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卡耐基沟通成功学
1711400000027

第27章 打动人心的交际语言(1)

1.寒暄的功能和神效

有几位朋友来到港湾边,想着在这儿举行的帆船赛。可当他们走向堤坝准备观看时,被警察挡住,不准上去,因为观众已经满了。此时,一位姑娘说她去试试看。大约过了几分钟,就看她招呼几位朋友过去,原来她已经打通了警察。

她说:“我先跟他寒暄,你在这么热的阳光下,维持秩序实在很辛苦。你喜欢钓鱼吗?……等等。接着我告诉他,我们是来看赛船的,可是只能站在岸边,根本看不到。于是他说,到堤坝上看得很清楚。”

寒暄是交谈的媒触和润滑剂,它能在交谈者之间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因为寒暄能产生认同心理,满足人们的亲合要求。

寒暄的形式很多。

(1)问候式。

两人见面可点头微笑,或说“你好”,或关心地询问近况:“你的吉他练得怎么样了?”然后,交谈起来。

(2)夸赞式。

人都需要肯定与承认,诚心的赞美是一种活跃的寒暄方式。例如:

“小何,你这件裙子可真漂亮!”

“啊,谢谢你!”

短短的话语,双方都很舒服,可以顺利地交谈起来。

(3)描述式。

两个人见面后,一方以友好的副语方式特征描述对方正在做的事情。如:“刚下课?”“回来了?”“上街呀?”

(4)言他式。

两人见面后,谈论双方厌恶的事。如:“今天天气太热了!”“车子太挤了!”

这些寒暄方式,都可以用来与人们建立起人际接触,为进一步攀谈架设桥梁,沟通情感。

寒暄尽管比较单调、平淡且重复,却不可忽视。与熟人相遇,却视而不见地擦身而过,既无体态语(如微笑、点头之类),又无言语表示,只能给人以傲慢、无礼的印象,触发敌视情绪。

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规律之一是:一方表示的消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消极行为,一方表示的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且看A、B相遇时的情景:

A:您好!好久没见了。

B:是啊。忙吗?

A:是啊,忙啊!

B:杂事挺多的。您呢?

A:也是东跑西颠的。去哪儿?

B:去图书馆借书。你去系里?

A:不,实验室上午有个实验要做。(双方点头微笑)再见!

B:再见!

在这个寒暄过程中,A、B双方的寒暄是主动式、被动式交错进行,结果给对方留下良好的感觉。

相反,如果一方表示了积极行为后,另一方报之以消极行为,双方的平衡就会破坏。

A:您好!

B:您好!

A:忙吗?

B:忙。

A:去哪儿?

B:图书馆。

A:再见!

B:再见!

B消极被动地应付谈话,会使A感到没有得到应有的感情补偿而不安。

如何积极有效地寒暄呢?一般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有积极的姿态。

在与别人相遇的瞬间,要迅速培养自己的愉快情绪,争取主动,使对方从你的言行反应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使其受人尊重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2)集中注意力。

任何漫不经心的言语只能使对方感到被轻视。

(3)善于选择话题。

根据社会学家的研究,与生人见面后的四分钟内,只宜作一般性的寒暄,如问候,互通姓名,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应绝对避免提出易于引起争论的话题。至于与老朋友、老同学、老乡或熟人相见寒暄,也有个选择话题的问题。

(4)讲究方式。

与生人初次见面的寒暄,一般需有两三个问答往复的过程。熟人之间的寒暄,如常见面,往往只需一句话、一个招呼,甚至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如久不见面,则宜有两三个问答往复的过程。

2.切莫忽视了称呼

对于一个人的称呼,似乎是件极简单的事,但若你留心现代人的称呼名目的复杂,就会明白,一个适宜得体的称呼常会发生微妙的作用,或不致因错用而造成不愉快的事情了。

对男人的称呼,比较单纯,一般都称先生。有些人爱用洋习惯,说成“密司特”,也未尝不可。可女子的称呼,就要兼顾身份了。一般称已婚的女子,用夫姓称太太。如果她的身份高则称夫人较为妥当。对未婚的女子,可以称其小姐。

称老师的太太,一般称师母,这样才能表示尊敬。对老师的太太,是不适宜称其为太太的。

称呼一个不明底细的女子,则用“小姐”,较于贸然称她“太太”要安全得多,无论她是十六岁或是六十岁。宁可让她微笑地告诉你她是太太,不可使她愤怒地纠正你说她不过是一个“小姐”!

