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3节 表现自己须把握适当时机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佚名
清代名臣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作战时,有一天与他的几位幕僚闲聊,谈论起当世的英雄豪杰。
他深有感触地说:“彭玉麟和李鸿章乃盖世之将才,吾不能及。”
一位幕僚忙说:“此言差矣。您与彭、李二大人各有所长,各领风骚也。”
另一位幕僚道:“彭公威猛,故人不敢欺。”
又一位幕僚说:“李公精敏,自然人不能欺。”
说到此处,其他幕僚顿时语塞,发过言的幕僚同样面面相觑。
曾国藩闭目沉吟:“但请诸位知无不言。”
众人一时陷入尴尬。忽然,在一旁管理文墨、负责日常抄写的一名后生,小步趋近曾国藩,躬身细语:“想我曾帅仁德,人不忍欺。”
此语一出,举座之人无不齐声鼓掌。曾国藩面颊泛红,连称:“言过其实,言过其实矣!”殊不知,曾国藩向来以“仁德”二字自诩,此言正中他的下怀。
事后,曾国藩仍对那个说话的后生念念不忘,问其手下:“此为何人?”
手下人回答:“此人祖籍扬州,秀才出身,行事一向谨慎、多思、少言。”
曾国藩禁不住喟叹:“此生有大才,不该埋没。”
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便委派那个后生任职权倾一方的扬州盐运使,令他衣锦还乡。这个人,就是后来“两年四级跳”的两湖总督陆徵明。
陆徵明只因一句妙语便得升迁的“发迹史”,足以令世人为之深思并引为借鉴。
新西兰女作家曼斯菲尔德说:“一个会讲话的人,不是能记得别人说过的话,而是能说些让人记得的话。”实际上,话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够真正打动别人。只有打动人心的话,才能够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
其实,不仅说话如此,做事情也同样如此。也就是说,当我们表现自己时未必需要追求量的多少,最根本的在于其实际效果。在关键时刻,如能适时做出最佳表现,就胜过平时的千百次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另一个是苏军大本营的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他们二人均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二战结束后甚至在二战期间,朱可夫就令斯大林多次产生反感,而华西列夫斯基却一直深受斯大林的信任和喜欢。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华西列夫斯基的军事才能高于朱可夫,而是因为他在斯大林面前很会巧妙地表现自己,并不是像朱可夫那样直来直去。
斯大林晚年时变得越来越独裁,对下属的不同意见更是难以接受。朱可夫曾经向斯大林提出正确的建议,但斯大林不接受,甚至在一怒之下把朱可夫赶出了大本营。
与朱可夫相比,华西列夫斯基在进言时则表现得很巧妙。他的绝招之一,就是喜欢在斯大林休息时同他谈天说地地“闲聊”,而且往往还会“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方面的问题,既不是郑重其事地大谈特谈,讲的内容也不是头头是道、有条有理。
但奇妙的是,每当华西列夫斯基走后,斯大林就会想到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又会在军事会议上宣布这一计划。于是,大家纷纷称赞斯大林确实是深谋远虑的统帅。但只有斯大林和华西列夫斯基心里最清楚:谁是计划的真正发起者和思想来源。
正是在“不经意”的“闲聊”中,华西列夫斯基以自己的思想启发了斯大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效果,以致斯大林本人也认为这些好主意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华西列夫斯基以“点到为止”的巧妙方式表现了自己的杰出军事才华,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了巨大作用,并成为斯大林最为倚重的“红人”。
人人都想表现自己,谁都不愿承认别人比自己更出色、更高明。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常常因为急于表现自己而忽视了这种普遍心理。结果,由于自己的表现太直露、太明白,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不满和嫉妒,无形中给自己制造了前进的障碍。
成长导航
一个有才干的人能不能得到重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在适当场合展示自己的本领,让他人认识。如果你身怀绝技,但藏而不露,他人就无法了解,到头来也只能空怀壮志、怀才不遇了。而有积极表现欲的人总是不甘寂寞,喜欢在人生舞台上唱主角,寻找机会表现自己,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让伯乐选择自己,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从一定意义上说,积极的表现欲是推销自己的前提。
需要指出的是,表现欲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两者的界限就在于自我表现的动机和分寸的把握。如果一个人单纯为了显示自己,压倒别人,争个人的风头,甚至做小动作,贬低别人,突出自己,这种表现欲就失之于狭隘自私,易令人生厌,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那就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