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精英课
1757800000004

第4章 独立思考——照亮通往真理的通途(3)

“我认为(地球上)存在‘第五度空间’等其他的维度。如果这个假设正确,那么其他空间(第五度空间)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近在咫尺。只是它们隐藏得很好,我们看不到而已。”

她坚持自己的发现,把“第五度空间”变成全新的理论,应用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型粒子对撞机。

哈佛教授的行为为学生们做出了良好的表率。这种理念在学生中的集中体现就是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哈佛学生都善于质疑。例如,他们在课堂讨论时质疑教师、挑战现存理论和方法,而这种行为是得到老师加分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在课堂上提出疑问或不同见解,那么哈佛教授们对他一般只会有两种评价:要么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要么没有学习能力。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给他好分数。在课堂上他们的理念是“老师尽量不要回答学生的问题”,“一定不要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回答问题的机器”。如果学生提问,他们一般会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或几个备选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来自外界的权威对独立思考来说是一种制约。对于我们而言这种权威定式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专业权威”。

“人是教育的产物”。来自教育的权威定式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盲信盲从,其结果正如我们传统的“听话教育”那样: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而唯独缺少“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

权威定式形成的第二条途径,是由深厚的专业知识所形成的权威,即“专业权威”。这种专业权威又以两种形式影响着我们:一种是与你在同一领域中的权威,比如你的老师、教授,还有同一领域的专家;另一种就是隔行如隔山,专业领域之外的权威。由于时间、精力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通常只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领域内拥有精深的知识,而对于其他大多数领域则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这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

面对各种权威,我们该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泽征尔去欧洲参加指挥大赛,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稍做准备便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不和谐,开始他以为是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但仍觉得不自然,他感到乐谱确实有问题。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都声明乐谱不会有问题,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声音刚落,评判席上那些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世界一流音乐指挥家,在三名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相信自己而不附和权威们的意见,从而获得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权威。达尔文够权威了,进化论够权威了。达尔文也不是完全正确,他的一些论述,也有错漏之处,被别人用事实驳倒过。爱因斯坦够权威了,但是相对论还没有被证实,我们就有质疑的空间。

面对权威,我们要独立思考,善于质疑,他是不是绝对正确?其言论是否与权威的自身利益有关?事实的真相已经完全被揭示了吗?但是说出自己的观点,前提是要有充分的知识和经验让你有站出来打破权威的自信,这就需要你平时的修炼了,也就是你要有独立思考的基础——知识积淀。

挑战权威不是为挑战而挑战,而是为驱除权威对思想的禁锢,为寻求真理而挑战。质疑也不是要怀疑一切,而是要求人对凡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维和角度,不能一叶障目,盲信偏听。

合上书本,自己思考

真理只存在于时间里,而不是书本里,最终会有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出来,揭露谬误。

哈佛大学的校徽主体部分以三本书为背景,其中两本书朝上翻开,一本书朝下扣着,它的寓意有一种说法是:翻开的书象征着真理可以从书本上获得,扣着的书象征着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从书本获得,人们还需要打破权威、独立思考。哈佛校徽给我们的这一启示就是要我们能够摒弃书本的教条,独立思考。

书本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是千百年来人类经验和体悟的结晶。应该说,书本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有了书本,前一代人能够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观念、知识和价值体系传递给下一代人,使得下一代人能够从一开始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不必每件事情都从零开始。这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得以加速度前行的原因所在,是人类优越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方面。

书本知识带给我们无穷多的好处,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因为写在书本上的有时候只是因为人们一时的疏忽而被“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有时候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在当时看来是正确的,而在另外一些还不为人知的情况中,它们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举一个例子。

蜜蜂发音靠什么?很多飞行的小昆虫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这是一度被列入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学“常识”,你有没有怀疑过这个权威的说法?你有没有用实践证实过自己的怀疑?对,这个命题是假的。这个命题最终是被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小学生用实验推翻的。这一科学发现出自一名年仅12岁的小学生之手,确实难能可贵!无数生物学家没有发现的自然奥秘,小小的聂利发现了;成年人没有怀疑过的来自书本的“定论”,聂利把它推翻了。其实聂利的发现过程并不复杂:她先是偶然发现翅膀不振动或被剪下双翅的蜜蜂仍然嗡嗡叫个不停,然后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蜜蜂的发声器官。

如同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一样,发现过程本身也许并不曲折,关键在于发现者是否勇于向“定论”提出质疑,向科学权威提出挑战。因此,体现在聂利身上的独立思考和勇于怀疑的精神,比“蜜蜂的发声器官”这个发现本身更为可贵。

哈佛想告诉它的学生: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此,哈佛的师生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哈佛追求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都会相信已经约定俗成的权威,一个结论一旦写在书本上就会成为一种“定论”,假如有谁不去接受,而是试图去重新书写,很容易被嘲笑为不自量力。但是正如一句名言所说,真理只存在于时间里,而不是书本里,最终会有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出来,揭露谬误。

当然权威之所以是权威,有它一定的真理性。然而,我们却不能一味地迷信权威,而是要多一个心眼,学会再多想一点,善于质疑,在质疑中获得真知,在质疑中发现真理,这就是独立思考的价值。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说读书不可盲信书中所言,机械地、教条地看问题难免有失偏颇,轻信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怀疑,你就不可能获得深刻的、清醒的认识。一个真正高智商的人对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判断。

