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学做人、再做生意
17447300000176

第176章 以退为进取胜

有时候谈判中的一方,不太敢用退出来要挟对方的方法,生怕谈崩了弄得鸡飞蛋打。所以,谈判老手都会不择手段地掌握对手的真正意图,摸清了底牌,便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这时再以什么方式取胜,已是技术问题了。以退要挟达到进的目的,便是常用的一种。

进是目的,退是手段。手段为目的服务,服务的办法大致有以下15项:

(1)替自己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你是卖主,喊价要高些;如果你是买主,出价要低些。不过不能乱要价,务必在合乎政策和合理的范围内。

(2)让对方先开口说话。让他表明所有的要求,先隐藏住你自己的要求。

(3)让对方在重要问题上先让步。如果你愿意的话,在较小的问题上,你也可以先让步。

(4)让他努力争取所能得到的每样东西,因为人们对于轻易获得的东西都不太珍惜。

(5)不要让步太快。晚点让步比较好些,因为他等得愈久,他就愈会珍惜。

(6)同等级的让步是不必要的。例如他让你百分之六十,你可以让他百分之四十。如果他说“你应该也让我百分之六十”时,你可以用“我无法负担百分之六十”来婉言拒绝。

(7)不要作无谓的让步。每次让步都要从对方那儿获得某些益处。

(8)有时不妨作些对你没有任何损失的让步。

(9)记住:这件事我会考虑一下。这也是一种让步。

(10)如果你无法吃到大餐,便得想办法弄顿小吃,至少也要得到一个承诺。这个承诺也是一种让步,虽然是已经打过折扣的。

(11)不要掉以轻心,记住每个让步都包含着你的利润。

(12)不要不好意思说“不”。大部分的人都怕说“不”。其实,如果你总是反复强调某些话,言外之意就是在说“不”,所以要耐心,而且要前后一致。

(13)不要出轨。尽管在让步的情形下,也要永远保持全局的有利情势。

(14)假如你在做了让步后想要反悔,也不要不好意思。因为那不算是协定,一切都还可以重新来。

(15)不要太快或多的作出让步,以免对方过于坚持原来的价格。在谈判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己方让步的次数和程度。

巴拿马运河最早不是由美国开凿。19世纪末,一家法国公司跟哥伦比亚签订了合同,打算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境内开一条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主持运河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而闻名世界的法国人雷赛布,他自以为这一工程不在话下,然而巴拿马环境与苏伊士有很大的不同,工程进度很慢,资金开始短缺,于是公司陷入了窘境。

美国早在1880年就想开一条连贯两大洋的运河。由于法国先下手与哥伦比亚签订了条约,美国十分懊悔。

在这种形势下,法国公司的代理人布里略访问美国,向美国政府兜售巴拿马运河公司,要价一亿美元。美国早已对运河公司垂涎三尺,知道法国拟出售公司更是欣喜若狂。然而,美国却故作姿态,罗斯福指使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报告,证明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省钱。报告指出,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的全部费用不到2亿美元。在巴拿马运河的直接费用虽然只有1亿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笔收买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开巴拿马运河的全部支出将达2亿5千多万美元。

布里略看到这个报告后大吃一惊。如果美国不开巴拿马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表明法国公司愿意削价,只要4000万美元就行了。通过这一方法,美国就少花了800万美元。

罗斯福又用同一计策来压哥伦比亚政府。他指使国会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期内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选择巴拿马开运河,否则,美国将选择尼加拉瓜。

这样一来,哥伦比亚也坐不住了,驻华盛顿大使马上找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协商,签订了一项卖国条约,同意以100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3公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外付租金10万元。

“欲进先退”,罗斯福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谋略,最后,美国只用了很少的代价,就攫取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使用权。

可是在许多情况下,对方的底牌很难摸清楚,可以用分析和推断来把把对方的脉。如果对手实在是打持久战,那么冒点风险以退出恐吓对方,也值得一试。也许他比你更不愿意谈判破裂,真是如此,你即使表示退出也仍然有回旋的余地。

1920年,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还处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中。为了冲破封锁包围,俄共非常希望与西方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当时的意大利政府出于经济原因,在国内工业界的压力下也愿意同苏俄进行经贸联系。意大利外交大臣卡洛·斯弗茨几次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表示他的政府打算恢复同苏俄的贸易关系并准备在罗马接待苏俄经济代表团。俄共迅速地抓住这一机会,宣布组成以苏俄早期杰出的外交家沃罗夫斯基为首的经济代表团赴罗马。

但是,这时意大利国内的政治形势急剧变化,反共反苏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他们在全国各地大搞暴力活动,猖狂反对共产党人。俄国经济代表团成员也经常受到骚扰、跟踪、搜查,俄国派来的外交信使也遭到扣押。在压力下,意大利执政的乔利蒂政府不得不拒绝承认俄国经济代表团的外交地位,但又急于同俄国签订贸易协定,缓解国内实业界呼声,并加强自己在最近的议会选举后变得十分不稳的地位,争取更多议员的支持和拥护。1921年5月,乔利蒂政府向逗留在罗马的俄国经济代表团建议立即签订贸易协定。

苏俄政府认真深入地分析了意大利政府的心态,决定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这下,意大利政府慌了神。三天之后,外交大臣斯弗茨再次邀见沃罗夫斯基,这次他格外客气。

又过了三天,沃罗夫斯基收到了意大利政府的公函。公函中说:“我们两国在经济上的接近是令人感兴趣的……我们乐于自今日起给予你们希望得到的外交特权。”

需求常常是双向的,你有求于对方,对方也有求于你。洞悉了这一点后,就应该利用对手这种弱势,在谈判中采取以退为进的方略,要挟对手,迫使对手就范,做出妥协和让步。

从以上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对对方意图的了解至关重要。但有一点也很清楚,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都不愿谈判破裂,他们只是采取要挟的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如果在谈判中你的对手要挟你时切莫上当,或者你知道了对方怕你撤出谈判时,你也可以装着马上就停止谈判的样子,让对方接受对你有利的条件。这其实也是谈判双方信息、信心和意志力的综合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