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物流技术基础
17167800000005

第5章 绪论(5)

(3)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指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有效组合、联结便形成了物流的总功能。一般认为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等,具体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①基本物流环节:如门到门运输、储存保管、配送等,这些要素分别解决了供给者及需要者之间场所和时间的分离,其主要功能是创造“场所效用”及“时间效用”,在物流系统中处于主要功能要素的地位。

②商务附加价值:伴随物流发生的订货、结算、单证处理、财务服务等,如有些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兼具一些商流功能,这些功能为企业增加了商务附加价值。

③劳动服务价值:如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加标签)、分拨等,这些功能追加了商品的价值。

④信息服务价值:即对内或对外的各种物流信息服务,这些信息也同样创造价值。

⑤物流控制系统:即对物流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控制,通过管理和控制过程为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

(4)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指物流系统的建立需要许多支撑手段,以协调与其他系统的关系。这些要素主要包括:

①体制和制度:体制、制度决定了物流系统的结构、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及系统的地位、范畴等,是物流系统的重要保障,有了这个支撑条件,物流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才能得以确立。

②法律和规章:物流系统的运行往往涉及许多权益问题,一方面,法律、规章限制和规范了物流的活动,使它能与更大的系统相协调;另一方面,法律、规章也给物流提供了保障,合同的执行、权益的划分、责任的确定等都需要靠法律、规章来维系。

③行政和命令:物流系统和一般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物流系统关系到国家军事、经济命脉,所以,在非常时期,行政、命令等手段也常常是支持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要素。

二、物流系统模式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把物流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模式:

1.投入-转换-产出模式

这种模式是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指物流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系统。每一环节都要从外界环境吸收一定的能量、资源(人、财、物),并以输入形式投入,经过转换处理,直接或间接地产出一定的产品或服务,再以输出的形式向外界提供服务,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如在生产领域里,物流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投入原材料、机器设备、劳动力,经过加工处理,产出满足社会需要产品的系统。在流通领域里,物流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品、运输工具、设施、人员,将产品经流通提供给消费者的过程体系。

因此,物流系统是一个从环境中不断输入要素,经过转换处理,不断输出产品或服务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物流系统的投入-转换-产出模式。

2.网络模式

网络模式认为物流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物流设施基础上进行的,物流系统的运行需要各种运输线路、港站码头、仓储设施等。物流转移过程是物质实体通过这些物流设施从供应者经过若干节点及连线到达需求者的过程。物流的网络系统就是这些转移路线的集合。对于一个企业物流系统来说也是一样,企业的储存点、加工点、车间、仓库等储存停放设施构成节点,这些节点之间的运输通道则是网络连线,它们构成企业物流网络系统。因此,也可以说物流网络就是物流系统的具体存在形式和基础。

一个物流系统的状况可以用以下物流网络的参数来描述。

(1)物流网络节点的数目、节点之间的连线关系及连线的长度。

(2)物流网络节点的储存能力、连线的通过能力(如运输线路的货物运输能力)。

(3)物流网络上所进行的物流活动的参数:物质实体的品种、数量、所处的状态等。如某一时刻各节点的库存量和储存时间以及某一时期内物质实体的流入流出量(物流量)、储存周转量和运输周转量等。

网络中作为节点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供求关系,是物流系统周转的动力。物流活动就是在这个网络上进行的周而复始的物质实体的动态周转过程。

三、物流系统的功能

物流系统总目标是通过自身各子系统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各子系统的功能活动总是围绕着物流系统的总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通过运输子系统的合理调运,将物资从产地输送给中转流通仓库(或直接送给用户),经短期停留、集散和储存,经集装单元化活动将物资包装成型,在信息的指导下,及时送往用户,同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运输子系统。

物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运输功能。依靠运输工具(或设备)克服生产点和需求点之间的空间距离。运输功能是实现物流系统功能的一大支柱。

(2)储存功能。它从时间上克服供需矛盾,创造时间效益,是物流系统功能的另一支柱。

(3)搬运功能。指处理保管(存放)和运输之间的货物的功能,称短距离的运输为搬运。主要靠改进装卸、搬运技术来提高装卸搬运的经济效益。

(4)包装功能。包括工业包装和商品包装,其作用是按单位分装产品,并尽量扩大包装单元以便于运输和储存,称集装单元化技术。集装单元化技术近几年发展较快,对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5)信息处理功能。伴随物流活动产生的大量信息,贯穿于物流系统活动的全过程。是联系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是物流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物流系统活动就是靠这些信息的沟通、传输和反馈来完成的。

物流系统是否能高效率地运行,除了取决于各组成系统局部功能的发挥程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对物流系统各子系统的局部功能进行有机的集成。既要考虑一个局部的功能发挥,又要考虑整体系统功能的实现,同时还要顾及它们之间功能的协调发挥。每个子系统的功能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每一项功能既对其他功能产生影响,同时又受其他功能因素的制约。要将物资的储存、运输及包装综合考虑,使之发挥更大的功能效益。物流系统的集成性研究,不但要顾及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要对产品制造、供货状况以及顾客服务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

四、物流系统合理化

供应链物流系统中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等各种职能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而,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结构安排应建立在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基础上。物流系统安排的合理化应体现以下原则:

