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诺贝尔惊险人生路
17619400000001

第1章 诺贝尔的父亲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这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做为世界上的最有影响力奖项的设立人,诺贝尔的老爸会是一个形象呢?提到诺贝尔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中国人莫言在近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更是让这个名字在中华大地响彻云宵。为了揭示诺贝尔与众不同的一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赋予他不同基因的父亲小伊曼纽尔·诺贝尔。

小伊曼纽尔·诺贝尔是瑞典人,和大多数的聪明人一样,他的聪明机智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展现。可是呢,这么一个聪明的家伙却不好好读书,对于书本上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毫不在乎,一切都在他的身体力行之中。凭借着不错的身体素质,小伊曼纽尔·诺贝尔在十四岁的时候便当上了海员,他希望通过航海来增长自己的见识。也正是因为远航,他得以观察到一个庞大的世界,他看到了地中海,看到了远东,他在观察中求索,在求索中发现,在发现中领悟。

一连三年,他在海上航行了上万英里,而他大脑里不断激发的想法让他有了去创造的冲动。为了这一股子冲动,他结束了航海生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在家乡的学校里学了一年的建筑家。

一年的学期结束,他觉得自己领悟到的关于创造的灵感还不够多,于是他支身来到了斯德哥尔摩,在斯德哥尔摩的学院里,他学习工艺,学习绘画与机械建筑。正所谓兴趣是第一生产力,在生起的驱动这下,小伊曼纽尔·诺贝尔对这几门主要的学科投稿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正是因为这样的刻苦,他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后三次被学院评为优秀建筑家。

很多人对努力没什么概念,在看书的时候通常只会看到作家写一个努力之后获得了什么,但很少有作家会去写一个人如何努力,努力的细节是怎么的。这不能怪作家们,篇幅太少,而要描绘的细节太多,所以努力慢慢成了一个较为空洞的词汇,为了让读者有个直观的认识,我把努力定义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当中有三百六十天无间断的抽出两个小时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小伊曼纽尔·诺贝尔的努力就是这样子,他够坚持也够专注,于是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上学期间,他还兼职了机械系的设计员与助教职务,并且多次获得了建筑与机械制造方面科学奖项。

没有什么比一个努力的天才可怕的事了,凡人们只能被远远的抛在身后。小伊曼纽尔·诺贝尔一毕业就完成了好几项大的工程,并且与市政建筑方面有着不少的联系。当然了,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是需要合伙人的,但当小伊曼纽尔·诺贝尔觉得自己足够独挡一面的时候,他便从合伙人的身份中抽离了出来,走了自我发展的道路。

这次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小伊曼纽尔·诺贝尔发明了自己的独特一面。他通过对物体力学的构思设计了可活动式的木屋,还有说不尽的浮桥和功能各异的机床。为了这些独特而有趣的发明创造,小伊曼纽尔·诺贝尔花费了大量的时候,在研究机械运动的时候,他发明了属于自己的专利,诺贝尔机械运动。

好了,到这个时候小伊曼纽尔·诺贝尔发明自己的建筑学好像太局限了,他把目光看向了更远方,那是一条发明创造之路,但这条路上荆棘丛丛。

小伊曼纽尔·诺贝尔的脑袋里闪烁着童年时就有的想法,现在他终于有能力将其中一部分想法变成实现。他想其他人不会想的东西,然后把它们做出来,这就是他最大的成就与喜悦,没有什么能比发明世界上罕见的东西更让人惊喜了。