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谁主沉浮:精典海战与海洋争霸
17196700000006

第6章 遥远的古代海战(1)

这是海战的初始阶段,在那段时间里海洋曾是扩张的战场,笨重缓慢的桨帆船、迎风鼓荡的风帆船、铁皮大炮的铁甲舰也曾是征服的武器,一次又一次海战,改变、推动着人类的历史,如波涛滚滚,向前行去……

戚继光沿海抗倭

明朝建立初期,朝廷十分重视倭寇的侵扰祸患,并多次发动战争沉重打击了倭寇。以后虽侵扰未断,但敌人慑于此役,不敢再入侵辽东。

中国最早的水战是什么时候

公元前485年,吴、齐两诸侯国之间的海战,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一次海战。当时的吴国,拥有今上海、江苏的大部分及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地区,建都于吴(今苏州市)。齐国位于今胶东半岛,西起黄河,东临大海,北接无棣水(今河北盐山以南),南至泰山。后起的吴国凭着强盛的国力,在击败西边的楚国和南面的越国等强敌之后,又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北方的齐国。

明宣宗以后,国力衰微,整个海防戒备十分松弛。这时,日本封建统治者对掠夺、抢劫的倭寇予以支持,于是倭寇的侵扰日益频繁而猖獗起来。他们勾结地主奸商、地痞恶霸,内外呼应,大举入侵,烧房劫人,残杀妇孺,沿海数千里遭到浩劫,造成了尸骨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局面,给我国沿海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到了16世纪中叶,倭寇的侵扰达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直接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朝廷才不得不派戚继光前往浙江平定倭寇。

戚继光,山东东牟人。其父戚景通是一位善于治军的将领,曾任都指挥,负责山东地区的海防和抗倭重任。他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熟读兵法,精通武艺。戚景通去世后,戚继光承袭父职,在山东地区的抗倭战争中屡败倭寇,立下不少战功,增长了指挥才能,并升任都指挥佥事。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又升为参将,由山东调到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地区,防守倭寇侵扰最严重的地带。

他到浙江后,发现那里的部队异常腐败,舰船陈旧损坏,不能打仗,便立即整顿部队加强训练,同时还制造精良的战舰和火器。在战术方面更是根据地形创造出著名的“鸳鸯阵”战术,此外他还根据实战需要,提出“变水兵为陆兵小队”的两栖战法。

戚继光治军有方,他既训练战士的勇敢,又训练战士的武艺;既注意兵器、装备,也创造新的战术;既组建陆军,也增强舰队。这支军队不仅纪律严明,而且英勇善战,人们称颂它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四月,倭寇约一、二万人,分乘战船数百艘,大举侵袭我浙东的桃渚(今浙江临海东100里)、圻头。戚继光率领精锐新军赴宁海(今浙江宁海),控制了桃渚,在龙山(今浙江镇海西北)大败倭寇。敌慌忙逃窜至雁门岭(今浙江慈溪东北40里),戚继光率军追击,再败敌军。残余倭寇狼狈逃走,转攻台州。戚继光回军,于台州郊外与倭寇展开激战,杀死敌人的头子,其余倭寇溃败。最后戚继光将他们驱赶至瓜陵江,全部歼灭,夺回被掳中国人民数千人。

5月,进犯圻头的倭寇又转攻台州,戚继光截击敌人于仙居(今浙江仙居),设伏于上风岭,待敌进入伏击圈,戚家军突然发动进攻,以“鸳鸯阵”战斗队形,由上而下猛烈冲击,先后九战九捷,斩俘1000有余,焚溺死者无数。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台州大捷,也是戚继光编练新军的第一次大胜利。此后,卢镗、牛天锡率军击败宁波、温州一带的倭寇,浙东倭患基本平定。

第二年(1562年),倭寇又在福建大肆骚扰,盘踞在今福建宁德城外海中的横屿。这里形势险要,敌以此为巢穴,不断地到大陆抢劫。福建守军无法抵抗,遂调戚继光率精兵6000人从温州航海至平阳,然后入福建,攻打横屿。横屿距岸10里,其间是潮来一片汪洋,潮退一片泥塘,舰船进攻容易搁浅,陆军行动又极困难。戚继光详细观察了地形和潮汐规律,决定趁退潮时突击。他命每个士兵携带稻草一捆,铺放淤泥之上,匍匐前进,渡过泥塘,大破敌兵,斩首2600多名,缴获了很多舰船,收复了横屿,摧毁了倭寇的一个重要据点。接着乘胜歼敌于福建之牛田,兴化之林墩,连克敌营垒60座,斩首1000名,取得了胜利。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他又一次由浙江驰援福建,会同余大猷、刘显进击平海卫(今福建兴化东)的倭寇,斩倭寇2000多人,救回被虏群众3000余人,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春,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倭寇在福建被击败后,又转而攻掠广东。在广东抗倭斗争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抗倭名将余大猷。他到广东后,着手建造战船,为以后在海上追歼倭寇作了准备。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倭寇吴平窜犯南海,余大猷部将汤克宽率舰队追击,烧毁倭寇的舟船,擒斩倭寇400人。这样,整个东南沿海倭寇始被肃清。

“尿壶阵”如何屡破敌军?

