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纪律都是校内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二者的社会功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内容上也有相互重叠的一面,在作用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道德与纪律的紧密联系,决定了二者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它们有如一鸟之两翼、一车之两轮、一剑之双刃。对于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高校。道德主要是通过自律来调节学生的行为,纪律则是调节、制约学生行为的一种他律手段,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须坚持“两手抓”,把学生的道德自律与纪律他律有机结合起来。
在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把握“德”与“纪”的结合点有两个:一是道德建设与纪律建设的内在结合,即把道德规范法制化,增强道德的刚化。把道德规范上升为惩罚形式,使那些违反道德规范达到一定程度的人尝到“缺德”的苦果,方能有效地抑制那些错误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如对考试作弊者给予纪律处分,对损坏公物、破坏公共卫生、浪费粮食和水电者在综合测评中扣分等。给道德规范赋予一定的纪律威慑力,使道德规范更有效、更有力、更有操作性,对道德行为起保障作用,对不道德行为起防范作用。二是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的外在结合,道德虽然比纪律具有更广泛的调节范围,但有些事情超出了道德约束的一般程度,诸如打架斗殴、偷盗财物等,就必须直接动用纪律的武器来解决。用纪律来制止已经发生的违纪行为。因此,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纪律建设,使“德”和“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完整有效的校内约束机制。使道德性的自律与纪律性的他律相互衔接。
七、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高校德育工作不仅与受教育者有关,还与施教者有关。只有把握住这两个基点,才能真正使德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目标内容。为使德育活动能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服务,我们必须在摆正德育与其他诸类教育关系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德育所面临的形势,客观地认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外部的客观环境和德育自身的逻辑,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1、推动和保证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德育领导和管理体制。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在这项改革中,德育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和保证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二是建立和完善德育领导管理体制。经过建设和发展。高校德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工作体系。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书记和校长都应对德育工作负责,但党委主要是负“实体责任”,即决策一旦失误,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应该负责;校长负“程序责任”,即决策作出后,由于其错误理解或工作不力而造成的后果,应由校长承担。只有责任明确才不致于产生德育“两张皮”的现象。
2、建立科学的德育目标。《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所确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十分丰富,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教学改革是高教改革的核心。近年来,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正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当然包括德育,德育应当被贯彻落实到教学改革之中。德育工作应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教学思想改革,积极倡导和贯彻新的教学思想,为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作出努力和贡献。德育工作要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结合德育课程教学、日常思想工作、文化体育活动、心理咨询、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高雅审美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创新意识。细细分析,我国的德育目标集中在内容上,是一种内容目标。而西方国家在制订教育目标时往往是集中在过程和阶段上,属于一种程序目标,如布卢姆把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接受、反应、价值估价、组织、性格化5个逐级递进的阶段。这两种目标模式各有优、缺点。我国侧重于内容目标,是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的一种要求,今后仍应坚持。然而,探讨德育的程序目标对于我们认识政治思想教育的规律,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3、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和提高德育教师队伍。德育队伍是高校干部、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当前高校干部、教师队伍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新老交替,新一代干部、教师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如何,能否接好班,能否适应21世纪更高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干部、教师队伍,包括德育队伍建没在内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有关领导部门和高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高校中青年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跨世纪骨干人才的培养,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从德育队伍建设的情况来看,与整个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相比还不够协调,相对滞后;国家、地方、高校制定了干部、教师队伍中跨世纪人才培养规划,但德育队伍建设还缺乏一个总体的长远规划;德育人员培养、培训工作还比较薄弱,思政专业培养的人数较少;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尚未实现制度化、常规化;目前多数德育人员知识面和知识结构没有明显改善,工作多数处在经验水平层次;随着高教的改革发展,高校专业教师学历层次正在迅速提高,特别是重点大学,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已构成教师主体,而专职德育人员学历层次提高缓慢,有的学校甚至呈下降趋势,差距正在拉大。若不采取切实措施改变这一状况,会造成德育队伍自身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为了稳定和加强这支队伍,学校要在充分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要。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在工作、进修提高等方面加以鼓励,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要尊重他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将他们与其他教师一视同仁。