有些在社会上活动的女子,虽然已婚,但仍然不高兴取丈夫的姓,她仍愿意别人叫她某小姐。在拜访她之前你最好先调查清楚,以免误事。若有人在旁介绍,则应依介绍人所用的称呼方法,不可自作聪明,擅自更改。

前面是一般性的称呼法。如果要称呼的对方,要兼顾到他的职位和身份,则更要谨慎从事。

“先生”两字是最普通的,甚至可能通用到去称呼高级的军政长官,当你觉得没有称呼他的职衔的必要时,或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什么职衔的时候,这是最恰当的。

以职衔来称呼一个军政长官时,不必叫出对方的姓氏。这一点,在需要进出军政机构的人不可不注意。此外称主席、部长、县长等也一概如此。只存在你用“先生”二字来称呼他们时,姓氏才是必需的。

有些人在几年前做过局长,现在还喜欢别人称他作局长。有些长官昔日的下属和去拜访他的客人,现在还习惯叫他某长官。若你要拜访这样一种人,也以先探听清楚为上策。

有时,不宜用“君”字称呼别人,这多是以前学校里年轻的同学们互相称呼的方式,拿到社会上用时,人们觉得你还没有脱离学校的习气。

以前的家庭里,客人称主人家里的仆人,通常都加上“哥”或“姐”字,如“财哥”、“兰姐”等,这是客人所应守的礼貌,除非你和主人十分相熟,常在他家里进出,才可以叫他的名字。不过,现在比较不太讲究这一点,最多称呼“先生”或类般适合的称呼而已。一般知道其名字的,都直呼其名字。对待司机、服务员等,如果你用一个适当的称呼,往往可以得到更周到的服务。台湾人有时用“司机老大”称呼出租车司机,这种称呼会使司机觉得格外亲切。对服务员等人,如果你称呼他老兄、朋友之类,你会得到更满意的款待。

有些场合,如果你适当称呼对方的名字,也会收到亲切愉快的效用,这就要看你的身份与当时的情况灵活运用了。

我国古代有一些文明称呼,有的至今还被沿用。例如我们有时用十分尊敬的口吻去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

常用的有“令”,如“令尊”(父)、“令堂”(母)、“令郎”(子)、“令爱”(女);“贵”,如“贵厂”、“贵校”、“贵府”、“贵姓”;“大”,如“大作”、“大礼”、“大名”,等等。

与此相反,称自己则用谦恭的口吻。常用的有“敝”,如“敝人”、“敝厂”、“敝舍”;“拙”,如“拙作”、“拙著”、“拙见”;“卑”,如“卑职”,等等。

有人喜欢用绰号去称呼自己熟悉的人。

绰号有两种,一种是表示喜爱、表示友善的,如“铁榔头”、“诗人”、“博士”等。这样称呼自己的朋友,显得格外亲热。

另一种是明显带有讽刺甚至侮辱意味的,如“铁公鸡”、“傻子”、“十三点”等。用这样的绰号称呼自己的朋友是对朋友的极大不尊重。当然,有时长辈为表示对晚辈的格外喜欢,故意反其道而用之,称晚辈“狗仔”、“傻女”等,这是例外。

称呼在场的许多人,如果不适宜用“同志”这一泛称,那么应按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的次序使用各种不同的称呼。

3.当好介绍人的诀窍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随朋友去拜访一个你不认识的人,你正为将要结识新朋友而兴奋的时候,偏偏那位朋友只顾自己说话,忘记给你们介绍,你只能听而不能讲,会感到很尴尬。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你请朋友为你介绍,要么你自己自我介绍。当你渡过这一难关后,你会感到说不出的轻松。

