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年,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他们早年的行为都有所后悔,大概是人到老年,与世无争,心境平和,世事洞明,可以消除一切拗性与牛脾气。王安石曾对侄子说,以前交的许多朋友,都得罪了,其实司马光这个人是个忠厚长者。司马光也称赞王安石,夸他文章好,品德高,功劳大于过错,仿佛是又有一种约定似的,两人在同一年的五个月之内相继归天,天国是美丽的,“拗相公”和“司马牛”尽可以在那里和和气气地做朋友,吟诗唱和了,什么政治斗争、利益冲突、性格相违,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朋友之间相处,需要用“和气”来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人和人都是不同的,对于性格、见解、习惯等方面的相异,要以和为重,若“疾风暴雨、迅雷闪电”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导致友谊破裂,反目成仇;而若和气面对彼此的不同,进而欣赏对方的优点,则对方也会对你加以赞美。这样一来,你们的“祥”和“瑞”也就更多了。心地放宽恩泽流长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一个人待人处事的心胸要宽厚,使你身边的人不会有不平的牢骚;死后留给子孙与世人的恩泽要流得长远,才会使子孙有不断的思念。
东汉时,班超一行在西域联络了很多国家与汉朝和好,但龟兹恃强不从。
班超便去结交乌孙国。乌孙国王派使者到长安来访问,受到汉朝友好的接待。使者告别返回,汉帝派卫侯李邑携带不少礼品同行护送。
李邑等人经天山南麓来到于阗,传来龟兹攻打疏勒的消息。李邑害怕,不敢前进,于是上书朝廷,中伤班超只顾在外享福,拥妻抱子,不思中原,还说班超联络乌孙,牵制龟兹的计划根本行不通。
班超知道了李邑从中作梗,叹息说:“我不是曾参,被人家说了坏话,恐怕难免见疑。”他便给朝廷上书申明情由。
汉章帝相信班超的忠诚,下诏责备李邑说:“即使班超拥妻抱子,不思中原,难道跟随他的一千多人都不想回家吗?”诏书命令李邑与班超会合,并受班超的节制。汉章帝又诏令班超收留李邑,与他共事。
李邑接到诏书,无可奈何地去疏勒见了班超。
班超不计前嫌,很好地接待李邑。他改派别人护送乌孙的使者回国,还劝乌孙王派王子去洛阳朝见汉帝。乌孙国王子启程时,班超打算派李邑陪同前往。
有人对班超说:“过去李邑毁谤将军,破坏将军的名誉。这时正可以奉诏把他留下,另派别人执行护送任务,您怎么反倒放他回去呢?”
班超说:“如果把李邑扣下的话,那就气量太小了。正因为他曾经说过我的坏话,所以让他回去。只要一心为朝廷出力,就不怕人说坏话。如果为了自己一时痛快,公报私仇,把他扣留,那就不是忠臣的行为。”
李邑知道后,对班超十分感激,从此再也不诽谤他人。
人生在世究竟该怎样做人?从古至今是人们争论的一个话题。是“争一世而不争一时”,还是“争一时也要争千秋”,是只顾个人私利不管他人“瓦上霜”,还是为人类做有益的事,作些贡献?这实际上是两种世界观的较量。生活中,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凡事都跟人斤斤计较,如此必然招致他人的不满。人在世时宽以待人,善以待人,多做好事,遗爱人间必为后人怀念,所谓“人死留名,虎死留皮”,爱心永在,善举永存。而恩泽要遗惠长远,则应该多做在人心和社会上长久留存的善举。只有为别人多想,心底无私,眼界才会广阔,胸怀才能宽厚。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交朋友要有几分侠肝义胆的气概,为人处世要保存一种赤子的情怀。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柱子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柱子被判绞刑,在某个法定的日子要被无辜处死。
柱子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他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国王感其诚孝,决定让柱子回家与母亲相见,但条件是必须找到一个人来替他坐牢。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有谁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但,茫茫人海,就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柱子的朋友阿蒙。
阿蒙住进牢房以后,柱子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日子如水,柱子一去不回头。眼看刑期在即,柱子也没有回来的迹象。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阿蒙上了柱子的当。
