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BC库存的分类方法
ABC分析法来自于帕累托的80/20法则。仓库中所保管的货物一般品种繁多,有些货物的价值较高,对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较大,或者对保管的要求较高。而另外一些品种的货物价值较低,保管要求不是很高。如果我们对每一种货物都采用相同的保管方法,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很多,而效果却是事倍功半。所以在库存管理中采用ABC管理法,就是要区别对待不同的货物,在管理中做到突出重点,以有效地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一般ABC分类采取如下标准:
A类:数量占库存物资总数的15%~20%、金额占库存总金额65%~80%的物资;
B类:数量占库存物资总数的30%~40%、金额占库存总金额15%~20%的物资;
C类:数量占库存物资总数的40%~55%、金额占库存总金额5%~15%的物资。
将所有的库存货物根据其在一定时限内的价值重要性和保管的特殊性的不同,按大小顺序排列,根据各个品种的累计金额和累计数量统计,并计算出相对于总金额和总数量的比率,按顺序在图中标出对应的点,连成曲线图即为ABC分类曲线。
(二)确定性库存管理方法
1.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对于需求速率稳定、多周期连续性的需求,控制其库存水平需要确定补货的频率和定期补货的数量。这是一个成本平衡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找到采购订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之间最佳的结合点。早在“二战”前的1913年,福特·哈里斯(F.W.Harris)在韦斯廷豪斯工作时,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所建立的最佳订货量模型,就是众所周知的基本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公式,是目前实践中的许多拉动式库存政策的基础。这里描述了三个库存周期,每一周期都从Q个单位为开始,它是固定订货批量。刚收到订货时,库存水平为Q个单位,货物的需求速率为一个固定的常数R。当库存量降至再订货点时,就按Q个单位发出订单,经过一个确定的提前期LT后,货物入库,库存水平再次达到Q。这是一个在确定性条件下最基本的EOQ模型。
由于不存在缺货,简单EOQ模型只考虑两种基本类型的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订货(购买+订购)成本。
则:
库存年总成本=购买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
设:
D——年需求量,以单位计;
P——单位物品的购买成本,元/件;
C——每次的订货成本,元/次;
Q——批量或订货量,以单位计;
H——每单位物品每年的储存成本,元/年;
F——以单位成本系数表示的年储存成本;
TC——每年总成本。
根据以上假设,可将总成本用如下公式表示:TC=DP+CD/Q+QH/2(3-1)
为获得使总成本最低的最优订货批量Q*,将总成本TC看作以Q为自变量的函数,将TC函数对Q微分,并令其等于零:d(TC)dQ=H2-CDQ2=0
可求出最优的Q*为:Q*=2CDH=2CDPF(3-2)
因此,两订货之间的最佳间隔为:t*=Q*D=2CDH(3-3)
每年订货次数为:N*=1t*=DQ*(3-4)
在EOQ模型中,订货点只与年需求量R、全年制度工作日m和提前期LT有关,计算公式为:ROP=Dm×LT(3-5)
例3-2:某公司以单价10元每年购入某种产品8000个。每次订货费用为30元,单位维持库存费按所库存货物价值的30%计算。若每次订货的提前期为2周,试求经济订货批量、最低年总成本、年订购次数和订货点。
解:
(1)根据式(3-2),可得经济订货批量:Q*=2CDPF=2×30×800010×0.3=400(个)
(2)根据式(3-1),可得全年最低总成本:TC=DP+CD/Q+QH/2=8000×10+30×8000/400+400×3/2=81200(元)
(3)根据式(3-4),可得年订货次数为:N*=DQ*=8000/400=20(次)
(4)根据式(3-5),可得订货点为:ROP=Dm×LT=800052×2=307.7(个)
2.有价格折扣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为了刺激需求,诱发更大的购买行为,供应商往往在顾客的采购批量大于某一值时提供优惠的价格,这就是价格折扣。当采购批量小于Q1时,单价为P1;当采购批量大于或等于Q1而小于Q2时,单价为P2;当采购批量大于或等于Q2时,单价为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