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沧海之盾:海洋军事与海军趣闻
16876100000008

第8章 兵力纵横——海军实力的较量(3)

二战后,日本在日美安全保障的荫护下,口头上承诺坚持“无核三原则”,暗中却隐蔽地进行开发核武器的准备。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日本的一份秘密外交文件称:“日本当前采取不拥有核武器的政策,但是要保持制造核武器的经济、技术能力,以及不受外来挟制。”这就表明,所谓的“无核三原则”,只是在强大的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所采取的一项权宜之计。实际上,日本早就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制造出自己的核武器作为“杀手锏”。日本自卫队的高级将领们始终在叫嚷:“鉴于日本防卫需要,核武器是绝对必要的。”1994年,当时的日本首相羽田孜在答记者问时,曾毫不隐讳地说:“日本确实有能力拥有核武器。”1995年,日本著名的《宝石》杂志也披露:“日本能在183天内制造出原子弹。”英国也有报告说:“日本甚至有可能已秘密造出了一个只需要上浓缩钚就能完成组装的核弹。”

日本不仅在口头宣称可以拥有核武器,实际上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其一,日本加强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尖端的核技术研究。日本现在拥有核规模在世界上名列第三,全国28%的电能是靠核电。日本以和平利用核能为名,大力开展尖端核科技研究。比如,从事常温、室温的核聚变研究,使其在最大程度上受到人为控制,并能摆脱高温条件的限制。

日本尽管目前还没有制造出核武器,但在核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却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据西方媒介报道,日本拥有世界上唯一的大型螺旋形核聚变实验装置,其受控核聚装置也是属于世界一流的。俄罗斯《消息报》指出,在日本迅猛的核工业发展势头面前,谁也不敢肯定,将来日本不会涉足核武器。因为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发达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工业基础。一旦形势需要,日本作出建立核武装的决定,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从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三核大国。

海洋对于日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日本自卫队一旦拥有了航母和核打击力量,将会是什么情形?爱好和平的人们正在注视着它的发展趋势。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海洋世纪。对于海洋资源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领土的争夺,现在已经开始涉及越来越多的国家,未来必将有更加激烈的争夺。在这方面,日本不是等闲之辈。看看它的过去和现在,便可预知它的未来——日本是不甘落后的。

不甘受制于人的印度海军

印度,是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曾为人类文明提供过无数的珍贵财富,也是一个有着10亿人口的世界人口大国和经济贫弱的发展中国家。然而,更让人们不可小视的是,它在南亚掀起的核军备竞赛,以及它逐渐增强的军事实力和面向印度洋的大战略。

尽管在独立后印度的领土范围缩小,实力也大大削弱了,但雄心勃勃的印度领导人始终没有忘记“印度中心论”和“大印度联邦”的战略设想,始终渴望着在新的世界里大展宏图,“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并坚定地要确定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支配地位。为了实现这大国梦想,多年来,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了三次印巴战争,其间小的武装冲突无数,并在1971年将东巴基斯坦肢解出来成立孟加拉国,进一步削弱了巴基斯坦国力;为了这个梦想,印度策动和支持了达赖喇嘛叛逃,企图分裂中国,占领大量中国领土,并于1962年悍然发动中、印边界战争;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印度吞并锡金;为了这个梦想,印度放弃“不结盟”政策,寻求靠山,并积极争取做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力做世界政治大国;为了这个梦想,印度穷兵黩武,大力加强军事现代化,争当世界军事强国,成为世界上军备采购大国;为了这个梦想,印度立志做核大国,它不顾世界性反核潮流和核裁军趋势,拒绝签署1996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南亚次大陆掀起了核军备竞赛,并且毫不负责任地把发展核武器说成是为了抵御来自中国的威胁,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

几十年中,印度在励精图“志”。在东南亚,印度的军事力量首屈一指,无人能比。在亚洲,印度是第二大国,是有航母的亚洲大国,并且与亚洲第一大国的中国发生过边境战争,其边界纷争依然难解。在世界,印度享有“世界十大经济强国之一”的美誉,其军事力量号称世界第四,是世界上第六个核大国。

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印度这个南亚雄狮已经醒了。

其周围和世界的人们,应该注意这只雄狮的动向。印度政府认为:建设一支战斗力强大、现代化强度高的远洋海军,是实现地区霸主地位的力量保证。因此,在其野心勃勃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印度海军的发展是重中之重,印度坚持实施海军优先发展的方针,努力造就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

