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陈年旧事
1703800000020

第20章 竺可桢/为何宋人不知梅

庚子赔款二期学生中的三杰,相差一两岁,赵元任最小,胡适居中,竺可桢最大。活最长的赵元任,九十岁。其次竺可桢,八十五岁。胡适最短,活了七十二岁。他们的政治观点,非要分成左中右,胡适显然偏右,当过国民党的官,去了台湾。赵元任中立,长年生活在国外,国共两不得罪,共产党得天下以后,回过两次大陆,一是“文革”中,一是八十年代初。偏左的自然应该是竺可桢,最有力证据,是他老人家七十二岁,还加入了共产党。

这个划分似是而非,平心而论,三位老同学有太多的共同点,都有学问,都有身份和地位,都是统治者想利用的人,一辈子吃香喝辣。西方的自由思想给他们打下了基础,又能出淤泥而不染,可以算得上堂堂正正。三位的背景其实很相似,都是说吴语的江南人。胡适的籍贯是安徽绩溪,地处皖南,生在上海大东门,听口音仍然还有吴语腔。赵元任是常州人,随着做官的父亲到处走,居家一直是说家乡话。

竺可桢是浙江上虞人,家境自然说得过去,好像是一个米老板。他的中学先是在上海读的,后来又去了唐山路矿学堂。科举取消,当时的父母真不知道该让孩子学什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学路矿。以浙江籍人士为例,鲁迅、马寅初、朱家骅、陈立夫,都和矿物打过交道,都是不了了之半途而废。

到了美国,与胡适一样,竺可桢在一开始,也是学习农科。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万事以农为本,他稀里糊涂地就进了农学院。直到本科毕业,才转进哈佛的地理系攻读气象学。这一次,算是入对了门,找到了真爱,不仅非常顺利地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就此成为中国气象学的一代宗师。

南京市内的最高处北极阁,现在依然还能看到当年的气象台遗址,不过已改成了气象博物馆。它最初就是由竺可桢领导所建,因为是在山上,用水很不方便,不得不修一条公路,用汽车送水上去。竺可桢给气象定位很高,觉得很多事都离不了。气象乃万物之首,战争年代打仗,首先要考虑到气象。不仅战时如此,日常也是这样,大到农业,小到出行,刮风下雨都不能不在乎。

气象学还可以用来研究历史,郭沫若曾向竺请教,唐贵妃得宠之前,玄宗有个梅妃,喜欢在宫中广植傲寒斗雪的梅花。可到了宋朝的苏东坡笔下,已是“关中幸无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陕西一带的梅跑哪儿去了。竺可桢没被问住,立刻就给出了答案。

全球化变暖是时髦话题,成了要环保的重要依据。然而竺可桢却用一张曲线图,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具体地说,在唐朝,地球相当温暖,那年头黄河流域的气温,与今天的长江流域不相上下。以梅花为例,它虽然傲雪斗霜,并不耐寒。到了宋朝,地球突然变冷,黄河流域的温度急遽下降,梅花难以生存,于是形成了“不知梅”的现实,王安石便曾讥笑北方人分不清梅花和杏花。

根据竺可桢的温度曲线图,今天的平均气温,已接近唐朝,而历史上最冷的年代,在北宋。同时,曲线还告诉我们,气温的冷热变化,不一定是个缓慢过程,它像股票一样,一会儿牛市,一会儿熊市,突然跳水也是常态。气温变化与干旱洪涝有密切关系,许多疑问我们还不能解释,轻易就下结论,很可能会有严重后果。

竺可桢后来屡屡被人提到,当然不是由于气象学,更重要的原因是,当过十多年的浙江大学校长。中国是个重教育的国度,在解放前,当上县中学的一校之长,基本上跟县太爷差不多。不平常的年代,当上著名大学的校长,那是非常的不平常。现如今的部级高校领导任命,据说也还要经过政治局讨论,因此校长一职的被看重,不仅传统,而且仍然延续。

抗战胜利,当时的教育部长朱家骅打电话给赵元任,希望他回国出任中央大学校长,赵很潇洒地回电:“干不了,谢谢。”北京大学的校长则由胡适担当,考虑到他老好人,号称“大炮”的傅斯年先代校长,对原有教职员大加整顿,用傅的话说,是替胡“清君侧”。

竺可桢担当浙大校长是在抗战前一年,当时他在南京定居,为要不要当这个校长十分犹豫。读《竺可桢日记》,记忆最深的总是赶来赶去,每周在杭州待几天,在南京住几天。他详细记录了路上需要的时间,当时宁杭国道比较好走,半天也就到了。

如果不是抗战,这校长未必当得长,一开始只想顶替一阵,可是抗战爆发,他不得不挺身而出,带着学校西迁,结果成了浙大校史上最重要的一位校长,干了十三年。他当校长的口碑极好,查民国年间的大学,学生极难侍候,学潮一个接着一个,当校长能一口气干这么多年,恐怕也是绝无仅有。

行政工作会影响做学问,不言而喻。胡适的著作,常常写了上本没下本,显然与太多兼职有关。凡事都有得有失,竺可桢当了多年的大学校长,科研水平不可能不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