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生境界。《道德经》中老子教导世人,受宠与失宠都不要太在意。当你受到荣宠而显贵时,会有人来奉承你;实际上,人们奉承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峨冠博带。当你失去荣宠而卑贱时,会有人来侮辱你;实际上,人们侮辱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布衣草鞋。既然人们原本奉承的不是你,受宠显贵时,你就不要得意忘形;既然人们原本侮辱的也不是你,失宠卑贱时,你也不必垂头丧气。面对受宠和失宠,都不要感到惊恐,这是一种豁达,只有这样才能心态平和,怡然自得,人生才潇洒!
为了在世俗生活中更好地保全自我和实现自我,为了更加从容淡定地生活,超世的精神与情怀是不可少的。超世也就是超然于世外,不以世俗荣辱为荣辱、是非为是非。有了这一份超然,生活自会一派安然。
中国人一向重视礼义廉耻。荣辱观也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儒道两家都谈到了它。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南宋学者吕本中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由于荣宠和耻辱的降临往往象征着个人身份地位的变化,所以,人们得宠之时也就是春风得意之时,他们当然唯恐一朝失去,就不免时时处于自我惊恐之中。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其实是不利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的。
得宠的人怕失宠的心理是正常的。一般来说,一个飞黄腾达的人是较少受辱的,所以,一个人在受辱的时候也往往意味着他个人地位的降低或低下。与宠的荣耀相比,受辱当然是一件丢人脸面的事情,人们普遍认为是一件下贱事,所以,得失之间都不免惊慌失措。
另外,当一个人功成名就的时候,容易欣喜若狂,甚至得意忘形,这就为受辱埋下了祸根,因为他对成不够就太在意了。所以古代的一些圣者都讲求淡泊名利,这成了保全自己的方法,更是一种修养。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就是有这种类似于中国古代圣者修为的人。一天,第欧根尼在晒太阳,亚历山大皇帝对他说:“你可以向我请求你所要的任何恩赐。”第欧根尼躺在酒桶里伸着懒腰说:“靠边站,别挡住我的太阳光。”
亚历山大托人传话给第欧根尼,想让他去马其顿接受召见。第欧根尼回信说:“若是马其顿国王有意与我结识,那就让他过来吧,因为我总觉得,雅典到马其顿的路程并不比马其顿到雅典的路程远。”
还有一次,亚历山大问第欧根尼:“你不怕我吗?”第欧根尼反问道:“你是什么东西,好东西还是坏东西?”答:“好东西。”第欧根尼说:“又有谁会害怕好东西呢?”
征服过那么多国家与民族的亚历山大,却无法征服第欧根尼,他很佩服地感叹道:“我如果不是国王的话,我就去做第欧根尼。”历山大皇帝对第欧根尼的崇敬之情可见一斑。
很多时候,你受宠,是你的能力得到了施展,受人器重,这对你自身、对社会都有益处,尽管这种惊喜仅仅出现在你本人和家人身上。人一旦失宠,如果能保持几分理性,自然能看得开一些,那种惊恐心态也会弱化一些。人生的际遇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起伏难免,有时是逃不过去的,碰到这种时候,就应该把心放宽,心宽了,不只会为你的人生找到安顿,也会为你找到释放光芒的机会。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曾这样说,幸福比羽毛还轻飘,没人知道怎么取得;灾祸比大地还要重,没人知道怎么回避。庄子借楚国狂人接舆之口呼吁:“在人前用德来炫耀,真危险啊!真危险啊!”
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人想不开,总以为自己是有功之臣,就得永远享受优厚的待遇。一些人为了升官,只顾走上层路线,希望得到领导培养,领导说他有发展前途,他兴奋得几夜睡不着觉,可是等了又等,却不见领导来提拔他,他又不知失眠了多少夜。所以,受宠若惊对身心的健康发展实在是太有害了。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个人对于一切荣耀与屈辱无动于衷,用安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的花开花落;对于官职的升迁得失都漠不关心,冷眼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那活得多自在啊!
仍然是庄子的名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想比别人有权,比别人有势,可欲望难以满足,祸患便与之相伴。所以,不如把心放开,繁闹喧哗声后,大起大落之后,淡然的回首过去,平静地迎接将来,这便是人生本应该拥有的状态。
能屈能伸 无难无辱
三国时期的魏国官吏王昶在家训中告诫子孙:“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意思就是说:若能以暂时的委屈作为伸展,以暂时的退让作为获得,以暂时的懦弱作为强大,那么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屈”是“伸”的准备和积蓄的阶段,就像运动员跳远一样,屈腿是为了积蓄力量,把全身的力量凝聚到发力点上,然后纵身一跃,在空中舒展身体以达到最远的目标。
因此,当我们的生活或者事业处于困难、低潮或逆境、失败时,如果能积极运用“屈”的智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该屈时不屈,却一味去伸,必然遭到沉重打击,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那样,还有什么资格谈人生、谈事业、谈未来、谈理想呢?
