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1708900000022

第22章 经济学家给你的忠告(2)

老人的反应是不是很让人惊讶?如果是一般人,肯定会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对着已经化为碎片的瓷瓶捶胸顿足、扼腕痛惜,有的可能会经过好长时间才得以恢复精神。

每一次选择都要付出行动,每一次行动都要投入。不管前期所做的投入能不能收回,是否真的还有价值,在出下一个选择时,我们不可避免还是会考虑到这些。最终,前期的投入就像坚固的铁链一样,把我们牢牢锁在原来的道路上,无法作出新的选择,而且投入越大,被锁得越结实。可以说,“沉没成本”是路径依赖现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一次求职失败成一次恋爱挫折,会不会让你耿耿于怀呢?如果回答是的话,那么肯定会有人笑你。因为时间无法倒流,倾覆之水再难收回,过去的只能让它过去。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著名作家、企业家奥格·曼狄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但他是幸运的,念完了,有了工作,并娶了妻子。但是后来,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愚昧、无知和盲目的冲动使他犯了一系列不可饶恕的错误,最终失去一切宝贵的东西——家庭、房子和工作。几乎一贫如洗的他只能漫无目的地流浪。终于有一天,碰到了一位牧师,牧师给了他一本书,他从中发现了自己的潜力,重新做人。他开始重新找工作,卖报人、公司推销员、业务经理……其中饱受辛酸,但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帝国,并撰写了一本名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小说,这本小说就是著名的羊皮卷的故事,其中的原型就是他本人。这个故事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从失败、错误的阴影中走出来,直至最终走向成功!

我们与其为已经过去的种种失败、错误悔恨内疚,还不如忘记过去,吸取教训,重新选择人生道路,因为过去的所有投入、付出都如往日云烟,无法回收。这种无法挽回的投入、付出成本,我们常常称为“沉没成本”。对于沉没成本的“选择”就是不要再去考虑它的存在,因为不管“沉没成本”是多少,对于未来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彻底地放弃沉没成本,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好。

学会选择,争取效用最大化

也许理想的人生,就是“有机会选择”。关于选择,人们有无数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自由还是屈服”乃至“这山望着那山高”,但是最沉重的还是“你别无选择”。

什么是选择?选择可以看做一个判断和舍弃的过程,在多种可能性中找到最理想的一个,标准是效用(机会收益减掉机会成本)最大。

在作选择的时候你最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收益最大的结果也许并不是最有利的选择——如果它的风险太大的话,比如在肯定得到10000元和只有十分之一的可能得到10万元之间作出选择,你会怎么做?

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霍布斯的选择”,据说这个名词来自中世纪英国一位叫霍布斯的马场老板。无论谁来买马,他都答应,但是每次他只卖最靠近门口的那匹马,不允许挑三拣四。其实,“霍布斯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

在商业竞争不发达的社会,“霍布斯的选择”很多见,随着竞争的发展,这种不可选择的烦恼大大减少。可是又出现的烦恼:太多的选择叫人眼花缭乱。当然,这总比没有选择要好,可是要从诸多选择中找到最优选择也并非易事。

如果选择只限于买衣服、吃东西之类的小问题倒也无关紧要,可是小至人生道路的选择、企业经营战略的设定,大至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都有一个选择最佳策略的问题。

选择不容易,所以才有在两堆稻草之间饿死的毛驴。每个人都希望有选择,而且希望做出正确选择——即使不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比较好的。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呢?

明智的选择,需要清楚正确地计算成本和收益,评估风险,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选择的形成共有五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极其简单:

1.列出所有可以采取的行动,包括不采用的行动也要列出来,而决策就是从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中选出一个来。

2.尽可能列出每个行动的可见后果。

3.尽量评估每种结果可能发生的概率,这一点常被忽略,因此得仔细加以讨论。

4.试着表达你对每种结果的渴望或恐惧程度。

5.最后把列出来的所有因素全部放在一起考量,作出合理的决策。

如果还没有列出选择方案或可能的结果,那么你一定得先解决这两个问题,毕竟决策的本质就是从众多选择中挑出一个最好的,其目的就是要达到最佳结果;如果你连选择方案都说不出来,更别想作出任何决策了。

人们在最终决定选择哪个方案之前,心里一定有一个标尺——也就是所谓的成本和收益,这个标尺用来衡量、比较和判断哪一个选择更符合自己的实际。然而,这种标尺有很多种,因此才造成了选择时的困惑。

比方说约朋友去外面吃饭,你选择去川菜馆,因为考虑到朋友是四川人,这时,你心里的标尺是“利他”;反过来,若选择的标尺是“利己”,假设你是广州人,则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粤菜馆。同时,你还会面临高档与低档、坐公交车去还是打的去等一系列的选择。面对这些选择,你若不拿出一个统一的标尺,就很难做出一个决定。

到了川菜馆,朋友点了几份素菜,而你点的是高热量的蘑菇炖小鸡。朋友正在减肥,不想吃高热量的食物,素菜是他最佳的选择。你却因为整天熬夜,身体疲惫,想补充一些营养,因此对荤菜情有独钟。在点菜的问题上,朋友心中的标尺是低热量,你心中的标尺是高营养。

人们在作一个选择时,先要有成本和收益的概念。一旦这个标尺建立,就可以很明确地判断我们选择的答案是好或不好、对或不对,而标尺判断的实际过程,是将你心中的想法一一拿出来比对被选择的答案。比如你会考虑自己胆固醇太高,太油腻对健康不利。天气太热,湘菜大多又辣又烫,会不会吃得满身大汗?附近有哪几家湘菜馆?距离会不会太远?今天是周末假期,路上到处都是车子,到了餐馆有没有位子……你会对应所有的需要逐一去比较、判断。