这是社交场合绝对不可以忽视的问题。介绍阶段,往往是留给别人第一印象的时刻,这对任何人,都不是小事。

假如有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两个人已经相互认识,而第三者却跟其中一个人不认识,那么另一个就有义务担当介绍人。同样道理,当你招待不止一个客人时,如客人中有互不认识的,做主人的也要负起责任,使这些不认识的人成为朋友。

通常,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即介绍的过程中,小姐的名字先提,然后再提男士的名字。如:“王小姐,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张先生。”

但是,如果你要介绍一男一女相识,男的年纪比女方大很多时,则应将她介绍给他,以示尊敬长者。如:“何教授,这位是我的表妹,她正在念大学。”

在同性别的两人中,年轻的应被介绍给年纪大的。未结婚的通常被介绍给已结婚的,除非未结婚的男士或女士年纪比已结婚的大很多。

原则上,是年轻的或晚辈被介绍给年长的或长辈,男的介绍给女的,但是丈夫介绍妻子给别人则属例外。

从口语习惯上,“请让我介绍……”这一类说话在某些场合来说,未免显得太拘谨了。有时,人们会采用一些活泼轻松的口吻。如:“小李、老方,你们见过面没有呀?”或者“丽芳,这位是小英;小英,这是丽芳。”这样介绍,同时也融进了介绍人的感情,使气氛更和谐。

如果将一对夫妇介绍给他人,可以这样说:“这是张先生和张太太。”为了表示熟络,也可以说出他们的姓名:“这位是林××和他的太太××。”

太太介绍丈夫给别人时应这样说:“陈小姐,待我介绍我的先生给你。”或是简单而大方地说:“这是我的先生许××。”要是大家都是老朋友,就可以单说丈夫的名字,如:强华,大军等。丈夫对待太太亦是如此。

介绍家里人或本单位的人给别人时,应把被介绍人与自己的关系及姓名清楚地说明。如:“光武,这是我的哥哥郑坚。”或是“向立,这是我的同事高××。”

在介绍时,陌生的双方应主动与对方握手,用日常问候的礼貌语言问候。

古人常有这样的见面客套:“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现在一般不宜简单、机械地效法古人。如果这样说了,会给人一种酸溜溜的或油嘴滑舌的感觉。一般可以这样说:“幸会!幸会!今后请多关照。”“今后请多帮助。”“请多指教。”“希望多多合作。”回应时,可以说:“好说好说,互相关照。”“哪里哪里,互相学习。”等等。

介绍中,姓名的字比较难认写或容易产生歧义误解时,可将姓名所用的字加以解释,比如“弓长张”、“耳东陈”、“双口吕”、“木子李”、“孔子的孔”、“路程的程”、“言午许”、“道德的德”、“展览的展”等等。

如果自己的职务、身份比较重要,一般不是因为工作需要,不宜详细介绍。比如你是局长,可以说:“在××局工作”;你是某大学副教授,可以说:“我是××大学教师”,等等。这样说显得比较谦虚。如果照直说就有自吹和傲慢之嫌。

4.“对不起”的神效

“对不起”这三个字看来简单,可是它的效用,不是别的字所能比拟的。这三个字,能使强顽者点头,能使怒气消减。

你在汽车上误踩了别人的脚,你说声“对不起”,被踩的人自然不会计较什么了。人的心理原是这样。对于许多事情皆可原谅。若因为你的过失,使别人吃亏,而你还不承认自己的不是,好像别人吃亏咎由自取似的,这就不能使别人原谅你了。

消除恶感,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最聪明的办法是自己谦逊一点。自己有过失的时候立刻道歉,别人会原谅你的。

反之,不承认过错,就难怪对方生气,不见许多口角变成打架,或因一两句话而酿成命案的,皆由此而起吗?倘若我们大家都不忘记这三个字的巧妙,我们的生活将会减少很多不愉快。

“对不起,害你等了许多时候。”“对不起,你可以替我把茶水递过来吗?”在日常生活中,这三个字真是用途太多了。

“对不起”三个字,意思无非是让别人占上风,你既然让他占了上风了,他还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呢?息事宁人,莫善于此。要使家庭不失和,朋友不交恶,这三个字真是百效的灵药。