行刑日是个雨天,当阿蒙被押赴刑场之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那真叫愚不可及,幸灾乐祸的人大有人在。但,刑车上的阿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追魂炮被点燃了,鬼头刀也已经挂压在阿蒙的脖子上。有胆小的人吓得紧闭了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阿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柱子。
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柱子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这真正是人世间最感人的一幕,大多数的人都以为自己在梦中,但事实不容怀疑。这个消息宛如长了翅膀,很快便传到了国王的耳中。
国王亲自赶到刑场,他要亲眼看一看自己优秀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柱子松了绑,并亲口赦免了他的死刑。
《菜根谭》所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其主旨在“忠肝义胆,正义无私”这八个字上。“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实质上可以用“忠肝义胆走江湖”概括之,“侠”是尊崇坦荡无私、患难与共的精神的,就是要勇于奉献自己,为朋友共赴险难,共度艰危。这里所谓的“素心”是朴实无华、纯净无私的境地。
让步为高宽人是福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为人处世能够做到忍让是很高明的方法,因为退让一步往往是更好地进步的阶梯;对待他人宽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为在便利别人的同时也为方便自己奠定了基础。
齐国相国田婴门下,有个食客叫齐貌辩,他生活不拘细节,我行我素,常常??些小毛病。门客中有个士尉劝田婴不要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田婴不听,那士尉便辞别田婴另投他处了。为这事门客们愤愤不平,田婴却不以为然。田婴的儿子孟尝君便私下里劝父亲说:“齐貌辩实在讨厌,你不赶他走,倒让士尉走了,大家对此都议论纷纷。”
田婴一听,大发雷霆,吼道:“我看我们家里没有谁比得上齐貌辩。”这一吼,吓得孟尝君和门客们再也不敢吱声了。而田婴对他却更客气了,住处吃用都是上等的,并派长子伺奉他,给他以特别的款待。
过了几年,齐威王去世了,齐宣王继位。宣王喜欢事必躬亲,觉得田婴管得太多,权势太重,怕他对自己的王位有威胁,因而不喜欢他。田婴被迫离开国都,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薛(今山东省藤县南)。其他的门客见田婴没有了权势,都离开他,各自寻找自己的新主人去了,只有齐貌辩跟他一起回到了薛地。回来后没过多久,齐貌辩便要到国都去拜见宣王。田婴劝阻他说;“现在宣王很不喜欢我,你这一去,不是去找死吗?”
齐貌辩说:“我本来就没想要活着回来,您就让我去吧!”
田婴无可奈何,只好由他去了。
宣王听说齐貌辩要见他,憋了一肚子怒气等着他。一见齐貌辩就说:“你不就是田婴很信从、很喜欢的齐貌辩吗?”
“我是齐貌辩。”齐貌辩回答说,靖郭君(田婴)喜欢我倒是真的,说他信从我的话,可没这回事。当大王您还是太子的时候,我曾劝过靖郭君,说:‘太子的长相不好,脸颊那么长,眼睛又没有神采,不是什么尊贵高雅的面目。像这种脸相的人是不讲情义,不讲道理的,不如废掉太子,另外立卫姬的儿子郊师为太子。’可靖郭君听了,哭哭啼啼地说:‘这不行,我不忍心这么做。’如果他当时听了我的话,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被赶出国都了。
“还有,靖郭君回到薛地以后,楚国的相国昭阳要求用大几倍的地盘来换薛这块地方。我劝靖郭君答应,而他却说:‘我接受了先王的封地,虽然现在大王对我不好,可我这样做对不起先王呀!更何况,先王的宗庙就在薛地,我怎能为了多得些地方而把先王的宗庙给楚国呢?’他终于不肯听从我的劝告而拒绝了昭阳,至今守着那一小块地方。就凭这些,大王您看靖郭君是不是信从我呢?”
宣王听了这番话,很受感动,叹了口气说:“靖郭君待我如此忠诚,我年轻,丝毫不了解这些情况。你愿意替我去把他请来吗?我马上任命田婴为相国。”
田婴待人宽和,终因此而复相位。
为人处世,忍让为本。但律己宽人同样是种福修德的好根由。为人在世,谁也保证不了不犯错误,谁也难免得罪人,但能得到人家的宽容,你自然会感激无尽。当然,人家也会冲撞于你,冒犯于你,若你能宽容待之,人家就会认为你坦诚无私,胸襟广阔,人格高尚,于是你的身边会挚友云集,为你赴汤蹈火。
责毋太严教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批评别人的过错不要太严厉,要顾及到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人家做善事,也不要要求过高,要考虑对方是否能够做到,不要使其感到太困难。