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后,印度在原英属皇家印度海军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海军。当时海军兵力不足1万人,中、小型舰艇不到20艘,是一支仅能沿海巡视,根本不能出海打仗的海军。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和大力发展,特别是印度政府于1978年批准实施海军20年发展计划后,印度海军实力急剧膨胀,其综合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越。至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海军总兵力已达到5.5万人,到90年代末,海军已发展到6万人,编成2个舰队、25个舰艇中队、16个海军航空兵中队。海军目前装备各类舰船138艘,其中主战舰艇47艘,其他各种小型舰艇和辅助船只91艘,总吨位30余万吨。主战舰艇中,有2艘航空母舰(2.9万吨的“维拉特”号和1.95万吨的“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已于1997年退役)、19艘常规潜艇、8艘导弹驱逐舰、21艘护卫舰,还有17艘小型护卫舰、6艘导弹艇、20艘水雷战舰艇、16艘两栖舰船和多种辅助舰船23艘。此外,印度海军还有各型飞机170余架,其中战斗机65架、直升机90架。从整体来看,印度海军总兵力居世界第7位,舰船数和总吨位居世界第10位。其大型水面舰艇已基本完成大型化、远洋化、导弹化、直升机化和电子化。

印度海军最高领导机构为海军司令部,主官为海军参谋长,上将军衔。印度海军建有3个地区司令部,即东部、南部、西部司令部。印度海军的指挥层次主要分为4级,即海军司令部、地区海军司令部、舰队(或基地)、舰艇中队(或海军航空兵中队)。印度海军拥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岸基部队、陆战特种部队、海运部队等兵种。他们组成三层海上力量,即由航母领衔远洋主体舰队组成的远洋海军;保卫海岸线及港口的近海海军;保卫200海里经济区海洋资源的海岸警卫队。

为了建设大海军,印度政府采取优先发展海军装备,从发展海军造船工业,建造国产军舰入手,依靠俄罗斯,迅速扩充海军实力的方针。海军的军费开支逐年增加,海军军费的比例不断提高。印度海军运用连年不断增加的军费,加快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仅1997年以来,印海军就有29艘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国产驱逐舰、护卫舰、两栖攻击舰、训练舰和巡逻舰入役,以顶替前苏联六七十年代提供的武器装备及已接近退役年限的舰船。印度海军实行大舰战略,大力扩充各型作战舰只,建成了一只由大型军舰、潜艇、航母、舰载机和高技术电子装备组成的力量均衡、具有威慑力的远洋海军。

这支远洋海军的核心是航空母舰编队。

以航空母舰为中心,形成远洋作战突击群。印度认为,未来海上作战必须夺取海上制空权,没有制空权,就难以保持持续的制海权,甚至根本就不可能有制海权。在近海海域,夺取制空权可以由岸基飞机完成,但在公海远洋作战,就只能由舰载机来完成。因此,要夺取远洋进攻的胜利,关键是要有航空母舰。作为海军大国的主要标志就是航空母舰。有了航空母舰,便使印度能够保持其在印度洋海域可靠的战略威慑。为此,印度制订了“21世纪远洋海军扩充计划”,其目标是建立东、西、南三支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远洋作战突击群。

东盟海军——群起追逐闹南海

东盟,即“东南亚国家联盟”,于1967年8月8日由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国发起成立。在1998年4月30日东盟外长会议上,柬埔寨被正式接纳,成为了第十个东盟成员国。至此,东盟由最初的5个成员国发展到10个,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终于实现了“东盟十国梦想”。

东盟是个地区间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发展相互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关系,谋求建立“和平区”。1976年2月,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签订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规定成员国最大限度地利用东盟地区的自然资源,相互补充各国的经济,共同探讨各国商品贸易和其他世界经济问题,加强成员国的防御合作。

东盟国家中除老挝外,都是半岛或群岛国家,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对东盟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维护海洋权益和保障海域安全也成为东盟国家的头等大事。被东盟国家包围其中的南海,有着极为丰富的海底石油和海洋资源,因而,东盟国家在强调区域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着岛屿归属与海域划分等纷争,特别是在南沙群岛的归属问题上,一些国家与中国存在着根本分歧和争端。

南沙群岛是由230多个岛、礁盘和沙洲组成的。位于南海南部。整个南沙海域有80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南海海域面积的1/3。南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这是不容争议的历史事实。

南沙群岛发生争端的起因源于20世纪60年代该地区发现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之后。

有四个东盟国家宣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它们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印尼虽然没有对南沙群岛的任何岛、礁提出主权要求,但声称中国所划的断续线侵入了印尼的大陆架。目前,除中国大陆控制着7个岛礁和我国台湾驻守的太平岛外,共有38个岛礁已被其他东盟国家侵占,其中,越南侵占了西部和西南部的27个岛礁,菲律宾侵占了东北部的8个岛礁,马来西亚侵占了3个岛礁,印尼和文莱分别侵入南沙海域5万平方千米和3千平方千米。在这种情况下,南沙已成了当今世界上争议最大的一个海域。

