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宾主二人在烟盘两旁躺了下来,月如端张小凳子坐在两人之间,开灯烧烟,唐子韶便谈赵先生的病情,周少棠无心细听,支支吾吾地应着,很注意月如的神情,却看不出什么来。
等两筒鸦片抽过,月如开口了,“刚刚我同周老爷叹了你的苦经,亏空也是没办法。”她说,“周老爷很帮忙,先请马大老爷把公事压一压,我们赶紧凑一笔钱出来,了这件事。”
“是啊!事情出来了,总要了的,周先生肯帮我们的忙,就算遇到救星了。”
“周老爷说,亏空很多,只好打个折扣来了。我们那笔西湖田,周老爷说,有十天半个月就可以脱手。你如今不便出面,只好请周老爷代为觅个买主。”月如又说,“当然,中人钱或许周老爷,我们还是要照送的。”
谈来谈去,唐子韶方面谈出来一个结果,他承诺在十天之内,凑出两万四千银子,以出售他的西湖田为主要财源,其次是月如的首饰、唐子韶的古董。如果再不够,有什么卖什么,凑够了为止。
现在要轮到周少棠说话了,他一直在考虑的是,马逢时呈报顺利接收的公事一报上去,唐子韶的责任便已卸得干干净净,到时候他不认账又将如何?当然,他可以要唐子韶写张借据,但“杀人偿命”,有官府来作主;“欠债还钱”两造是可以和解的,俗语说,“不怕讨债的凶,只怕欠债的穷。”唐子韶有心赖债,催讨无着,反倒闹得沸沸扬扬,问起来“唐子韶怎么会欠你两万四千银子,你跟唐子韶不过点头之交,倒舍得把大笔银子借给他?”那时无言以对,势必拆穿真相,变成“羊肉没有吃,先惹一身臊”,太犯不着了。
由于沉吟不语的时间太久,唐子韶与月如都慢慢猜到了他的心事。唐子韶决定自己先表示态度。
“周先生,你一定是在想,空口讲白话,对马大老爷不好开口,是不是?”
既然他猜到了,周少棠不必否认,“不错,”他说,“我是中间人,两面都要交代。”
“这样子,我叫月如先把首饰捡出来,刚才看过的汉玉,也请你带了去,请你变价。至于西湖田,也请你代觅买主,我把红契交了给你。”
凡是缴过契税,由官府钤了印的,称为“红契”。但这不过是上手的原始凭证,收到了不至于另生纠葛,根本上买卖还是要订立契约,没有买契,光有红契,不能凭以营业,而况唐子韶可用失窃的理由挂失,原有的红契等于废纸。
唐子韶很机警,看周少棠是骗不到的内行,立即又补上一句:“当然,要抵押给你,请老杨做中。”
周少棠心中一动,想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明天上午,我同老杨一起到公济典来看你,商量一个办法出来。”
“好,好!我等候两位大驾。”
“辰光不早,再谈下去要天亮了。”周少棠起身说道,“多谢,多谢!明朝会。”
“这一盒玉器,你带了去。”
“不,不!”周少棠双手乱摇,坚决不受,然后向月如说道,“阿嫂,真正多谢,今天这顿饭,比吃鱼翅席还要落胃。”
“哪里,哪里。周老爷有空尽管请过来,我还有几样拿手菜,烧出来请你尝尝。”
“好极,好极!一定要来叨扰。”
诡计败露
由于有事,回到家只睡了一忽,周少棠便已醒来,匆匆赶到杨家,杨书办正要出门。
“你到哪里去?”
“想到城隍山去看个朋友--”
“不要去了。”周少棠不等他话完,便即打断,“我有要紧事同你商量。”
于是就在杨家密谈。周少棠将昨夜的经过情形,细细告诉了杨书办,问他的意见。
“卖田他自己去卖好了,月如为啥说唐子韶不便出面?”
“对!我当时倒忘记问她了。”
“这且不言。”杨书办问道,“现在马大老爷那里应该怎么办?”
“我正就是为这一点要来同你商量。月如打的是如意算盘,希望先报出去,顺利接收,那一来唐子韶一点责任都没有了。不过,要等他凑齐了银子再报,不怕耽误日子。如今我倒有个办法,”周少棠突然问道,“你有没有啥路子,能够借到一笔大款子?”
“现在银根紧。”杨书办问,“你想借多少?”
