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大眼界成多大事
眼界决定境界。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微。井底之蛙永远都不知道天空的广阔,只有那翱翔长空的雄鹰,才能看到无限的天地。
隆中草庐,诸葛亮寥寥几句,《隆中对》而出,联孙吴抗曹魏,一切尽在他的眼中,于是历史上便有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陈胜年少却自比“鸿鹄”而笑“燕雀”,与吴广发出石破天惊的喊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于是便有了这胸怀天下之人。其实,历史上像这样的故事可谓不胜繁举,但无一不说明了眼之远与人生之长的相互联系。
正所谓“不同的眼界,不同的人生”。被誉为清代“红顶商人”的胡雪岩曾经有一句至理名言:“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你的眼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生意。”可以说,这一做事的眼光几乎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点之一。当大家都沉迷于眼前,而不敢继续迈进之时,眼界长远之人却敢走,走一条完全不同于别人的路,走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成功者会有别于普通人的原因,因为那些成名之人无不拥有一个开阔的眼界。
浙商,以其低调、务实、不张扬的性格,被称为“温州商人”。浙商的足迹已经遍及了全国各地,2008年浙商在京经商、办企业的人数有45万人,开办的各类企业达7万余家。而“草根商人”陈俊就是其中一名。如今,已经拥有“北京今日潮流企业策划公司董事长”“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等众多头衔的陈俊,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就这样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却拥有着非凡的眼光。
1983年,大学毕业的陈俊凭借着自己的英语专业优势,顺利捧起了当教师的“铁饭碗”。然而十年后,他却放弃了令许多人称羡不已的“铁饭碗”,毅然选择自费出国留学,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踏上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对此,陈俊表示自己当时是在“用青春赌明天”,“原先从事的教育行业与社会联系不大,出国留学,开阔视野,给自己换脑筋,为创业做准备”。
正是这破釜沉舟,证明了他的非凡眼光,从而造就了今天的“草根商人”。在留学归来后,陈俊在北京开始了新事业的起点。对于为什么不回浙江创业而要在北京开始自己的事业版图,陈俊认为,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更多制高点和机会。他首先在外贸公司谋到了一份工作,后来又成为了一名经济媒体记者,但这些都不是陈俊的“终点”,他只是在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源。
终于,在2000年,陈俊组建了北京今日潮流企业策划公司,在国内率先向有需求的企业家传授品牌意识和市场营销的手段。凭借出色的商界、媒体等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成功策划了“北京潘家园古典文化商圈”等投资案例,如今公司已是企业策划界的佼佼者。
时至今日,徜徉商海的风云人物也曾历经风霜无数,“只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没有浙江商人走不到的地方。”这是陈俊对草根浙商的评价,回忆自己的创业历程,他说,创业虽然艰辛,但永不后悔。
人生就像是一个舞台,如果你死守于枯井之中,那么你的人生将毫无起色,因为世界在你的眼里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如果想让自己未来的舞台更加绚丽多彩,那么就必须打破安于现状的心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不要害怕风险,有风险才有机遇,而只有当机遇来临才有成功的可能。
“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鸟雀争其声。”眼界的大小决定着你成就的大小。当你把目光锁定为一个打工者时,那么你永远也成不了一个老板。因为没有广远的目光,再有本事的人也会平庸而无所作为。因此,30岁之前,你决不能困于一隅,注目于一角。只有放宽自己的眼界,你才能跳出平庸,走出最辉煌的一生。
你的眼界决定你未来的事业,因此,30岁之前我们一定要懂得拓展视野,拓展自己的人脉圈,走出狭小的生活圈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眼界开阔了,视野开阔了,才会给事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前瞻性是一种战略眼光
三十岁之前,我们可以没有事业,但不能没有一个前瞻性的眼光。你要在比别人早领悟到二三年甚至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的发展变化,并且先知先觉,这样才能抢先一步占得先机。当然,这靠的不仅是一点点的推测,还有正确的判断。
