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口才叫幽默(第2版)
17319500000005

第5章 幽默是人生智慧的精灵(1)

相声让人在放松中开怀地笑,喜剧让人在欣赏中会心地笑,幽默却让人在思考中含蓄地笑。幽默是人生智慧的精灵,有趣只是机智幽默的附属品。没有哲理的渗透,没有思想的火花,再有趣的语言,最多只能算是逗乐、搞笑,绝称不上幽默的智慧。

幽默能在论辩中增强语言的力度

幽默给辩才们增添了灵气,智慧的火花不断在他们的辩词中闪光。如果说,论辩是双方拼死相争的一座奇绝险峰,那么,幽默就是雄辩用来占领峰巅的一枝飘逸秀美的奇葩。它使雄辩充满诗意的力度。在一次题为“走向二○○○年电视辩论赛”的角逐中,辩论双方在论辩中妙语连珠,例如:“公共汽车一进站,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是气运丹田,左右开弓,南拳北脚,各显神通。”“过去,老式缝纫机一架,傻笨自行车一辆,再加上个能听‘样板戏’的匣子,足以令普通中国人心醉得想跳曲‘忠字舞’”。风趣幽默在论辩中不仅不会弱化谈锋,而且能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度,使它更准确、明了,具有一定深度,给听众“四两拨千斤”的感觉。

通常认为,口头辩论具有“三要素”:语言的简洁性、时间的紧促性、反应的灵敏性,而它们都与幽默分不开。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给我国着名小说家蒋子龙出了一个难题:“把一只二点五公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半公斤的瓶子里,您用什么法子把它取出来?”

蒋子龙当即回答说:“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显然,您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了瓶子,那么我只能用语言工具再把鸡拿出来。”幽默不仅能调节论辩的气氛,减少紧张与压力,增强你说话的精炼与机敏,而且能径直揭示问题的实质,置对手于被动的地位。

增强应变能力,创造出奇制胜的幽默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状况,如果把握不住自己的方向,不停地改变,不但浪费时间,还往往令自己疲于奔命,陷入困境。如果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不变应万变,不但能省掉许多麻烦和困扰,还能使自己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也采用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不但可以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还能产生出奇制胜的幽默效果。我们来看下面的这个故事:有一次,马克·吐温回答记者提问,说了一句令人惊奇的话:“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婊子养的。”国会议员们大为震怒,纷纷要求马克·吐温道歉,否则将诉诸法律。几天后,马克·吐温的道歉声明果然登了出来:“日前本人在酒席中说有些国会议员是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大兴问罪之师,经我再三考虑,我深悔此言不妥,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正如下:‘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婊子养的’。”表面上马克·吐温对议员们进行了妥协,而实际上在似变未变中,攻击的锋芒更胜上回,幽默气氛也由此而生。我们再看看发生在爱因斯坦身上的一个幽默故事:爱因斯坦初到纽约,在大街上遇见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见他穿着一件旧大衣,就劝他更换一件新的。爱因斯坦回答说:“没有什么关系,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后来,爱因斯坦名声大振,他仍然穿着那件旧大衣。这位朋友再次劝他去买一件新的,爱因斯坦则说:“何必呢,现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认识我了。”爱因斯坦以不变应万变,运用幽默的智慧,既表现了甘于淡泊、不重衣着的俭朴精神,也表达出他愉快畅达的乐观情怀。爱因斯坦是世界瞩目的科学家,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思想境界自然很高,可很多时候普通人也能看透事情的本质。

请看下面这段农夫和地主的对话:从前,有个农夫很有骨气,从不肯讨好地主。

地主问他:“你为什么不奉承我呢?”

农夫答:“你有钱是你的,又不肯白送给我,我为啥要奉承你?”

地主说:“那好!我把钱送四分之一给你,怎么样?”

农夫说:“这不够公平,我还是不奉承你。”

地主说:“那么,分一半给你,总该奉承我了吧?”

农夫答:“那时我和你一样有钱,我为什么要奉承你?”

地主说:“那么,我把家当全给你,总可以奉承我了吧。”

农夫说:“到那时候,我是富人,你是穷人,更用不着奉承你了。”这农夫坚持自己的原则,万变不离其宗,既愚弄了地主,也显示了自己是有骨气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生存下去往往要很努力地工作,可是在工作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自己最终追求的是什么,下面这个山里人的故事或许能帮你看到生活的另一面。

一个山里人在树下自由自在地休息,商人走过来对他说:“嗨,你为什么不上山砍柴?”

