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Robert H.Winthrop,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Greenwood Press·1991,P.94~95。转引自牟小磊硕士论文;《“中国少数民族”的族性过程与研究策略》(1997年打印本)。
[2]《中国人类学会通讯》第196期。
[3]Robert H.Winthrop,Dicionary of Concept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Creenwood Press,1991,P.94~95.牟小磊硕士论文:《“中国少数民族”的族性过程与研究策略》(1997年打印本)。
[4]《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5]东来:《族群性;从国内政治到国际政治》,《读书》,1996年第8期。
[6]转引自M·G·史密斯:《美国的民族集团和民族性》,《民族译丛》1983年第6期。
[7]“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1969,Waveland Pess,Inc)。《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8]Nathan Glazar & Daniel P.Moynihan;Ethnicity Theory Aad Exprience Harvard Univercity Press 1975。转引自周大鸣:《族群与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9]Charles winich: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Littlefield,Adams & Co。1997。
[10]Stephen Cornell:The variable ties that bind:contend and circumstance in ethnic process,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ume 19,Number2,April 1996。
[11]Scymour Smith,Dharloue,P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London & Basingstoke:Macmillan.P95.1986.转引自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载《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12]Negata,Judith.“In Defense of Ethnic Boundaries:The Changing Myths and Charters of Malay Identity.”in Ethnic Change,Charles F.Keyes,de.,Sharp Publishers,Inc,1987.P.37.转引自牟小磊硕士论文:《“中国少数民族”的族性过程与研究策略》(1997年打印本)。
[13]Charles F.Keyes:Ethnic Adaptation and Identity:The Karen on the Thai Frontier With Burma,1979。转引自乔健:《族群关系与文化咨询》,周星、王铭铭;《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83页。
[14]Max Weber:The Ethnic Group.T.Parsons:Theoris of Society,转引自乔健:《族群关系与文化咨询》,《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82页。
[15]郝瑞(stevan Harrel):《民族、族群和族性》,《中国人类学通讯》第196期。
[16]Seymour-Smith,Charlotte,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London & Basingstoke;Macmillan,1986。转引自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8页。
[17][科]穆罕默德·哈达德:《科威特市的民族群体和民族等级结构》,《民族译丛》,1992年第5期。
[18]Marx Weber,The Ethnic Group,In Parsons and shils etal(eds).:THEORIESOF SOCIETY,Vol,1,Gleercol Illinois,The Free Press,1961,P306,转引自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
[19]吴泽霖:《人类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由于该词典是以美国纽约女王学院查尔斯·威尼克(Charles Winick)主编的《人类学词典》为蓝本的,因此其中对于族群的解释带有国外的特点。
[20]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辞典》,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664页。
[21]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22]周星、王铭铭:《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84页。
[23]彭英明、徐杰舜:《从原始群到民族——人们共同体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72页。
[24]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见《斯大林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286页。
[25]此书1991年8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6]彭英明、徐杰舜:《从原始群到民族》,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9页。
[27]《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07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48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页。
[31]张敦安:《国家在民族形成中的作用探究》,《民族学研究》第8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51页。
[32]《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96页。
[33]周星:《民族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88~92页。
[34][美]郝瑞:《民族、族群和族性》(在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作的学术报告),《中国人类学学会通讯》第196期。
[35]周星:《民族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1页。
[36]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第138~139页。
[37]张雄:《中国中南民族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0~16页。
[38]关于苍梧,《逸周书·王会解》云:“仓吾翡翠”。《淮南子》亦云:“昔苍梧娆娶妻而美,以让其兄。”《史记·南越列传》集解引《汉书音义》云:“苍梧越中王,自命为秦王。”关于骆,《史记·南越尉佗列传·索引》云:“姚氏案:《广州记》云:‘交趾有骆田,仰潮上下,人食其田,名曰骆侯,诸县各自为骆驼,铜印青绶,即今之令。”《水经注·叶榆水》引《交州外域记》有类似记载。关于闽和闽越,《周礼·职方氏》中即有“闽”人的记载,《国语·郑语》云:“闽,蛮矣。”汉代“闽”被称为“闽越”,《史记·东越列传》中有记载。
[39]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年,第304页。
[40]高山族为大陆人民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泛称,包括泰雅人、赛夏人、布农人、朱欧人、排湾人、鲁凯人、卑南人、阿美人、雅美人,以及平埔人。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邵人也是高山族中之一支。
[41]《史记·王翦传》。
[42]《史记·秦始皇本纪》。
[43]《史记·南越列传》。
[44]《史记·秦始皇本纪》。
[45]《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
[46]方志钦、蒋祖缘:《广东通史》(古代上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2页。
[47]张寿棋、黄新美:《粤西‘标话’人群乃古代苍梧族群遗在考——兼论其与侗族的关系》,《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48]《史记·秦始皇本纪》。
[49]《隋书·令狐熙传》。
[50]《隋书·南蛮传》。
[51]《北史·厍狄士文传》。
[52]《新五代史·南汉世家》。
[53]《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
[54]《南宁府志》卷二一。
[55]连横:《台湾通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10月修订版,第5页。
[56]《赵始兴县志等迁徙词》,载黄燕博:《珠玑巷民族迁记·南迁由来》。转引自曾祥委、曾汉祥:《南雄珠玑巷移民的历史与文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57]民国:《钟山县志》卷一五。
[58]道光:《钦州志》卷一。
[59]《隋书·南蛮传》。
[60]陈支平:《客家源流新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6页。
[61]陈支平:《客家源流新论》,第135页。
[62]肖国健:《香港古代史》,香港,中华书局,1999年,第11页。
[63]苏泽猷:《“福佬”并非“福建佬”》,《羊城晚报》,1998年5月23日,第11版。
[64]《元和郡县志》“福州”条云:“福州之名是因西北福山为名。”
[65]黄典诚:《闽南方言的上古音残余》,《语言研究》,1982年第2期,第172页。
[66]陈支平:《闽南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67]林惠祥:《福建民族之由来》,转引自****钊、乔健、杜瑞乐:《华南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3~14页。
[68]林惠祥:《福建民族之由来》,转引自****钊、乔健、杜瑞乐:《华南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3~14页。
[69]蓝达居:《闽南人口文化性格》,《福建民族》,1996年第6期。
[70]弘治:《八闽通志》卷八○《古迹》。
[71]韦纪科:《从韩信的后代谈起——关于凤山民族族源的探讨》,《广西地方志通讯》,1985年第6期。
[72]《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229~232页。
[73]《明实录·明宪宗实录》卷九七。
[74]现代汉语语音与宋初《广韵》音系的对应规律一样。
[75]李新魁:《广东的方言》,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5页。
[76]李新魁:《广东的方言》,第467页。
[77]《韩江闻见录》卷一0。
[78]徐杰舜、刘小春、罗树杰:《南乡春色——一个壮族乡社会文化的变迁》,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12页。
[79]刘小春等:《桂东瑶舞探秘》,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4~5。
[80]刘小春等:《桂东瑶舞探秘》,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4页。
[81]《淮南子·人间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