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驱逐舰作为各国舰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常携带鱼雷和水雷,频繁进行舰队警戒、布雷以及保护补给线的行动,同时装备扫雷工具作为扫雷舰艇使用,甚至可以直接支援两栖登陆作战。
驱逐舰实施的首次大规模战斗发生在1914年,英、德两国在赫尔戈兰湾展开了一场海战。同年9月5日,德国潜艇“U-21”号击沉了英国客轮“巡路者”号。17天之后,德国“U-9”号潜艇在北海水域击沉了3艘英国武装客轮。从此,驱逐舰又被赋予了一项崭新的任务——反潜。
起初,驱逐舰反潜的主要做法是以舰体直接撞击潜艇或用炮火将其击沉。因为一战时期的潜艇还无法实现水下攻击,所以,驱逐舰的反潜战术相当奏效。但随着潜艇技术突飞猛进的提高,驱逐舰的装备也有了相应调整。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后,驱逐舰被安装上了深水炸弹以充当反潜舰,因此,驱逐舰也成为商船队的主要护航武器。
1916年,英国V级驱逐舰和后续的W级驱逐舰,舰体采用较高干舷,装备4英寸火炮以及三联装21英寸鱼雷发射管。1917年,美国批准建造111艘“威克斯”级驱逐舰和162艘“克莱姆森”级驱逐舰,使驱逐舰由执行单一任务的小型舰艇演变成舰队不可缺少的力量。随着战争的发展,驱逐舰已经具备了多用途性,逐渐向大型化方向转变,装备的武器也更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中止了海军武器建造计划,只有意大利和日本仍在执行战时扩军方案。因此,除这两个国家以外,世界各国海军在二战中使用的驱逐舰大部分均为一战结束后建造的。
1922年,美、英、法、意、日五国海军签订了《华盛顿条约》(即《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对航空母舰、战列舰及重巡洋舰的吨位和数量进行了限制,从而为驱逐舰的发展提供了时机,导致它越造越大,航速越来越快。这时的驱逐舰,标准排水量为1500吨以上,装备120~130毫米口径火炮、533~610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随之而来的,是驱逐舰武器搭配和战法的日益完善,1927年,日本建造的特型驱逐舰、“吹雪”级驱逐舰就是这一阶段驱逐舰的典型代表。当时美国、英国、意大利和德国海军普遍使用直径21英寸的鱼雷,而日本海军已开始装备直径24英寸的强力鱼雷。但日本方面一直对此守口如瓶,视为国家机密。1933年,日军又在驱逐舰上装备了93式远程汽动鱼雷,航速为49节,最大航程达2万米,是当时美国鱼雷航程的3倍多。
在欧洲,驱逐舰的建造则走向两个极端,大小不一。法国在一战结束后缴获了德国的“S-113”型驱逐舰,很受启发,建造了一系列“超级驱逐舰”。他们的“美洲虎”级驱逐舰以及后续建造的“空想”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超过2000吨,甚至达到2500吨,通常被称为“反驱逐舰驱逐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又建造了“莫加多尔”号驱逐舰。该舰排水量超过4000吨,装有8门5.5英寸口径大炮(4座双联装)和10具鱼雷发射管,火力甚至超过了英国《华盛顿条约》。
《华盛顿条约》是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五国,于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在华盛顿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即《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条约主要规定:
签约各国须放弃各自的主力舰建造计划,保持各自现有的主力舰。美、英两国的主力舰总吨位各不得超过52.5万吨;日本不得超过31.5万吨;法国、意大利各不得超过17.5万吨。缔约国的主力舰单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在役主力舰舰龄须满20年后各缔约国才可以在条约规定的吨位限制内建造替代舰等等。条约的有效期到1936年12月31日为止。
《华盛顿条约》签订之后,从1922年到1936年的15年间,史称“海军假日”时代。同时期建造的“阿雷苏萨”级轻巡洋舰。因此,在二战期间,美、英两国经常将法国驱逐舰称为轻巡洋舰。
