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直搞不明白胡适为什么又叫胡适之,向大人请教,也说不出所以然。有点学问的告诉我,适是名,适之是字。想打听某个人,常会问这家伙叫什么名字,名和字是两个意思,名是名,字是字。我越听越糊涂,所以就不太喜欢胡适。
不喜欢胡适还有俩原因,一是鲁迅先生不喜欢。受教育的影响,我小时候对人物的偏好,基本上跟鲁迅走,他老人家喜欢我就喜欢,不喜欢就跟着骂娘。小孩子心目中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胡属于坏人,为什么,这个一点都不重要。
到大一些,开始能看小说,看外国小说,无端觉得只有作家才叫伟大,而且必须是世界级。胡适不能算大作家,虽然文学史上必定提到,他又没什么了不得的作品,偶尔看到一些,一场独幕剧,几首白话诗,平心而论,都不怎么样。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为了挣点小稿费贴补家用,给中学生开过专栏。说起来也荒唐,用的是父亲的笔名,老气横秋大谈过去,害得一些中学老师都以为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记得也曾写过胡适,专谈他年轻时如何荒唐,游手好闲,吃花酒,喝醉了居然打警察,终于有一天觉悟了,明白这样是不对的,应该感到羞耻,于是开始发愤读书,很快考上“庚子赔款”的第二期官费生,到美国留学,从此走上正道,前途无量。
仅仅把胡适当作一个励志故事,显然不够。我是个喜欢读闲书的人,乱七八糟的书看多了,对胡适的认识就有变化。当然,也会在一些并不足道的小事情上花工夫,譬如胡适的学位。在过去年代,只要在国外混过几年,回来很不一样,你堂而皇之地说自己是博士,还真没什么人会怀疑。胡适在美国读了七八年书,以他的聪明和智慧,拿个博士学位应该没问题,可惜这是现在的观点,搁在当时,细究起来,并非那么简单。毕竟人家读的不是美国的野鸡大学,花点钱玩玩函授就能搞定。
胡适刚出国,学的是农科,后来转行文科。真正用来攻读博士,不过两年时间,勉强把课程读完已很不错。因此他回国,大家都喊胡博士,其实并没拿到学位。同样道理,冯友兰在国内读完大学,去美国混了三年,读完了应修课程,扛着博士头衔打道回府,事实上也没拿到学位。
胡适和冯友兰都是读的哥伦比亚大学,都是杜威弟子,学位都是后补。冯小四岁,拿博士头衔却在之前。胡适十年后才拿到,这时候,他早已大名鼎鼎,有没有已很不重要。
胡适和冯友兰虽然同一所学校,差不多的著名导师,为人为文,风格完全不一样。后来学人比较过两人的博士论文,颇多感慨,譬如夏志清先生就觉得冯的“英文很劣”,“很丢人”。
大哲学家罗素对胡适的论文评价非常高,有学者在胡的日记中发现了相关文字,是罗素写的关于胡适的一个书评。有趣之处在于,胡适生前从未对人提起过,他似乎无意借助别人的评价来包装自己。
哥伦比亚大学正式授予博士学位时,胡适早已是文坛大亨学界领袖,“我的朋友胡适之”是当时最流行的笑话。除了这顶当之无愧又姗姗来迟的博士帽,他一生共获得了三十多个荣誉博士头衔,我懒得再去查还有谁更多,反正到了这数目,多一个少一个已无所谓。获得如此之多的博士头衔,与他当过大使先生有关,美国佬也是拿村长不当干部,为了讨好中国的驻美大使,仅仅在一九四二年,就扔了十顶博士帽给胡适。
考察近现代中国,学界在一开始,真不太看重头衔,有学问的人多,懂学问的人更多。梁启超没留过学,陈寅恪连个像样的本科学历都没有。有人以民国政府官员举例,当时的部长相当一部分有洋博士头衔,大叹今不如昔。譬如教育部长朱家骅和社会部长谷正纲,都是留德博士,不过,学问究竟有多大,应该打一个问号。还有留美的孙科和留法的王世杰,说学问好,恐怕也难以服人。过分看重从来不是好事,看重什么毁掉什么,在中国已成为常态。
胡适的学问和为人,跟他的题字一样明白。用明白来评说字,肯定会被书家讥笑,有个玩书法的好友,有一天突然对我盛赞胡适的字,说现在太多的人写鬼画符一样的草书,字迹里一点文化含量都没有。老实说,文化含量很玄乎,不过对胡适确实可以有不断的重新认识。与二十世纪第一流的学者相比,胡适显然还有些浅,这个浅,就好像他的书法作品,总是出现标点符号一样刺眼。
胡适无疑是二十世纪最有文化的人,他的一些想法,在今天越来越有意义。少谈点主义,多做点学问,他的学问从来不是深奥。提倡自由,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他又说,容忍比自由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容忍“异己”,才可能会有真正的自由。
自由和容忍让胡适变得博大,他投身政治,涉足官场,都不成功。在过去,我一直觉得这是污点,现在终于明白,敢把自由和容忍带进政治和官场,虽败犹荣,是政治和官场对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