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宗麟台于明朝中叶从湖南衡阳珠玑巷徙居贺县贺街落籍,后有德勇合迁移黄田蒋家寨。缘配程氏老太婆生子三,长男文意公房居蒋家寨;次男文惠公居龙回寨和老家洞;三男文忠公徒居白家寨迁移黄田三七移居住。”(黄田宗麟合源流序)
“始祖宗麟公,从湖南衡阳珠玑巷迁到贺街居住第三代孙德勇公,生于明朝成化十五年(1480年),缍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祝妣程氏与德勇公同年,终于嘉靖四十三年(1565年)。明朝中叶德勇公始徙居黄田落家寨乐业。生子三,长文意字尧;次文惠字镜;三文忠字智、育一子之助。分房后,文意公居蒋家寨,文惠公居龙回寨,文忠公居白家寨,后徙三七桥,永镜公徙居(老家)洞。文助公后裔不祥。”(黄田龙回寨、老家洞、三七桥落氏谱序)
综上所述可知,厦良寨的蒋氏大多是明朝中叶从“湖南衡阳珠玑巷”入桂徙居贺州后定居于厦良寨的。此外,虽然还有“自南京分派另名金陵移居广东省潮州普公县可珑村”分宗后徙居贺县说,有自“全州珠玑巷”分宗后徙居贺县说,有为官后在贺入籍说,有“因逃避充军”说,但从“衡阳珠玑巷”人桂徙居贺州是主流。
在讨论铺门人时笔者已论及珠玑巷之说在两广汉族,尤其是广府人的家谱、族谱中十分流行。那么,厦良寨的蒋氏是不是从珠玑巷入桂的呢?从地理、交通方面来看,唐张九龄开通大庾新道之前,因大庾岭极其崎岖,道路艰险,中原人入粤往往从广西灵渠进入。唐以后,大庾新道取代了灵渠的地位,此后一千多年珠玑巷成了入粤移民的集散地,从而形成了珠玑巷情结。所以.如前所述厦良寨蒋氏讲他们从珠玑巷迁居于贺州不是没有历史根据的。有意思的是,在这次考察中。据韦树关的调查,贺州厦良村八都人使用的八都话属五岭话,[73]二者之间有以下共同点:
(1)古全浊音声母阳平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读作不送气清音。
(2)古微母部分字今读m。
(3)古端母多数字、知母部分字及照(章)母少数字今读l。
(4)古非、奉母部分字今读p或ph。
(5)古澄、禅母部分字今读t或th。
(6)古蟹摄部分字-i韵尾有脱落的趋势。
(7)古效摄部分字-u韵尾有脱落的趋势。
(8)没有-m韵尾。古-m韵尾或脱落,或并入-η韵尾。
(9)古-n韵尾部分字或脱落,或并入-η韵尾。
(10)古-η韵尾部分字脱落。
(11)有相当数量共同的方言词。
(12)动物的性别在动物名称后加修饰成分表示,且修饰成分十分相近。
(13)江永话人称代词复数在单数后加,八都话加。试比较:
由此看来,都人的形成与铺人相似,所不同的是从珠江三角洲人铺门落籍者形成为铺门人,而人贺州八步镇落籍者则形成为都人。
那么,都人何以称之为“都人”?“都人”,顾名思义,其源于“都”字。“都”曾是先秦以行政区划名,夏制,十邑为都;[74]周制,四县为都。[75]但这与贺州之都人无关。此后,“都”曾是晚唐以后军队的编制单位,《唐会要》卷七十二云:“光启元年(885年)……令孜(田令孜)如募新军五十四都,每都4人,凡五十四都,分左右为十军统之。”宋亦有之,都在军和指挥之下,《宋史·兵志四》云:“河北、灌东强壮……五百人为指挥使,百人为都,置正副都头二人,节及四人。”明代的土司制度规定“以府、州、县等官隶验封(吏部),宣慰、招讨等官隶武选(兵部)。隶验封者,布政司领之;隶武选者,都指挥领之。于是文武相维,此于中土矣。”[76]这些都是笔者所能查到的与“都”有关的军制。此外,据查土司的军事制度宋代为土丁、壮丁、保丁、峒丁、寨丁,明、清为士兵、俍兵。在贺州的田野考察中,有人说贺州的都人是从湖南到贺州屯军驻守留下来的,但上述史料都与都人无直接的关系,在史籍中也没有查到在贺州一带以“都”为单位屯军驻守的记载,所以“都人”之称与历代的屯军驻守也无关系。对“都人”之称目前只能存疑在案,待以后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1]马坝人:1958年5月在广东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山的一个岩洞中发现的一种古人。
[2]柳江人:1958年在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发现的一种现代人,是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的代表。
[3]麒麟山人:1963年在来宾县桥巩乡发现的一种现代人,属旧石器晚期的人类。
[4]汉郑玄注:《周礼·职方氏》。
[5]王国维辑:《古本竹书(纪年)》。
[6]《史记·楚世家》。
[7]《礼记》、《山海经》、《史记》等。
[8]郭沫若:《两周金文辟大系图录及考释》。
[9]广东省文管会:《广东清远发现周代青铜器》,《考古》,1963年第2册。
[10]徐恒彬:《南越国先秦史初探》,《百越民族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1]《汉书·南粤传》。
[12]《南齐书·州郡志上·越州条》。
[13]徐杰舜:《中国民族史新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63~568页。“撞”之族称源于乡里区划的名称“疃”,后演变为“僮”,1965年依******的提议,改称为“壮”。
[14]宋皇佑四年(1052年)6月攻广州不下,7月中旬,起义军经连州(今广东连县)转入贺州(今贺县)。