“不是我借。我想叫唐子韶先拿他的西湖田抵押一笔款子出来,我们先拿到了手,有多少算多少。”
杨书办沉吟了好一会说:“这是出典。典田不如买田,这种主顾不多,而且手续也很麻烦,不是三两天能办好的。”
周少棠爽然若失,“照此看来,”他说,“一只煮熟的鸭子,只怕要飞掉了。”
“这也不见得。如果相信得过,不妨先放他一马。”
“就是因为相信不过。”周少棠说,“你想他肯拿小老婆来陪我--”
周少棠自知泄漏了秘密,要想改口,已是驷不及舌。杨书办笑笑问道:“唷,你‘近水楼台先得月’,同月如上过阳台了?”
“没有,没有。”周少棠急忙分辩,“不过嘴巴亲一亲,胸脯摸一摸。总而言之,唐子韶一定在搞鬼,轻易相信他,一定会上当。”
“我晓得了。等我来想想。”
公事上到底是杨书办比较熟悉,他认为有一个可进可退的办法,即是由马逢时先报一个公事,说是账目上尚有疑义,正在查核之中,请准予暂缓结案。
“唐子韶看到这样子一个活络说法,晓得一定逃不过门,会赶紧去想法子,如果他真的想赖掉,我们就把他的毛病和盘托出。虽没有好处,至少马大老爷也办了一趟漂亮差使。”
“好极!就是这个办法。”周少棠说,“等下我们一起到公济典,索性同唐子韶明说,马大老爷已经定规了。事不宜迟,最好你现在就去通知马大老爷。”
“他不在家,到梅花碑抚台衙门‘站班’去了。”
原来巡抚定三、八为衙参之期,接见藩臬两司及任实缺、有差使的道员,候补的知县佐杂,都到巡抚衙门前面去“站班”,作为致敬的表示,目的是在博得好感,加深印象。这是小官候补的不二法门,有时巡抚与司道谈论公事,有个什么差使要派人,够资格保荐的司道,想起刚刚见过某人,正堪充任,因而获得意外机缘,亦是常有之事。
“你同唐子韶约的是啥辰光?”
“还早,还早。”周少棠说,“我们先到茶店里吃一壶茶再去。”
“也不必到茶店里了。我有好六安茶,泡一壶你吃。”
于是泡上六安茶,又端出两盘干点心,一面吃,一面谈闲天,杨书办问起月如,周少棠顿时眉飞色舞,不但毫不隐瞒,而且作了许多形容。
杨书办津津有味地听完,不由得问道:“如果有机会,月如肯不肯同你上床?”
“我想一定会肯。其实昨天晚上,只要我胆子够大,也就上手了。”
“你是怕唐子韶来捉你的奸,要你写‘伏辩’?”
“不错。这是三个人的事,我不能做这种荒唐事,连累好朋友。”
“少棠,你不做见色轻友的事,足见你够朋友。”杨书办说,“我倒问你,你到底想不想同月如困一觉?”
“想是想,没有机会。”
“我来给你弄个机会。”杨书办说,“等下,我到公济典去,绊住唐子韶的身子,你一个人闯到月如楼上,我保险不会有人来捉你们的奸。”
“不必,不必!”周少棠心想,即令能这样顺利地真个销魂,也要顾虑到落一个话柄在杨书办手里。这种傻事决不能做,所以又加了一句:“多谢盛情。不过我的胆还不够大,谢谢,谢谢。”
杨书办倒是有心想助他成其好事,看他态度如此坚决,也就不便再说,只是付之一笑。
“不过,你倒提醒我了,我还是可以到月如那里去一趟,问问你提出来的那句话。”
“这样说,仍旧我一个人到公济典?”
“不错,你先去,我问完了话,随后就来。”
“那么!”杨书办问,“我在唐子韶面前,要不要说破?”
“不必,你只说我随后就到就是。”
近午时分,两人到了公济典旁边的那条巷子,暂且分手,周少棠到唐家举手敲门,好久没有回音,只好怏怏回身,哪知一转身便发现月如冉冉而来,后面跟着她家的丫头,手里挽个菜篮,主婢俩是刚从小菜场回来。
“碰得巧,”周少棠说,“如果你迟一步,或者我早来一步,就会不到面。”
“周老爷,你也来得巧,今天难得买到新鲜菌子,你在我那里吃了中饭走。”
“不,不!杨书办在公济典等我--”
“那就请杨书办一起来。”
“等一息再说。阿嫂,我先到你这里坐一坐,我有句话想问你。”
其时丫头已经去开了大门,进门就在客堂里坐,月如请他上楼,周少棠辞谢了,因为他不想多作逗留,只说两句话就要告辞,觉得不必累人家费事。
“阿嫂,我想请问你,你昨天说卖西湖田,老唐不便出面。这是啥讲究?”
