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M·米德着,宋正纯、吴安其,傅东起等译:《性别与气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
[2][美]威廉·J·古德着,魏章玲译:《家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3][美]露丝·本尼迪克特着,王炜译:《文化模式》,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
[4][英]爱德华·泰勒着,连树声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5][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着,黄正东、唐少杰译:《文化和价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6][美]斯蒂文·郝瑞着,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7]王铭铭:《山街的记忆——一个台湾社区的信仰与人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8]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9][关]鲁思·本尼迪克特着,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6月第1版。
[10]林耀华:《金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12月第1版。
[11]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6月第1版。
[12](日)濑川昌久着,钱杭译:《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13]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8月第1版。[14]李维:《人格整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5]石奕龙:《应用人类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
[16]钟年:《文化之路——人类学启示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17]****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1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19]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20]彭英明、徐杰舜:《从原始群到民族——人们共同体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1版。
[21]罗康隆:《族际关系论》,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22]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23]陶立皤:《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24]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25]鲍宗家:《婚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P26]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27]黄体荣:《广西历史地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28]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29]吴永章:《瑶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30]徐杰舜、刘小春、罗树杰:《南乡春色——一个壮族乡社会文化的变迁》,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
[31]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11版。
[32]徐迅:《民族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33]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7月第l版。
[34]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35]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36]史式主编:《中华民族史研究》第一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37]徐杰舜:《中国民族史新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第2版。
[38]徐杰舜:《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39]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40]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41]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6月第2版。
[42]黄雪贞:《湖南江永方言音系》,载《方言》,1988年第3期。
[43]黄雪贞:《湖南江永方言词汇》(一),载《方言》,1991年第1期。
[44]黄雪贞:《湖南江永方言词汇》(二),载《方言》,1991年第2期。
[45]张晓勤:《宁远平话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
[46]陈其光:《中国语文概要》,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47]梁金荣:《桂北平话语音特征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载《语言研究》,1998年第2期。
[48]骆明弟:《临桂四塘平话同音字汇》,载《方言》,1996年第3期。
[49]中央民族学院苗瑶语研究室编:《苗瑶语方言词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7月版。
[50]徐杰舜:《贺州厦良村厦良寨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51]徐桂兰:《贺州厦良村点灯寨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52]徐桂兰:《贺州厦良村曾在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53]徐杰舜:《贺州鸬鹚村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54]罗树杰:《贺州八步镇三加村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55]李远龙:《贺州灵凤村的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56]徐桂兰:《贺州船家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57]徐桂兰:《贺州鹅塘镇盘谷村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58]罗树杰:《贺州黄洞瑶族乡都江的族群关系》,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59]徐桂兰、徐杰舜:《贺州八步镇民间打醮考察》,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60]罗树杰:《二加村苏茅坪客家仙婆出游考察》,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61]盘美花:《贺州本地话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62]韦树关:《贺州铺门话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63]韦树关:《贺州八都话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64]韦树关:《贺州鸬鹚话考察报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3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
[65]韦树关:《贺州几种方言的共同点的分析》,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增刊人类学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