[15]《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十《纪·高宗受命皇帝》。
[16]《可斋杂稿》卷一七。
[17]范宏贵、唐兆民:《壮族族称的缘起和演变》,《民族研究》,1980年第5期。
[18]《宋史·岳飞传》。
[19]《瑶族简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年。
[20]《清世宗实录》卷九五,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庚子条。
[21]《元史·惠宗纪》。
[22]《续文献通考·田赋考四·屯田》和《元史·哈喇哈斯传》。
[23]《明史·兵三》。
[24]《明史·兵三》。
[25]《岳文庄公集·两广傜僮》,收《明经世文编》卷七三。
[26]《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0五《广西部·兵防志》。
[27]《明孝宗弘治实录》卷六六。
[28]《明史·土司传》。
[29]《续文献通考》卷一二八《兵考八》。
[30]《明孝宗弘治实录》卷四四。
[31]《续文献通考》卷一二八《兵考八》。
[32]《续文献通考》卷二四五《四裔考九》。
[33]《万历武功录》广西部、广东部。
[34]《续文献通考》卷一二八,《万历功录》。
[35]《明史·山云传》。
[36]《明史·前事略》。
[37]谢启昆:《广西通志》卷173、122。
[38]徐杰舜、刘小春、罗树杰:《南乡春色——一个壮族乡社会文化的变迁》,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10页。
[39]吴永章:《瑶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114页。
[40]《襟史·蛮夷列传一》卷四九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三,庆历三年九月乙丑条所载亦同。
[41]《元史·顺帝本纪三》卷四十。
[42]《元史·顺帝本纪四》卷四一。
[43]《清史稿·广西土司传》卷五一云。
[44]南乡各姓《分关执照》。
[45]见南乡各姓《分关执照》。
[46]《明史·广西土司列传》卷三一七。
[47]民国25年《信都县志》卷一。
[48]一说为“拐人”,笔者注。
[49]以上所引均见1947年《高要县志初编》卷三。
[50]以上所引均见1947年《高要县志初编》卷三。
[51]民国25年《来宾县志》,第184页。
[52]民国25年《信都县志》卷二。
[53]道光《广东同志》卷248。
[54]乾隆《保昌县志》卷4《回赋》。
[55]道光《广东通志》卷248,《滕邑传》。
[56]民国25年《信都县志》卷二。
[57]盘美在调查本地人有近40万,占贺州全市人口的50%。
[58]五岭话也有人称为湘南土话或桂北平话。五岭话属哪一个汉语方言,学术界尚无定论。
[59]民国《柳城县志》卷四,《民族》。
[60]徐杰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214~215页。
[61]《平遥记》。转引自吴永章:《瑶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53页。
[62]《铺门镇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9~30页。
[63]广西区文物队,广西贺县文管所:《广西贺县金种一号汉墓》,《考古》,1986年第3期,广西区文物队,贺县文化局:《广西贺县河东高寨西汉墓》,《文物资料丛刊》4,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64]韦树关考察时认为铺门人约有10万人,其分布地除铺门、信都、仁义外,八步镇风鹅塘、莲塘镇信都寨和信都梁等村也有分布。
[65]陈乐素:《珠玑巷史事》,《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92页。
[66]关于南雄珠玑巷********进行第二次迁徙的时间各族谱说法不一,除绍兴元年一说外,还有云天禧元年(1205年)。或云咸淳九年(1273年)、十年(1274年)等几说。
[67]《东冠英村罗氏族谱》。黄慈博:《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方志钦、蒋祖缘:《广东通史》古代上册,第805~806页。
[68]曾祥委、曾汉祥:《南雄珠玑移民的历史与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6页。
[69]《起始兴且怼等迁徙词》,黄慈博《珠玑巷民族南迁记·南迁来由》,曾祥委、曾汉祥,《南雄珠玑巷移民的历史与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70]《铺门镇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39页。
[71]《贺州市志·民族篇》(1999年清样稿)。
[72]《贺州市志·民族篇》(1999年清样稿)。
[73]五岭话以宁远话、江永话、桂林雁山话、临桂四塘话为代表。
[74]《广雅·释地》。
[75]《周礼·地官·小司徒》。
[76]《明史·土司传·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