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恩”级战列舰是1912年度(2艘)、1914年度(1艘)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艘)计划建造的战列舰。
根据1908年修改的舰队法的规定,德国自1912年起每年建造l艘战列舰;但1912年德国再次修改了舰队法,并决定在1913年度追加建造l艘战列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转为执行战时计划,并于1914年度追加建造l艘战列舰。这样,该级战列舰分别于1913、1914年度各建造两艘。德国海军在沿用“国王”级战列舰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该级战列舰进行了设计。当时,澳大利亚海军为了节约舰体长度而采用了三联装的主炮塔,对此德国海军也进行了慎重的讨论。如果采用三联装炮塔的话,舰体中央的炮廓将变小,这也将节约装甲重量,而且4座三联装炮塔的重量几乎相当于6座双联装炮塔的重量,并能够获得更大的射击角度。但在对澳大利亚战列舰进行调查后发现,其舰体中央火炮的弹药供给速度比左右两座火炮要慢一些,炮塔的发射速度也相对较低,炮塔旋转的转矩也增大了,如果被1发炮弹击中的话,3座火炮可能均无法使用。鉴于此,德国海军最终放弃了这种炮塔。德国海军认为,与他国搭载三联装炮塔的战列舰相比,如果将口径增大一圈,双联装火炮也能够发射同等弹量的炮弹,遂于1912年1月决定采用380毫米火炮,并装备于“拜恩”级战列舰。克虏伯公司立即着手进行试验,并于1914年成功完成试射,随即投入实际生产。为此,该级战列舰也不得不推迟一年动工。另外,早在该级舰的设计之初,德国海军就一直在讨论是否安装巡航用的柴油机,最终在该级第三艘舰——“萨克森”号战列舰上完成了这一构想。但由于“萨克森”号战列舰未能完工,德国海军最终还是未能实现搭载柴油机的计划。
“衣阿华”级战列舰
“衣阿华”级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后一级退出现役的战列舰。该级舰始建于1943年,至1944年完成,共造4艘,分别是“衣阿华”号、“新泽西”号、“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
“衣阿华”级战列舰是在“南达科他”级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它继承了“南达科他”级强装甲防护的优势,并且一改以往战列舰长期疏忽的问题,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为此,该舰采用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又重新设计了舰体。此外,该舰还特意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螺旋桨,以消除舰艉振动现象。
“二战”期间,“衣阿华”级活跃于太平洋战场,为航空母舰护航和支援两栖作战。敲后,除“密苏里”号留作训练舰外,其余3艘均封存备用。朝鲜战争爆发后,该级舰再赴战场,其中“威斯康星”号于1952年因受炮击,返国修理,余者均服役至战争结束。此后,4艘舰又一次全部封存。1968年,“新泽西”号第三次“从军”,奔赴越南参战,但因作战能力有限,消耗费用过大,终在1969年退出。
20世纪80年代,美国斥重资对“衣阿华”级战列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重点加强对地对舰攻击和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舰上加装了8座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和4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发射装置,新增4座“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又设置了直升机起降平台和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
重整武装的“衣阿华”级再次踏上征程,虽依稀仍见当年勇,但终究难逃英雄迟暮的命运。1990年,第四次服役没多久的“新泽西”号和“衣阿华”号再次封存。而“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则参加了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二舰共向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还炮轰了科威特南部的伊军炮兵阵地,铸就了它们战场生涯中最后的辉煌。此战后不久,“衣阿华”级便退出了现役。
1992年以后,一代海上霸主“衣阿华”级终于彻底退出了海战的历史舞台,也白此终结了那个曾经无限辉煌的巨舰重炮时代。然而,它们并未就此消亡。现在,“衣阿华”号停泊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休森湾,“新泽西”号保留在新泽西州卡姆登港口,“密苏里”号永存夏威夷珍珠港,“威斯康星”号驻足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港口,4舰均作为海事博物馆展出。