人们常说:“走一步看十步。”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战役,尤其是对于即将三十而立的人来说,前瞻性的眼光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它是一种战略眼光,在人生这场战役打响之前,如果你没有制定好一个战略,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证明,只有那些拥有前瞻性眼光的人才能成为握有真理的少数人,才能成为发掘趋势性行业的先驱。
不可否认,面对变换的未来,没有人能够准确把握,但我们要记住,凡是把握住的人没有不成功的。不能说是洞察一切,对未来敏锐的感觉和预见就已经可以一步把你带入成功。
当年北京阜成门外的万通市场由于定位不准,开业不久就歇业了。经过重新定位以后,万通改成了批发市场,但在刚开始的时候依旧无人问津。这时候,有一位名叫陈海珍的女子看中了这块交通十分便利、当下正在歇业的万通市场。
陈海珍当时刚刚从单位离职出来,手里并没有多少钱,但她认为,交通如此便利的阜成门有这么大的市场,肯定会有很大的升值潜力,一定能够让自己大显身手。而恰逢此时,万通市场原先的摊主正在以极低的价位甩摊,到处贴着招租、转让的字眼。
尽管陈海珍并没有做过什么大生意,但是她下定了决心,回老家以高利贷的形式借了二十几万块钱,迅速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十几个位置非常好的摊位。此时卖给她摊位的那些人还幸灾乐祸,心里想:“连我们都不要的摊位,你还敢花钱买下,真是个傻丫头。”
面对旁人的不解,陈海珍一声不吭,她在用高利贷借来的钱通吃了十几个摊位后,马上进行了业态调整和规划。她知道,现在是最苦最困难的时候,只要能够坚持住,那么就一定能够获得胜利。眼光是需要经过时间证明和耐力考验的,是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出来的。
不久以后,形势正如她所料,发生了变化。万通在改成批发市场以后,生意开始变得出奇的好,原来那些没人要的摊位一下子又成了抢手货,等再来一批商户时,摊位早已被抢购一空了。由于有超前的眼光,陈海珍早已把十几个摊位装修布置完毕。因为这些摊位占据着位置优势,升值很快,许多人都争着来和她谈判,请求租赁这些摊位。
陈海珍最后除了留下四个摊位自己经营外,其他十来个摊位早已租赁出去。每年仅靠摊位租金的上涨,她就可以稳收一大笔租金。而且她的生意开始越做越大。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陈海珍说,当时借的二十几万块钱是一笔很大的数目,而且还付高利息,她是冒了风险的。她还说,她的成功除了胆大外,还要有眼光,再加上有把冷板凳坐热的毅力。有些人的眼光能看到前面两、三步,有些人只看到眼前,就变成了鼠目寸光了。
有谁能预知到十几年前一个无人问津、急于出手的摊位如今已升值到几百万元?有谁能预知到摊位的租金年年看涨呢?所以说,前瞻性是一种战略的眼光,如果你只看到了眼前那一点利益的得失,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获得很大的成就。
人生有小成功,也有大成功。如果你只想一辈子生活得比较好,努力真的很重要,但是你要做大事业,最重要的还是要具备一种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能在别人看来平常或不习惯的东西上看到价值的所在。生活中,很多有着前瞻性眼光的人,他们看问题不是只看眼前,他们能运筹帷幄,看得更远;而那些没有前瞻性目光的人做事情,总是喜欢跟着潮流跑。当大家一窝蜂“下海”的时候他就去“下海”,当大家一窝蜂炒股的时候他就去炒股,到头来的结果是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人云亦云。
因此,30岁之前,如果不具备一个做事的前瞻性眼光,那么即使机遇就在身边,也会与他失之交臂。而具备前瞻性眼光的人,不仅能够看到机会,而且善于把握机会。一个人真正的“富有”不在于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是在于你的脑袋里有多少“想法”。如果你能够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目光,那么在人生这场战役中你必将大获全胜。
打破心中的“壁垒”
所谓壁垒,指的是古时候兵营四周的墙壁,是战争中用于防御和戒备的设施。很多时候,人们在无形之中也会给自己的心竖起一座“壁垒”,将自己牢牢束缚起来。而我们要想感受外面的温暖,那么就要学会战胜内心的束缚,打破心中的“壁垒”,这样,才能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心中的“壁垒”,都是由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例如,不和别人交往,因心中有块怕被伤害的壁垒;沉默寡言,是因心灵中有块自卑的壁垒;不愿张扬个性,因怕别人冷嘲热讽。可以说,在成功的道路上,阻挡我们的并不是那些狂风暴雨和一路荆棘,而是我们给自己设下的一道道“壁垒”,我们总是自己告诉自己“不可能”,结果最终真的成了“不可能”。
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有一个贫穷的农夫,正带领着两个孩子放牛。这时候天上飞来了一群大雁,其中一个孩子望着飞过的大雁对另一个孩子说:“如果我们要是能像大雁那样在高空中展翅翱翔就好了。”父亲听到了这句话,说:“孩子们,只要你们想飞,那么就能飞上天!”