春秋时,越王勾践夫妇曾被抓做人质,去给夫差当奴役,从一国之君到为人仆役,这是多么大的羞辱啊。但勾践忍了,屈了。是甘心为奴吗?当然不是,他是在伺机复国报仇,而最终他也做到了。可见,能屈能伸是生存发展的大智慧,而绝不是懦弱无能的逃生之法。
谈到屈的问题时,还要牵扯到我们传统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的“面子”观念由来已久。从孔子开始就很讲面子。有些人甚至为了面子,可以舍弃自己一生的幸福。尤其是封建社会,对于广大妇女的要求更是如此。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像人必须一辈子为了脸面而活。还有句俗语:“人要脸,树要皮。”可你想想如果连事业都不能保障,连生命都受到威胁,那还要面子有何用?
人的一生就如一条大河,不可能一直向前,直通大海,在奔流的路途中,必然要根据地势、地貌,弯弯曲曲,七拐八扭。一般来说,当人处于逆境或者倒霉的时候就应该委曲求全,收起锋芒,然后等待时机,再创辉煌。这便是以屈求伸之道。
俄国十月革命时,苏维埃刚刚夺取政权,德国对其侵犯意图明显。很多人主张与德国宣战,而列宁却坚决反对这样做,与之相反,他专门派人去德国进行和谈,签订了对苏维埃不利的条约。这是一种妥协,这种行动并不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革命立场不坚定,而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得不这样做。否则,新生的革命政权就有可能面临巨大的危险。
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在形势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时候,必须要采取以屈求全的策略,耐心等待时机,千万不要急躁。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理想,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愿被社会、被亲人误解,都应该在所不惜。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易经》提出“潜龙勿用”的思想。即在一定条件下,寻找时机,卷土重来。在《易经·系辞下》中,则以尺蠖爬行与龙蛇冬眠作比喻,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潜龙勿用”,他说:“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宋朝的朱熹则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认为“屈伸消长”是“万古不易之理”。他提出,在时机未到之际,要“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要学会“遵养时晦”,即隐居待时。
明代冯梦龙在他的传世名作《智囊》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当其形势不利时,应当暂时退却,以屈为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他说:智是术的源泉;术是智的转化。如果一个人不智而言术,那他就会像傀儡一样,百变无常,只知道嬉笑,却无益于事,终究不能成就事业。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无术而言智,那他就像御人舟子,自我吹嘘运楫如风,无论什么港湾险道,他都能通行,但实际上真的遇有危滩骇浪,他便束手无策,呼天求地,如此行舟,不翻船丧命才怪呢!
蠖会缩身体,鸷会伏在地上,都是术的表现。动物都有这样的智慧,以此来保全自身,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动物吗?当然不是。人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以期发展自己。
古时候,“李耳化胡,禹人裸国而解衣,孔尼猎较,散宜生行贿,仲雍断发文身,裸以为饰”不知其中道理的人说:“圣贤之智,也有其用尽的时候。”知其缘由的人却说:“圣贤之术,从来也没贫乏的时候。”
温和但不顺从,叫做委蛇;隐藏而不显露,叫做缪数;心有诡计但不冒失,叫做权奇。不会温和,干事总会遇到阻碍,不可能顺当;不会隐蔽,便会将自己暴露无遗,四面受敌,什么事也干不成;不会用诡计,就难免碰上厄运。所以说,术,使人神灵;智,则使人理智和克制。
冯梦龙的屈伸分寸之说,通俗易懂,古今结合,事理结合,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纵观历史,该有多少像勾践一样的人物,为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了屈伸之术,从而保全自己,待时机一到,便东山再起。
历史同时也说明,善于使用屈伸之术,该屈则屈,该伸则伸,较好地掌握其分寸,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不要与别人争一日之短长,也是“屈”的技巧。
申某是某机关的公务员,论学历,他是大学本科;论才华,在机关数一数二;论年龄,正当年富力强,但是,每一次提升都没有他的份,而那些比他能力差,比他水平低,比他进机关晚的人,却一个一个成了他的上司和领导。
原因何在呢?原来,申某只知道显露才华,认为自己这也比别人强,那也比别人好,处处表现强势,从而使一些人对他产生了反感,认为他尽管有能力,也有才干,但是不懂得谦虚,太骄傲,目中无人。每次考察干部,人们都是这个意见。而那些善于委屈顺从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却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好评。
由此可见,能屈能伸是一种成功之道,是从容应对世事的一种智慧,只要掌握技巧与分寸,便会无往而不胜。能屈能伸是一个人的胸襟问题,若是达到了屈伸自如的境地,那世界上再也没有困难和挫折、厄运和耻辱,全都在屈伸的转换中化作奋起的力量,去捕捉前方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