不从众,对问题作出自己的分析

表面上看来盲从只是个人的性格问题,其实它可给人的生活、事业套上无形的枷锁。因此盲从别人的危害不仅在于不能独立思考作出合理判断,而且必定失去自我。

影响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众定式”。“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多数,随大流。在“从众定式”的影响下,别人怎样做,我也怎样做;别人怎样想,我也怎样想,个体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为了说明人的从众心理,曾经在课堂上给他的学生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种奇怪的虫子,叫列队毛毛虫。顾名思义,这种毛毛虫喜欢列成一个队伍行走。最前面的一只负责方向,后面的只管跟从。生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诱使领头毛毛虫围绕一个大花盆绕圈,其他的毛毛虫跟着领头的毛毛虫,在花盆边沿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圈。这样,整个毛毛虫队伍就无始无终,每个毛毛虫都可以是队伍的头或尾。每个毛毛虫都跟着它前面的毛毛虫爬呀爬,周而复始。直到几天后,毛毛虫们饿晕了,从花盆上掉下来。

这些毛毛虫遵守着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先例、过去的经验、惯例。它们干活儿很卖力,但毫无成果。它们的失败在于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盲目跟从,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发生在动物身上的事情一样也发生在了人的身上。该教授又向学生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实验:

有一个课堂曾请了一个“德国化学家”来展示他最近发明的某种挥发性液体。当主持人将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阶梯教室里的学生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向同学们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有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看它要用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闻到味道的马上举手,我要计算时间。”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一会儿,后排的同学、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两分钟,全体同学都举起了手。

此时,“化学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镜,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他笑着说:“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

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同学之间的从众效应——看到别人举手,自己也跟着举手,但他们并不是撒谎,而是受“化学家”的言语暗示和其他同学举手的行为暗示,似乎真的闻到了一种味道,于是举起了手。

教授通过这些有趣又很有哲理的小实验,告诉他的学生,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很多人都容易犯毛毛虫的错误,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一味盲目地随大流跟在别人的后面,效仿别人,这种盲从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个人的性格问题,其实它可给人的生活、事业套上无形的枷锁。因此盲从别人的危害不仅在于你不能独立思考作出合理判断,而且必定失去自我。因为,你早已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用自己的头脑思索问题并作出人生抉择的能力,因为没有个人独立思维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独立思考,不从众,尽管有时候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实践中却往往无形中被从众心理拉到真理的另一边,因此不从众、坚持自己的观点,关键是要有自信、有勇气、有正气。像墙头草的人,最终只能两边难做人。

哈佛的经验启示我们:独立思考时,首先要仔细地考虑一下,它是否真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倾听各种人的意见、集思广益是必要的,但更要听从内心的召唤,独立思考,作出决断。

不僵化,打破经验的壁垒

独立思考还意味着要突破个人思维和客观条件的局限性,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作出正确的、理性的判断,断不可一味盲从以往的经验,不管经验是他人的还是自己的。

有人说经验是一种资本,因为有经验的人思考问题更成熟,做事更轻车熟路,少走弯路。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都不是绝对好也不是绝对不好。

经验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我们更加便捷地获得成功,也可以使我们因此而先入为主,少了独立思考。

为了检验学生自我思考的独立意识,教授说:“有两个人从高大的烟囱里掉下去,一个浑身脏兮兮的,一个很干净,谁会去洗澡呢?我们都知道很脏的人看着很干净的人会想:我身上一定也是干净的;很干净的人看着很脏的人会想:我身上一定也是很脏的。所以,是很干净的人会去洗澡!”

教授问:“那么,两个人后来又掉进高大的烟囱,谁会去洗澡呢?”

学生说:“当然是那个很干净的人!”教授说:“你错了!很干净的人在洗澡时,发现自己并不脏;而那个很脏的人则相反。他明白了那位干净的人为什么要去洗澡,所以这次他跑去洗了。”

教授再问:“第三次从烟囱掉下去,谁又会去洗澡呢?”

学生说:“当然还是那个很脏的人。”

教授说:“你又错了!你见过两个人从同一个烟囱掉下去,其中一个很干净,一个很脏吗?”

教授对学生这轮番的提问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但是他却告诉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就是独立思考意味着要理性分析,对具体问题要具体看待,对变化了的事物要重新根据变化的情况作出分析,而不是盲从以往的经验。

因为以往的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束缚了思维的广度。这种狭隘性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

首先,经验具有时空狭隘性。任何经验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中产生的,而且往往也只适应于一定的时空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某种经验能否有效,就要打上一个问号。

第二,经验具有主体狭隘性。每一个思维主体,不管经验多么丰富,从数量上说总是有限的,他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是无穷多的。所以,当他面临自己所从没遇到过的事物或者问题的时候,他常常会手足无措,如果单凭已有的经验推断,其结果有时是错误的。

最后,个人的经验在内容上仅仅抓住了常见的东西,而忽略了少见的、偶然的东西。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环境中,总会有大量的、平常很少见到的、偶然性的东西出现,如果我们仍然用以往的经验来处理,则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偏差和失误。

经验不等于科学。以前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不能保证以后也不会发生。正是由于顺从经验的做法,在人们所知的范围内没有造成过什么不良后果,人们才理直气壮地去顺从、去仿效。也因为这样,人们缺失了本来必要的思考。

因此独立思考还意味着要突破个人思维和客观条件的局限性,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作出正确的、理性的判断,断不可一味盲从以往的经验,不管经验是他人的,还是自己的。

怀疑别人、质疑书本也许并不容易,但是更难的是排除自身经验的局限,能够真正做到对不同的情况体察入微、透彻分析,作出独立的判断思考。这需要理智和智慧,而这一点只有最强大的人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