下次在电影院里要经过别人座位时,请先说声“对不起”,那么让路的人一定不会把眉头皱起;如果你招待你的顾客时多说两声“对不起”,那么,交易十之八九会成功的。

5.得体的呼唤

当你需要跟别人说话,别人还不知道,没发现你时,你需要呼唤,让对方明白你要跟他说话。

呼唤与应答是交谈的前奏,弄不好,会影响后面的交谈。

呼唤熟人,要先按原已形成的称呼呼唤,然后用请求、商量的语气,说明呼唤别人的目的。比如:

“刘厂长,请等一下,有件事跟您商量。”

“王奶奶,你家小立在不在?老师找他。”

“小陈,麻烦你一下,帮我捎瓶汽水回来。”

如果离被呼唤的人较远,可以用“喂”、“哎”等表示呼唤的词,可以提高嗓门,拖长声音呼喊。如:

“喂——老张同志,请等一等!”

“哎一小丁——有人找你……”

如果被呼唤的人就在身边,声音就没有必要太高太长,甚至可用耳语,或打个呼唤的手势也可以。距离较近也可以先用“喂”,“哎”表示招唤,但应该马上接上其他称呼,如:

“喂,售货员同志,有没有一百厘米的白背心?”

“喂,大姐,这菜多少钱一公斤?”

如果你打招呼时别人正忙着,没听到,应该重新打招呼,而不要为别人没理你,立即来一句:“有什么了不起!”这样,可能会把事情弄僵。

呼唤陌生人,比呼唤熟人要更客气。对人的称呼,不要只是叫“穿红衣服的”、“卖茶的”、“背书包的”、“带小孩的”,这种“的”字结构的呼唤后边,还要加上“同志”、“师傅”等通称词语。只用“嗨”、“喂”也是很不礼貌的。

呼唤,有时也会叫错人,别人有时也会因误会而应答,这时应该说“对不起,误会误会”、“实在对不起,我认错人了”,等等。向对方表示歉意。若一看认错了人,回头就走,别人误会,就给人家白眼,或出言不逊。

当发觉被人呼唤时,不管声音熟不熟或认识不认识对方,都要立即停车、停步、应答。如果误应了别人的呼唤,也应说声“对不起”。明知有人呼唤却故意不回声,拒绝别人的要求或别人认错了人,就给人白眼,或自己误会应答也不向对方表示歉意,都是不礼貌的。

6.如何请求他人帮忙

前些年,某厂某车间接到国库券认购任务,几百名工人都认购了不同的数额,最后只剩下几个“老顽固”。这几个拥有三十年左右工龄的老工人,任凭车间主任磨破了嘴皮,他们依然不肯认购:“不是说要自愿吗?我不自愿!”

前后已经开了三次动员会,依然毫无结果。下班铃响了,车间主任把这几位老工人送到车间门口,轻声说:“我只讲最后一句:我现在很为难,请大家帮个忙。”

奇怪,刚才态度还强硬的老工人听了这句语重心长的话,竟纷纷表示:“主任,我们不会让你为难。”说完,大家立即返回去签名认购。

一句充满人情味的求助的话,居然比通盘大道理更具有说服力。作为老工人,虽然文化不高,但重情义。现在,领导不宜讲大道理,而是请他们帮忙。他们想:领导看得上咱,岂能不给面子,就这样,气一下消了。

那个车间主任,在正面强攻不下的情况下,改用避实就虚迂回包抄的战术,先了解对方的心理相容的需求,然后由虚而实,从而达到目的。可见,诚恳的请求,实为见效的说服方法。

请求别人,一定要选择好时机,要在别人心情舒畅时,或在别人比较空闲时才适宜提出来,如在别人高度紧张地工作时,你去打扰他,他会因感到麻烦而敷衍你。而在别人情绪不佳时,你提出请求,将更令他心烦。

求人帮忙时,一般可先适度地称颂对方某一显著的优点。比如,称颂他乐于助人,称颂他有路子、办法多等等。真诚地称颂,可以博得对方的好感,使他愿意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