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尿壶,在戚继光的抗倭战斗中却起过不少的妙用呢。1555年的一天,倭寇舰队侵入我浙江温岭县新河附近水域。抗倭名将戚继光一面指令军民严加防范,一面收集了数量众多的尿壶,用木塞塞紧壶嘴,然后投入海中。海上雾气蒙蒙,成群结队的尿壶随潮流向前漂动。敌舰哨兵以为是泅渡偷袭的戚家军,马上向头头作了报告。敌军首脑慌忙下令攻击,发发炮弹像雨点般落在海面上。然而光滑的尿壶轻飘飘的,炮打不沉,至多漂移一下,或者跳个高,又落入水中。尿壶离敌舰越来越近,倭寇越来越慌,戚继光不失战机,立即率军乘船,从三面向倭寇包抄攻击。倭寇无法抵挡戚家军的强劲势头,仓皇而逃。由于倭寇始终没有弄清这种神秘漂浮物究竟是什么,所以戚继光屡用此法,在海战中收到奇效。

戚继光领兵作战的前后40年,纵横于鲁、苏、浙、闽、粤地区,驰骋于东海、南海之上,和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余大猷互相配合,终于平定了祖国东南沿海的祸患,保卫了祖国的海防,保卫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封侯非吾愿,但愿海波平”,这铿锵有力的诗句,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唐太宗三征高丽

盛唐时期,国家统一,军队强大,经济发达,人口达到了5000余万;并西征突厥、吐蕃,东征百济,还与倭国(今日本)水军发生了白江口首次交锋,其中影响比较深刻的当属三征高丽。

唐朝时期,造船、冶铁业都十分发达。公元644年,由将作大匠(即造船监督和技术人员)阎立德在洪州(今南昌)、饶州(今鄱阳)、江州(今九江)造大型海船400艘。公元649年,巴蜀雇潭州(今长沙)人造船,唐代造船技术有所提高,已能用铁钉钉连,保证船舶强度和水密性能。唐代船舶吃水深,抗风力强,远航能力强,战船分工精细,分为楼船、蒙冲、斗舰、走舸、游艇、海鹘等多种。

随着造船业的发展,唐代内河航运和海上航运也日趋发达,不仅有通往日本的南北4条航线,而且有通往南洋、西亚和东非的航线。造船业的发展,最终为水师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东征高丽、百济及战胜倭国入侵者奠定了物质基础。

公元619年,高丽国国王高建武派遣使节朝贡唐朝。3年后,唐高祖李渊致书高丽国王,因隋代中国部分士卒留在高丽,要求高丽各保疆域,互相交换各自俘获的对方士兵和平民。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王、高丽王。公元626年,高丽侵略新罗、百济,唐遣使促使三国和解,从而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战争。

公元642年,高丽王高建武被其大将盖苏文杀死,改立高建武之侄高藏为高丽王,盖苏文自称莫离支,专擅国政。盖苏文野心勃勃,东结靺鞨,南连百济,发兵攻打附唐的新罗。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封高藏为辽东郡王、高丽王,目的是要他打消攻打新罗的念头,结果被高丽权臣盖苏文断然拒绝。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决定举兵讨伐他。

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派营州都督张俭等,率领幽燕二处兵马,契丹、奚靺鞨先行攻击辽东,并密切关注形势的变化;同时任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汉时称王险城)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江淮岭陕兵4万和长安洛阳招募的3000名兵士,500艘战舰,自莱州从海路直驱平壤;又任命太子詹事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指挥步骑军6万人,以及兰州等地投降的“胡人”赶赴辽东。两军合力并进。唐太宗李世民则从京师长安到东都洛阳,部署大军。营州都督兼护东夷校尉张俭奉命率军进击辽东,但因辽河水位大涨,未能渡过辽河。

转眼到了第二年,唐太宗李世民自洛阳发兵亲征辽东,并到了定州、幽州、北平(今河北卢龙)一线。当时,李道宗率军攻破了盖牟城,程名振率舟师自东莱渡海攻克卑沙城(今瓦房店),丘孝忠率另一部舟师抵鸭绿水,李世勣率军至辽东城(今辽阳),唐太宗李世民亲自赶到辽泽(今海城附近)。高丽军见状,连忙增派4万人驰援辽东盖牟,却遭到李道宗的迎头痛击,高丽军大败而归。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杀到辽东城下。经过辽东城和安市城(今海城至盖州间)两次大战,歼灭高丽军4万余众,攻克玄菟(今辽宁新宾)、横山、磨米、麦谷、盖牟、辽东、白岩等地,但安市城却久攻不下,而辽宁地区此时已是天寒地冻的季节,草枯树败,加以粮食不继,人员兵马难以在此地久留,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决定于公元645年9月18日班师回朝。李世民对此役徒劳无功,心中怏怏不快,曾感叹道:“要是魏征在,是决不会让我出兵东征的”。

唐太宗李世民征高丽没有取胜,高丽盖苏文变得日益骄恣。唐朝派使者劝说他不要进攻新罗,但盖苏文置若罔闻,依旧对新罗侵犯不止。公元647年,唐太宗李世民再次建议发兵东征。群臣认为:高丽人依山为城,不易攻克,而上次唐太宗亲征,所攻陷的城池,谷物已经绝收了;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高丽人缺衣少食,目前我们只要派遣部分兵力穿梭于各地之间,使其疲于奔命,再坚持几年,高丽必然是一片千里萧条、人心涣散的景象,那时高丽就不攻自破了。唐太宗李世民采纳了这一战法。

中国哪一次水战最早使用火攻?