山里人说:“砍柴干什么?”

商人答:“好卖钱啊。卖到钱你就可以买头毛驴,再挨家挨户地卖柴火。挣了钱你就再买辆卡车,然后买木材做木器,再卖木器,挣了钱再买更多的卡车,那样你就可以发大财了。”

山里人问:“发财干什么?”

商人答:“发了财,你就可以逍遥自在地享清福嘛。”

山里人说:“那你觉得我现在在干什么呢?”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只有从生活的实践中去体会,去总结。我们不知道山里人所看到的是不是生活的本质,可是山里人冷静的态度和他那以不变应万变的幽默言语一定能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生命,思考生活。

大智若愚

幽默还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大智若愚。无论多么充满智慧的话语,都会用轻描淡写的态度和故作糊涂的方式表达出来。

有一个小男孩,一向是很机灵的,当然也是调皮捣蛋的。为了解决他身上存在的问题,促使他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父母专门请了一个心理医生来帮助他。

在谈话的过程中,心理医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以考察他的知识面宽不宽。心理医生问:“你说说看,《战争与和平》是谁的作品?”

小男孩慢条斯理地回答说:“我不可能知道的,我才这么一点年纪,怎么会去读托尔斯泰的书呢?”小男孩的回答就是典型的大智若愚,他坦承自己不可能知道,但事实上他却已经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准确地回答了出来。

可见,幽默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一种创造,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一种超凡脱俗、宽容大度的性格。我们要想得到幽默感,有时候就需要使自己变得“糊涂”起来。

(1)模仿孩子的思维方式

童言无忌,孩子们说出的话是天真的、幼稚的,反映了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认识。虽说他们的认识比较肤浅,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但由于他们的思想中没有大人过多的忌讳,脱离了大人的固有思维模式,因此常常能够说出一些妙趣横生的话来,逗得我们大笑不止。

父亲带着孩子去划船,船漏水了,父亲一筹莫展。

孩子问爸爸:“爸爸,你怎么不高兴啊?”

父亲说:“船头漏了那么大个洞,水一个劲地往船里流,我怎么高兴得起来呢?”

孩子说:“这有什么难办的呢?再在船尾凿个洞,水不就从那里流走了吗?”在船面临沉没危险的时刻,孩子丝毫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仍旧保持着惯有的思维方式。而他提出的办法又是多么的可笑啊,如果不是事出紧急,父亲也一定会被他逗得开怀大笑的。

孩子的思维往往出其不意,是因为在他们的思维模式中,还加入了较多的想象成分,他们乐于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解释自己看到的一切事物,因此就造成了幽默的效果。虽说孩子的这种幽默是无意形成的,但却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就可以轻易地达到幽默的目的了吗?

(2)有意掩藏自己的智慧

虚荣心很强的人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高人一等,总要夸夸其谈,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结果他们在世人的心中,却轻如鸿毛。幽默感很强的人却往往把自己智慧的光芒掩盖起来,以一副愚蠢的面目出现在大家面前,有时还要故意说些傻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但却没人会以为他们是十足的傻瓜,相反大家都会为他们的智慧所倾倒。

有一次,一位外国使者前来拜见美国总统林肯,看见他正在细心地擦着自己的靴子。

这个使者非常惊讶,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赞扬道:“啊,总统先生,您太伟大了,您总是亲自擦自己的靴子吗?”

“不错,”林肯笑着回答,“那么,你平时都是擦谁的靴子呢?”表面上看,林肯的回答是愚蠢的,他怎能不知道,对方的问话是什么含义呢?但他却故意在“擦自己的靴子”与“擦谁的靴子”上装糊涂,给对方来了个机智的幽默。

把自己的智慧掩盖起来,故意对相当明显的事实视而不见,让自己的思维在看似愚蠢的地方寻找突破点,说出的话就会很有情趣,让人忍俊不禁。

故作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明明聪明过人,却故意掩藏起来,以一副愚者的面貌出现,正是高度智慧的表现。我们常说这样一句俗话:“一瓶水不响,半瓶水晃荡”,褒扬是一种谦虚的美德。大智若愚的幽默思维也恰恰展现了这种美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幽默也是一种高贵的美德,需要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把高尚的人品完全展现出来。