不想问的是这句话,月如顿时一愣,同时也提醒她想起一件事,更加不安。看在周少棠眼里,颇有异样的感觉,心头不由得疑云大起。
“周老爷,你请坐一坐,我是突然之间想起有句话要先交代。”接着便喊,“阿翠,阿翠,你在做啥,客人来了也不泡茶。”
“我在厨房里,烧开水。”阿翠高声答应着,走了出来。
“你到桥边去关照一声,家里有客人,要他下半天再来。”
阿翠发愣,一时想不起到“桥边”要关照什么人。
“去啊!”
“去,去,”阿翠嗫嚅着问,“去同哪个说?”
“不是我们刚刚去过?叫他们老板马上来?”
“喔,喔!”阿翠想起来了,“木器店、木器店。”说着,转身而去。
“真笨!”月如咕哝着,转身说道,“对不起,对不起!周老爷,你刚才要问我的那句话,我没有听清楚。”
“老唐卖田,为啥不便出面?”
月如原来是因为唐子韶忽然要卖田,风声传出去,惹人猜疑:莫非他要离开杭州了,是不是回安徽老家?这一来会影响他们开溜的计划,所以不便出面。如今的回答,当然改过了。
“公济典一查封,我们老爷有亏空,大概总有人晓得,不晓得也会问,为啥卖田?如果晓得卖田是为亏空,就一定会杀价,所以他是不出面的好。”
理由很充分,语气亦从容,周少棠疑虑尽释,“到底阿嫂细心。”他站起身来,“我就是这句话,清楚了要走了。”
出了唐家往公济典,走不多远,迎面遇见阿翠,甩着一条长辫子,一扭一扭地走了过来,“周老爷,”她开口招呼,“要回去了?”
“不,我到公济典去。”
“喏,”阿翠回身一指,“这里一直过去,过一座小桥,就是公济典后门。”
周少棠本来要先出巷子上了大街从公济典前门入内,现在既有捷径可通后门,落得省点气力,“谢谢你。”他含笑致谢,“原来还有后门。”
“走后门要省好多路。”阿翠又加了一句客气话,“周老爷有空常常来。”
见她如此殷勤,周少棠想起一件事,昨夜在唐家作客,照例应该开发赏钱,因而唤住她说:“阿翠你等等。”
说着,探手入怀,皮袍子口袋中,有好几块碎银子,摸了适中的一块,约莫三四钱重,递向阿翠。
“周老爷,这做啥!”
“这个给你。昨天我走的时候忘记掉了。”
“不要,不要--”
“不许说不要。”周少棠故意板一板脸,“没规矩。”
于是阿翠笑着道了谢,高高兴兴地甩着辫子回去,周少棠便照她指点,一直往前走,果然看到一座小石桥,桥边一家旧货店,旧木器都堆到路上来了。
周少棠心中一动,站住脚细看了一会,并没有发现什么木器店,不由得奇怪,莫非月如所说的木器店,即是指这家旧货店?
这样想着,便上前问讯:“老板,请问这里有家木器店在哪里?”
“不晓得。”旧货店老板诧异,“从没有听说过这里有一家木器店。哪个跟你说的?骗你来‘撞木钟’。”
“是--”周少棠疑云大起,决意弄个水落石出,“只怕我听错了,公济典唐朝奉家说这里有家木器店,要同你买木器。”
“你不是听错了,就是弄错了。不是买木器,是要卖木器,叫我去看货估价。”
“她为啥要--”周少棠突然将话顿住了,闲事已经管得太多了,再问下去,会惹人猜疑,因而笑一笑,说一声,“是我弄错了。”扬长而去。
到了公济典,只见唐子韶的神情很难看,是懊恼与忧虑交杂的神情。可想而知的,杨书办已将他们所决定的处置告诉他了。
不过,看到周少棠,他仍旧摆出一副尊敬而亲热的神情,迎上前来,握着周少棠的手说:“老大哥,你无论如何要帮我一个忙。”
“啥事情?”周少棠装作不知,一面问一面坐了下来,顺便跟杨书办交换了一个眼色,相戒谨慎。
“老杨告诉我,马大老爷预备报公事,说我账目不清。”唐子韶话说得很急,“公事上怎么好这样说?”
“这也无所谓,你把账目弄清楚,不就没事了吗?”
“话不是这样说,好比落了一个脚印在那里,有这件案底在衙门里,我以后做人做事就难了。”
“那么,你想怎么样呢?”