汉武帝的大将军卫青出兵定襄,部将苏健、赵信两军共三千多骑兵,单独与匈奴单于的部队遭遇,激战一日,几乎全军覆灭。赵信投降了单于,苏健只身回到卫青军中。卫青帐下的议郎周霸说:“自从大将军出兵以来,还未曾斩过部将,今天苏健丢了部队一个人逃回,应该将他斩首,以显示将军的威严。”军中有个叫安的长史说:“不能这样做!苏健以几千兵力抵抗数万敌军,奋力苦战一天,士卒都不敢有二心,全军战死。现在他自己死里逃生,反而被斩,这是告诉后来的人,谁要是战败了,就不要再回来,不如投降的好。所以不能斩他。”卫青说:“我卫青将真心诚意对待他,让他待罪留在军中,我不怕会因此没有威望。周霸劝我以斩部将的行为来显示威严,太不符合我的意愿。再说,虽然大将军出使在外可以斩部将,但以我的尊严和宠幸,也不敢在京城之外,擅自诛杀部将。将他送到皇上那里去吧,让皇上亲自裁决这件事。以此形成做大臣的不敢专权独断的风气,不也很好吗?”于是将苏健囚禁起来送到皇上那里,汉武帝果然赦免了他的罪,没有诛杀他。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应当有些儒家思想。儒家在人际关系上最讲究“恕”的观念,“恕”就是宽恕、原谅。在现实中,有的人责备别人的过失惟恐不全,抓住别人的缺点,便当把柄,处理起来不讲方法不讲效果而图一时之快。不考虑实际效果,这是责人时所不足取的。
知退一步须让三分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人间世情变化不定,人生之路曲折艰难,充满坎坷。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让人先行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明朝年间,有一位姓尤的老翁开了个当铺,有好多年了,生意一直不错,某年年关将近,有一天尤翁忽然听见铺堂上人声嘈杂,走出来一看,原来是站柜台的伙计同一个邻居吵了起来。伙计连忙上前对尤翁说:“这人前些时典当了些东西,今天空手来取典当之物,不给就破口大骂,一点道理都不讲。”那人见了尤翁,仍然骂骂咧咧,不认情面。尤翁却笑脸相迎,好言好语地对他说:“我晓得你的意思,不过是为了度过年关。街坊邻居,区区小事,还用得着争吵吗?”于是叫伙计找出他典当的东西,共有四五件。尤翁指着棉袄说:“这是过冬不可少的衣服。”又指着长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东西现在不急用,不如暂放这里,棉袄、长袍先拿回去穿吧!”
那人拿了两件衣服,一声不响地走了。当天夜里,他竟突然死在另一人家里。为此,死者的亲属同那人打了一年多官司,害得别人花了不少冤枉钱。
这个邻人欠了人家很多债,无法偿还,走投无路,事先已经服毒,知道尤家殷实,想用死来敲诈一笔钱财,结果只得了两件衣服。他只好到另一家去扯皮,那家人不肯相让,结果就死在那里了。
后来有人问尤翁说:“你怎么能有先见之明,容忍这种人呢?”尤翁回答说:“凡是横蛮无理来挑衅的人,他一定是有所恃而来的。如果在小事上不稍加退让,那么灾祸就可能接踵而至。”人们听了这一席话,无不佩服尤翁的见识。
中国有句格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少人将它抄下来贴在墙上,奉为处世的座右铭。这句话与当今商品经济下的竞争观念似乎不大合拍,事实上,“争”与“让”并非总是不相容,反倒经常互补。在生意场上也好,在外交场合也好,在个人之间、集团之间,也不是一个劲“争”到底,退让、妥协、牺牲有时也很有必要。而为个人修养和处世之道,让则不仅是一种美好的德性,而且也是一种宝贵的智慧。
高步立身退而处世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立身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就如同在灰尘中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一样,怎么能够做到超凡脱俗呢?为人处世如果不退一步着想,就像飞蛾投入烛火中,公羊用角去抵藩篱一样,怎么会有安乐的生活呢?
卓茂是西汉时宛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当过郡守一级的地方官,自幼他就生活在书香门第中。汉元帝时,卓茂来到首都长安求学,拜在朝廷任博士的江生为师。在老师指点下,他熟读《诗经》、《礼记》和各种历法、数学著作,对人文、地理、天文、历算都很精通。此后,他又对老师江生的思想细加揣摩,在微言大义上下苦功,终于成为一位儒雅的学者。在他所熟悉的师友学弟中,他的性情仁厚是出了名的。他对师长,礼让恭谦;对同乡同窗好友,不论其品行能力如何,都能和睦相处,敬待如宾。
卓茂的学识和人品备受称赞,丞相府得知后,特来征召,让他侍奉身居高位的孔光,可见其影响之大。
有一次卓茂赶马出门,迎面走来一人,那人指着卓茂的马说,这就是他丢失的。卓茂问道:“你的马是何时丢失的?”那人答道:“有一个多月了。”卓茂心想,这马跟着我已好几年了,那人一定搞错。尽管如此,卓茂还是笑着解开缰绳把马给了那人,自己拉着车走了。走了几步,又回头对那人说:“如果这不是你的马,希望到丞相府把马还给我。”
过了几天,那人从别的地方找到了他丢失的马,便到丞相府,把卓茂的马还给他,并叩头道歉。
一个人要做到像卓茂那样,的确是不容易的。这种胸怀,不是一时一事所能造就的,它是在长期的熏陶、磨练中逐渐形成的。俗话说,退一步不为低。能够退得起的人,才能做到不计个人得失,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宽严互用恩威并施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