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温、盐跃层的存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极易诱发赤潮。由于径流、涌升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营养盐类含量急剧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这些硅藻过盛,特别是骨条硅藻的密集常常引起赤潮。这些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红色的夜光藻赤潮。据监测资料表明,在赤潮发生时,水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
3.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
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随着全国沿海养殖业的大发展,尤其是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自身污染问题。在对虾养殖中,人工投喂大量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由于养殖技术陈旧和不完善,往往造成投饵量偏大,池内残存饵料增多,严重污染了养殖水质。另一方面,由于虾池每天需要排换水,所以每天都有大量污水排入海中,这些带有大量残饵、粪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他形式的含氮化合物物,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同样为赤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其增殖加快,特别是在高温、闷热、无风的条件下最易发生赤潮。由此可见,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也使赤潮发生的频率增加。
红色幽灵下的噩梦
1.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
浮游植物异常的爆发性增殖或聚集是引起赤潮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环节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将发生剧烈的变化。
在赤潮发生初期,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中的叶绿素a、溶解氧、化学耗氧量会大幅偏高,同时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二氧化碳,破坏海域水体的二氧化碳的平衡,导致海水酸碱度会发生较大改变,海水的pH值会升高。这种环境因素的变化,改变了适合海洋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致使一些海洋生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必然会使生物种群结构破坏,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赤潮对人体的危害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虾、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据统计,全世界因食用赤潮毒素的贝类中毒事件300多起,死亡300多人。
如果形成的赤潮是有毒赤潮,那么,动物在摄食了这些赤潮生物后就会对自身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有些有毒赤潮藻产生的毒素能够经由海洋食物链传递到较高营养级,导致高营养级海洋生物中毒和死亡,如石房蛤毒素、短裸甲藻毒素、软骨藻酸等都曾造成海洋哺乳类或鸟类中毒事件。
许多赤潮藻是群体生活的,大量赤潮藻类漂浮在海面上,在赤潮藻种达到一定密度之后,会降低光线透过率,影响海底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也会影响海洋动物的呼吸作用,导致水下生物大量死亡。有些种类还会向体外分泌黏液状物质使水体变得黏稠,会堵塞某些动物的鳃瓣,使其呼吸和觅食功能受到损坏,导致窒息死亡。
最终,由于生产过量,食物链失去调控能力,过量繁殖的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尸体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如果在有氧环境下分解,会使海水中的溶解氧急剧下降,使海域出现低氧甚至无氧区,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尸体在缺氧环境下分解,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有害气体,使局部海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赤潮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在我国少数封闭性较强的内湾,一旦出现赤潮,一环扣一环的正常生态系统要想得到维持是不可能的,原有结构和功能必将受到破坏,可能出现的是一个从水体的富营养化发展到赤潮,又从赤潮生物的死亡分解将营养盐释放给水体的恶性循环。
2.对渔业的危害
赤潮对渔业的危害表现在,赤潮能使内湾养殖业的养殖对象全军覆没;外海捕捞业也可能因赤潮而导致一无所获。当然,并不是每次赤潮都能带来如此大的危害,但赤潮每年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经济损失。
以下为近几年赤潮对我国渔业比较严重的危害事件。
