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张申府张岱年研究集刊(第1辑)
17447700000022

第22章 中国哲学史研究(1)

《中国哲学大纲》评介

周桂钿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中国哲学林纲张岱年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521千字

张岱年是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生于1909年,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同年受聘到清华大学任教。1952年以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治学严谨,著述勤奋,学问博精,成果甚丰。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等十二种。张岱年是中国哲学史界德高望重的学者。1979年以来,他被推选为中国哲学史学会第一、二、三届会长。

《中国哲学大纲》是张先生的代表作。写成于1936年,先作为讲义用于教学,1958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署名“宇同”。这是第一部以哲学问题为纲来写的中国哲学史。该书严格地从翔实的、丰富的史料出发,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阐明中国哲学固有的概念、范畴和命题的本义及其发展变化,从而再现中国哲学的固有体系和本来面貌。由于按哲学问题写,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脉络,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概念、范畴的演变过程的一致性也得到了体现。该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日文译本题为《中国哲学问题史》。到了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认为此书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决定再版,于是作者在旧本的基础上加了一些“补录”和补充性的“附注”,将研究的新成果充实原书,使之更臻完善。新版刊行以后,国内兴起了一场研究中国哲学范畴的热潮。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哲学范畴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哲学范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浙江人民出版社也出版了《中国哲学史主要范畴概念简释》。

《中国哲学大纲》主体分三大部分,即宇宙论、人生论和致和论。前有“序论”,后有“结论”,共五个部分。“序论”主要确定中国古代学术中哪些内容相当于西方的哲学,这些中国的哲学有什么特色和是如何发展的。“结论”就是对中国哲学的分析评价,并与西方哲学比较优劣。该书主体的第一部分是宇宙论,包括本根论和大化论两篇,相当于现在的自然观和辩证法。第二部分是人生论,相当于现在的人生哲学,包括天人关系论、人性论、人生理想论和人生问题论四篇。这一部分篇幅最大,占全书的一半以上,体现了中国哲学重视人生问题的特点。第三部分为致和论,相当于现在的认识论。全书结构严谨,资料丰富,体系完整。

序论

“序论”首先给哲学下一个定义:“哲学是研讨宇宙人生之究竟原理及认识此种原理的方法之学问。”先秦的“子学”,魏晋的“玄学”,宋以后的“道学”、“义理之学”、“理”,都属于中国哲学。世界哲学分为几个系,即西洋系、印度系、中国系等。中国佛学属于印度系哲学。

中国哲学的特色有六条:第一,合知行。中国人探索真理是为了在生活中实行,所以研究宇宙人生的大问题经常从生活实践出发,最后又归于实践,并将理论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也就是知行合一。第二,一天人。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西方哲学把宇宙看做外在的客体加以研究,中国人认为宇宙本根与心性是相通的,所以,研究宇宙也就是研究自己。中国哲人的宇宙观以不分内外物我天人为其根本观点。第三,同真善。中国哲人认为真理就是至善,求真就是求善。西方哲学只求知、求真;中国哲学研究的目的在“闻道”,这个道包括真和善。道是宇宙的基本法则,也是人生的至善准则。第四,重人生而不重知论。第五,重了悟而不重论证。第六,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这些特色就是与西洋系、印度系哲学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中国哲学的创始者是孔子,以后有墨子,再后又涌现出许多思想家,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秦统一中国,汉承秦制,建立中央集权制。汉代思潮的权威,就是建议罢黜百家的董仲舒。他好讲阴阳五行,及天人相应,产生很大的影响。魏晋时代,玄学大盛,又传进一股“客流”佛教思潮。南北朝至隋唐,儒释道三家斗争几百年。北宋时代,产生新儒学。新儒家以古代儒家思想为本,而融合老庄思想、佛教思想及道教思想,更有所创造,以建成新的思想体系。新儒学的开创者是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二程影响更大。南宋时代,朱熹推崇小程(颐),以居敬穷理为宗旨;陆九渊推崇大程(颢),主张发明本心。这就是宋明时代的理学和心学两大派。

朱陆两派之外,还有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学派。自宋至清,哲学三大派,程朱理学是唯理的潮流,程颢、陆九渊、王守仁的心学是主观唯心论的潮流,张载、王廷相、王夫之是唯气派。“序论”最后说:“西洋哲学及其思想方法已输入了中国,人们虽一时不免为西洋哲学所震炫而低伏,但需要新哲学的呼声已可以听到。我们可以期待着一个可以媲美先秦的哲学灿烂的情形之到来。”

