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电视新闻
1711900000006

第6章 新闻学的基本知识(1)

一、新闻的功能

1、提供信息是新闻的首要功能

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把宣传当作新闻(新闻媒介)首要的,甚至唯一的功能。而现在,中国新闻界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虽然不同的新闻媒介在功能的定位上有不同的侧重,但从整体上看,新闻首先要向社会公众提供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或者说,社会需要新闻媒介,首先就因为它们能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一切宣传都必须建立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因为信息是人们任何行为的先决条件。

信息在新闻学上是指消除受众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这里所说的随机不确定性或称偶然性,是指现实生活中所出现影响人们生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比如说2003年上半年的“非典”,公众关注新闻,是想了解“非典”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疾病,它的传染源、传播渠道有哪些,疫苗研究的进展等有关医学方面的知识,区域内的感染人数有多少,怎么感染上的,各省市感染上“非典”的人名、地址,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如何截断传播渠道以及一些其它措施,如何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等。相关新闻播出后就消除了人们的不确定性,即排除了所有其它可能性,只取其中一个可能性,这就是信息。

信息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回答人们所关心,所渴望了解的情况,每一条新闻至少不应该使读者产生新的疑惑。如果新闻不能提供足够的事实来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而是首先考虑如何教育读者,或仅满足于提供一些表面化的信息,那么新闻就没有达到其应起的作用。要报道,就得报道清楚,否则读(听、看)了新闻,反使读者增加更多的疑问,效果适得其反。

信息对电视业务提出一系列要求:

首先要扩大消息源,即消息来源渠道,要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发现挖掘题材。尤其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需要从多侧面,多角度的报道,既有微观,又有宏观,既有横向,又有纵向,既从积极方面看,又从消极方面看,既立足于当前,又放眼于未来。在做好政治、经济等重要题材报道的同时,也要抓好社会、科教、文化、体育等报道,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兴趣爱好的观众需要。这就要求电视记者应广交朋友,广设信息源,广开消息渠道,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记者应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

其次,增加信息量。新闻的信息量可以理解为一条新闻或每一个新闻节目中所包含的消息的多少,关键是要每条新闻单位时间的信息。我们经常看到的农田麦浪翻滚,车间机器飞转,敲锣打鼓,鼓掌剪彩,开会发言,握手拥抱等画面和套话,对于观众来说都是常听到和见到的,毫无新鲜感,信息量就很少。电视新闻从题材到内容都要突出未知、欲知、应知的信息,以新鲜、生动的画面形象和文字语言,以采访对话的个性化语言、形象给观众以信息。

再次,畅通信息渠道。传播从来都是双向的,观众接受电视新闻也是有选择地去接受,是主动的,观众只接受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接受那些从内容到报道都是真实的,表达准确的,以平等交流方式进行报道的新闻,而不接受无效的信息。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内容到表现上认真研究观众的“认同心理”。真实的报道一旦片面、过度,用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观众对信息就会“拒收”,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实践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

最后,要加强深度报道。所谓深度报道(In—depth repons)是新闻学上的一个专用词,在新闻报道中,不但要向受众介绍基本事实,更需要交待新闻背景,回答“为什么”,以及新闻的意义和影响等。即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抓住一个事件式社会现象,穷根溯源,挖掘下去,直接找出事实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对信息不加选择、梳理,杂乱无章地传播出来,可能会带来信息污染,使人们对潮水般涌来的信息不知所措,难以把控和理解,甚至被误导,新闻传播的目的最终使信息可以被人们所理解、接受和利用。

2、宣传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功能

新闻机构是宣传阵地,古今中外,概莫如此,新闻和宣传紧密相连,尤其是电视新闻这一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今天也成为最有效的宣传媒介。在我国,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把宣传当作新闻的唯一功能,或者是最主要的功能。到今天,在我国很多的新闻机构仍没有根本上的改变。

(1)新闻不等于宣传。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由此引起其它一系列区别。

出发点不同。宣传活动是宣传者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息和支持;新闻活动却是受众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而追逐信息。

归宿点不同。宣传者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照宣传的意图去行动。而新闻发布者(如果没有宣传意图的话)发布新闻,除了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作为、决策。

传播方式不同。宣传除了通过新闻报道以外,还可以采用演讲、文艺演出、板报等方式,以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而新闻“新”的特性,新的事实,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新的思想,新的知识等,从来都是一次性的。

传播的要求不同。新闻传播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正确、鲜明,材料要真实、典型,不管是新近的还是历史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新鲜的还是人们所熟知的,能够恰到好处说明观点的正确都可以用。

(2)淡化宣传味。电视新闻传播特点决定了要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必须按新闻规律,用电视的手段来办电视新闻。面对现代的电视观众,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脱旧的宣传模式,淡化宣传味,增强平等交流、双向沟通的意识。

变单向传播为多向传播。

电视新闻作为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既要做好上情下达,也要注意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现实情况,做好下情上达,以真正起到上下左右,沟通交流的作用。片面强调发挥党的喉舌作用,不注意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宣传效果必然差。

变硬性教育为观众参与。

新闻传播是双向的。要让观众由被动地看转为参与进去,主动地接受,这就要讲究报道技巧,要克服过去板着面孔教育人的宣传方式,变硬性灌输为观众的参与交流。要用事实和事实基础上的人情入理的分析来让观众认同,使记者主观意图与观众的客观需求相吻合,从而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变简单片面为辩证分析。

宣传味常表现在对报道事物的简单片面上,特别是先进人物、先进典型的报道中,用“高、大、全”的模式,对典型浓缩材料,拔高形象,这样做反而使本来事迹感人,精神可嘉的典型失去了真实性,被“神化”,使人感到不可信,影响了新闻应有的社会效果。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先进人物也有甜酸苦辣,喜怒哀乐,也有属于自己热情的个性。而我们的一些新闻往往是一个模式,只讲成功,不谈失败;只讲无私奉献,不谈七情六欲;只讲先进事迹,不谈思想斗争;不是多侧面地表现,而是模式化,理想化,这样的报道很难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变简单片面为辩证分析,必须强调按新闻规律去工作,使观众因其真实而感到可信,从而受到启示、教育,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3、新闻与舆论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态度,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务于人、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它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包括对国家政府决策过程,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对于决策和执行人物的监督;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包括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和职业道德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

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与舆论之间建立起一种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在舆论从产生到形成的四个环节中(问题提出、社会讨论、社会协调、公共表达),都能看到新闻媒介若隐若现的影子。

(1)新闻与舆论的关联。主要体现在:

反映并代表舆论。新闻媒介履行的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大众传播,舆论形成自始至终,都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公共的渠道。在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逐渐从单纯的表达渠道变成为公众代言人。成为“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的工具”。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已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双重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常常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