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世间,就是为了要在宇宙中留下不朽的印记。”乔布斯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也许正是这种执着的信念和远大的雄心抱负,才有了乔布斯今天的成就,也才有了苹果今天的辉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追求和向往的成功,正是当初设想的这种梦想限制才促成了他们最后的成就。
所以,让你的梦想更大一些,让你追求的脚步更扎实一些,成功近在眼前。
1.发挥你的潜能
难道你想一辈子卖汽水,而不想改变世界吗?
——史蒂夫·乔布斯
人的潜能是永远挖掘不尽的,就像一座永远也挖不尽的金矿,你可以从这座金矿取得所需的一切东西,如果能够唤醒这种潜在的巨大力量,往往会出现奇迹。挑战自己,也是对自身潜能的一种激发。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部分,但如果你愿意回首就会恍然:从前看似紧锣密鼓的挑战、永无休止的压力,却在不知不觉间练就了今日的高超技艺。
乔布斯曾说: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力量,等待着自己去发现,这种力量一旦被激发,将带给你无穷的信心与能量。
约翰是音乐系的一名学生,这天,他和往常一样走进了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已经5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约翰不知道教授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他勉强打起精神,开始用自己的十指奋战、奋战、奋战……琴声盖住了教室外面教授走来的脚步声。指导教授是个极其有名的音乐大师,授课的第一天,他递给约翰一份乐谱。
“试试看吧。”教授说。
乐谱的难度颇高,约翰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
“还不成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约翰。
约翰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
“试试看吧。”教授依然这么说,上星期的课根本没提。约翰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持续着。约翰每次在课堂上都会为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都赶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约翰感到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像往常一样,教授走进了练习室。约翰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5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了约翰:“你来弹弹这份乐谱吧。”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约翰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约翰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约翰依然有超高水准的表现……
演奏结束后,约翰怔怔地望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不这样训练你,可能你现在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教授缓缓地说。
美国学者詹姆斯根据他的研究成果说:“普通人只开发了自己蕴藏能力的1/10,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在沉睡。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一直在荒废。”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具有多大的潜能,因而没有人知道自己会有多么伟大,所以我们应该找寻内心真实的自我,激发自己无穷的潜能。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法估量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坚持到爆发那一刻的毅力。也许我们现在还没有显示出某方面过人的能力,但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你的潜能,总有一天,你的步伐能够越来越快,甚至将所有人甩在身后。
现实中很多人不断地要求自己学习,总是为自己树立很多榜样和老师,让自己越来越好,能力越来越强;但有另一些人,觉得自己不需要进步,于是就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最终在社会前进的洪流中被淘汰了。潜能的发掘就好比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只要你能够发现并加以利用这种力量,便可以实现你的理想。
2.你准备好了吗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自作聪明,坐等机会,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史蒂夫·乔布斯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核心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
成功来自充分的准备。因为准备得越充分,成功的把握就越大。
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在这个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想要有所作为实在是很困难,而如果我们抓住了机遇,那就可乘风而起,越上成功的巅峰。可是一旦错失了机遇,我们就可能让唾手可得的成功擦肩而过,并且懊悔不已。
面对机遇,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乔布斯永远忘不了1985年,这一年他被苹果公司扫地出门,这是他人生最灰暗的时候。但是30岁的乔布斯没有被打垮。在经过冷静思考后,乔布斯决定自己重新再开一家电子公司,继续研发电脑,而且心中默默发誓,总有一天“苹果”还会是他的。
他做好思想准备,接下来就是有计划地创办NeXT。
于是乔布斯出售苹果公司的85万股股票,售出这些股票让他净赚1100万美元。对于乔布斯出售苹果公司股票的举动,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言,有人说他可能会利用他手中的巨额资金成立一个投资基金组织,然后当一个他擅长的风险投资专家,也有人说他可能重新创建另一家计算机公司。
当时没有人相信这个30岁的年轻人会接受被赶出自己公司的现实。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
在斯卡利最后一次对苹果公司进行重组前的几个月里,乔布斯一直打算去乔治·卢卡斯电影公司的电脑图形设计部工作。想重新开发电脑就得有市场,针对怎么样的人群才会对刚开始的公司比较有利呢?