与此同时,侵入中国南沙群岛的国家都在加紧勘探、开发和利用南沙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加快开发海底石油资源。据统计,这些国家已在南沙海域打出100多口油气井,海上石油的开发已成为这些国家的资源战略行动和经济支柱产业。

为了争夺和维护海洋利益,保护各自的领土、岛屿、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安全,为了保卫海峡和海上交通线,在全世界都在裁军减员的和平与发展形势下,东盟国家却在扩军强武,大力发展海军,开始了海上新角逐……

1.新加坡海军

新加坡于1965年8月9日独立,1975年才建立海军。20世纪80年代后,新加坡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开始注意加强军队建设,此时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也引起了新加坡对海军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新加坡海军得到较快发展,先后购买或自制了“鱼叉”、“西北风”导弹和导弹护卫舰、潜艇、大型登陆舰及海上巡逻机等装备,自制的“无恐”级巡逻艇性能先进,完全能与驱护舰相比。在此基础上又组建了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等。目前,新加坡海军总兵力已达4500人,拥有各型舰艇50余艘。该国现正在实施的国防2000军备计划,海军以拥有高、尖、新武器为目标,全面提高战斗力,力争成为一支联合高效、平衡统一和常备不懈的防御力量。近几年新加坡的国防经费不断增加,现已相当于印尼和马来西亚国防经费之和。

2.泰国皇家海军

近几年,泰国海军不仅人数不断增加,而且现代化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泰国海军目前拥有航空母舰、护卫舰、导弹艇、巡逻艇、水雷战舰艇、两栖作战舰艇及后勤补给舰130多艘,另外还有内河舰艇150余艘。其中护卫舰是海军舰艇的主力,共19艘。20世纪90年代购进的护卫舰,都装备有反舰和防空导弹、反潜武器及1架“海妖”直升机。1998年“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入役后,实力进一步增强。总兵力达6.3万人。位居东盟各国之首。

1997年,西班牙为泰国建造的航空母舰“差克里·纳吕贝特”号编入泰国海军,使泰国最终圆了航母梦。

泰国是以全力发展经济为基本国策的东盟国家,为什么对价格高昂的航母却如此垂青呢?原来,1989年一场强台风席卷泰国南部,虽然海军全力抢救,终因舰艇的吨位小,活动距离近,抗风能力差,力不从心,致使大量渔民和沿海灾民死亡或失踪,若当时有舰载机就能减少不少损失。另外,泰国近海是个海盗猖獗之地,为保护过往船只和海员的生命、财产免遭劫难,舰载机最能解决问题。因此,拥有能搭载几架直升机的大型舰成了泰国海军的当务之急。谁知这一意向一透露,立即就有几家公司向泰国推荐自己载有舰载机舰艇的方案和报价。其中西班牙巴赞造船公司的“轻型航母”方案最为诱人。一是造价低,只相当西方建造一艘护卫舰的价格;二是5年交货,这些条件泰国方面十分满意,最后花3.6亿美元成交。这样,“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于1997年编入泰国海军,不仅为完成海军所担负的任务提供了条件,也圆了自己的航母梦,成为东南亚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3.越南海军

越南海军建于1955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大力发展,现在已成为拥有舰艇部队、海军陆战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部队及专业勤务部队组成的多兵种部队,总兵力约4万人。

越南海军现有护卫舰、导弹艇、鱼雷艇、巡逻艇及扫雷舰艇、登陆舰艇300多艘,但除护卫舰外都是小型舰艇,而且多属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产品。越南海军也一直想拥有潜艇,估计不久可能实现。

4.印度尼西亚海军

印度尼西亚1945年8月才获得独立,独立后奉行不结盟政策。军事上强调抗登陆作战,以岛屿为基地,御敌于国门之外,因此建军重点以陆军为主。直到1984年,海军兵力只占全军人数的约12%,只有2个海军基地和69艘美、英、苏、日及南斯拉夫淘汰的旧舰,这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对“千岛”及漫长的海岸线进行防御的。1985年后,印尼逐渐意识到它在海上的战略地位及近海资源的意义,于是加速了海军的建设。至今已新建了9处基地,初步形成了环岛基地网,新购置了52艘基本都具有反潜、防空、反舰能力的舰艇。自1989以来,它陆续向国外13家船厂公开招标了建造23艘FG90型护卫舰的计划,并于1995年开始实施。目前印尼海军兵力已达5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