“布伦瑞克”级战列舰
“布伦瑞克”级战列舰是德国190l、1902年度计划建造的战列舰,是根据1900年制定的第二个舰队法建造的第一批战舰。如果根据旧舰队法,该级战列舰原计划替代1873年舰队创设计划中的海防舰。新舰队法出台后,战列舰的建造数量进一步增加,该级战列舰就是作为增加的部分而建造的。
“布伦瑞克”级战列舰是第一批以与英国舰队作战为首要目的而建造的战列舰,其主副炮的配置均仿照了英国战列舰的样式,装甲防护措施则稍稍优于英国战列舰。当时,随着装甲的复杂化及鱼雷的发展,意大利海军除主副炮外,还采用了中间炮,法国海军则进一步扩大了副炮的口径。为了采取应对措施,该级战列舰在其前后主炮塔间的舷侧区域,从上甲板至水线装甲带均铺装了装甲。
“恺撒·腓特烈三世”级和“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都十分重视火炮发射速度,因而搭载了240毫米速射炮。由于德国在1900年研制出了280毫米火炮,因而该级战列舰采用了该种火炮。从时间上来看,“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也能够搭载该种炮,但从保持舰队实力均衡的角度出发,最终还是决定从“布伦瑞克”级战列舰起再装备。该级战列舰并没有采用中间炮,取而代之的是在副炮中采用了新型的170毫米40倍口径速射炮。但这种火炮发射的穿甲弹重达63千克,炮手们很难迅速填弹,因此其发射速度反而降低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该级战列舰隶属于公海舰队的第2分舰队,但不久就被调配到第4分舰队,驻守在波罗的海。此后,为了补充小型舰艇的兵员,该级战列舰的部分船员被抽调到其他舰艇,其主要任务也改为负责湾警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凡尔赛条约》,该级战列舰被保留了下来,其中3艘作为正常配备的战列舰,其余两艘则作为备用舰,均划归魏玛共和国海军所有。
§§§第二节海上武库——巡洋舰
巡洋舰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初,世界海军强国崇尚马汉的“海权论”,认为谁的军舰造得大、炮口造得粗,谁便能称霸海洋、主宰世界;再加上迅猛发展的工业革命,为建造巨舰提供了技术保障。于是,各海军强国的战舰越造吨位越大、炮口越粗。主力舰的逐渐大型化以后,为主力舰警戒、护航、侦察的巡洋舰,也开始向大型化、高速度发展。这一时期巡洋舰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1.继续发展大型化巡洋舰
华盛顿协定限制了战列舰建造的数量,导致了建造重型巡洋舰。重巡洋舰主炮口径203毫米,排水量1万吨左右。当时称这种舰叫“条约型巡洋舰”。如日本的4艘“古鹰”型巡洋舰是世界最早的重巡洋舰,攻防力强,航速高,排水量与英国的“E”型、美国的“奥马哈”型大致相同。日本还建造了4艘“妙高”型和4艘“高雄”型。这8艘巡洋舰都属“条约型巡洋舰”,炮火、鱼雷火力强,航速快,有装甲防护,被认为是同时期各国重巡洋舰中最优秀的军舰。德国造了3艘装甲巡洋舰,也叫“袖珍战列舰”。当时,德国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不仅受华盛顿协定限制,而且还受着凡尔赛和约的制约。为了对抗德国拥有新舰不得超过1万吨的条约限制,德国人在这3艘装甲巡洋舰上大动脑筋。由于使用铝、焊接和其他减少重量的办法,3艘舰的实际排水量为每艘1.2万吨,装备6门280毫米的火炮和许多小炮,航速可达26~28节,有装甲防护。
2.航速提高
这一时期建造的巡洋舰,普遍使用了高张力钢和轻金属,既保证舰体坚固又减轻了重量;电焊也取代了铆钉而被逐步广泛应用,从而改善了建造工艺;使用高温高压的蒸汽轮机和柴油机。这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提高了巡洋舰的航速。像日本的“古鹰”型巡洋舰,在船体结构上,采用了比较小型的骨架,减少了钢板的厚度;采用了主机马力比较小的细长船体,成功地减轻了船壳重量;加上一部锅炉混烧煤炭,大大提高了航速,达到35.5节。美国的“阿拉斯加”号大型巡洋舰航速33节,英国的“奥罗拉E型”巡洋舰的航速也已达到33节,意大利建造了40节高速度的轻巡洋舰,把巡洋舰的航速提高到了顶点。
3.装甲防护有所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巡洋舰以减轻装甲换速度的教训,普遍引起了世界海军强国的重视,在这一时期建造的巡洋舰注重了装甲防护。如日本的“最上”型巡洋舰采取倾斜式舷侧装甲防护,并对水下鱼雷有防护能力。“古鹰”型巡洋舰舷侧和中甲板的装甲,使用高效率的嵌接接缝法,加强了船体纵向强度;另外还加强水线部分的装甲防护。日本的“高雄”型巡洋舰采用了防鱼雷纵隔壁,提高了水下部位的防护能力。英国和美国建造的巡洋舰也在船体的坚固性、侧舷装甲和水下装甲防护方面做了改进。
4.攻防平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开始登上“海洋霸主”的地位。在大力建造航空母舰的同时,也造了大批巡洋舰和驱逐舰。巡洋舰充当航空母舰“卫士”的角色。为了有效地防御来自飞机和潜艇的威胁,保护航空母舰编队的安全,这个时期建造的巡洋舰,加强了对空和对潜防御,出现了一批“攻守平衡”的巡洋舰。像美国的“巴尔的摩”、“得梅因”、“克利夫兰”、“伍斯特”号巡洋舰,在攻击和防卫能力上达到平衡。