“咦!”唐子韶手指着说,“周先生,你不是答应我的,请马大老爷暂时把公事压一压?”
“压也不过一天半天的事。”杨书办插了一句嘴。
“一两天哪里来得及?”唐子韶说,“现在银根又紧。”
“好了。我晓得了。”周少棠说,“老唐,外头做事,一定要上路,不上路,人家要帮忙也无从帮起。这样子,你尽快去想办法,我同老杨替你到马大老爷那里讨个情,今天晚上再同你碰头。”说完,他已经站了起来,准备离去。
“不忙,不忙!”唐子韶忙说道,“我已经叫人去叫菜了,吃了饭再走。”
“饭不吃了。”周少棠灵机一动,故意吓他一吓,“说实话,我们到你这里来,已经有人在盯梢了,还是早点走的好。”
这一下,不但唐子韶吃惊,也吓了杨书办,脸上变色,悄悄问道:“是哪里的人?在哪里?”
“杭州府的人,你出去就看到了。”说着,往外就走,杨书办紧紧跟在后面。
“两位慢慢!”唐子韶追上来问,“晚上怎么样碰头?”
“我会来看你。”
“好,恭候大驾。”
于是周少棠领头扬长而去,出了公济典,不断回头看,杨书办神色紧张地问:“人在哪里?”
周少棠“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对不起,对不起,害得你都受惊了。”他说,“我们到城隍山去吃油蓑饼,我详详细细告诉你。”
上了城隍山,在药师间壁的酒店落座,老板姓陈,是周少棠的熟人,也认识杨书办,亲自从账桌上起身来招待。
“这么冷的天气,两位倒有兴致上城隍山?难得,难得。”陈老板问,“要吃点啥?”
“特为来吃油蓑饼。”周少棠说,“菜随便,酒要好。”
“有一坛好花雕,卖得差不多了,还剩下来三斤,够不够?”
“中午少吃点。够了。”
“我上回吃过的‘一鸡四吃’,味道不错。”杨书办说,“照样再来一回。鸡要肥。”
“杨先生放心好了。”
于是烫上酒来,先用现成的小菜,发芽豆、茶油鱼干之类下酒。这时周少棠告诉杨书办,根本没有人盯梢,只是故意吓一吓唐子韶而已。
“不过,有件事很奇怪,月如不晓得在搞啥花样。”
等周少棠细说了他发现唐家要卖木器的经过,杨书办立刻下了一个判断:“唐子韶要带了他的小老婆,逃之夭夭了。”
周少棠也是如此看法,“逃到哪里呢?”他问,“不会逃回徽州吧?”
“逃回徽州,还是可以抓回来的。只有逃到上海,在租界里躲了起来,只要他自己小心,不容易抓到。”杨书办又说,“我看他用的是缓兵之计,卖田最快也要十天半个月,要开溜,时间上足足够用。”
“嗯,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杨书办亦无善策,默默地喝了一会酒,突然之间,将酒杯放下,双手靠在桌上,身子前倾,低声说道:“我同你说实话,你刚刚开玩笑,说有人‘盯梢’,我当时心里七上八下,难过极了。俗语说得,‘日里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发横财也要命的,强求不来,这件事,我们作成马大老爷立一场功劳,关照他据实呈报,唐子韶自作自受,不必可惜。你看如何?”
周少棠想了一下,点点头:“我同意。不过数目要打个折扣。”
“为啥?”
“咦!我不是同你讲过,胡大先生要报月如的情,我们原来预备分给他的一份,他不要,算是送月如。所以唐子韶作弊的数目不能实报。”
这段话中的“胡大先生”四字,不知怎么让陈老板听到了,便踱过来打听他的消息,少不得嗟咨惋惜一番。
周少棠他们的座位临窗,窗子是碎锦格子糊上白纸,中间嵌一方玻璃,望出去一株华盖亭亭的不凋松,春秋佳日,树下便是极好的茶座。陈老板指着说道:“那株松树下面,就是胡大先生同王抚台第一次来吃茶吃酒的地方。王抚台有一回来过,还特为提起,这句话十七八年了。”
“王抚台如果晓得胡大先生会有今天这种下场,只怕他死不瞑目。”杨书办感慨不止,“这样子轰轰烈烈的事业,说败就败,真同年大将军一样。”
“比年大将军总要好得多。”周少棠说,“至少,性命之忧是不会有的。”
陈老板接口说道:“就算没有性命之忧,活得也没意思了。”
“是啊!”杨书办深深点头,“爬得高,跌得重,还是看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