1.近距离原则

运输和装卸搬运增加了产品成本,物流合理化应尽可能使物料流动距离最短,以减少运输与装卸搬运量。如海尔的工业园区将一些重要协作件生产厂家集中在一起,极大地减少了物流量,为海尔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了重要保证。

2.优化原则

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时,要将彼此之间物流量大的设施布置得近一些,而物流量小的设施和设备可以布置得远一些。

3.尽量避免迂回和倒流原则

物流过程可能会由于订单的错误分配,装卸搬运的失误而导致物流的迂回或倒流。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甚至影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因而必须使其减少到最低限度,尤其是系统中的关键物流。

4.在制品库存最小原则

在制品是生产过程中的必需物,同时又是一种“浪费”,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段,如生产计划、管理模式、设备改造、设备规划等,使库存降低到最低限度。

5.集装单元和标准化搬运原则

物流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工具,如托盘、料箱、料架等工位器具,应符合集装单元和标准化搬运原则,以提高装卸搬运效率,提高物料活性指数,提高装卸搬运质量,提高物流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集装单元和标准化搬运程度反映了供应链核心企业对物流的管理水平。

6.科学搬运原则

科学搬运强调科学的设备和自动化程度,更强调对这些设备和自动化程度的有效利用,在设计供应链物流系统时,要通盘考虑这些因素,考虑对设备和自动化程度的驾驭能力。

7.绿色物流原则

从管理理念上讲,绿色物流是指在供应链运作全过程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中,利用绿色物流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物流技术对物流进行科学化管理,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消耗。绿色物流也是解决可持续发展与有限自然资源限制这一矛盾的有力措施。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和绿色经营要求,与社会其他系统相协调,不能为追求物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而损害环境。

第三节物流技术概述

一、物流技术的概念

物流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和。它包括在采购、运输、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设备、设施和其他物质手段,以及由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发展而成的各种方法、技能以及作业程序等。

严格地讲,物流技术不是一种独立的新技术,它与空间技术、海洋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一样,是某些新技术以至某些老技术在新的领域的综合利用。

随着科学的综合化趋势的出现,技术体系自身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物流技术的形成,正是这种趋势的具体体现。物流技术不是其他技术的简单相加或直接应用,而是各种技术综合的结果,因而它具有新的性质。例如机械技术、动力技术、电子技术在运输、装卸、储存作业中综合利用,便产生了交通运输技术、自动装卸技术、集装技术、高层货架技术、自动计量技术和安全报警技术等,所产生的这些物流技术具有新的性质和内容。从技术形态的角度看,物流技术包括物流硬技术和物流软技术。

物流硬技术是指人们在组织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各种仓库建筑、站场建筑,以及服务于物流活动的电子计算机,通信联络设备等。在20世纪70年代前,物流活动的现代化是以硬技术为主导,因此,物流硬技术发展迅速。例如发展了用于原油、矿石等货物运输的大型专用船和集装箱船;实现了集装箱、托盘、储罐的“门到门”一贯型输送;创造了流通中心、自动仓库、高层货架及联运装卸设备;建立了利用电子计算机的物流信息设备等。

物流软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由科学知识、劳动经验发展而成的各种技能、作业程序和现代管理方法等,如流通中心、储运中心、运输终端的合理配置,物流途径的最佳选择等。换言之,软技术是使硬技术的应用取得最好经济效果的技术。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但注意硬设备的研制,而且开始重视已发展到了较高水平的硬技术的优化组合、搭配和衔接,以充分发挥现有设备能力,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主导物流现代化的技术已逐渐由硬技术转移到软技术。

二、物流技术的分类

除从技术形态的角度分类外,物流技术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划分:

1.按范围进行划分

从物流技术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物流技术主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涉及的技术,如物品的包装、标识、实时跟踪技术和物流信息等技术。广义的物流技术不仅包括物流活动过程中的有关物流技术,而且包括其他相关的物流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发展规律,如物流规划技术、物流效率分析和评价技术等。

2.按内容进行划分

从物流技术包括的内容来看,可以划分为实物作业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实物作业技术主要包括包装技术、运输技术、储存保管技术、装卸搬运技术等;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条码技术等。

3.按实物运作过程来划分

物流技术可以划分为包装技术、运输技术、储存保管技术、装卸搬运技术、流通加工技术和配送技术等。

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物流技术划分成不同类型,但是在实践中各种分类方式是互相融合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不能简单地从某个角度认识物流技术,而应该综合、整体地来看待。无论何种物流技术都具有以下两个共同的特点:

(1)形态的多元性。物流技术有物质的、信息的和精神的诸种形态。

(2)功能的中介性。物流技术可以作为科学与物流实践的“中间项”把二者联结起来,并成为物流实践的直接力量。

三、物流硬技术的作用

物流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流技术是现代物流运作的基础

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物流技术作为支撑,就不可能有物流运作的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无论是社会宏观物流还是企业的微观物流,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商品的流转过程。除了物流管理外,这个过程的运作必须依赖于各种物流技术和装备,就是从物流管理角度来看,现代物流管理也都是建立在信息与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所以物流技术与装备是现代物流运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