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1708900000043

第43章 从经济学看企业经营(2)

竞争的作用就是这么奇妙,竞争的市场有无数的买者和无数的卖者,而且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是相同的;市场是开放的,任何企业随时都可以自由地进出市场。这些条件的存在,使市场上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的行动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不可能左右市场,而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最好的办法是差别竞争,也就是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手段、增加或者改进商品的性能等。这些手段通过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偏好入手,满足消费者的更高需求,使市场变得异常丰富。这样,不仅不会引起价格的降低,而且由于商品的不同,还可以提高商品的价格。

另外,市场经过反复的博弈,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使新的充满活力的卖者不断进入市场,而那些僵化的不思进取的企业则被挤到市场之外。为什么我们的市场会呈现出一派如此繁荣的景象呢?经济学家说,因为有新的企业、新的资本、新的人才不断涌入,使市场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保持了永久的生机。

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

龟兔赛跑的故事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兔子骄傲,半路上睡着了,于是乌龟跑第一了。可是,龟兔赛跑不止赛一次啊。后面的故事更精彩。第一次乌龟赢了,兔子不服气,要求再赛第二次。第二次赛跑兔子吸取经验,一口气跑到了终点,兔子赢了。乌龟又不服了,对兔子说,咱们跑第三次吧,前两次都是按你指定的路线跑,第三次该按我指定的路线跑了。兔子想,反正我跑得比你快,你怎么指定我都同意,于是就按照乌龟指定的路线跑,又是兔子领先。快到终点时,一条河挡住路,兔子过不去了。乌龟慢慢爬到河边,一游就游过去了,这次是乌龟得了第一。当龟兔商量再赛一次的时候,它们突然改变了主意,何必这么竞争呢,咱们合作吧!在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很快跑到河边;到了河里,乌龟驮着兔子游,结果是双赢的结局。

实际上,四次龟兔赛跑给人们四个重要的启示。第一次赛跑的启示是:当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时,不要气馁,不要松懈,要坚持下去,等待对手犯错误。果然,在赛跑中乌龟坚持下去,兔子犯了错误,中途睡觉,乌龟取得胜利。第二次赛跑的启示是:要善于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兔子善跑,这是潜在的优势。第一次赛跑,兔子睡觉了,潜在的优势没有化为现实的优势,兔子输了。第二次赛跑,兔子一口气跑完全程,潜在优势变成现实优势,兔子赢了。第三次赛跑的启示是:如果发现原来的策略不管用了,要及时调整策略,改变策略。乌龟提出换一条路线跑,中间有条河挡着,兔子过不去,输了。

第四次赛跑的启示是:协作和优势互补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缺乏互信,不以诚相待,陆地上兔子驮乌龟跑时,兔子耍坏,一扭身,把乌龟摔伤了怎么办?乌龟驮着兔子过河时,乌龟耍坏,往下一沉,岂不把兔子淹死了?缺乏诚信,怎么会有双赢的结局?今天我们发展经济,搞企业,不一定什么事情都非要我吃掉你,你吃掉我。企业兼并、企业重组都是双赢。商场上,今天他是你的竞争对手,说不定以后他会是你的合作伙伴。商场上不一定要把问题搞得那么僵,各自后退一步,也许就海阔天空。这跟战场一样,不战而胜为上。商场上不要什么弦都绷得太紧,人要留有余地,要站得高、看得远。在很多情况下,你说是让利,实际不是,而是共同取得更大的利益,是双赢。

所谓的双赢就是大家都有好处,至少不会变得更坏。“双赢”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与西方市场竞争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人强调“和谐高于一切”,有人提倡“竞争才能生存”,而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是社会化专业协作的大生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运作中,竞争与协作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倡“合作竞争”,提出了“竞合” 概念,值得大家注意。

但从“零和”走向“双赢”,需要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举个简单的零和规律的例子,比如大家平时打扑克牌、打麻将,不管几十人参与,赢钱的总数加起来正好等于输钱的总数,胜负相抵等于零,这就是零和规律的最直观表现,过去的市场竞争中也多有这样的情况。但现在这种零和现象正逐步被双赢现象所代替。