由于当时签订的海军军控条约对600吨以下舰艇未作限制,意大利首先利用这一漏洞,开始建造600吨左右的小型驱逐舰,同时,他们的海军武器设计师积极发挥聪明才智,想尽各种办法减轻舰上武备的重量,比如将鱼雷直径缩小到了17.7英寸。这使得其他一些国家纷纷效仿。实战表明,这种“增大版”的鱼雷艇通常都有过载的弊病,很容易在气象复杂的海面上倾覆,而且作战效能也远远不如真正的驱逐舰。当时,美国的“平甲板”式驱逐舰已全部过时,新型的驱逐舰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这是因为1930年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一度对缔约国——美国、英国、日本的驱逐舰排水量作出限制,要求不超过1500吨。美国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不敢有丝毫越轨。美军在二战前建造的驱逐舰装有5门5英寸口径主炮,鱼雷发射管的数量从8具增加到16具。从1939年开始,美国才开始大量建造驱逐舰,基本配置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鱼雷发射管减少到10具。
随着1936年《伦敦海军条约》到期,各国海军开始建造比以前更大、装备更强的驱逐舰,排水量接近或超过2000吨。英国的“部族”级,美国的“本森”级,日本的“阳炎”级,德国的“Z”级驱逐舰是这一时期驱逐舰的典型代表。根据战争需要,驱逐舰上增加了很多新型武器装备,需要更多的水手来操作。尤其是当它担负的任务日益广泛,但是集群攻击仍然是这些以鱼雷、火炮为主要武器的驱逐舰的主要任务。
二战前夕的驱逐舰排水量已达3500吨左右,航速也相应增至35~40节,成为当时最快的战斗舰艇。武器配备也逐渐增强,鱼雷发射管由单管发展为双联,甚至五联装,舰炮由1~2门75毫米炮增至3~6门130毫米炮,作战威力有很大提高。在此期间,英国利用“J”级驱逐舰的基本设计,不断改进建造了14批驱逐舰;美国建造了113艘“弗莱彻”级驱逐舰。另外,由于飞机已经成为重要的海上突击力量,防空能力对驱逐舰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日本和美国的驱逐舰都将部分主炮换成了轻型高炮,担当舰队防空警戒和雷达哨舰的任务,于是,加强防空火力的驱逐舰随之出现,如日本的“秋月”级和英国的“战斗”级驱逐舰。1940年,雷达设备首次出现在美军驱逐舰上,舰上起初有专门的雷达控制室,后来改成了作战信息中心,可以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美国海军将一些驱逐舰改装成“雷达警戒舰”,舰上装备大量的雷达设备和通信器材,用以引导己方战机飞向目标。到1945年,美国海军最好的驱逐舰为“基林”级,排水量3500吨,装有6门5英寸口径主炮(3座双联装)和10具鱼雷发射管。美国海军“基林”级驱逐舰一直服役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现在,世界上仍有其他一些国家在使用。二战期间,各国还建造了很多造价低廉的小型驱逐舰,这种驱逐舰装备的武器数量很少,但航程较远,具有反潜能力,因此非常适于为船队护航,所以被称为护航驱逐舰。世界上最早的护航驱逐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狩猎”船,随后美国、日本和意大利也都建造了类似的驱逐舰。
二、马塔潘角的搏杀
1939年9月3日,德国入侵波兰后的第二天,二战中的首次驱逐舰战役打响了,波兰的“暴风”号驱逐舰将德国“马斯”号驱逐舰击伤。此后的几个星期内,各国驱逐舰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德国驱逐舰在大西洋水域执行布雷和袭击商船的任务;英国驱逐舰则主要实施反潜作战,袭击德国的返航客船。美国驱逐舰在协助英军进行压制巡逻的同时,帮助英军搜寻德国舰艇。1940年6月,意大利加入德国法西斯阵营后,战争扩大到地中海地区,双方的驱逐舰在这个封闭的海域内展开了激烈搏杀。
这是一场被称为小型日德兰海战的战役。1941年3月26日深夜,意大利海军在德国的要求下,派出一支特遣分舰队,在德军第10航空兵团的配合下,从意大利南部港口出发,驶向克里特岛海域,准备在英国运输船队开往希腊的途中进行截击,企图切断这条海上交通线。分舰队由新式战列舰“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和8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组成,安杰洛·伊亚金诺海军上将负责指挥。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行动计划已被英军指挥部获悉;英军指挥部命令所有运输船队迅速返回基地,并从亚历山大港和比雷埃夫斯港出动了由航空母舰“可畏”号和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组成的分舰队,由英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坎宁安上将指挥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