2009年5月17日,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周边海域发生了大面积赤潮,持续了8天,面积为10平方千米,赤潮优势种为夜光藻,赤潮区水体呈红色条状分布。因此次赤潮持续时间长、污染范围广,加上适逢天文小潮,海水对流缓慢,造成当地海上养殖经济鱼类以及成品鲍鱼大面积死亡,造成海洋水产养殖损失0.6亿元。
2009年5月23日,福建省平潭县龙王头海水浴场及流水码头海域发生赤潮,持续时间2天,面积为20平方千米,赤潮优势种为夜光藻,赤潮区水体呈暗红色条状分布,此次赤潮灾害造成海洋水产养殖损失0.05亿元。
2008年6月16~21日,辽宁省丹东市附近海域发生赤潮,最大面积达到500平方千米,赤潮优势种为夜光藻,当地贝类养殖受到影响,直接经济损失0.02亿元。
2007年6月11~13日,福建省平潭东澳一级渔港码头西面海域及平潭龙王头海域发生小面积赤潮,主要带来赤潮的生物为米氏凯伦藻,海水养殖直接经济损失约为0.05亿元。
2007年9月7日~21日,广东省汕尾港区及附近海域发生赤潮,最大面积约30平方千米,主要赤潮生物为棕囊藻,直接经济损失0.01亿元。
2006年12月3~23日,广东省汕尾港海域发生赤潮,最大面积约45平方千米,主要赤潮生物为球形棕囊藻,有零星死鱼现象。
2005年5月30日~6月10日,浙江南麂列岛附近海域赤潮,最大面积约500平方千米,主要赤潮生物为米氏凯伦藻和具齿原甲藻,网箱养殖鱼类大量死亡,直接经济损失0.24亿元,此次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南麂镇全年养殖业的总产量。此外,此次赤潮波及洞头、瑞安、苍南海域,所经之处,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海洋原生鱼类和养殖鱼类的死亡。
2005年5月31日~6月16日,浙江洞头赤潮监控区及附近海域赤潮,最大面积约300平方千米,主要赤潮生物为米氏凯伦藻和具齿原甲藻,直接经济损失0.37亿元。
2005年7月4日,山东东营港附近海域赤潮,最大面积约40平方千米,主要赤潮生物为棕囊藻,直接经济损失0.01亿元。
2005年8月23~25日,山东东营106海区附近发生赤潮,最大面积约140平方千米,主要赤潮生物为棕囊藻,直接经济损失0.02亿元。
2005年9月23~27日,江苏海州湾海域赤潮,最大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主要赤潮生物为中肋骨条藻,直接经济损失0.05亿元。
赤潮对渔业的危害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产生的:
(1)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打破了海洋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相互依存关系异常或者破裂,这就大大破坏了主要经济渔业种类的饵料基础,破坏了海洋生物食物链,破坏了鱼、虾、贝类饵料基础,造成渔业产量锐减。形成赤潮的某些浮游植物是海洋次级生产者的良好饲料,但在经济海藻养殖区,往往与海带、紫菜等争夺营养,使经济藻类变色甚至腐烂,自身失去商业价值。
(2)赤潮藻类暴发性异常增殖还会造成海水pH值升高、黏稠度增大、含氧量下降、水体光照强度下降,赤潮藻类密集在水面,使水中的含氧量下降,影响海洋动物的呼吸,导致水下大量生物死亡。
(3)在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尸体在分解过程中会带来海洋环境的变化:在好氧条件下,尸体分解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使水体中的溶解氧急剧下降,造成区域性海洋环境严重缺氧,导致鱼类或其他动物窒息死亡;在厌氧条件下,尸体分解又会产生大量的氨、硫化氢、甲烷等有害化学物质,致使鱼、虾、贝类及海带、紫菜等海洋农作物大量死亡。另外,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这种生物毒素能直接威胁到鱼虾贝等生物的生存。
3.对旅游业的影响
海洋旅游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洋旅游业的基础条件是滨海风光。赤潮灾害的发生会导致海水变色,大量海洋生物死亡,会散发出阵阵臭气,与此同时赤潮生物尸体及大量死去的海洋动物被冲上海滩,严重破坏了旅游区的秀丽风光,使其观赏价值大大下降;赤潮还会对旅游业的水上项目产生严重影响。如果人们在发生赤潮的水域游泳,赤潮水体与皮肤接触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刺痛;如溅入人的眼睛中,会感到疼痛难忍,有毒赤潮毒素的雾气能引起呼吸道发炎,从而妨碍了人们在海上的休闲活动,严重影响海洋旅游业的正常发展,其带来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
§§§第四节海难造成的污染
万吨石油倾大海
1978年3月15日夜里,素有“风暴囊”之称的比斯开湾刮着10级暴风,海面狂风怒号,波涛汹涌。狂涛巨浪拍打着形同山丘的“阿摩柯·卡迪斯”号的甲板。这艘美国石油公司的超级油轮,一月前在波斯湾的伊朗哈尔克岛装载了22万吨原油,经过印度洋,绕过非洲,预定16日傍晚到达荷兰鹿特丹港。此时将过比斯开湾,驶抵英吉利海峡入口处。
比斯开湾
比斯开湾(英文作Bay of Biscay,西班牙语作Golfo de Vizcaya,法语作Golfe de Gascogne),北大西洋东部海湾,介于法国西海岸和西班牙北海岸之间,略呈三角形。比斯开湾位于北大西洋的东北部,东临法国,南靠西班牙,面积19.4万平方千米,总体积约33.2万立方千米,平均深度1715米,最大深度5120米。沿海地带具有冬暖夏凉的海洋性气候,阴雨较多,常有风暴。受北大西洋环流的影响,海流在海湾内作顺时针方向流动。
尽管“卡迪斯”号在大风大浪中航行稳当,可35岁的船长巴尔达里仍有些不安,因为他深知,这里是一个多事的海区,来往船舶繁多,航道相对狭窄,且风大夜黑,稍有不慎,就会触礁搁浅想着想着,他透过玻璃窗,环顾茫茫夜海,望着周围流星般的航行灯,不知不觉地打了个寒战!