于是乔布斯有了个疯狂的想法,他打算成立苹果教育基金,紧接着根据这个想法创建了一个名叫“孩子不能等”的项目,目的是以大学为市场,设计一种新型电脑。
“我把研发电脑和培养人才两个项目结合了起来,带领着为数不多的电脑‘天才’一方面创造电脑奇迹,另一方面关注教育事业。”乔布斯当时说。
为此乔布斯还去了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在那里细细查看生物化学和DNA重组方面的研究成果。他想了解除了电脑产业以外的其他迅速发展的产业。有了这些还不够,新的公司需要一些电脑高手,于是他利用了Lisa电脑的主要设计人员里奇·佩奇和巴德·特里布尔在设计机型上的分歧,成功地挖走了巴德·特里布尔,后来又相继拉来克劳、苏珊·巴恩斯、丹尼尔·卢因。
有人说似乎一夜之间,乔布斯就“挖”去了苹果公司的“内核”。一切准备就绪,乔布斯宣布他已经给自己新创建的公司起名“NeXT”,这也预示着他“下一步”要重新创造奇迹了。
乔布斯为了成立新的公司,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
虽然NeXT最终关闭了工程,把方向转向开发操作系统和软件,但是他为乔布斯重回“苹果”创造了不可代替的条件。1996年,“苹果”亏损了10亿美元,为了重振“苹果”的信心,“苹果”董事会答应乔布斯以3.775亿美元现金收购NeXT,并支付150万股股票给乔布斯本人。乔布斯终于真正回到了让他日思夜想的地方——苹果公司。
乔布斯不是预言家,他不可能在创建NeXT的时候能够预料到有一天会被“苹果”收购,但是他这样做了就有机会。事实证明乔布斯是对的,当机会来时,他成功地借用NeXT为跳板,重回了“苹果”。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准备,就一定会有机遇来临。作家梁晓声曾经道出了一些幸运儿成功的绝密,他说:有的人搭上机遇的快车,顺风而行;有的错过于它,终身遗憾;有的一生都未能实现,默默地埋藏自己的才华。
一定要满怀信心地去追求机遇,去给自己创造机遇。在机遇面前,守株待兔就是坐以待毙。天赐良机不可失,坐失良机更可悲,一个人要学会创造机遇,在机遇来临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不断进取,踏踏实实地耕耘,才能获得成功。
3.千万不要拖拉
开除一些不合格的人,我一直都非常讨厌以仁慈的方式做这件事情。不管怎么样,这件事一定要做,机会要给一些干练的人才行。
——史蒂夫·乔布斯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核心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
凡事都要养成马上、立刻、现在就行动的习惯!
有成就的人在计划他们的生命时,是着眼于每一天的成就,让每一天都有特定的收获。这种紧迫感自然会引发全神贯注地工作的无穷力量。因此,我们要学会把每一天视为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时间单位,并且用今天你所完成的工作来评价你的表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功,有些人却总是失败。
所以人们常说,每件事情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预见性。机遇不但属于有准备的人,还属于有智慧、有胆魄、敢行动的人,属于敢于孤注一掷、敢于破釜沉舟、敢于拼搏的人。
对于每个人来说,机会是一种有利的环境因素,它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穷的作用,借此有效地创造利益。具体地说,在特定的时空下,各种因素如约而至,并且配合得当,就能造出有力的条件。谁能够最先利用这些条件,有效地配置这些人力、物力,谁就能更快、更容易地获得更大的成功,获取更多的财富。
因此,对于机遇在形成之时,或者更早点说,就是在机遇形成之前,你就能看准它的存在,并且勇敢地付诸行动,那么别人得不到的胜利,你会轻而易举地得到。
乔布斯做任何事情从来不拖拉,即使在他重新回到苹果公司以后,为了让苹果公司走出信任危机,重新拥有消费者的信任,对苹果公司进行改革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利索。
乔布斯重新成为苹果的掌门人后,苹果公司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管理方面。乔布斯回到苹果后,就大刀阔斧地对苹果进行变革,迅速调整了之前制约苹果发展的组织结构,这不仅使得他在苹果公司的地位越来越巩固,而且也使得业绩下滑的苹果很快就起死回生了。
乔布斯刚刚上任后,就开始着手裁减公司内部的开支,同时合并一些生产部门。
另外,他还结束了苹果公司每个季度库存期达到70天的局面。尽管库存量减少了很多,但是他还要求继续减少,他已经聘请了康柏电脑公司的前任采购执行官提摩西·库克来帮助他实现一个更高的目标:赶超戴尔电脑公司。而戴尔公司在压低库存方面是所有电脑公司中做得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