4、德育方法要多样化。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将会出现更多的综合性大学;同时高校中学科的综合性也会增强。这其中,自然科学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相互综合是一个普遍的趋势。德育应重视对这种学术文化氛围走向的研究,积极参与,正确导向,并运用和发挥其积极作用。可以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将严格管理与热情关心结合起来,将知识灌输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的效能。
5、研究教育对象的新特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我国在校大学生的特点随着时代前进和社会变革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对德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是由于我国从70年代末期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从90年代中期开始,独生子女已陆续进入大学,独生子女将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
二是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文革”期间出生的正在逐年减少.几年后。在校大学生将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三是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并轨,今后在校大学生除部分师范院校和少数专业的学生外,绝大部分是缴费上学的大学生。贫困生这一问题更加引人注目,成为热点问题。能否做好贫困生工作,关系到这部分学生的利益和命运.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关系到这项改革的成败。因此,教育部门和高校对此都应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和严格执行政策,更真实地贯彻和体现社会公正原则,真正做到让家庭经济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能上大学,保证贫困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另一方面,要做好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这项改革,了解对解决贫困生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要把社会各界和学校的关怀及时送到贫困生中间,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成才,报效祖国;教育他们在享受政策照顾的同时。自觉履行个人义务;大力开辟勤工助学的渠道,教育他们转变观念,培养自立精神和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上学经费。
综上所述,在社会、家庭、学校条件变化影响下,这些大学生在个性心理特征及思想品德等方面将具有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特点,它们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提出的尖锐挑战已初露端倪。而目前德育工作者还没有充分的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准备。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及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尽快开展研究,制定对策,使德育教育思想、内容、方式更加具体、富有针对性。
八、大学德育:任重而道远
大学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在社会急剧变革、经济体制除旧革新的过程中,一些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如消极腐败现象、社会治安问题以及分流下岗和个人就业担忧等社会问题,使一部分大学生困惑不安,迫切需要我们给予科学的回答。在这方面当前的症结主要有二:一是有些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一些部门和地方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二是在潮水般涌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一些教育工作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有效的对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抬头;一些腐败、丑恶现象重新滋生蔓延,这是我国现阶段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对这些社会现象不应停留在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类情绪化的宣泄上。正确的态度是冷静地探讨经济领域的变迁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造成的影响。例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法则的巨大渗透力、诱惑力。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的变化等,对我们多年来提倡和形成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以艰苦创业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风气,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廉洁自律的党风政风。对团结、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势必对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从大德育的角度讲,学校德育应立足于基础的公民道德,特定的道德要求由社会特定的团体组织来完成,更高的道德要求由社会先进的团体如党团组织来完成。从小德育的角度讲。大学与中小学均应以公民道德为内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区别于中小学,在品德教育上应着重从系统化、理论化的角度讲述,并强化道德发展性的研究和教学。
一个民族或国家处在社会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必须十分注意社会人文环境的净化和思想道德的建构,必须有远大的理想追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必须有足以感召、支撑和凝聚全民族的伟大精神支柱。马克斯·韦伯在研究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起因时,提出“新教伦理”学说,当代海外一些学者在探讨亚太地区现代化的崛起时,又提出“儒教伦理”这个新命题。他们的研究成果至少说明精神和观念是完成社会变革、走向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和前提。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伟大变革,目标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完成这一壮举,为了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更加需要崇高理想、科学理论的引导和民族精神的高扬,需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驱动和支持,需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激情。这些理想、信念和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灵魂。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也不只是一般所谓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而且意味着社会主义的振兴和腾飞,意味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再造辉煌。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很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正进步。”
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随着高教事业的改革发展,很多方面的情况将发生深刻变化,对德育工作也将提出新课题。德育要立于现实,洞悉未来,主动研究。制定方略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