在防空武器方面,雷达装上巡洋舰。雷达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由英国人研制成功。雷达的出现,使巡洋舰及时侦测到来袭的敌机或舰艇,且不受夜晚或浓雾的限制,为战舰的防卫赢得主动。接着,火炮指挥仪也研制出来并装备军舰,包括雷达在内的火炮指挥系统,可使舰炮有效地打击飞机。同时,巡洋舰还装备了口径为20~40毫米的多管自动炮,可以快速、灵活、准确地对空射击。炮弹近发引信的使用,使炮弹并不一定要直接命中目标,可在有效距离内靠炮弹的爆炸力将飞机击毁。
与此同时,在反潜艇方面也得到加强。声呐装上巡洋舰,给战舰安上了“灵敏的耳朵”。英国和美国在声呐技术上领先。美国在战时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一种能用一窄波束迅速在一个扇面或360°全方位扫描的系统。这个系统能迅速准确地搜索到德国潜艇。反潜兵器也得到改善。1942年,英国海军在巡洋舰装备了名叫“刺猬”的深水炸弹,能从舰首把24枚深水炸弹齐射出180米远;深水炸弹的装药量也成倍增加。不久,美国海军使用了带有陀螺仪稳定器和加大射击角的改良型“刺猬”深水炸弹发射炮。由于使用了“刺猬”型深水炸弹发射炮,命中潜艇的概率1944年提高了8%,1945年提高了1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巡洋舰参加了广泛的战斗活动,主要是袭击敌方的海上交通线和保护自己的交通线。战争初期,德国还用重巡洋舰和快速商船改装的辅助巡洋舰,单独在大西洋上进行所谓的“巡航作战”。此外,巡洋舰也曾协同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进行战斗,担任它们的护卫,防止敌方航空兵、潜艇和驱逐舰的攻击。同时,巡洋舰还参与了对岸上目标和基地港口的炮火袭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巡洋舰被击沉的共有123艘,占参战总数的47%,被击伤的也有80艘之多。
巡洋舰的没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昔日的海上霸主战列舰走向衰落,各国不仅停止了建造新战列舰,而且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也纷纷退役,或进工厂化舰为犁,或长时间封存。
一些国家计划中建造的巡洋舰也停止了建造,大批巡洋舰亦开始退役。即使是美国这样的海军大国,也仅存20艘重巡洋舰,而将另外20艘重巡洋舰和40艘轻巡洋舰转入预备役。
随着美国和前苏联冷战的兴起,巡洋舰又被卷入新一轮军备竞赛。进入20世纪50年代之后,发展巡洋舰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前苏联,其他国家建造巡洋舰的很少。英法等国则以建造驱逐舰和轻型航空母舰取代建造巡洋舰。
美国推行“核威胁”战略,并将航空母舰及其可投掷核武器的舰载机作为威慑手段之一。为了使舰载机深入对方的国土纵深,航空母舰不得不尽可能地逼近陆岸,这就冒着遭受对方陆基航空兵反击的极大风险。于是,美国发展巡洋舰的目的在于替航空母舰提供对空防御。事有凑巧,美国初期的防空导弹系统在体积和重量上都很庞大,唯有巡洋舰能够装载得下。上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一种改装而成的、专业化的防空导弹巡洋舰,接着为了协调核动力航空母舰作战,又专门建造了防空型的核动力导弹巡洋舰。而在西欧,英、法、意等国则慑于前苏联庞大的潜艇部队,纷纷改装或新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为战斗使命的反潜型直升机巡洋舰。
1953年,美国在其重巡洋舰“巴尔的摩”号上装上了“天狮星-Ⅰ”导弹。从此,巡洋舰开始进入导弹化新时期。1955~1956年,美国又对两艘“波士顿”号巡洋舰进行改装,装备了导弹武器。1958~1959年,又对两艘巡洋舰进行改装,装备了对空导弹、反潜导弹,使之能对付空中飞机和水下潜艇的攻击。最初的导弹巡洋舰的射击威力并不比火炮巡洋舰强。由于“天狮星”导弹效能很低,所以增大打击岸上和水面目标的企图并未实现。在这一时期,防空导弹得到了优先发展,研制了“黄铜骑上”、“小猎犬”和“鞑靼人”防空导弹。总之,导弹巡洋舰在发展的最初15~20年内,在各种武器射击威力方面并没有取得质的飞跃,因而,导弹巡洋舰对岸对舰攻击的能力不强,仍然充任警戒舰。1977年,“鱼叉”新式反舰导弹开始装备巡洋舰,是反舰能力发生根本变化的分界线。“鱼叉”导弹使巡洋舰的射击威力增大了1~1.5倍。1983年,“战斧”反舰导弹开始服役,这是增强反舰射击威力的又一步骤。“宙斯盾”系统装备“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后,导弹巡洋舰的射击威力比早期舰增加了1.5~1.8倍。而在1986年,随着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配备,其射击威力又增加到10倍。借助于发射装置的改进,对空射击威力也增加了1.3倍。在远程“战斧”导弹装舰之后,巡洋舰对岸射击的威力也增加了许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