听了父亲的话,兄弟俩随即都来学大雁飞。尽管他们很努力,但依然都没有飞起来。这时候父亲对他们说:“你们还小,将来经过努力,你们一定能飞起来!”后来,他们果然飞上了蓝天,他们就是美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飞机的莱特兄弟。
拿破仑有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实这句话道出了一个道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给自己定个位。定什么位将决定自己一生成就的大小。志在千里的人决不会自甘平庸,甘心做下人的人永远成不了主人。
那些相信命运,听天由命的人,他们给自己低调定位,遇事不敢独当一面,又不敢承担责任,不敢为人之先,他们自己在自己的心里建造了一座“壁垒”,从而给自己带上了一个“紧箍咒”。要知道,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每个人的命运都在自己手中,每个人都可作出惊世骇俗的业绩,关键就在于敢不敢重用自己。
很多时候,人们总习惯于为自己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告诉自己“我不行!”其实,我们都需要一种斩断自己退路的勇气,因为身后如果有退路,我们就会心存侥幸和安逸,前行的脚步也会放慢;如果身后无退路,我们就会集中全部精力,破釜沉舟,勇往直前,为自己赢得出路,把“我不行”改成“我能行”!
一位上大四的学生,在第一学期时,有一家美国机构的中国地区总裁到她所在的大学作了一场大型讲座。讲座十分精彩,激发了那位学生的许多想法。她一边听讲座,一边根据感受写了一篇文章,讲座结束时,她突然有了一个冲动:把自己写的文章送给那位总裁看看。
这个念头一出现,她立刻又犹豫了:“我行吗?不会丢脸吧?”
但转念又一想:“丢脸就丢脸吧,反正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了!”于是在众人的“围困”之中,她把这篇文章交给了总裁。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两天之后,她突然接到了这位老总打来的电话,告诉她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希望她写出更多这样的好文章。
转眼,这位大学生要开始实习了。她想到:要去北京实习,将来到那里发展!可在北京,她没有熟人,唯一认识的就是这位总裁。于是她想,能不能找找他?这时,她又一次有了畏惧的念头,在她心里又产生了“我不行”的念头。但是她还是一咬牙,向这位总裁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并希望他帮助联系一个新闻出版单位。
很快,她就收到了总裁的回复。这位总裁对她的这种主动精神十分欣赏,立即帮她联系到一家著名的报社,并鼓励她发挥特长,走向成功。在不到两个月的实习中,她便发表了好几篇有分量的文章。在实习表上,报社给了她非常好的鉴定意见。毕业后找工作时,这份鉴定和她发表的文章,对她应聘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北京一家出版社很快录用了她。
这样的成功体验让这位大学生全部用到了工作中。不论是编稿、约稿,还是处理别的业务,一遇到有问题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她总会对自己说:“要成功,就要在自己的字典里删除‘我不行’这句话!要时时刻刻觉得‘我行!我行!我一定行!’”最终,她在几年时间里成为了行内最有名的年轻编辑。
很多时候,我们不成功,不是由于别人否定我们,而是自己否定自己;不是“我不行”,而是由于我们本来行,却偏偏要对自己说“我不行”。我们总是被自己心中的“壁垒”所打败。其实,很多时候,只要你带着自信去敲门,就会发现它比你想像的更容易打开。
不要再给自己寻找什么借口,你需要的只是一把打破“壁垒”的锤头。对于那些追求高标准生存境界的人来说,他们永远不会让自己成为配角。对于他们来说,成功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如果你想有一个幸福而辉煌的美好前程,那么,从现在开始,打破心中的“壁垒”,为自己设立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给自己提供前进的动力吧。
别让自己成为拉磨的驴子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年轻人每日都只顾低着头赶路,却从不抬头去看一下远方的路。他们就像是在磨坊里低头拉磨的驴子,每天都是重复着围磨而转。
目标决定人生,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是那头拉磨的驴子,永远也转不出那个磨坊。你想过自己10年、20年、30年甚至50年后会是什么样吗?而我们又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呢?每个人都曾梦想成为一名成功者,而决定一个人是杰出还是平庸的,不是天赋,不是机遇,就是人生的目标。
美国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条件差不多的毕业生进行了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调查显示: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过去了,3%的人朝着目标奋斗,几乎都成功了;10%的人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了专业人士,多属于中上层;60%的人生活安稳,成绩不大,多生活在中下层;27%的人没有目标,常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传说唐朝初期,在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头驴子和一匹马是对好朋友,驴子在屋里推磨,马每天在外面奔波。
贞观四年,这匹马成为了玄奘大师的坐骑,要与大师一起前往印度取经。
十几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了长安。
它没有忘记自己的好朋友——驴子,于是来到磨坊里看望驴子朋友,并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你知道吗?我经历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葱岭、凌山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像神话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