宇宙论

战国时代的惠施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这个“大一”就是无所不包的宇宙。宇宙概念在《尸子》一书中有明确的界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是整个空间,宙是整个时间。合而言之,宇宙即是整个的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最初的哲学家孔子和墨子都把天看成是最根本的。孟子之前的老子认为最根本的是道,比天还先存在。他说:“域中有四大”,即道、天、地、人。这个“域”,它的意思与后来的“宇”相同。所以说老子是中国宇宙论的创始者。自老子始,乃有系统的宇宙论学说。宇宙论主要分两个问题:本根论和大化论。

本根论

宇宙论的第一篇为本根论。“宇宙中之最究竟者,古代哲学中谓之为‘本根’。”本根一词出于《庄子》。不同哲学家对本根有不同的说法,《淮南子》叫作“一”,董仲舒称为“元”。到魏晋时代,讲有无、体用,均不是宇宙之最究竟者。宋代所讲的道体,与老庄的道一样是本根,相当于现在所谓本体,指宇宙中至极究竟者。本根有三个意谓,一是始义,是宇宙中最早的存在;二是究竟所待义,即万物存在变化的终极原因;三是统摄义,即对一切的总概括。西洋哲学和印度哲学都有哲学家认为本体是唯一的实在,万物都是虚幻的。中国哲学认为本根与万物的关系是体用、原流、根枝的不同,不是实幻的差别。先秦哲学没有万物是幻象的思想,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有以外界为虚幻的思想。本根有四点特性:一是不生或无待。本根产生万物,它无从生,是本来就存在的。二是不化或常住。万物都在变化生灭之中,本根是不生不灭也不变化的。三是不偏或无滞。万物都是相对的、有限的,而本根却是无限的、绝对的。四是无形或形而上。一切有形之物都不能作为本根,因此,本根就是无形的,或者超越形体,叫形而上。本根虽然不是万物中的一物,但它也不是脱离万物的虚幻的东西。事物从本根生出,而本根就在一切事物之中。

总之,中国本根论的最大特点有三:“一,不以唯一实在言本根,不以实幻说本根与事物之区别。二,认本根是超乎形的,必非有形之物,而寻求本根不可向形色中求。三,本根与事物有别而不相离,本根与事物之关系非背后实在与表面假象之关系,而乃是原流根枝之关系。这几点实是中国本根论与印度哲学或西洋哲学根本不同的。”这一章是总论本根,下面各章则分别论述中国古代各种本根论。

最早的本根论,就是老子首先提出的道论。老子认为道在天之前就产生了,它派生了万物,是一切之母。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二三都是有,有先于物,无先于有,而宇宙之究竟本根是道。这是老子倡导、庄子发挥的道论。汉代的《淮南子》也继承这种道论,程颐以理为宇宙本根,而理实际上就是道的别名。《易传》以太极作为宇宙之究竟本根。它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董仲舒的“元”,扬雄的“玄”,都是太极的别名。《易传》中讲阴阳,《洪范》中讲五行,北宋周敦颐把阴阳五行和太极融为一体系。五行原于阴阳,阴阳出于太极。邵雍认为“道为太极”,把道论与太极论合而为一。在中国哲学中,类似西洋所谓原子论的,是惠施的“小一”说。他说:“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一切物都是由小一组成的,所以是“毕同”的。中国哲学以物的范畴解说一切之本根论,乃是气论。气就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西洋哲学的原子论认为一切气都由微小的固体而成,中国哲学的气论认为一切固体都由气凝结而成。明确以气为万物本根的是后汉的何休,他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北宋张载的宇宙本根论主要观点是:以气解释一切,认为宇宙乃一气之变化历程;太虚并非纯然无物,是气的本来状态;气包含内在的对立,是气能动变化的根本原因。一切变化都是气所固有的能变性所引起的。张载气论是“宏大而丰富”的。

战国时道家以道为宇宙本根,又有“通天下一气”的观点,有道气二元论的倾向。北宋程颢程颐讲理气关系时,认为万物有一个总的理,这个理就是宇宙本根。朱熹继承二程的理气观而有所发挥。朱熹认为必须有气才能生出天地万物,也才有人类。理跟气又是不可分的,从理论上讲,理在先。他认为天下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总天地万物的理,就是太极。太极是一切理中的根本大理。太极生出天地万物,所以万物中各有这么一个太极。太极是自然的究竟根本,又是事物的最高表准,也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衡。朱熹认为理在气先,所以他的宇宙本根论是理一元论,是一种客观唯心论体系。

南宋陆九渊少年时就悟到“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发展这种思想,认为万物之理莫不备于吾心,吾心即宇宙之缩影。明代王阳明是主观唯心论之大成者,他继承陆九渊的心学,认为“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即知道、知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这才充分表达了一切唯心的成熟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湛甘泉也主唯心,认为心无所不包,无所不贯,宇宙乃在心内,天地万物,只是一心。明代由王阳明和湛甘泉提倡,讲唯心的宇宙本根论的人很多,盛极一时。