当然,考虑因素的多寡因人而异,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注重菜色及气氛,所以拼了老命也要去高级一点的餐厅,其他距离、健康、时间成本、交通等因素就不会那么在意;有些人天生比较精打细算,一旦评估了所有的因素,可能就推翻出去吃的决定,改成在家将就算了。

每个人的判断标尺不一样,很难说谁的选择一定是对的、十全十美的。所谓“海畔有逐臭之夫”,个人品味及需求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共同的标尺。

有些人常在作决定前犹豫不定,就是因为心中拥有好几把“标尺”,“想吃蛋糕又怕身体太胖,不吃蛋糕又不甘心”;“星期六下午想去看电影,又想和朋友去爬山,也想和女朋友去跳舞,又想……”类似这种矛盾,相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

事实上,不管心中的标尺有几把,价值标准差异有多大,每个人在作判断型模式的思考时,方法和理论其实都大同小异,只是有些人反复在更换自己的“标尺”罢了。不管我们有多少把“标尺”,多少选择,最后还是只能有一个决定。

因此,了解了自己在作判断时的“标尺”,并进行统一,有助于我们更快地下决定,不会在犹豫中浪费时间,伤透脑筋。

虽然,我们心中的这把标尺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打造出来的,但是这把标尺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甚至和现实背道而驰。所谓的现实逻辑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各项事实及定律,像是酗酒和抽烟对身体不好却有无数烟民与酒鬼乐此不疲;违法犯纪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却不乏以身试法者等。

有时候,作决定时,除了自己是阻碍自我效益原则的因素外,外在的客观因素也是一大障碍。例如一个人下决定时所依据的标尺,用别人的。这种做法等于是放弃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所作出的决定,不见得是符合自身效益的。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当事人在作决定时,可能以别人、父母亲友、社会或道德的标尺来作为判断依据,如此情况下所作的决定,很难是好的,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也很令人怀疑。因为只有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效益点在哪里。

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形是高考后的选填志愿,本来要选择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应该是由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决定的,然而大部分的学生却会受到社会价值观、父母的期望等因素影响而作出错误的选择。常常听到大学生因为兴趣不合所以念得很辛苦的例子,适应力强的会继续念下去,也有人幸运地念出兴趣来了,但更多的人浪费了宝贵的光阴。

如果当初能够以自己的兴趣为标尺,或许可以少走些冤枉路。与其花时间去适应没兴趣或不擅长的事物,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收获必定会更多,心情也会更开朗。

我们再来看“比较”选择法。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如果问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会说,幸福就是跟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有的人会说,幸福就是能周游世界;还有的人会说,幸福是天天睡懒觉;一个乞丐会说,幸福就是能吃到山珍海味;一个赌徒会说,幸福是整天都打麻将;一个游戏迷会说,幸福是自由自在地玩电子游戏……

但这些回答正确么?

如果我们有机会到幼儿园去问小朋友:“什么东西最好吃?”很多小朋友会回答:“巧克力。”如果我们拿来很多巧克力,让小朋友们吃个够,再接着问:“什么东西最好吃?”这时候小朋友们肯定不会说是巧克力,回答可能是水、瓜子或者其他东西。可见“什么最好吃”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对每个人来说,最好吃的东西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再问类似的问题:什么最好听?什么最好看?什么最好玩……这些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在鲁迅的小说《社戏》中,描述过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看京戏的故事。在舞台上,演员们不停地翻跟头,刚开始时小朋友们都觉得很精彩,但是看的时间一长,大家就觉得没有意思了。

可见,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对于每个人来说,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间一长都难以继续。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再好玩的游戏,玩久了也会厌;哪怕是休息,保持某种姿势时间太长也会觉得不舒服。所以一个人要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最大满足,就要在不同的活动中进行变换。不但要睡觉、吃饭,还要看电视、听音乐、旅游等等。总之,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为了满足欲望,实现幸福,就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分配,要在不同的活动中进行选择。所以最好的选择来自理性的比较。

首先你运用“排除法”,但还是无法作最后的决定,像是到最后,选来选去,排除A也不是,排除B也不是,难以选择。这时候,你可以运用最后的绝招——“比较法”。

方法很简单,你只要拿出一张纸,把两个要选择的选项分别写在两边,然后各自在这两个选择的底下,列出它们的优缺点。等你列好之后,该选择哪一项,通常便可以一目了然了。

国内某著名大学的一名女生在不久前跳楼自杀,据称在其自杀前,也曾用比较法为自己的“活着”还是“死去”作了一番选择。她生前在网上发帖子说:我在“死去”的下面写了许多好处,而在“活着”的下面却一片空白。于是,她选择了纵身跃出窗台。

众多天之骄子的自杀,引起了许多人对当今教育的反思。这些天之骄子在生死的十字路口,用生与死各自的好处进行了比较再作决断,可谓有一定的理性,此为“得”。但其“失”之处在于比较的不客观。死真的能一了百了吗?活着真的没有欢乐与希望吗?事实上,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造成上面这位女生的悲剧,不在于其运用了“比较法”,而在于其运用“比较法”时未能做到客观公正的评判与比较,结果也就谬以千里。因此,人们在运用“比较法”作选择时,一定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比较备选答案,不要预设立场,钻入错误选择的死胡同。

不比较,才幸福

澳大利亚的幸福协会刚刚成立,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每小时交纳200澳元(约140美元)就能让你学会体验伟大的幸福。如果是团体消费,每人只需交纳30澳元。该协会的创始人蒂莫西·夏普说:“你真的可以提高你的幸福水平,这是我们要教给你的。我们可以让一个幸福‘存款’为零的人,在其幸福银行账号里有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