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饮食宜忌 月经期间,肝失疏泄,多有少腹堕胀、乳房胀痛、纳少便溏等肝郁乘脾现象。应忌食生冷、酸辣油腻香燥,摄取富有营养而清淡的食品。过食酸辣油腻香燥之品,则耗阴助阳,迫血妄行,致血分蕴热,令月经过多。过食生冷则血凝脉涩,血行受阻,致使痛经、闭经、经行不畅。更不宜过量饮酒,以免扰动气血,刺激胞宫,影响经血的正常进行。
(二)怀孕期保健
怀孕期保健是指从受孕开始到分娩结束这段时间,为促进胎儿良好发育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孕妇和胎儿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养生方法。这就是古时所讲的养胎、护胎的内容。
明代医家万全在《妇女秘科》中记载:“妇女受胎之后,最宜调饮食,淡滋味,避寒暑,……则胎元完固,生子无疾。”胎儿在腹,必须依赖母体脏腑精血营养而生长发育,孕妇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禀赋及其一生的寿命和健康。必须注重胎孕养生,如若保养不慎,可致流产、胎痿不长,或使胎儿禀赋异常;孕妇多病,往往产生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疾患。
1.调节情志 孕妇不仅要加强身体的调养,更要加强心理品德的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怀和强健的心态。要全身心投入地学习和工作,去取得事业的成功和快乐。要敞开心扉,乐观豁达,胸怀开阔,无私心杂念,不患得患失。生活恬淡,助人为乐,待人宽厚,处事无妒忌之心,言行举止大方。这样,胎儿禀气纯厚,有助于孕妇与胎儿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
2.胎儿训练 孕妇应在胎儿感觉系统各项机能发育的最佳时期,及时对胎儿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动作与感觉功能训练,来促进各种感官与脑形成稳定的联系,有助于胎儿行为能力与智力水平的发展。
3.饮食调摄 调节饮食可以使孕妇气血旺盛,使胎儿得以滋养,化育有源,可以为孕妇分娩、哺乳打下基础。其饮食当以富有营养、新鲜清淡、饥饱适中、易于消化为原则,又当谨慎忌宜。调节饮食对于孕妇的饮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
4.谨慎起居 妇女受孕以后,气血凝聚冲任以养胎,卫外功能低下,易为外邪乘袭致病。邪气侵袭伤胎,可致各种胎病,甚则流产。因此要谨慎起居,规律地生活、学习与工作,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早起早睡。要顺应环境气候的变化,增衣减衫,以调寒暑。宜稳定孕妇的情绪,选择幽静雅致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胎儿安其所居。
5.谨慎用药 妊娠期母体各系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果用药不当,可能造成医源性疾病,还会损胎致畸,甚则引起难产、流产。孕妇无病,不可乱服药物,以免伤及胎元,过服补药,可引起胎大难产。孕妇患病,但须掌握“病去母安,胎亦无殒”的原则,应及早治疗,切勿过度治疗。西药中有些药物对胎儿影响很大,须谨慎使用,可根据医生处方进行服用。
(三)产褥期保健
孙思邈所撰《备急千金要方·求子》中记载:“所以妇人产后百日以来,极须殷勤、忧畏,勿纵心犯触,及即便行房……名曰蓐风。”生产时耗气伤血,产后6~8周时间内属产褥期,此时机体处于虚弱状态,需要较长时间的精心调养。所以产后调护对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婴儿的哺乳具有积极影响。
1.增加营养,饮食有节 产妇于生产时,身体受到一定消耗,产后又需哺乳,应加强营养。然而,加强营养必须注意补不碍脾胃、不留瘀血。当忌食油腻辛辣和生冷瓜果,以防损伤脾胃、气带血凝、恶露留滞不下,也不宜吃辛辣伤阴之食,以防大便困难和恶露过多。产妇的饮食应清淡可口,适于消化吸收,富含足够的热量和水分。新产妇应多食软饭、小米粥、瘦肉汤和炖蛋等。饮食宜少量多餐,每日可进餐4~5次,不可过饥过饱。凡奶、蛋、骨头汤、肉、粗粮、豆制品、蔬菜均可食用,需精心细做,水果可放在热水内温过再吃。另外,可辅加佐食,以助机体恢复。如脾胃虚弱者可服山药粥,肾虚腰疼者食用猪肾粥,产后恶露不畅者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或益母草红糖水等。
2.休息静养,劳逸适度 产后须充分休息,有利于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生产后休息环境须安静整洁,室内要空气清新,保持流通温暖舒适。冬季应注意保暖,预防外感。夏季宜开窗通风,以免发生中暑。不宜卧于当风之处,以免虚邪贼风入侵机体。产后24小时须卧床休息,避免发生产后血崩、阴挺下脱等病症,尽快恢复体力及盆底肌肉的张力,不宜过早操劳负重。睡眠不宜长期仰卧,要经常变换卧位,以免子宫后倾,充足的睡眠可助产妇更快地恢复到生产前的身体状态。然而,静养绝非完全卧床,一般顺产可在产后24小时起床活动,除难产或手术产外,并且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以促进子宫复原、排出恶露,有利于身体康复。
