奖项。由于始终坚持改革,宁夏话剧团迎来了创作演出的第二春天。

要想让农民喜欢你的戏,你的戏必须对农民的“胃口”,怎样才能对农民的“胃口”呢?只有深入生活。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抓住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人物形象,先形成剧本故事,接着给农民讲故事,得到农民的认可后,再创作剧本,剧本得到农民的认可后,进入排练、排练完成以后,再请农民和农村干部审查……在创作的全过程中,请农民对我们的作品横挑鼻子竖挑眼。这就保证了我们的戏是对农民的“胃口”的好戏。按照这种创作的流程,我们先后创作了《这样的庄稼汉》《女村长》《连心村的故事》《塞上北京人》、高中、初中、小学三台“语文课本剧”《税官王振举》《梅家小院》《农机站长》《铁秆庄稼》《乡村医生》《工会主席》《计生专干》《喊叫水村移民记事》《回民干娘》等十余台剧目。因为这些剧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而且在演出的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广大观众的意见进行修改,改来改去就把戏改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观众说:“你们的戏就跟我们庄子上的事一样,台上的角色在我们村子里都能对上号……戏还一会让你哭,一会让你笑……美得很……”还有的说:“话剧从头到尾一句都没唱,哎呀,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我们的《女村长》一演完,群众就把演女村长的演员围住了,有的说:“计划生育是为我们好呀,以后,我们要对搞计划生育的高看一眼……”还有的老农民跪在她面前,非让她也像戏里一样,帮助他到法院起诉他那几个不孝顺的儿子。我们的《农机站长》一演完,就有不少农民主动到农机部门办理入户手续参加培训,这个戏,我们在宁夏农村演出了700余场,为此,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还专门制作了专题节目——“德高艺美塞上情”。每场戏一演完,观众都帮助我们拆台装车,有的还要拉演员到家里坐一坐,拉呱拉呱谈谈看戏的观感……从中央到地方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同样给予较高的评价,著名戏剧家徐晓钟同志冒雨在露天看完我们的演出后,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话剧在农村有这样大的魅力。”戏剧家李默然同志看我们大篷车的演出几次流出热泪,他说:“鼓掌可能是礼貌,但流泪不是出于礼貌,宁夏话剧团用大篷车给农民送的是好戏,是精品。你们不愧为全国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要想受到广大农民观众的欢迎,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一切为观众着想。30余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演出的时间地点由观众定,你说在哪儿演我们就在哪儿演,你说几点演,我们就几点演。演出的地点有时在田间地头,有时在农贸市场,还有学校操场、村里的大院落;演出时间有时上午,有时下午,有时晚上,晚上有好的电视节目,只要观众要求,我们就等电视节目演完再开演。在南方省市演出,因为白天太热,根据观众要求我们就早晨5:30开演……30余年来,我们每年都要演200场左右,严冬在演,盛夏在演,刮着沙暴我们在演,下着雨、下着雪我们也在演。盛夏时节我们把荫凉处让给观众,让他们凉凉快快地看戏,严冬时节我们把太阳地背风处让给观众,让他们暖暖和和地看戏。2000年6月10日,我们为湖北襄樊师范学校学生们演出,那天最高气温37℃,下午四点开演,我们把大篷车流动舞台搭在大太阳地,让同学们在树荫里看戏,戏还没开演,校长就激动地说:“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啊!”襄樊市市委宣传部长紧急通知市属文艺团体所有人员前来观摩,向我们学习……在骄阳似火的流动舞台上,演员们演得那样认真投入,有的演员都快中暑了,下场后用凉水浇头再接着演,学生们感动得一个劲儿流泪,很多学生跑到台边为演员们送上矿泉水,还有很多学生要求演员签名……戏演完后宣传部长激动地说:“我今天真是受了教育,你们不要走,留下来给我们多演几场,观众我来负责。”广大的农民观众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山里人的剧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