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20余万,南下荆州,欲夺取蜀国江山。由于曹操势力强大,蜀吴只能串联起来,合力抗曹。由于曹军多是北方人,为减缓战船颠簸,保持平稳,曹操命工匠把几艘战船编成一组,用铁链连接,铺板加固。东吴老将黄盖见曹操此举使得战船无法自如运动,便提出了“诈降火攻”计。11月的一天夜晚,江面刮起了东南风,黄盖率领一支诈降船队向曹军驶去。船上装满了浇灌了油脂的干柴枯草,外面用布幔遮盖,船尾各系一艘轻便的小船“走舸”。当临近曹军时,黄盖的船队纷纷举火示降,曹军信以为真,未加提防,当诈降的船队离曹军的“水寨”很近时,黄盖一声令下,各船水军同时点火,顿时江面上一片火光,10艘火船依借风势,冲入曹军水寨,曹军兵士被烧死淹死者无数,而黄盖早已率吴军改乘“走舸”折返军营了。自此,曹军大伤元气,再也无力大举南征了。

公元647年,唐太宗指派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领水军万余人,乘楼船自莱州泛海(渤海、黄海)进入高丽;此后接连打赢百余场战斗,破石城(鸭绿江南),进至积利城下,歼灭高丽军2000人后撤回。另外,太子詹事李世勣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领陆军3000人,自新城道而进,破苏南(今辽宁海城),击溃高丽军后撤回。大量不停的袭扰,使得高丽国军民生活再也难以为继,无奈之下,高丽王被迫派其子为使节到唐朝廷谢罪。

就在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又令王波利等在江南12州,即宣州、润州(今镇江)、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婺州(今金华)、括州(今丽水)、江州(今九江)、洪州(今南昌)造大船数百艘,以扩充水军。公元648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右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并率领大批楼船战舰,3万余水兵,从莱州泛海进击高丽。这支水军先入鸭绿江,击破泊灼口(今新义州),俘获大批高丽人。另外,乌胡(今隍城岛)镇将古神感领兵也从海上进击高丽,与5000名高丽兵在易山交战,结果大获全胜。当天晚上,高丽军万余人企图趁暗夜偷袭古神感所部战船,但被古神感预测到,他设下伏兵将来袭之敌击溃打败,取得了全面胜利。

惊心动魄的萨拉米海战

公元前521年,大流士一世继承了波斯王位。当时,波斯帝国的疆域已相当广阔了,但不知足的大流士仍对地中海北岸的宫殿、财富垂涎三尺,断然发动了西征希腊的战争。萨拉米海战是波希战争中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也是世界海战史上第一次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大规模海战。

大流士于公元前492年和公元前490年先后两次发动了对希腊的进攻,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但波斯人仍不死心,公元前480年春,30万波斯大军再次沿海岸西犯,波斯海军出动1207艘战舰和3000艘运输船协同行动。两天后,波斯海军发动了大规模正面进攻,战斗十分激烈。波斯海军舰船虽多,但队形混乱,互相碰撞。希腊海军舰船虽少,但机动灵活,水兵作战勇猛,阵法有序。在这次战斗中,双方都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这样拼下去,显然对舰船数量处于劣势的希腊海军极为不利。于是,在当天夜晚希腊海军利用夜幕掩护,悄然撤退到便于发挥自己战舰威力的萨拉米海峡待机。

温泉关陷落后,希腊半岛几乎无险可守。波斯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向南杀来,捣毁了雅典城,攻克了阿克罗波利斯山,直抵科林斯地峡。此时,能够抵抗波斯军队的只有希腊海军了。

面对波斯大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希腊各城邦将领们意见不一。许多人被波斯人吓坏了,主张继续向南退却。雅典海军司令提米斯托克利斯不愧是一位卓越的统帅,他坚决反对退兵。并精辟地分析了双方的情况和作战计划,并严肃地道出了关于国家生死存亡的利害关系,这一威吓手段生效了,各位将领都同意了在萨拉米作战的意见。此时,有人前来报告,波斯一个分舰队已经封锁了萨拉米西口,而波斯海军主力正企图冲入东口。这个消息宣告撤退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各位将领一致决心在萨拉米同敌死战。提米斯托克利斯向大家陈述了具体作战方案后,意味深长地说:“除了胜利,就是舰队和全希腊的灭亡!”

希腊各城邦海军将领返回自己的分舰队后,立即按军事会议决定的方案行动。科林斯分舰队前往萨拉米海峡西口;希腊海军其余各部都集中在东口,左翼为180艘雅典战舰,右翼是16艘斯巴达战舰,中央是其他城邦的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