媒企双赢也是一个很好的实例。作为一个品牌,需要一个好的媒体长期支持,这是一个品牌公司在成长过程中通行的做法。用古井集团前董事长王效金先生的话说:“品牌的塑造,贵在持之以恒,它是一个时间和质量双重积累的过程,这个时间的积累,主要是依赖于媒体的广泛传播,也就是人家常说的那样以我媒介,传您美名。”而且,从市场发展的趋势来说,优秀的企业品牌更需要优秀的媒体,媒企需要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一种双赢的格局,谁也离不开谁,只能是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古井贡品牌,是安徽的名酒,也是安徽酒类行业的驰名商标。常言道,“南有黄山松,北有古井贡”,“安徽有三宝,徽茶宣纸古井贡”(徽州的茶、宣州的纸、亳州的古井贡)。古井贡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美誉度,之所以能够走出亳州、走出安徽、走向全国,是与安徽电视台对古井贡品牌的长期支持、有效传播分不开的,这也是双方十几年来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必然结果。

媒体凭借着独具的注意力资源,为古井贡带来了丰硕的“注意力经济”。好的栏目策划,能够紧紧抓住人的眼球,对观众形成好的视觉冲击,对品牌形成好的感情定式,使品牌与栏目相得益彰。比方说《古井贡与您相约花戏楼》、《古井贡请您法眼看天下》就是安徽台与古井贡合作的双赢经典。长期冠名出色、出彩、出位的栏目,对古井贡品牌而言,是个极好的形象提升,不仅加大了品牌亲和力,而且激增了品牌的活跃度。十多年来,安徽电视台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关心古井贡品牌,宣传古井贡品牌,支持古井贡品牌。

双赢能为双方带来利益,为市场经济所推崇。我们来看一个精彩的商场故事。

1998年底,南昌市新华群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春华投资80万元租下西湖商厦二楼闲置的门面开设商场。商场开张前一个月,陶春华登出招商广告宣布:华群再就业商场对经营户免一年租金。陶春华打了个比方来解释他的动机:“有水的池子里鱼才能活。商场人气不旺时让经营户交房租,等于抽池子里的水,水少了鱼儿也难以生存。由我们承担房租,就能让经营户放心经营,等商场经营状况红火后我们再收取租金也不迟。同时,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在没有租金和税收的压力下,他们才有能力进场经营。”陶春华形象地把免租金称作“放水养鱼”,这一目光长远的举动也轰动了南昌商界。一年后,商场生意火暴,陶春华自然收到了巨额租金。

要依照客观规律来做大企业

古时候有个宋国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非常着急。

一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然后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很是吃惊,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自作聪明”的弱点。现代行为经济学也用大量实验证明了,人总是过分自信。自信是人成功的起点,但像那位宋人一样,过分自信再加上善良的动机,辛苦去拔苗,那结果就很不好了,可惜现在这种过分自信而又不怕劳苦的人真是太多了

就比如一些企业家。他们总想尽快地把自己的企业做大,甚至立下短短几年中进入世界500强的宏图大志,结果违背了禾苗生长的客观规律,还是同样失败。

随便举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末,天津产的可耐冰箱曾经红极一时。本来冰箱厂员工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数量——让苗正常长大,但他们等不及了,在技术与管理都不稳定的情况下,下达了年产30万台的任务——拔苗快长。结果,达不到质量标准,许多冰箱根本不制冷,发往外地的冰箱中还有旧皮鞋等垃圾。“可耐”在天津话中是“可爱”的意思,名字起得不错,可惜质量太差,成了“可憎”。市场失去了,可耐厂也破产了——苗死了。要说下达这个指标的人,动机绝对纯正,但他不懂企业的经营规律而又把自己当做专家,亲自下达命令并实地督战。这种人和那个为主人打蚊子,把主人打死的熊有什么本质区别?

如果这种人多了,你搞坏一个“可耐”,我搞坏另一个“可敬”,这国家这企业还怎么得了?

古代的宋人仅仅是“今日病矣”,但今天的人却是“今日死矣”。像宋人这样的企业家也不止一个、两个,国有企业有,民营企业也有。企业家是拔自己的苗,他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或CEO也有这个权力。但拔自己的苗,受损失的也不仅是拔苗者本人。一个很有前途的企业垮了,无论是私人的,还是股份制的,结果是GDP减少,工人失业。

宋人的根本错误在于违背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小苗长成稻谷必须经过数月,无论你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这个规律。同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或者一个企业的成长也有一个过程,有时这个过程还是相当长的。那些成功企业,哪一个是一夜成名的?这让人想起一句西云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翻译成中国话也可以是:“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