张载的气论,由于程朱的理气论和陆王的心论盛行,未有继承人。明中叶罗钦顺在心性论修养论方面推崇朱熹,在宇宙论方面则认为气是最根本的,理只是气的条理,理在气中,形成唯气的宇宙论。同时代的王廷相也是唯气论者。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是张载以后第二个伟大的唯气论者。而清朝的戴东原是气论的完成者。理气论和唯心论都有较圆满的发展,而气论却未有圆满的发展。

向秀、郭象在《庄子注》中提出一种多元论,认为万物都是自生自化的,并没有主宰一切的究竟本根。这种宇宙论在历史上影响不大。

总之,中国哲学的本根论主要有三种:一是理则,二是气体,三是心。现在说法就是唯理论、唯气论与主观唯心论。在中国历史上,本根论是互相转化的。例如北宋张载提出气论,他又认为气的变化有其必然的理则,二程认为这种必然的理则是气的根本,就产生了唯理论。“宋以来的本根论演变之环,是由气论而转入理气论,由理气论而转入主观唯心论,由主观唯心论又转入气论。”

大化论

宇宙论的第二篇是大化论。宇宙论除了本根论之外,其次重要的就是关于宇宙演变历程的内容和变化及其规律的研究。这方面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叫“大化”,所以称大化论。中国哲人对于变化有很多深刻的见解,多数哲人认为变易是普遍的事实,变易又有常则,变易的基本规律为反复,变易的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两一即对待而合一。这些变易是有目的的,还是机械的?宇宙有无始终?天地万物为有,物之未生或已灭为无,无与有,哪一个更根本?这些都是宇宙变易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大化论中列“反复”、“两一”、“大化性质”、“始终、有无”、“坚白、同异”各章,再版时又补录“形神问题”。

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的一致的倾向,认为宇宙一切都在变易之中,变化是根本事实,化是变之渐,变是化之成,化是渐变,变为突变。西洋及印度哲学家有认为变动是虚幻的,中国似乎没有。中国哲人都认为变化是根本的事实,而且变化是有条理的,这种条理就是常则,也叫常,常就是规律。中国哲人所讲变化的规律就是反复。事物在一方向上演变,达到极度,无法前进,必变为相反的方向。这一方向达到极度又会变到反面,如此不已。这就是反复。反就是否定,复就是反之反,否定之否定。西洋哲学所谓否定之否定,是正反之综合之意。中国则无综合之意,所以二者不尽相同。中国的反复与西洋的辩证法颇有相似之点。但西洋哲学所讲辩证历程是无穷的演进历程,中国的反复则有循环的意味。

与反复密切相关的是两一的观念。两就是对待、对立,一就是合一、统一。两一就是对待合一,也就是对立统一。中国两一思想在《老子》、《易?爻辞》中就已存在。北宋张载乃创立“两”与“一”的名词,成为一对哲学范畴。张载认为对待遍于一切,对待与合一是相联的,由于两一的作用才有万物的变化。这个两就是气中的阴阳,一切现象都是阴阳对立斗争和解的表现,一切物还有若干对待。总之,张载两一学说是“极其精湛”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对待合一的思想的最高发展。可见中国哲人对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原则所作阐发“已精而详”,这实在是中国过去哲学中之可贵的贡献。

宇宙中的一切都在变化,叫大化。大化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的?有没有主宰者?上古时人们以为天是宇宙一切的主宰者,后来才逐渐认识到一切变化都是自然而然。前者是神学目的论,有墨子、董仲舒等人。后者是自然论,老子是第一个倡导自然论者,以后的哲学家多持这种观点。

宇宙变化是否有始有终呢?以前没人讨论这一问题,又是老子先提到的,他认为“天下有始”,是道生出天地万物。庄子认为在“始”前还有更“始”的时候,因此无所谓始。他的后学明确提出天地“无始无终”。以后的邵雍、二程、朱熹、蔡沈、王夫之也都主张宇宙无终始说。

有与无哪一个根本的问题,也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比有更根本。庄子认为有无是统一的,互为根本。魏晋时何晏、王弼则继承老子思想,认为无是根本,主贵无论。裴頠作《崇有论》,以驳贵无论。北宋张载、明清时代王夫之都认为只有有,没有绝对的无,所谓无极太虚,那里充满着疏散的气,还是有。

战国时辩者提出二十一事,其中一部分是诡辩,但提出坚白、同异等问题,注意事物的分析,在中国哲学中还是很有特色的。

关于形神问题,最早见于《管子》书。它认为人的精神来源于天的精气,形体来源于地的气。桓谭、王充都认为神要依赖于形。范缜提出形质神用的光辉命题,得出形亡神灭的正确结论。明代学者何塘讲形神二元论,受到王廷相的反驳。王廷相重新肯定形神的唯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