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7年6月24日清晨,曙光初照,淡淡的晨曦洒在海面上,波平浪静。
突然,从水天相连处绽开一朵朵白花。这花儿越开越大,越开越密,翻波戏浪。原来,这是英格兰舰队开来了。
一片静谧之中,英格兰舰队经过了一夜的航行,悄无声响地驶近法国斯莱斯港。为首的一艘战船上,傲然站立着一个男子汉。他高高的鼻梁,宽宽的嘴唇,一双大眼睛令人望而生畏。
只见他任凭海风习习,吹拂着他的战袍,双目注视着前方,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他就是当时欧洲最负盛名的爱德华三世。
透过茫茫晨雾,他觉得港中樯桅林立,如同森林一般。
他转身向身边的船长问道:
“前方那些船舶从何而来,为何停泊在斯莱斯港?”
船长迟疑地说道:
“我也拿不准。不过,根据我多年的航海经验,这些船舶可能属于效忠法兰西国王的诺曼人。”
诺曼人来自北欧一带,他们擅长航海,经常往来于英吉利海峡和北海之间,拦截过往船只,做的是海盗营生。一年前,他们曾公然劫掠了英格兰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敦,抢走了英王停泊在港口的一条大船——克里斯托弗号。
爱德华三世听了船长的话,立刻明白法兰西国王已在这里摆开了战场,严阵以待多时了。
爱德华三世虽然未做海战准备,但强敌在前,必须迎战。思虑已定,他便朗声下达作战命令:
“迎战敌军,是我们的夙愿。此番如愿以偿,当感谢上帝和圣乔治。我军将士务必齐心协力,报仇雪恨。”
命令一出,他便指挥舰队排成战阵。
首先,他将最坚固的战船布于大队之前,作为冲击敌阵的先锋。然后,他将载有长弓手的战船排列在左右两翼,将载有步骑兵的战船夹在中间。如此排列,为的是使每两艘载有长弓手的战船与一艘载有步骑兵的战船编为一组,远战用长弓,近战用刀斧,攻敌靠长弓,护己靠刀斧。如此远近结合,攻防结合,可以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
爱德华三世又拨出数条满载长弓手的战船留在后面,作为后续增援部队。这是爱德华的高明之处。
一切准备完毕,爱德华三世一声令下,各船扬起风帆,乘风破浪向斯莱斯港驶去。
英格兰舰队做“之”字形向前迂回。这又是爱德华的高明之处。因为在英格兰舰队排好战阵、重新启航时,已是朝霞满天。海面泛光,天底一片辉煌,英格兰人向东航行,面对着的正是那扑面而来的阳光。因此,是为了借助风力,为了避开迎面直射的阳光,爱德华命令舰队向斯莱斯港做“之”字形运动。
静候在斯莱斯港的法兰西舰队见英格兰人如此迂回,开始还以为英格兰人在作试探前行,随时准备掉头逃跑,心中都嘲笑英格兰人胆小如鼠。及至发现为首的一条大船上飘起一面王旗,才知道这是英格兰国王在御驾亲征。只见英格兰舰队阵式严整,咄咄逼人。
法兰西兵将剽悍强壮,尚武好战,见英格兰人前来索战,禁不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立即重整船队,以一字形队列迎战。
排好阵式之后,法军又在劫掠来的克里斯托弗号大船上升起战旗,作为旗舰。数名号手站在旗舰船头。号角响过,法兰西这边战船竞发,正面迎击英格兰水军。
一场海战开始了。
起初,两军战船未能接近,枪矛手、刀斧手无法面对面交锋,双方只是以弓箭手远距离互射。
英格兰长弓优于热那亚弓弩。英格兰长弓出自威尔士地方,与旧式弓箭比起来,它的弓身大,射程远,射速快,因而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寻常盔甲是挡不住的。长弓采用立式射击,比起热那亚弓弩的平式放箭,其准确度要高得多。因此,海战一开始,法兰西水师就已处于下风。但诺曼人身高体大,擅长近战搏击,因此他们冒着如雨之箭,奋力摇橹向前冲锋,争取尽快靠上敌船。
在雨点般的箭簇、海涛般的呐喊声中,爱德华三世处乱不惊,撂下身后的船舶,直扑法兰西旗舰克里斯托弗号。
爱德华三世指挥长弓手齐聚船头,一名神箭手张弓搭箭,“嗖”的一声,只见利箭所到之处,克里斯托弗号战旗坠下,落入海中。一阵欢呼后,众弓箭手利箭齐射,对方旗舰上号手倒地,克里斯托弗号上的兵将顿时大乱。
乘对手慌乱不迭之机,英格兰王船迅疾靠近克里斯托弗号,刀斧手甩出铁爪勾住对方船帮。一声呐喊,英格兰人跳上敌舰,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
由于英军水师先声夺人,诺曼人的骁勇强悍之气荡然无存了。
未经几个回合,诺曼人死的死,伤的伤,余下的全部被擒。克里斯托弗号重归旧主了。重新配备兵力后,克里斯托弗号挂上爱德华三世的王旗,作为英格兰旗舰投入了激战。
海战中,佛兰德尔伯爵路易不负盟友之托,率领战船前来助战,加入英格兰舰队。
法军依仗人多,尤其诺曼人熟悉水性,擅长海战,因而偌大一片水域,无论英军冲到哪里,都有法兰西船只截杀。
这一仗,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待到太阳偏西时,才决出胜负。
爱德华一手仗剑,一手扶栏,极目远眺。落日的余辉透过淡薄的云层,海天相接处,一抹晚霞依然耀眼。霞光把天际的海水映红,百里海面,唯有轻浪摇曳,波光粼粼,一派宁静安详。大海好像进入了梦乡。再看战船两侧,无数军士的尸首随海浪轻微起伏,残破的战船缓慢地没入海中,血水与海水交融,一片斑驳陆离。
爱德华三世为自己所取得的胜利而高兴,从此拉开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