3.讲究卫生,保持清洁 产后汗液较多,且血室正开,易感邪毒,故宜保持清洁,时常擦浴淋浴,同时需注意外阴清洁,每晚宜用温开水洗涤外阴,预防感染。内衣裤要常洗晒,以消毒杀菌,产后百日之内严禁房事。产后四周不能盆浴,以防邪毒入侵引发其他疾病,不利于胞宫恢复。外阴如有伤口,应使用药液熏洗或消毒敷料。分娩后应设法使产妇于产后4~6小时排尿,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如若产后4~8小时仍不能自解小便,应采取措施。产褥期因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应注意二便通畅,加之会阴疼痛,常有便秘,可给番泻叶促使排便。产妇分娩已重伤元气,需给予关心体贴,令其心情舒畅,可以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
(三)哺乳期保健
哺乳期的妇女处于产后身体康复的过程,又要承担哺育婴儿的重任,此时期保养对母子都很重要。
1.饮食营养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说:“乳汁为气血所化,而源出于胃,实水谷之精华也。”产后乳汁质量如何,是否充足,与饮食营养密切及脾胃盛衰相关。产妇忌食刺激性食品,勿滥用补品。应加强饮食营养,多喝汤水,增进食欲,以保证乳汁的分泌量和质量。如果乳汁不足,可多喝鸡汤、鱼汤、猪蹄汤等。若乳汁自出或过少,需求医诊治。
2.哺乳卫生 产后将****洗净,在****上涂抹植物油,使****的积垢软化,然后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每次哺乳前及哺乳后,都要做好清洁工作,用温开水清洗****,乳母要洗手,避免婴儿吸入不洁之物。产后8~12小时即可开奶。哺乳要定时,可预防婴儿消化不良,有利于母亲的休息。如仍有余乳,须将乳汁排除,可用吸奶器吸空,或用手将乳汁挤出,以防乳汁壅滞而影响乳汁分泌或发生乳痈。刚开始哺乳时,可能出现蒸乳反应,乳房往往肿胀疼痛,可作局部热敷或中药排乳,乳汁得行,使乳络通畅。若出现****皲裂形成乳痈,应及时医治。哺乳频率应为每隔3~4小时一次,哺乳时间为15~20分钟。哺乳至10个月左右可考虑断奶。
3.慎服药物 乳母于哺乳期应慎服药物。许多药物都是经过乳母的血液循环进入乳汁。现代研究表明,红霉素、四环素、阿托品、********及磺胺类,都可从乳腺排出。如长期或大量服用,可使婴儿发生中毒。最好使用避孕工具,勿服避孕药,以免影响乳汁的分泌。
4.起居保健 产褥期,乳母必须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时,劳逸适度。情志郁结,疲劳过度、饮食不当,都可影响乳汁的正常分泌。还要注意避孕,用延长哺乳动作为避孕的措施是不可靠的。
(四)围绝经期保健
围绝经期一般在40~50岁。《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人体的阶段性发育中记载:“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围绝经期是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惫,可致阴阳失调,出现月经紊乱、心悸失眠、头痛耳鸣、头晕目眩、烦躁易怒或忧郁等症,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轻重因人而异。围绝经期是生育机能由旺盛转为衰退乃至丧失的过渡时期,亦是女性生理机能从成熟到衰退的一个转变时期。如果调摄适当,可缩短反应时间,或避免、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的妇女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饮食调养 围绝经期妇女月经频繁,经血量多,其天癸将竭,肾气衰,经期延长,往往出现贫血。所以围绝经期妇女如若调节恰当可以从根本上预防或调治其生理功能的紊乱,其饮食营养和调节重点是充养肾气、顾护脾肾,可选食瘦肉、动物内脏、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及油菜、菠菜、桃、番茄、橘等绿叶蔬菜和水果改善贫血。属于阴虚阳亢型者,可选芹菜、覃类(蘑菇、香菇等)、酸枣、苹果、桑椹、山楂、绿茶,食粗粮(小米、玉米渣、麦片等)等以降压安神,应当少吃盐,不要吃刺激性食品。平时可选食黑木耳、黑芝麻、胡桃等补肾食品。
2.劳逸结合 围绝经期妇女宜调节生活,改善睡眠和休息,避免体重过度增加。应注重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但是过分贪睡,则伤肉耗气,反而不利于健康,懒散萎靡。只要身体状况好,就应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还应参加太极拳、散步、气功等运动量不大的体育活动及力所能及的劳动。
3.定期做身体检查 在围绝经期阶段,尤其要注意定期检查,至少每隔半年至一年做一次体检,以便及早发现疾病,早期治疗。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合理的对症用药是必要的,有助改善症状,另外,还应注意饮食、起居、情志及劳逸结合。女性围绝经期常有月经紊乱的症状,也是肿瘤的好发年龄,若出现月经过多而引起贫血趋势时,或月经来潮持续10天以上仍不停止,则须及时就医诊治。若绝经后****白带增多或出血,应及时就诊做有关检查,及时处理。
4.自我稳定情绪 围绝经期妇女可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适当的方式怡情养性。应当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排除无端的猜疑、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心中若有不快,可与亲朋倾诉宣泄。要保持乐观情绪,心胸开阔,树立自信,度过短暂的围绝经期,步入新的人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