(3)傻言傻语,妙趣无限

有意抛弃我们固有的理智思维模式,而采取幼稚的、愚蠢的、让人不可思议的思维模式,说出一些傻言傻语,带来妙趣无限的幽默语言。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胸怀必定宽广,他们不会为了一时一事的得失而斤斤计较,也不会为了虚名、钱财、权势而四处钻营,他们心态平和、淡然处世,时刻保持一颗金子般的童心,以纯真的心灵来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用故作糊涂的傻言傻语,给大家带来欢乐,给社会带来纯净。罗西尼是意大利的着名作曲家,在国内拥有大批热情的追随者。有一次,他听说那些富有的追随者准备集资为他塑一座雕像,他很是反感。特别是当他知道塑像的钱竟达到1000万法郎之巨时,他惊呼道:“天啊,1000万法郎!如果他们肯给我500法郎,我情愿亲自站在雕像的底座上!”在这里,罗西尼是爱钱吗?不是的,如果他需要钱,他的那些追随者会把大量的金钱给他送来。他用这样的傻言傻语,所要表达的是对用巨资给他塑像的不满,他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才用这种方式表示了反对。

在故作愚蠢的背后,表现的是一种超常的幽默思维和过人的高超智慧。这种思维模式在几乎所有的幽默语言中都得到了一再的运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

峰回路转,隐喻迂回

梁实秋先生说过:“没有机智的人,不可能表现出高度的幽默。”

“机”是思维快速的反应,幽默往往要在最恰当的时机灿然出现,才能给人灵光一闪之感,所以需要抓住“第一时间”的反应。“智”则是智慧。真正高级的幽默,往往不是直接切入主题,因为幽默多少带着几分戏谑,如果太直接,难免尖刻伤人,所以要绕个弯子,迂回表达自己的意见,那绕弯子就非智慧不能达到了。梁实秋教授就善于幽默,他曾说:“我从来不相信儿童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一顿)因为我处处看见他们在做现在世界的主人翁!”

深得梁先生这种幽默的真谛,一位着名小提琴家到高中座谈,在学生发问告一段落之后,小提琴家说:“刚才有些问题问得很好,但是有些问题……”他停顿了一下,学生都紧张起来,以为他要批评问得不好。就在这一刻,小提琴家继续了下面的话:“简直是好极了!”赢得一片欢呼。这些都是将听众先引向错误的导向,而后,语锋突转,达到幽默的效果。有时,幽默也可用来反击,即以隐喻迂回的方式来劝谏人。某电视台的摄影记者因为机器突然故障,不得不用一架家用的小相机应急。不料那被采访者的家属竟然带着几分嘲笑地说:“早知道您用这种小机器,我就自己拍好送给你!”摄影记者回头一笑:“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我来拍的道理!”他这句话真可以说是既幽默而又含蓄地给予了还击,意思是:“你拍的毕竟不是我拍的,机器相同,拍出来的可不一样啊!”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就是因为不敢用你老兄拍出的烂东西,所以还得我这位专家出马!”如果他真将这一大段话讲出来,难免造成正面的冲突,所以那淡淡短短的一句,学问是大极了!

“淡淡地”,这正是幽默的最高境界,如同会说笑话的人,往往自己面无表情、毫无笑意,却冷不防地说出叫人前仰后合的话。有一个人在竞选对手诘问:“你一无所长,到底有哪样比我强?”时,只是淡淡一笑:“我实在跟阁下差不多,阁下的优点,我全有!我的缺点,阁下也都具备!”这句话,若不是聪明人,还真难会意。它的妙处是表示:“我的优点,等于或大于阁下!阁下的缺点,等于或大于我!”

当然这种反转式的句法,也不尽然用在攻击。在金钟奖的颁奖典礼上,某电视公司的得奖人,在致词时说:

“过去我以公司为荣,但是今天(顿一下)公司要以我为荣!”顿时引得满场热烈的掌声。他这句话的妙处,不仅在于句子的反转,更在于其中的停顿,引起听众预期的心理,甚至使人有错误的预期,然后峰回路转,一语惊人!

梁实秋先生还经常讲述西方一个非常着名的幽默例子: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总是赞扬另一位作家,但是对方却一个劲地批评伏尔泰不好。当伏尔泰听说时,只是淡淡一笑:“真的吗?相信我们双方都错了!”

不过几个字,全然改变了形势,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