长夜逝去,天色微明,巴尔达里向右避让了一艘小油轮。不久,发现数十艘船舶迎面驶来,他一面下令避让来船,一面令大副用台卡定位仪校核了自己的船位,发现船已偏离了预定航线,进入到南驶船的分道了。他谨慎地操纵巨轮前进,正准备向左转向,回到正确航道,不料,“咔嚓”一声,舵机发生故障,虽然舵角指示器为左20度,但舷叶已转向右方,船首直向右转。因舵机失灵,“卡迪斯”号象瘫痪的巨鲸,随风飘荡
9时45分,巴尔达里发出了停车和抢修舵机的命令,并用无线电向设在芝加哥的阿摩柯石油总公司报告停车修理的情况。慌乱中,竟忘了最稳当的措施一一抛锚。随波逐流的巨轮漂向东南,漂向维松岛礁丛。这里暗礁四伏,历年来在此,触礁沉没的船已有千艘之多。
20分钟过去了,巴尔达里见舵机无法修复,即令报务员发出求救信号。不久,船长直接与法国布勒斯特港口电台取得联系,请求救援。布勒斯特港口答复,他们没有救援机构,也没有大型拖轮。原来泊在港内的远洋拖轮“太平洋”号(746万瓦)已于早上8时开赴多佛尔海峡执行拖带任务了。
“太平洋”号虽然另有任务,当接到求救信号后,还是调头西返,于12时20分赶到了“卡迪斯”号附近。两船通话后,德国籍船长范奈特提议按劳氏标准救助契约进行工作(即按救助效果收取费用,如无效果,分文不收)。但巴尔达里坚持要按拖驳付费的办法拖到英国莱姆湾。由于两人唇枪舌剑,固执己见,互不相让,浪费了宝贵的4个多小时。“卡迪斯”号继续在海浪里抖动着,漂流着。
傍晚,天气更加阴沉,风浪有增无减,焦急的船员希望尽快签约开拖,英吉利水道两岸成百个机构的人们关心着“卡迪斯”号的安危,交换着付款方式的意见。17时20分,巴尔达里收到近10个公司、协会、总局的劝慰电,决心抛弃已见,通告范奈特船长表示同意签订劳氏救助合同。但为时已晚了。
因天气恶劣,系缆工作相当艰难。当拖轮带好第二条缆绳时已是晚上7时了。拖航才几分钟,“卡迪斯”号被一个巨浪突然推向右侧,碗口粗的尼龙缆一下子被绷断。重新带缆已来不及,眼看接近礁滩,危在旦夕,巴尔达里这才下达了抛锚的口令。
抛锚的过程
船舶抛锚停泊是常用停泊方法。其过程大致是:船上以锚链或锚索连接的锚抛入水中着地,并使其啮入土中,锚产生的抓力与水底固结起来,把船舶牢固地系留在预定的位置,根据不同的水域、气象条件和作业要求、锚的抛投方法有所不同,常用的方式有首抛锚、尾抛锚及首尾抛锚。
19时30分,一只重达22吨的大铁锚刚落底一会儿,就被坚硬的花岗岩连根削掉。接着第二只锚抛下水,同样被岩石折断。此时,巨轮像脱缰的野马,时而横躺浪谷,时而高踞涛峦,摇晃着,抖动着,漂向岸边。
21时04分,“卡迪斯”号船尾停止移动,搁浅了。
21时30分,一个巨大的拍岸浪托起了“卡迪斯”号庞大的身躯,然后狠狠地摔压在一片礁石上。船底顿时破裂,突兀的巨石插入了机舱和汕泵房,打穿了4号货舱的后壁。“嘭”一声可怕的巨响,强大的气流从油泵房冲出,门窗被掀开,汹涌的海水把舱内油液推上甲板,撒播到海面。
一分钟后,又一阵剧烈起伏,船底被击穿了几十个大洞,油液如喷泉一样涌出船舱,溢流海面,“卡迪斯”号就这样沉坐礁盘,再也不能起身浮动了。此情此景,使船员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争先恐后地奔向顶部甲板。
3月17日凌晨4时,“卡迪斯”号的龙骨折断了,油轮分成两截,可怕的断裂声持续了10分钟之久。天明后,法国两架直升飞机冒着狂风,把“卡迪斯”号船员全部吊接上机,巴尔达里也羞愧地爬上了直升飞机的救生篮。5时05分,他从飞机上向自己的油轮投下了最后的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